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6-08 00:15:33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1 . 化学平衡有哪些特征?特征:“逆、等、动、定、变”2.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复习 3、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一般是有限的。(1)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 (2)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蒸发(减溶剂)降温 NaCl的溶解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并且只要溶解平衡的条件不变,该溶液中溶解的NaCl的量就是一个恒定值。加入浓盐酸?交流、讨论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现象:解释: 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 Na+(aq) + Cl-(aq)
加浓盐酸会使c(Cl- )增加,平衡向左移动,因而有 NaCl晶体析出.NaCl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此现象【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难溶电解质?
2、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根据你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
3、难溶电解质是否存在溶解平衡?
请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的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有何区别?并解释之。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例如】向盛有2 mL 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NaCl溶液。1、问题讨论:(1)、有没有恰好反应?【理论上分析】
因为AgNO3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有恰好反应。(2)、溶液中还含有Ag+和Cl-吗?1、问题讨论: 说明溶液中依然有Ag+、Cl-存在,即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P61(3)我们通常所说“沉淀完全”又如何理解呢?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沉淀是难溶物,但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解 度很小,难溶物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4)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 当v(溶解)= v(沉淀)时,
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注意溶解平衡表达式的写法对溶解和沉淀过程的描述参见教材P62与电离方程式有何区别?几点说明:
溶解平衡的存在,决定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习惯上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认为反应完全了,是因为通常把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 1 ×10-5 mo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
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移动。(5)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a、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b、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c、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 存在溶解平衡。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练:书写碘化银、氢氧化镁溶解平衡的表达式特例:
Ca(OH)2【思考与交流】
怎样判断难溶电解质已经达到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对于溶解平衡:
例如:Mg(OH)2(s) Mg2+(aq) + 2OH-(aq)有:
KSP=[c(Mg2+)]·[c(OH-)]2
在一定温度下, KSP是一个常数。
2、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任意时刻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溶液未饱和,可继续溶解该难溶电解质1、溶度积(Ksp):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
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难溶电解质已达溶解平衡【归纳小结】
①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____,KSP的大小,它只与______有关,与____无关。
②与溶解度的关系:同一类型的物质(AgCl、AgBr、AgI)的溶解度随Ksp的增大而 。
不同类型物质(如: AgCl、 Ag2CrO4 )不能直接根据Ksp大小下结论。溶解度温度浓度增大课件39张PPT。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溶解平衡的概念与特点1.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解溶解平衡析出晶体

2.溶解平衡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当__________的速率
等于__________的速率时,建立了一个固体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叫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沉淀生成3.溶解平衡的特点等动定变 (1)逆:固体溶解和沉淀过程是可逆的。
(2)_____:v(溶解)=v(沉淀)。
(3)_____: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
0。
(4)_____: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5)_____: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
新的平衡。4.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0.01 g0.01 g1 g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S)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二、用溶度积概念理解溶解平衡1 g10 g10 g1.溶度积常数cm(Mn+)·cn(Nm+)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平衡一样,Ksp 仅受______的影响。2.溶度积规则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符号Qc。溶液饱和,处于溶解平衡态(1)Qc>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Qc=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c溶液未饱和,沉淀溶解考点 1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例 1】对于难溶盐 MX,其饱和溶液中的 M+和 X-的物质

c(X-)=Ksp 的关系。现将足量的 AgCl 固体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20 mL 0.01 mol/L KCl 溶液;
②30 mL 0.02 mol/L CaCl2 溶液;
③40 mL 0.03 mol/L HCl 溶液;
④10 mL 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 AgNO3 溶液。A.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⑤
D.④③⑤②①答案:B【变式训练】
1 .( 双选) 常温时,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少可以加入少量的(
A.NH4NO3
C.MgSO4 B.NaOH
D.NaHSO4答案:ADNH3·H2O。考点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在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当 Qc>Ksp 时,就会生成沉淀。
据此,加入沉淀剂或者调整 pH,是分离除杂的常用方法。如工
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有杂质氯化铁,使其溶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
pH 至 7~8,可使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以硫化钠或

淀。硫化氢为沉淀剂可使Cu2+、Hg+等生成极难溶CuS、Hg2S等沉饱和溶液中c(S2-)特别小,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溶于氧化性酸(如硝酸,王水),S2-因被氧化导致离子浓度减小,从而使沉淀溶(2)当 Qc①酸碱溶解法。 加入酸或碱与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离子发生反应,降低离子浓
度,使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如碳酸钡溶于盐酸。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有些金属硫化物如 CuS、Hg2S 等,其溶解度特别小,在其解。此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显氧化性或者还原性的难溶物。③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适当的配合剂,使溶液中某种离
子生成稳定的配合物,以减小其离子浓度,从而使沉淀溶解。如(3)实例探究。①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用硫酸钡做钡餐而不用碳酸钡的原因。②误服可溶性钡盐引起中毒,应尽快使用硫酸钠稀溶液洗胃,使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沉淀而排出体外。③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溶洞的形成。2.沉淀的转化(1)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根据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难溶物间可以进行转化,例如:
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 NaCl 溶液,有白色 AgCl 沉淀生成;
向其中加入 NaBr 溶液,有淡黄色 AgBr 沉淀生成;向新的固体
混合物中加入 NaI 溶液,有黄色 AgI 沉淀生成,最后在滴入 Na2S
溶液,有黑色 Ag2S 沉淀生成。说明 AgCl、AgBr、AgI、Ag2S
的 Ksp 逐渐减小。(2)实例探究。 往 ZnS 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 CuSO4 溶液,可使其转化为
更难溶的 CuS 沉淀。因为 FeS、MnS、ZnS 的 Ksp 远大于 CuS、
HgS、PbS 的 Ksp,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
常用 FeS(s)、MnS(s)、ZnS 等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例 2】已知 AgCl 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Ag2S 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体。Ksp(AgCl) =1.8×10- 18,Ksp(Ag2S) =6.3×10-50。取 AgNO3 溶液,加入 NaCl 溶液,静置,过滤,洗
涤后,再加入 Na2S 溶液,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指导: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
淀容易实现。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答案:现象:白色沉淀(AgCl)转化为黑色沉淀(Ag2S);
离子方程式:S2-+2AgCl===Ag2S+2Cl- 当一种试剂能沉淀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时,生成沉淀时,所需
的离子浓度越小越先沉淀,如果生成各种沉淀所需试剂的离子浓
度相差较大,就能分步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离子的目的。A.25 ℃时,0.1 mol·L【变式训练】-1HF 溶液中 pH=1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 HF 与 CaCl2 反应产生沉淀答案:D考点 3溶度积曲线 溶度积曲线分别以阳、阴离子的对数浓度为坐标轴作出的曲
线,不同温度下曲线形状不尽相同。曲线上方表示该物质在某一
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上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而曲线下方表示该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式训练】
3.某温度时,B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3-20-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3-20-2A.加入 Na2SO4 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c 点
C.d 点无 BaSO4 沉淀生成D.a 点对应的 Ksp 大于 c 点对应的 Ksp 解析:A 中 b 点处于曲线上方,溶液过饱和,要生成沉淀的;
B 中 d 点蒸发时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浓度同时增大;D 中温度不
变,溶度积不变。答案:C利用溶解平衡制备、分离物质 [考向分析]近年高考中常在非选择题部分的“无机化工流
程题”或“无机物制备题”中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利用溶解
平衡制备、分离物质。这里主要讲述两种类型问题。 1.利用元素在不同 pH 范围内的不同存在形式进行分离、
提纯、制备物质。这种类型的考题主要是利用两性氢氧化物在不
同 pH 范围内存在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离、提纯和制备。 2.利用难溶物的溶解性相对难易进行分离等。这种类型的
考题主要是利用 Ksp 的相对大小,判断难溶物的溶解性的相对难
易,控制 pH 实现逐步分离或者相互转化。如 Fe(OH)3 完全沉淀
时溶液的 pH 为 3.2,而 Cu(OH)2 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为 6.7,
那么 Fe(OH)3 比 Cu(OH)2 更难溶,调节 pH 在 5 左右可使 Fe(OH)3
完全沉淀,而 Cu(OH)2 不沉淀,达到分离除杂等目的。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突破训练】 1.(2010 年广东高考)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
已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
Li2CO3 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3-20-5溶液的pH 分别为3.2、5.2、9.7和 12.4;Li2SO4、LiOH 和 Li2CO3
在 303 K 下的溶解度分别为 34.2 g、12.7 g 和 1.3 g。 (1) 步骤Ⅰ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钠”或“稀硫酸”),
以调节溶液的 pH 到 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
到浸出液。 (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 H2O2 溶液、石灰乳和 Na2CO3 溶液
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
出率
(2)石灰石
(5)Na2SO4 2.工业上制取纯净的 CuCl2·2H2O 的主要过程是:①将粗氧
化铜(含少量 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 pH
为 3~4;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图 3-20-6已知 Cu2+、Fe2+在 pH 为 3~4 时不水解,而 Fe3+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X 是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Y 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 Y 可选:____________。(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不能引入新杂质,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均可。Cl2+2Fe2+===2Fe3++2Cl- (3)CuCl2 溶液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发生水解,为抑制其水
解,应加 HCl 或者 HCl 气氛下蒸发,结合产物可知,不能蒸干,
否则失去结晶水而得到无水 CuCl2。答案:(1)Cl2CuO[或 (2)能够调节溶液的 pH 为 3~4,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Cu(OH)2]
(3)在 HCl 气氛下蒸发,且不能蒸干 A.AgCl 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C.升高温度,AgCl 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 AgCl 沉淀中加入 NaCl 固体,AgCl 沉淀的溶解度降
低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解析:AgCl 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溶解与沉淀速
率相等,但不为 0,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
解,A 、C 正确;AgCl 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出答案:B 2 .有固体 Mg(OH)2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

②MgCl2 固体;③NaOH 固体;④盐酸;⑤NH4Cl 固体。其中能使 Mg (OH)2 固体减少的是(
A.仅④和⑤
C.①④和⑤ )。
B.仅②和③
D.①②③和④ 解析:加水可以使氢氧化镁继续溶解;加MgCl2固体和NaOH
固体都使溶解平衡左移;盐酸能与 Mg(OH)2 反应;加 NH4Cl 固
体,铵离子的水解促进了氢氧化镁的溶解。
答案:C

C.向溶液中通入 Cl2,再通入 NH3,调节 pH 值为 4~5
D.向溶液中通入 Cl2,再加入纯净的 CuO 粉末调节 pH 值
为 4~5C 中不能用 NH3 来调节 pH,会引入新杂质。答案:D
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在加入适量的盐酸,最好选择的试剂是()。A.NH3·H2O
C.ZnCO3B.NaOH
D.Na2CO3解析:四个选项的试剂均能使溶液pH值升高,使Fe3+转化答案:C为沉淀除去,但 A、B、D 项都会引入新的杂质。5.(双选)常温下二价锌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 pH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3-20-7答案:BC课件30张PPT。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溶液未饱和,可继续溶解该难溶电解质溶度积(Ksp)与 离子积( QC )1、沉淀的生成(1)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2)沉淀的方法① 调pH值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氨水调 pH值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Fe3+ + 3NH3?H2O=Fe(OH)3↓+3NH4+ ② 加沉淀剂
如: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Cu2++S2-= CuS↓
Hg2++S2-= HgS↓思考与交流1、除去NaCl溶液中的SO42-,选择加 入CaCl2还是BaCl2做沉淀剂?为什么?加入钡盐,因为BaSO4比CaSO4更难溶,使用钡盐可使SO42-沉淀更完全 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4、除去并回收NH4Cl溶液中的FeCl3和MgCl2杂质的实验流程(部分)如下:
(已知:回收液中杂质离子Fe3+和Mg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pH1的范围: ,沉淀1的成分: 。
(2)pH2的范围: ,沉淀2的成分: 。 3<pH1<9Fe(OH)3pH2>11Mg(OH)23、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出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使Fe2+氧化为Fe3+,然后再加少量碱至溶液PH=4,可以达到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的目的。试解释原因。从以下数据分析,能找出原因:2. 沉淀的溶解
原理:不断减少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CaCO3(s) CO32-(aq) + Ca2+(aq)
HCO3-+H++H+H2CO3H2O + CO2例如:CaCO3为什么能溶于稀盐酸[思考]:写出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若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Mg(OH)2(s) Mg2+(aq)+2OH-(aq)讨论溶解沉淀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方法有:升温、加水、加盐酸…..还可以加什么物质呢?固体无明显溶解现象,溶液变浅红迅速溶解逐渐溶解Mg(OH)2 + 2HCl = MgCl2 + 2H2OMg(OH)2 + 2NH4Cl = MgCl2 + 2NH3·H2O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溶解实验探究:分别向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盐酸、
NH4Cl、FeCl3溶液,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溶液中存在Mg(OH)2的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2OH-(aq) 加入盐酸时,H+中和OH-,使c(OH-)减小,平衡右移,从而使Mg(OH)2溶解。 加入NH4Cl时,NH4+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它在水中比Mg(OH)2更难电离出OH-),使c(OH-)减小,平衡右移,从而使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思考与交流】: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并试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解释】[思考]: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氯化铁溶液后,
为什么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Mg(OH)2(s) ?Mg2+(aq)+2OH-(aq),Fe(OH)3↓这就是----沉淀的转化FeCl3 = 3Cl - + Fe3++Fe(OH)3的Ksp远小于Mg(OH)2的Ksp,说明Fe(OH)3比Mg(OH)2更难溶。参见P65页表3-5【实验3-4】有白色沉淀析出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AgClAgIAg2S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白色沉淀转变为红褐色静置红褐色沉淀析出,溶液变无色【实验3-5】(实验3-4、3-5 沉淀转化)AgClAgIAg2SMg(OH)2Fe(OH)3[讨论]:从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实验说明:沉淀可以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沉淀一般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沉淀的转化示意图KI = I- + K++AgI(s)s(AgCl)=1.5×10-4gs(AgI)=3.7×10-7gs(Ag2S)=1.3×10-16g沉淀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思考与交流1.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所发生的反应。
2.如果将上述两个实验中的沉淀生成和转化的步骤颠倒顺序,会产生什么结果?试用平衡移动原理和两种沉淀溶解度上的差别加以解释,找出这类反应发生的特点。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AgCl+I-=AgI+Cl-2AgI+S2-=Ag2S+2I-3Mg(OH)2+2Fe3+=2Fe(OH)3+3Mg2+转化不会发生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练习】1.向盛有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为止。取其中澄清溶液,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有无沉淀生成?
如果先向AgNO3溶液中加Na2S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Cl,情况又如何?试解释原因。
没有沉淀生成。Ag2S饱和溶液中Ag+太少,不能生成AgCl沉淀。有黑色沉淀生成。CaSO4    SO42- + Ca2+ +
CO32-CaCO3 应用1:锅炉除水垢:P—64
锅炉的水垢中含有CaSO4 ,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 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化学法除锅炉水垢的流程图CaSO4+CO32- CaCO3+SO42-
CaCO3+2H+=Ca2++CO2↑+H2O
Mg(OH)2+2H+=Mg2++2H2O水垢成分CaCO3
Mg(OH)2 CaSO4 用饱和Na2CO3
溶液浸泡数天疏松的水垢CaCO3
Mg(OH)2
写出除去水垢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离子方程式用盐酸或
饱氯化铵液除去水垢应用2: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CaCO3 Ca2+ + CO32-2HCO3-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
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
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
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应用3: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不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 由于人体内胃酸的酸性较强(pH=0.9~1.5),如果服下BaCO3,胃酸会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水,使CO32-浓度降低,使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使体内的Ba2+浓度增大而引起人体中毒。所以,不能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SO42-不与H+结合生成硫酸,胃酸中的H+对BaSO4的溶解平衡没有影响,Ba2+浓度保持在安全浓度标准下,所以用BaSO4 作“钡餐”。【小结】: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实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的过程,其基本依据主要有:
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③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④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 5 Ca2+ +3PO43-+OH-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已知Ca5(PO4)3F(s)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用离子方程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因 。 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
腐蚀牙齿 5Ca2++3PO43-+F-=Ca5(PO4)3F↓ 思考:例3: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2CrO4=9.0?10-12,试 求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用g/L表示)解:(1)设AgCl的溶解度为S1(mol/L),则:
AgCl(s) Ag+(aq) + Cl-(aq)
平衡 S1 S1 (2)设Ag2CrO4的溶解度为S2(mol/L),则:
Ag2CrO4(s) 2Ag+(aq) + CrO42-(aq)
平 2S2 S2在水中: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
由以上例题的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①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Ksp越大则溶解度越大。
  
②不同类型则不能用Ksp的大小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经过换算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