绝密★启用前
2025年小升初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关卡一:积累宝藏大冒险
欢迎来到积累运用的神秘宝藏地!在这里,从字词拼写、读音辨析,到标点、修辞运用,每一道题都是寻找宝藏的线索。回忆六年学习时光,用你们积累的知识去探索,把这些宝藏都收入囊中,为接下来的冒险之旅储备能量!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4分)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5分)
六年的时间一zhǎ yǎn( )就过去了。我们从yòu zhì( )的孩童长成yì qì fēng fā( )的少年。pái huái( )在校园里,往日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景象令人liú liàn( )。忘不了同学yíng yíng( )笑语,帮我赶走jì mò( ),老师的kuān wèi( )带我走出困境。今日,我们bǐ cǐ( )告别,互道珍重。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挑剔(tì) 炊烟(chuī) 倾覆(qīng) 灯盏(zhǎn)
B.明媚(mèi) 惊惶(huáng) 蒸融(zhēn) 石蕊(ruǐ)
C.侵袭(qīn) 眨眼(zhá) 花圃(pǔ) 僻静(pì)
D.汤匙(chí) 间断(jiàn) 埋怨(mán) 搜集(s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耽搁 泰斗 彻夜未眠 鸦鹊无声
B.领域 摊贩 推杯换盏 享誉世界
C.破绽 煎熬 秉公值法 百废俱兴
D.寂莫 侵袭 潸然泪下 心如刀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聚精会神,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B.端午节,六1班的同学独出心裁,表演了一幕历史剧《屈原》。
C.雾气缭绕的海面上居然出现了一座城市的影子,真是不可思议。
D.诵读红色诗词,我仿佛走进了那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要到什么时候……”(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破折号表示转折)
D.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可真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着了火。(夸张)
B.看到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中华儿女怎能不激动万分?(反问)
C.如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比喻)
D.我的歌,你飞吧,飞到松林间,飞到溪流里,飞到每一处美好的地方。(排比)
6.下面的三句话放进片段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令人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_____,浸润成一种氛围,_____。当然,有时也会_____。
①镌刻成一种记忆 ②瓢泼成一种灾难 ③弥漫成一种情调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7.下列语句,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楷书作品运笔自然,具有行书的笔意。
B.写倡议书可以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C.搜集辩论材料时,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D.蓝色路牌设置在高速公路上,地名青海路的拼音是:QINGHAILU。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写的。
B.《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地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情景,展现了老北京的习俗。
C.读“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感受到诗人韩愈对暮春景色的喜爱。
D.《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儿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且说话有理有据。
关卡二:诗文与实践大挑战
现在,你们踏入了经典诗文与综合性学习的挑战区域!默写诗文,感受古人智慧;交流名著,分享阅读感悟。这是对你们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的考验,像勇敢的冒险者一样,迎接挑战,收获满满的知识果实!
第二部分 经典诗文与综合性学习(14分)
三、诗文默写。(7分)
1.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寒食》)
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增广贤文》)
苟利于民,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淮南子》)
3.《匆匆》一文中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像_______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之情。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或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______的。(《为人民服务》)
四、综合性学习。(7分)
这学期,你和伙伴们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一定对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印象深刻吧!临近毕业,同学们决定围绕这本书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根据活动情况完成下面题目。
1.【活动一】设计开场: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活动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不少于20字。(3分)
“亲爱的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班阅读交流活动,现在开始!”
2.【活动二】组织交流:读了这本书,你一定受到了许多启发。请作为发言代表,围绕受到的启发,结合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吧!(4分)
关卡三:阅读森林大探索
离开挑战区域,你们进入了阅读森林。文言文、非连续性文本、课外阅读就像森林中的神秘小径,隐藏着许多奥秘。运用阅读技巧,认真分析文章,寻找关键信息,解开故事背后的秘密,在这片森林里尽情探索,提升阅读能力!
第三部分 阅读欣赏(37分)
五、文言文阅读。(8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4分)
(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 )
(2)“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 )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 )
(4)《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 )
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父母担心影响考试,没收了小李的手机,小李一下子变得焦躁不安,六神无主,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心理学家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
【材料二】六(1)班学生假期使用手机调查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讯需要 21.15%
1至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2至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9%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材料三】专家对于手机依赖的观点
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必要时要有心理医生进行干预治疗;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说说什么是“手机依赖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调查统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依赖手机的原因有多种。
B.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
C.近一半学生放松方式是使用手机。
D.学生依赖手机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无聊空虚。
3.根据材料,请给小李的家长提两点建议来治疗他的“手机依赖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9分)
母亲的微信步数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 )要做农活,( )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 )身体棒棒的,( )能支撑起这个家。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赞。
③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城里立了足,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的了。我们轮番劝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④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微信运动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⑤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微信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⑥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天哪!到底怎么了?一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⑦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微信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⑧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推开门,看到的一幕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⑨我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⑩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第②自然段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嗔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味杂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⑩自然段,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母亲:→微信步数很少→笑着说没事→→靠床晃手机
“我”:踏实→______→松了一口气→______五味杂陈
4.品读文章第⑧自然段划线句子,这句话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和______描写刻画了她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请在横线处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3分)
6.短文以“母亲的微信步数”为题精妙在哪?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卡四:写作魔法秀舞台
穿越阅读森林,你们来到了写作魔法秀舞台!回忆小学生活难忘瞬间,把那些温暖、喜悦、痛苦等情感用文字展现出来。发挥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你们的写作才华,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第四部分 习作表达(25分)
八、写作。(25分)
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会撷取到许多难忘的瞬间,让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离别的痛苦,成功的喜悦……请以“____的瞬间”为题记录下来,注意写好那一瞬间的场景和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要整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