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5月30日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天和”核心舱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下图示意中国航天员从核心舱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 )
A.高度不同 B.天气不同
C.季节不同 D.时间不同
2.地球上的一天,在“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
A.8次 B.12次 C.14次 D.16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北京时间2024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1°N,100°E)发射成功。读经纬网局部图,完成3~4题。
3.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烟台昼长夜短
C.烟台昼最长夜最短
D.烟台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5.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字的写法见下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 )
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
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
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图分别是九九消寒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当九九消寒图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7.当九九消寒图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步入春季开学季
B.开启暑假生活
C.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
D.准备冬至日的饺子
下图为淄博的小乐在9月23日早上6:00晨跑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乐晨跑方向是由西向东
B.该日小乐的家乡昼长夜短
C.这一时期前后,小乐可能会参加收割小麦的劳动
D.此时黄河山东段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9.此后的两个月内,日出时间( )
A.越来越早 B.越来越晚
C.先变早后变晚 D.先变晚后变早
日照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如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10~12题。
10.同学们应从地理实验室挑选( )
①风速风向仪 ②指南针 ③地质锤 ④温度计 ⑤卷尺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11.当旗杆影子为ON时(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东南
12.有利于观测的天气是( )
下图示意小明所在学校和火车站周边的道路网。读图,完成13~14题。
13.小明在从学校去火车站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图中珠江路实地距离为1 500米,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1∶300 B.1∶3 000
C. D.
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5~16题。
15.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4.5 ℃,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是( )
A.-20.5 ℃ B.20 ℃ C.29 ℃ D.14 ℃
16.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运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7~18题。
17.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0千米
B.公路的走向大致是东西方向
C.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
D.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度假村此时的温度是18 ℃,则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24 ℃
18.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在A河O处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附近,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19~20 题。
19.甲、乙两处所在虚线其中一条发育有河流,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位于山脊
B.甲、乙两处相对高度为200米
C.乙处位于山谷
D.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20.若沿DE线修建一条公路,其中1~2段需要(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读北极俯视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北极俯视图右下方的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判断A点在黄河站的________方向。(4分)
(2)A点的纬度是70°N,经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站______(填“有”或“无”)极昼、极夜现象。(4分)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年四季中______季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2分)
(4)“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2024年的惊蛰是3月6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2分)
A.惊蛰前后山东全省天气一定是阴雨连绵
B.惊蛰前后北半球白天时间比夜晚时间长
C.惊蛰的含义是春雷始鸣,气温回升,万物萌动
D.惊蛰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靠近夏至日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2024年1月21日,新春佳节,金黄的油菜花已绽放在神州的原野。浩渺太空中,“天宫”空间站每隔90分钟自西向东从我们上空飞过,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首个春节。
(1)油菜花开,我们选择赏花的最佳区域集中在______________流域。在冬油菜分布区,追随油菜花盛开的足迹,赏花旅行的最佳方向是______________,造成该区域花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在“天宫”空间站,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航天员两次飞过某地上空,发现该地已由黑夜变为白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春节当天,地球处在公转示意图中的________之间,这一天我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在春节过后的5个月中,滨州的气温变化趋势是________,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3.秋分前后,小明周末和同学们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如图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______,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4分)
(2)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______, 你的理由是什么?(4分)
(3)同学们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甲村最低气温为23 ℃,有同学建议第二天早晨带件羽绒服去看日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请说明理由。(3分)
(4)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你认为哪处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D 6.B 7.A 8.A 9.B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16.D
17.C 18.B 19.D 20.B
21.(1)逆时针方向 西南
(2)60°W(或西经60°) 有
(3)夏
(4)C
22.(1)长江 自南向北 纬度因素造成的热量差异
(2)球体 地球自转
(3)①② 昼短夜长 增高(上升)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3.(1)n 鞍部
(2)B B处海拔更高,没有遮挡物。(或B处比C处偏东,没有遮挡物。)
(3)没有必要。山顶与甲村最大相对高度约为600米,山顶最低气温是19.4 ℃,故没有必要。(或山顶与甲村高差不大或山顶与甲村温差不大。)
(4)选D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可自流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