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青藏地区
(2024·日照)读西藏地区示意图和拉萨拉鲁湿地风景图,完成1~3题。
1.西藏地区( )
A.河流都注入太平洋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城镇主要沿山麓分布
D.湖泊稀少,以淡水湖为主
2.本区域主要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河谷地带( )
A.降水量大 B.日较差大
C.光照充足 D.热量丰富
3.拉鲁湿地被誉为“拉萨之肺”,是因为湿地可以( )
①调节气候 ②涵养水源
③栽植高大乔木 ④美化生活环境
⑤维持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024·新疆)北京某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2024年暑期新疆、青海、西藏三地研学行”活动。据此完成4~5题。
4.在研学准备中,妈妈的下列嘱咐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参加当地泼水节,注意别感冒
B.到藏民家里去品尝酥油茶
C.别忘了在青海湖畔骑牦牛拍照
D.记得到吐鲁番的葡萄沟摘葡萄吃
5.该同学乘火车经过三江源地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B.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C.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D.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2024·自贡)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7.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8.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2024·乐山)2024年,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为进一步加强若尔盖地区保护与开发,若尔盖国家公园拟建中。若尔盖地区平均海拔超过3 000米,降水稀少,湿地、草原、野生动物等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读图,完成9~11题。
9.首批命名的国家公园中,纬度最高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武夷山国家公园 D.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10.若尔盖湿地是①所示河流的水源涵养地。该河流名称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雅鲁藏布江
11.下列关于若尔盖公园的保护与开发措施,正确的是( )
A.保护优先,做好合理开发规划
B.大量开垦湿地,种植粮食作物
C.鼓励大量放牧,快速增加收入
D.捕杀野生动物,防止袭击游客
12.(2024·成都)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 ______;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_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______(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________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图2)。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和________。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当地特色民居(图3)________(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B 7.C 8.A 9.D
10.C 11.A
12.(1)祁连山脉 内流河 (2)④ 高寒
(3)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稞
(5)适应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
(6)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