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杠杆、滑轮、斜面的机械效率-2025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通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杠杆、滑轮、斜面的机械效率-2025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通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23:56: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杠杆、滑轮、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这些经典简单机械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对于机械效率,会分析一次做功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哪些是总功显得尤为重要,也只要分清楚这些知识点,在答题时才从容。
2024年中考科学关于机械效率的考察要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现象,多思考生活常见装置。
★重难点01: 机械效率计算
一、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
(1)有用功:人们提升重物过程中必须做的功,用w有用表示。
(2)额外功: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用W额外表示。
(3)总功:人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机械)所做的功,用W总表示,W总=W有用+W额外(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
(4)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单位都是焦(J)。
2、机械效率
定 义 公 式
有用功 提升重物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功 W有
额外功 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 W额
总 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W有+W额
机械效率 科学上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100%
3、常见机械效率的计算分析
(1)滑轮组
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有用功:W有=Gh, 总功:W总=FS,
机械效率:η=×100%=×100%
②若计绳重和摩擦
有用功W额=G动h, 总功:W总=Gh+G动h,
机械效率:η==
(2)横置滑轮组
有用功:W有=fs, 总功:W总=F·ns, 机械效率:η=×100%=×100%
4、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1)其他条件相同时,绳重和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2)其他条件相同时,G动越大,机械效率越低;G物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5、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1)在所做的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额外功,具体方法是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如减少动滑轮的个数,或换用质量小的动滑轮,尽量减小摩擦等;
(2)在所做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即在机械能承受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
6、其他机械效率的测量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数情况下仅考虑由于动滑轮自重所带来的额外功,而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此时对于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有:η===。
(2)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η= =
1.(2023·宁波)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
C.拉力F做功为0.125J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然后根据s=nh计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根据计算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根据计算拉力大小;
(3)根据W总=Fs计算拉力做功;
(4)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则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0.1m=0.2m。
那么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
拉力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
拉力做的功:W总=Fs=0.625N×0.2m=0.125J,故C正确不合题意;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题图) (2题图)
2.(2025·拱墅模拟)如图所示为晾衣架,横杆自重10牛,两个动滑轮的自重相同,现横杆上挂有重为64牛的衣物。若小乐用20牛的拉力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衣物匀速上升1米,共用时5秒(衣物上升过程中,横杆保持水平,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瓦;该晾衣架的机械效率为   ;每个动滑轮自重为   牛。
【答案】16;80%;3
【知识点】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1.(2025·台州模拟)如图所示,某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上运送建筑材料。为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进行的操作是(  )
A.换更粗更重的绳子 B.换质量更大的滑轮
C.增大提升的速度 D.运送更重的建筑材料
【答案】D
【知识点】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额主要包括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及摩擦等做的额外功。要提高机械效率,需增大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
【解答】A、换更粗更重的绳子,会增大绳子重力,从而增大额外功,在有用功不变时,总功增大,根,机械效率会降低,故 A 错误。
B、换质量更大的滑轮,会增大动滑轮重力,增大额外功,在有用功不变时,总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故 B 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速度无关,增大提升速度不会改变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也就不会改变机械效率,故 C 错误。
D、运送更重的建筑材料,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根据,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基本不变,那么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增大,根据,机械效率会提高,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1题图) (2题图)
2.(2025九下·慈溪模拟)如图,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答案】C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W=Gh比较拉力做的有用功的大小关系,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G ,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据此确定拉力大小关系,利用W=Fs比较拉力做的功的大小关系; 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时,额外功为0J,机械效率为100%;使用动滑轮时,要提升动滑轮做额外功,机械效率小于100%。
【解答】A.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有用功,故甲、乙做的有用功一样多,故A错误;
BCD.图甲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甲=2h;图乙使用的是定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乙=h,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甲动滑轮时,拉力
拉力做功
使用乙定滑轮时,拉力F乙=G,所以拉力做功
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甲做的总功多,乙做的总功少,根据知,甲做总功的功率大;由A选项解析知有用一样多,但甲的总功多,根据知,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高,综上分析知,故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4·鄞州模拟)如图甲是小磊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磊所做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取10N/ kg) (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1 N
B.拉力 F 所做的功为2.4 J
C.此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D.若在动滑轮下加挂钩码,机械效率将降低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 A.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确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B.读出钩码上升高度、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C.利用W=Gh=mgh求有用功,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D.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一是减小摩擦而减小额外功,二是增大提升物重。
【解答】 A.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2N,故A错误;
B.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钩码上升高度h=AB=10.0cm,
拉力端移动距离s=A'B'=45.0cm-25.0cm=20.0cm;
拉力F做的功:W总=Fs=1.2N×20×10-2m=0.24J,故B错误;
C.有用功:W有用=Gh=mgh=0.2kg×10N/kg×10×10-2m=0.2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若在动滑轮下加挂钩码,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可提高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C。
4.(2024·浙江模拟)在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体验使用劳动器具。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6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已知每个滑轮重为20 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方式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620 N
B.乙方式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 N
C.使用甲、乙两种方式都不能省功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答案】C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根据滑轮组及定滑轮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A.在甲方式中,两滑轮都是固定不动的,它们都是定滑轮,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车对绳子的拉力为600N,故A错误;
B.在乙方式中,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由乙图可知,n=2,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人对绳子的拉力:,故B错误;
C.根据机械的特点可知,使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使用甲、乙两种方式都不省功,故C正确;
D.由于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则在甲中,机械效率为100%;在乙中,机械效率为:,所以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4·富阳模拟)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小金用800N的拉力花2s的时间把物体沿斜面匀速移动了4m,提升高度为h为2.5m.(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绳子自由端的速度4m/s
B.拉力所做的功大小为5000J
C.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为78.125%
D.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150N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 AB.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根据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
CD.根据W=Gh求出有用功,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额外功即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为拉力做的功减去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求出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
【解答】 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L=3×4m=12m,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故A错误;
B.拉力所做的功:W总=Fs=800N×12m=9600J,故B错误;
C.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2000N×2.5m=5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
D.因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额外功即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9600J-5000J=4600J,
那么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
故D正确。
故选D。
(5题图) (6题图)
6.(2024·滨江模拟)如图为某学生用所做的升降电梯模型模拟电梯的工作情况,电动机的拉力为F,动滑轮重为5N,在10s内将重20N的轿箱连同内部5N的物品一起匀速升高了 1m,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B.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拉力大小为12.5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忽略绳重和摩擦,根据F=(G+G箱+G动)求出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拉力大小;
(3)根据P=Fv绳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
(4)根据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A.由图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故A正确;
B.忽略绳重和摩擦,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拉力大小为:F=(G+G箱+G动)=×(5N+20N+5N)=15N,故B错误;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绳=15N×0.2m/s=3W,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7.(2025·南湖模拟)如图,利用斜面将一个重450牛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牛,拉动的距离s=4米,物体提升的高度 米。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焦,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机械效率是   。
【答案】1200;75;75%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机械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的累积的物理量,简称功。机械功是标量,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解答】 如图,利用斜面将一个重450牛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牛,拉动的距离s=4米,物体提升的高度 米。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FS=300N×4m=1200焦,W有用=Gh=450N×2m=900J;W摩擦力=1200J-900J=300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300J/4m=75牛,机械效率=W有用/W总=900J/1200J=75%;
故答案为:1200;75;75%
8.(2024·嵊州模拟) 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为了解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斜面实验。他测得斜面底端A 点与斜面上的B 点相距1米,B 点高0.09米,小车重2牛。
(1)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牛。
(2)小车从A 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焦。
(3)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测出小车的总重G 和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需要的力F,求出小车从A点到B 点拉力F所做的功 W1,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 W2,并作出图丙所示的W-G图像。由图像可知,用该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1)0.3
(2)0.18
(3)无关
【知识点】力的测量;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
【解答】(1)为使弹簧测力计稳定,便于读数,小车应尽量处于平衡状态,故应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弹簧测力计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0.02N,读数为0.3N。
(2)克服重力做功为有用功,WG=mgh=2x0.09J=0.18J
(3) 由图像可知,用该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mg变大,斜面一定,F会相应变大,即mg与F比值一定,h和s保持不变,所以机械效率不变。
9.(2024·东阳模拟) 如图甲所示,小金到滑雪场进行滑雪圈滑雪运动,小金的质量为M。滑雪圈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m,滑雪场是一个高H,长L的斜坡。
(1)当小金从滑道顶端一直滑到水平终点,在斜坡上的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轨道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由此可知f1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金坐在滑雪圈里被电动机从斜面底部拉到了顶端, 已知电动机的拉力F,上坡过程中的机械效率是   。 (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答案】(1)小于
(2)(m+M)gH/FL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有用功除以总功等于机械效率,压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越大。
【解答】(1)在水平轨道压力等于重力,斜轨道压力小于重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 f1 小于f2;
(2) 已知电动机的拉力F, 长L的斜坡 , 则电动机所做总功为FL,有用功为克服重力所做功,等于(m+M)gH,所以机械效率等于(m+M)gH/FL 。
10.(2025·温州模拟)图1是矿井新型储能方式的示意图,其装置由竖井、电机、重物组成。在电力富余时,电机执行电动机功能,将重物提升至矿井内高处;当需要电能时,让重物下落,带动电机发电,该过程电机执行发电机功能。
(1)储能时,消耗电能,电机工作抬升重物,将电能以   形式存储。
(2)当重物上升速度不同时,矿井储能装置的机械效率不同,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当竖井内重物以10米/秒速度上升,储存1.5×107焦耳能量时,需消耗电能为   焦耳。
(3)结合图3推测矿井储能装置机械效率随速度的增大在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1)重力势能
(2)2×107J
(3)重物提升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则克服阻力做的功越大,机械效率则越小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产生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2)由图得出,当竖井内重物以10m/s速度上升时的机械效率,而机械效率等于储存的能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据此求出消耗的电能。
(3)根据图3分析矿井储能装置机械效率随速度的增大在减小的可能原因。
【解答】(1)储能时,消耗电能,电机工作抬升重物,将电能以重力势能形式存储。
(2)由图得出,当竖井内重物以10m/s速度上升时的机械效率为75%,
由可得消耗的电能:。
(3)由图3可知,重物受到的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速度增大、阻力增大,克服阻力做的额外功增大,在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效率减小。
11.(2025九下·浙江月考) 如图甲为塔式起重机吊装路灯灯柱简易示意图,若灯柱总重力为3000N,总长3m,重心在P点,OP 长度为路灯灯柱总长的
(1)使用时,滑轮A 的作用是   。
(2)若图甲中动滑轮装置B 和绳子的质量、摩擦均不计,则当灯柱左端从水平地面刚被吊起时,求拉力F的大小。
(3)如图乙所示,建筑工地上用该塔式起重机吊升重为1200N的窗玻璃,在匀速吊升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保持800N,窗玻璃被吊升了 1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改变拉力的方向
(2)当灯柱左端从水平地面刚被吊起时,
(3)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2)通过杠杆平衡条件计算B点的拉力,由滑轮的特点计算拉力大小,B是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3)。
【解答】(1)由图可知,滑轮A的位置不会随着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知是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12.(2025·杭州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40%,求:
(1)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焦?
(2)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3)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
【答案】(1)200J
(2)50N
(3)60N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已知物体重力和高度根据W有=Gh计算有用功;
(2)首先根据计算出总功,然后根据W总=Fs计算动滑轮上拉力F',最后根据计算拉力F;
(3)首先根据W额=W总—W有计算出额外功,然后根据W额=fs计算摩擦力。
【解答】(1)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W有=Gh=100N×2m=200J;
(2)拉力F做的总功为:;
拉力F为:;
那么拉力;
(3)物体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500J-200J=300J;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故答案为:(1)200J;(2)50N;(3)60N
13.(2024·上虞模拟)亚运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远远看上去很像一朵“大莲花”(图甲),它由28片大莲花瓣和27片小莲花瓣共同组成。为了支撑这样的设计,建筑师们进行了多轮优化。经过完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用钢量只有2.8万吨,比同规模体育场的用钢量减少三分之一。在施工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的机械。其中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是常见的机械之一。
(1)工人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80kg钢材提升到5米高的位置,操作时,工人对钢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第(1)小题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的效率为80%,那么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不计摩擦和绳重)
(3)有同学提出也可以搭建一个长10米,高5米高的斜坡,将80kg的钢材推到5米高的平台上,推力是640N,请问此时斜面对钢材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1)W有=G物h=4000J
(2)η=G物/(G物+G动)=800N/(800N+G动)=80%,G动=200N
(3)W额外功=W总功-W有用功=640N×10m-800N×5m=2400J , f=W额外功/s=2400J/10m=240N
【知识点】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1)克服重力做功为有用功,利用公式W有=G物h 即可求出有用功大小。
(2)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额外功可以求出动滑轮的大小。
(3)求出总功和有用功,即可求出额外功大小,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最后求出摩擦力大小。
【解答】(1)克服重力做功为有用功,即W有=G物h=4000J 。
14.(2024·拱墅二模)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00N的实心长方体A,体积为 其底面积为 用一滑轮组拉着将其从空气中缓慢放入水中,直到最后沉在水池底部(池底水平),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取 g=10N/kg, 求:
(1)A未浸入水中时,拉力 F 的大小。
(2)A未浸入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A自由沉在水底时,对池底的压强。
【答案】(1)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A未浸入水中时,拉力F的大小为:

(2)A未浸入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A自由沉在水底时,受到水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ρ水gVA=1.0×103kg/m3×10N/kg×10-2m3=100N,
A自由沉在水底时,对池底的压力为F压=G-F浮=500N-100N=400N,
则A对池底的压强为:。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求出A未浸入水中时,拉力F的大小。
(2)根据求出A未浸入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A自由沉在水底时,对池底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浮力,利用求出A自由沉在水底时,对池底的压强。
15.(2024·临平模拟) 如图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 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长3m、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推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0~20s内工人对箱子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箱子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1)0~10s内推力做功:W1=F1S1=600N×3m=1800J;
10s~20s内推力做功:W2=F2S2=200N×(8-3)m=1000J;
0~20s内工人对箱子做的功 W=W1+W2=1800J+1000J=2800J;
(2)箱子运动3m,提升高度h=1.5m,
推力克服箱子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0N×1.5m=15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W额=W1-W有=1800J-1500J=300J;
由W=Fs可得,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乙可知,箱子在0~10s和 10s~20s内运动的路程;由图丙可知推力大小,利用W=Fs求推力做的功(总功);
(2)箱子运动3m,提升高度h=1.5m,即箱子沿斜面从底端被推至顶端,利用W=Gh求推力克服箱子重力做的有用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根据W额=W总-W有计算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做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杠杆、滑轮、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这些经典简单机械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对于机械效率,会分析一次做功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哪些是总功显得尤为重要,也只要分清楚这些知识点,在答题时才从容。
2024年中考科学关于机械效率的考察要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现象,多思考生活常见装置。
★重难点01: 机械效率计算
一、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
(1)有用功:人们提升重物过程中 ,用w有用表示。
(2)额外功:利用机械时,人们 额外做的功,用W额外表示。
(3)总功:人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机械)所做的功,用W总表示,W总=W有用+W额外(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
(4)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单位都是 。
2、机械效率
定 义 公 式
有用功 提升重物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功 W有
额外功 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 W额
总 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W总=W有+W额
机械效率 科学上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100%
3、常见机械效率的计算分析
(1)滑轮组
①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有用功:W有=Gh, 总功:W总= ,
机械效率:η=
②若计绳重和摩擦
有用功W额=G动h, 总功:W总=Gh+G动h,
机械效率:η=
(2)横置滑轮组
有用功:W有=fs, 总功:W总=F·ns, 机械效率:η=
4、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1)其他条件相同时,绳重和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2)其他条件相同时,G动越大,机械效率越低;G物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5、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1)在所做的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额外功,具体方法是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如减少动滑轮的个数,或换用质量小的动滑轮,尽量减小摩擦等;
(2)在所做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即在机械能承受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
6、其他机械效率的测量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数情况下仅考虑由于动滑轮自重所带来的额外功,而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此时对于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有:η===。
(2)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η= =
1.(2023·宁波)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m已知物体重为1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05m/s B.拉力F的大小为0.625N
C.拉力F做功为0.125J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1题图) (2题图)
2.(2025·拱墅模拟)如图所示为晾衣架,横杆自重10牛,两个动滑轮的自重相同,现横杆上挂有重为64牛的衣物。若小乐用20牛的拉力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衣物匀速上升1米,共用时5秒(衣物上升过程中,横杆保持水平,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瓦;该晾衣架的机械效率为   ;每个动滑轮自重为   牛。
1.(2025·台州模拟)如图所示,某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上运送建筑材料。为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进行的操作是(  )
A.换更粗更重的绳子 B.换质量更大的滑轮
C.增大提升的速度 D.运送更重的建筑材料
(1题图) (2题图)
2.(2025九下·慈溪模拟)如图,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3.(2024·鄞州模拟)如图甲是小磊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磊所做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取10N/ kg) (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1 N
B.拉力 F 所做的功为2.4 J
C.此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D.若在动滑轮下加挂钩码,机械效率将降低
4.(2024·浙江模拟)在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体验使用劳动器具。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6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相同的高度。已知每个滑轮重为20 N,忽略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方式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620 N
B.乙方式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 N
C.使用甲、乙两种方式都不能省功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5.(2024·富阳模拟)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小金用800N的拉力花2s的时间把物体沿斜面匀速移动了4m,提升高度为h为2.5m.(不计滑轮、细绳的重.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绳子自由端的速度4m/s
B.拉力所做的功大小为5000J
C.整个系统的机械效率为78.125%
D.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150N
(5题图) (6题图)
6.(2024·滨江模拟)如图为某学生用所做的升降电梯模型模拟电梯的工作情况,电动机的拉力为F,动滑轮重为5N,在10s内将重20N的轿箱连同内部5N的物品一起匀速升高了 1m,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B.与电动机相连的绳端拉力大小为12.5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7.(2025·南湖模拟)如图,利用斜面将一个重450牛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牛,拉动的距离s=4米,物体提升的高度 米。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   焦,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机械效率是   。
8.(2024·嵊州模拟) 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为了解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斜面实验。他测得斜面底端A 点与斜面上的B 点相距1米,B 点高0.09米,小车重2牛。
(1)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牛。
(2)小车从A 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焦。
(3)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测出小车的总重G 和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需要的力F,求出小车从A点到B 点拉力F所做的功 W1,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 W2,并作出图丙所示的W-G图像。由图像可知,用该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
9.(2024·东阳模拟) 如图甲所示,小金到滑雪场进行滑雪圈滑雪运动,小金的质量为M。滑雪圈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m,滑雪场是一个高H,长L的斜坡。
(1)当小金从滑道顶端一直滑到水平终点,在斜坡上的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轨道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由此可知f1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金坐在滑雪圈里被电动机从斜面底部拉到了顶端, 已知电动机的拉力F,上坡过程中的机械效率是   。 (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10.(2025·温州模拟)图1是矿井新型储能方式的示意图,其装置由竖井、电机、重物组成。在电力富余时,电机执行电动机功能,将重物提升至矿井内高处;当需要电能时,让重物下落,带动电机发电,该过程电机执行发电机功能。
(1)储能时,消耗电能,电机工作抬升重物,将电能以   形式存储。
(2)当重物上升速度不同时,矿井储能装置的机械效率不同,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当竖井内重物以10米/秒速度上升,储存1.5×107焦耳能量时,需消耗电能为   焦耳。
(3)结合图3推测矿井储能装置机械效率随速度的增大在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
11.(2025九下·浙江月考) 如图甲为塔式起重机吊装路灯灯柱简易示意图,若灯柱总重力为3000N,总长3m,重心在P点,OP 长度为路灯灯柱总长的
(1)使用时,滑轮A 的作用是   。
(2)若图甲中动滑轮装置B 和绳子的质量、摩擦均不计,则当灯柱左端从水平地面刚被吊起时,求拉力F的大小。
(3)如图乙所示,建筑工地上用该塔式起重机吊升重为1200N的窗玻璃,在匀速吊升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保持800N,窗玻璃被吊升了 1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2.(2025·杭州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40%,求:
(1)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焦?
(2)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3)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少?
13.(2024·上虞模拟)亚运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远远看上去很像一朵“大莲花”(图甲),它由28片大莲花瓣和27片小莲花瓣共同组成。为了支撑这样的设计,建筑师们进行了多轮优化。经过完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用钢量只有2.8万吨,比同规模体育场的用钢量减少三分之一。在施工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的机械。其中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是常见的机械之一。
(1)工人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80kg钢材提升到5米高的位置,操作时,工人对钢材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第(1)小题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的效率为80%,那么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不计摩擦和绳重)
(3)有同学提出也可以搭建一个长10米,高5米高的斜坡,将80kg的钢材推到5米高的平台上,推力是640N,请问此时斜面对钢材的摩擦力是多少
14.(2024·拱墅二模)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00N的实心长方体A,体积为 其底面积为 用一滑轮组拉着将其从空气中缓慢放入水中,直到最后沉在水池底部(池底水平),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取 g=10N/kg, 求:
(1)A未浸入水中时,拉力 F 的大小。
(2)A未浸入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A自由沉在水底时,对池底的压强。
15.(2024·临平模拟) 如图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 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长3m、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推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0~20s内工人对箱子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箱子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