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4 08: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年小升初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关卡一:字词能量矿场
我们已降落在积累星云的"字词能量矿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矿石。拿起你的采集器(笔),完成以下任务即可获得"基础能量块"!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2分)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6分)
在màn cháng( )的岁月里,时光一寸一寸地nuó yí(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追逐着智慧的浪花,从yòu zhì( )走向成熟。此刻,我们相聚在一起,bǐ cǐ( )诉说着成长的故事。无论是在顺境中乘风破浪,还是在困境中pái huái( )不前,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愿未来的日子,我们与shū jí( )为友,与良师为伴!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6分)
1.下列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刨土(páo) 喜出忘外 走马观花(跑)
B.剔除(tì) 司空见惯 万象更新(更加)
C.正月(zhēnɡ) 截然不同 非然也(这样)
D.徘徊(huái) 精兵减政 过犹不及(来得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扑通”一声,一粒小石子轻轻悄悄地落到了湖里,湖面漾起了一圈圈涟漪。
B.长江江豚被誉为长江的“微笑天使”,是目前长江中绝无仅有的鲸类物种。
C.长江那汹涌澎湃的巨浪,千百年来,淘洗尽无数英雄人物。
D.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3.名言运用:下列名言运用不恰当的是( )。(2分)
A.在外婆的寿宴上,为了表示祝福,妈妈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小明经常浪费饭菜,爸爸对他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王局长为了鼓励员工把事情做好,对他们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D.张同学在读书会得到好朋友的启发,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市民“绿色出行”更便利。
B.只要为集体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才能更加优秀。
C.校运动会上,园园在短跑比赛中拔得头筹,大家都为他喝彩。
D.秋天的西湖公园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5.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
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C.陈晓明想:“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描述的不恰当的是( )。(2分)
A.为了突出北京独特习俗,在写春节时可以选取“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有代表性的日子进行重点描写。
B.为了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可以选取喝粥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重点描写。
C.为了介绍家乡的风俗,可以先问问长辈或查阅资料,尽量了解风俗的主要特点。
D.为了突出藏戏表演的与众不同,要重点描写藏戏的产生历史。
7.下列对名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在荒岛上所做的事情失败概率很大,是因为他不善于规划、不重视细节。
B.《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汤姆和贝琪被困山洞中的险恶处境,反映出作者对于冒险行为的批判。
C.汤姆 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还有点儿虚荣心。
D.对于尼尔斯来说,这场“骑鹅旅行”最大的意义,是对家庭生活的逃避和旅行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8.将下列语句排列成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这样,才能汇入雄壮的节奏里。
②聆听它们时,不要置身其外,而应当融入其中。
③母亲告诉我,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无论是在季节的变换、心脏的搏动中,还是在苦与乐的循环中。
④每当我闭上双眼,凝神遐想时,总会回想起母亲教我聆听歌曲的那个晚上。
⑤感谢母亲教会我如何聆听自己心中的歌。
A.④③②①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②①⑤③
关卡二:诗文星环解码站
前方是旋转的诗文星环,古人将智慧加密成星光符文。请启动"记忆解码器"和"实践传感器",完成以下任务解锁"文化密钥"!
第二部分 经典诗文与综合性学习(13分)
三、诗文默写。(5分)
1.少年当励志。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或轻于鸿毛”我们从小就要立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面对挫折,我们还要锤炼坚韧不拔的品质,像翠竹那样,“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2.少年当惜时。每当读到“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像针尖上一滴水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时,我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古语又云:“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3.少年当思辨。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两小儿分别从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四、综合性学习。(8分)
志远班的同学围绕“了解党的伟大奋斗历程”这一主题,正在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练习。
1.【小小宣传员】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宣传标语的是( )。(2分)
A.沧海桑田 神州旧貌换新颜
B.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C.学习建党精神 培养优秀品格
D.服务人民群众 促进社会和谐
2.【活动策划员】请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参考活动一、活动二,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活动一:革命诗词朗诵会
活动二:革命人物故事会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展示台】在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请选择自己了解的革命人物,在具体事例中运用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现人物的品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卡三:阅读黑洞穿越战
注意!我们正被吸入阅读黑洞!只有破解三个引力场(文言文/非连续性文本/课外阅读)才能逃脱。启动"分析护盾"和"感悟推进器",全力应战!
第三部分 阅读欣赏(40分)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败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当弈之时有吹笙过者倾心听之,将围未围之际,问以弈道则不知也。非弈道暴①深,情②有暂暗③,笙④猾⑤之也。
【注释】①暴:突然。②情:思绪。③暂暗:一时糊涂。④笙:一种吹奏的乐器。⑤猾:干扰。
1.请用两条“/”为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
当 弈 之 时 有 吹 笙 过 者 倾 心 听 之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倾心听之 笙猾之也
B.弗若之矣 非弈道暴深
C.问以弈道则不知也 孰为汝多知乎
D.非然也 处士笑而然之
3.请写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后羿、夸父、梅兰芳、贝多芬中选择一个人物,用“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样的句子形式来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一中弈秋的一个学徒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是_______,选文二中弈秋大失水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两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分)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①近年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②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③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的奴隶。
④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
2024年第二十一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人均每天纸质书阅读时长 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 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
2023年 4.67本 3.32本 19.81分钟 10.7分钟 84.87分钟
2024年 4.65本 2.84本 19.69分钟 10.7分钟 100.41分钟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近日,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阅读材料一,你对“碎片化阅读”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二调查数据看,我国国民的年阅读总量和人均每天阅读时间总量呈____趋势,人均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呈____趋势。(2分)
4.阅读材料三,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为推动2025年全民阅读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全民阅读质量,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对全民阅读提出2条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5分)
一船冻梨逆水行
①天刚亮,我便跟父亲划着船,驶向下洼村了。
②我们要去收冻梨,下洼村满山都是梨树,盛产甜梨。他们把秋天未销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来作冻梨卖。
③中午时分,我们就到达了距下洼村最近的一个码头。靠岸泊船后,父亲挑起两个空竹筐,带着我走向下洼村。来到村口,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担担冻梨被父亲挑上了船。
④路远,来一趟并不容易,父亲想尽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我跟父亲每人一支桨,不停地划,河水却好似凝结了一样,每一桨都让我们费尽了力气。
⑤冬日的河面寒风阵阵,但我们都脱了外衣,还是热汗津津。到内河里没行多远,天暗了,寒意也随之袭来。船进入了浅水区,浮行在浅滩上。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我们使尽全力去划,船却如蜗牛散步。
⑥父亲说,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背吧。河堤上,父亲拽起的缆绳绷得笔直,一端连着他的背,一端连着船头。俯身前倾的父亲形如一道弯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
⑦船受了拉纤之力,渐渐轻快,迎风向前。
⑧天完全黑沉下来,河面上生出一层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满河生辉。而水里泛起的冰碴(chá)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我和父亲都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他背不动船了,我也划不动桨了。
⑨回到船上,父亲又想出一个办法——下河去推。他边说边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到河里,我看到河水瞬间淹没到他的膝盖处。
⑩父亲双手撑船,一步一推,横冲直撞的冰碴子犹如锋利的刀划过他的双腿,水面浮起一层血红。就这样,一条落满星辉的银河,在夜幕之下,开出了一朵一朵火红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亲一起推船。河水彻骨的寒,我的四肢很快冻得麻木了。
月亮不知何时出来了,冷冷地挂在空中,将无边的清辉倾泻而下。天地间一片寂静,伴着船体破冰之声的,只有我和父亲一脚一脚起起落落搅动河水的声音。在月光之下看一船冻梨,竟发现它们也在熠熠闪光。
夜里11时许,那一船冻梨才终于跟随浑身冷得打战的我们到了家。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遇到过难事,不能亲身体验如何去战胜困难,实现逆流而上,那么,他就很难真正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
——摘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
1.这篇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请梳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2分)
天刚亮→中午时分→________→天完全黑沉下来→________→夜里11时许
2.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和“我”采用了什么样的行船方式?请填写表格。(3分)
遇到的困难 行船方式
一船沉重的冻梨,又是逆风逆水,回去的路变得异常难走。 ①________________
船进入了浅水区,浮行在浅滩上。由于吃水过深,船身触碰到滩底。 ②________________
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响,阻力更大了。 ③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这篇小说改编成微电影,你担任摄影师,你准备给文中描写父亲的哪个画面来个特写?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直到船吃水越来越深,满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父亲这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回家的路会有多难走。否则,他不会收这么多的梨。
B.回家的路异常艰难,主要是因为“我”和父亲劳累一天,筋疲力尽,没有力气划船。
C.第 自然段中,“我们浑身冷得打战”只是因为冬天的夜晚实在太冷了。
D.文章以“一船冻梨逆水行”为题,一方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反映出行船的艰难,点明了主题。
5.“在月光之下看一船冻梨,竟发现它们也在熠熠闪光。”联系上下文,熠熠闪光的还有什么?写下你的发现和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卡四:创作超新星爆发
恭喜抵达终点站!这里是宇宙最绚丽的"创作超新星",你的文字将在这里引发能量大爆炸。选择你的创作核心,释放所有积累的能量吧!
第四部分 习作表达(25分)
八、写作。(25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1:那一刻,我_____
2:礼物
要求:
(1)精心选材,不抄袭或套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感情真实。
(2)文章不少于400字,但也不要过长。
(3)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卷面整洁,尽量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