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 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 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 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以前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4.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展示中心”的作用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宝贝
冀欣
凛冬将至前的日光,总是拥有以仁慈和温暖为底色的灿烂,像是一个平凡生命即将抵达长眠前的回光返照。
我总是在这样的天气想起祖母。十一月末的午后一时三刻,阳光穿过稀疏枯叶,在灰白水泥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她喜欢在这样的天气拄着拐杖到小区楼下闲坐。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不说话,只是朝每一个路过的男女老少微微笑着,一头花白的短发在风里轻轻颤抖。不用多时,祖母周围就一定满满当当围坐了一圈爷爷奶奶,热情地和她唠起家常。她的人缘总是那样好,就连小区里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见到她也会欢喜地喊一声“老奶奶好”。
那时,大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长寿且健康的祖母正是家族里最为骄傲的宝贝。
……
我家离祖母家并不远。小的时候,每逢母亲做了香喷喷的糕点总打发我给祖母送去。
我是十分乐意去祖母家的,每次都兴冲冲地拎着糕点往祖母家跑。而祖母得知我要来,便总会提前用她的老茶壶泡好一壶浓郁香醇的花茶,再把一个装满葱香饼干、果丹皮和奶糖的大铁盒摆在桌上,然后坐在可以看到行人的窗台边静静地等我,每次都能在窗台上远远地、精准地看到我,然后高兴地朝我挥手打招呼,雀跃的样子像正在回应她的我一样。
而当我走进祖母家门,花茶香混着洗衣粉香与布料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独属于祖母家的味道总令人温暖而心安。帮祖母放好糕点,我便会习惯性地紧紧挨着祖母坐下,而祖母会在这时笑眯眯地帮我倒一杯温热已久的花茶。孩童哪懂品茶,只知大口吞咽间,茉莉、橘皮、山楂的香气次第绽放。祖母的茶料随季节更换,而我从没有一次猜全过茶壶里究竟放了什么宝贝。
“祖母,这茶是怎么泡的?好香啊!”
祖母听罢只是和蔼地笑着,轻轻摩挲着我的手心说,爱喝就常到祖母家来喝。我也抓着祖母的手,抓着那双粗糙、温暖的手,那手背上微微凸起的青筋如同每一寸都向岁月蔓延的老树根。
一杯花茶润喉,打开了我的话匣子。我同祖母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谈论长大以后的梦想、抱怨严格的母亲,说累了便撒着娇靠在祖母肩头。
祖母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温和地笑着听我无厘头地喋喋不休,从不打断我。偶尔见我停下话头,便不紧不慢地从铁盒子里拿出一块果丹皮或饼干,然后心满意足地看我一个接一个塞进嘴巴。
那铁盒子里装满了我的“宝贝”——母亲鲜少同意我吃糖果和零食,但幸好祖母的铁盒子里永远都满满当当地塞着每一样我爱吃的零食。
当暮色将晚,母亲便会打电话催促我回家,不要扰了祖母清净。
“不要紧,晚了就住在祖母家。”祖母慈祥地望着我,眼睛亮亮的,像一汪深邃又平静的湖泊。
“可是祖母,我作业还没做完……”我依依不舍地叹了口气,拖拖拉拉地起身准备回家。
“噢……下次要早早把作业做完,不要总让妈妈操心了……”祖母眯起眼,说着便伸手在铁盒子里抓了一大把饼干和果丹皮,把我的每个口袋都塞得鼓鼓囊囊的。
本因即将回家面对枯燥的课业而有些沮丧的我,瞬间因为口袋里这些沉甸甸的宝贝而忍不住弯起嘴角。见我高兴,祖母也笑。我向祖母挥挥手,说改日一定还来看望她。腿脚不便的祖母拄起拐杖,起身目送着我走到门口,叮嘱我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知道了——祖母再见!”
走到门口,我担心年迈的祖母听不清我的道别,故意喊得大声了些。
紧接着,预料之中我听到了祖母那熟悉的、专属于我的、中气十足的一声:
“宝贝再见——”
我闻声回头,再一次望向祖母。她拄拐立于暮色中,银发上流淌着夕阳,佝偻的轮廓模糊而温暖。
是的,这声“宝贝”是专属于我的。纵使儿孙满堂,祖母却不曾喊过父亲和叔伯“宝贝”,也不曾这样喊过我的堂兄弟姐妹。这一声“宝贝”,独独属于我。
这么多年,即使是父母也极少这样喊我。但祖母从不唤我的大名,也不曾唤我的乳名,她永远在清清楚楚地唤我“宝贝”,而我也次次都大大方方又无比骄傲地应,始终如此。直到我考上大学,直到她年过耄耋,安详地过世。
……
今冬来得迟,十一月末的午后一时三刻,仍暖阳遍洒。我在小路上漫无目的地散步。
我是十分乐意去祖母家的,只是如今祖母的家变成了空荡荡的房子,我不知何去何从。
仰起头,阳光伏在我的眼皮上,温暖的重量均匀地蔓延至每一寸肌肤,留下视线里明晃晃的、斑斓的橘与红。恍惚间,在那被阳光晒得最亮、最暖的一片空地上,我忽然看到祖母正坐在那儿笑眯眯地望向每一个经过她的人。
是啊,这样好的天气,她怎会愿意错过?
我看到她依旧静静地不说话,恬淡又慈祥,一头花白的短发在和风里轻轻颤抖。
我想,不用多时,她周围一定又坐满了热情和蔼的爷爷奶奶同她话家常。她的人缘总是那样好,她一定不会孤单。
若是我在此刻朝她跑去,她定会在人群中停下话头,远远地便高兴地笑着向我招手,雀跃的样子像正在回应她的我一样。待我气喘吁吁地跑近,还来不及咉一声“祖母”,便一定又会听到她无比清楚且骄傲地对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声说:“这是我的宝贝。”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篇写凛冬将至前的灿烂日光,营造出一种温暖又略带感伤的氛围,为回忆祖母奠定了情感基调。
B. 每次去祖母家,祖母都会提前泡好茶,摆上零食,还会根据季节更换茶料,体现出祖母对作者的疼爱。
C. 从小时候一直到后来上大学,祖母始终呼唤作者为“宝贝”,这个称呼贯穿了作者的成长,见证了祖孙情的深厚。
D. 结尾处作者想象祖母在阳光下的场景,表明时间的流逝已抚平失去至亲的伤痛,作者最终在与幻象的和解中获得内心平静。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中写祖母家“花茶香混着洗衣粉香与布料味道的气息”,从嗅觉入手,通过独特的气味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B. 文章从祖母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展开描写,刻画了一位慈祥和蔼、疼爱晚辈而又热爱生活的祖母形象。
C. 文章明线是作者在冬日漫步时的所见所感,暗线是祖母的人生历程,两条线索在想象中交汇,深化了主题表达。
D. 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像送糕点、喝茶、聊天一类小事,来展现祖孙间的真挚情感,语言质朴平实却又饱含深情。
8. 文中多次写到祖母的“笑”,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
9. 文章以“宝贝”为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shì,赦免、宽恕)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大将军长史A无功劳B为搜粟C都尉D光颛权自恣E及F燕王等反诛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具,“详细”的意思,与《鸿门宴》“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的“具”意思相同。
B. 将安归,是宾语前置的句式,与《伶官传序》中的“盛以锦囊”的句式相同。
C. 以,用在时间名词前,是“在”的意思,跟《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春至京师”用法意义相同。
D. 为,动词,做、担任的意思,《过秦论》中有“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二者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武等人之所以能在被扣留十九年后回归大汉,是因为汉武帝在上林苑射猎时,看到了大雁脚上的帛书,得知苏武等人信息。
B. 如果大汉宽恕李陵罪过、没有杀李陵老母、不拘捕杀戮其全家,李陵是有可能反匈奴而归大汉的。
C. 苏武归汉后,皇帝令他带上牛羊猪各一头去祭拜汉武帝的陵墓和祠庙,政治上,让其担任典属国;经济上,赐其大量钱财。
D. 苏武回来第二年,他的儿子苏元参与上官桀、燕王等人的谋反,被处死,此事牵连苏武。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2)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14. 苏武为什么被免官,请根据文本简述你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①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②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青海:指青海湖;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15.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范仲淹在词中借用窦宪的典故,委婉地表达希望自己也能在戍边生涯中有所建树的志向。
B. 《渔家傲》中,范仲淹借雁归衡阳与自己依旧戍守边城成对比,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
C. 范词中“边声”指边塞特有声音,如大风、马啸,四处边声起,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
D. 两首诗词,都运用“孤城”这一意象来表达了边境外敌势力之盛,守御战争形势之严峻。
16. 请简要概括两首诗词中描写的边塞生活及情感内容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
(1)在《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志士仁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思想。
(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了夜空明净,孤月高悬的夜景。
(3)古人常在诗文中借头发变白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DeepSeek火爆出圈,有望加速降低AI的使用成本,从而促进应用端百花齐放,蓬勃发展;对于急缺可用、好用、价格便宜的算力和数据的国内AI圈来说更是及时雨。受益于巨大的市场空间、海量的消费者和无数敢作敢为的创业者,国内在科技行业应用环节的发展速度一直不慢,只要有可用的底层技术支持,就能在应用环节“卷”出浪花朵朵。
早期,与DeepSeek有直接合作关系的公司会帅先在市场、行业内展现出较强的实力,获得更多关注,展露头角。但长期来看,国内底座大模型一但成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圈后,对各行各业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DeepSeek模型发布后,华为、腾讯、三大电信运营商等龙头企业以及政务、教育、能源、保险等领域已迅速接入,不仅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也通过多场景、多产品应用推动DeepSeek模型不断完善优化。DeepSeek打破了那道长期以来横亘在AI研发领域里阻碍诸多科研团队试图突破传统算法瓶颈以实现跨场景精准应用的屏障的僵局。开源开放加速了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缩短了产业转化的创新周期。受DeepSeek影响,国内外多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原本的闭源转向开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开源应用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开发者群体,将与全球开发者一同为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建筑大厦( A ),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对AI领域的探索之路虽然相比欧美等领先国家起步稍晚,但凭借着庞大的数据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持续增长的科研投入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发展势头( B )。尽管我国人工智能在部分底层技术、核心算法、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方面弱于世界领先国家,但具备完整产业链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未来还有无限可能。DeepSeek再次让我们坚定,着眼未来,我们既要在前沿技术上对标世界领先水平,也要推动大模型应用快速落地,发挥产业生态的竞争优势,一定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缩小差距甚至( C )。
18.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及时雨”构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糊涂虫 B.滚刀肉 C.意中人 D.鸭舌帽
19.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改正。(3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卷”字用在这里有哪些表达效果?(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长句,请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易简功夫,可久可大。”意为做到平易简约,可以久远宏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交作文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一段“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可知,原文并没有指出以前文物展览观者寥寥是因为精品不多。故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内容以及对常见诗句的理解运用能力。A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又能听到几回呢 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B项,“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意思是读书人长期攻读诗书默默无闻,一旦考取功名,就名扬天下。C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D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要素:“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与“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本选项中的“燕”就是“文物”,诗句中的“王谢”就是材料中的“少数专家”,诗句中的“百姓”就是材料中的“大众”,可以用来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故选D。
3.选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项,从材料三第2段“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可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壁画的老化。故选C。
4.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5.答案:含义:①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②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③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①发挥文物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②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③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6. D 7. C
8. ①展现祖母和蔼、慈祥、温和的性格特点,如“朝每一个路过的男女老少微微笑着”体现祖母的和蔼可亲;“温和地笑着”体现祖母的温和。
②体现祖孙间的深厚情感。如祖母“远远地便高兴地笑着向我招手”体现出祖母对作者到来的喜悦与疼爱。
③营造温暖氛围。如祖母“微微笑着”“笑眯眯地”,周围坐满爷爷奶奶话家常,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9. ①“宝贝”一词蕴含着家族对祖母的珍视和敬重:祖母长寿且健康,深受大家喜爱,是家族里的宝贝,体现家族对祖母的敬重与关爱。
②“宝贝”一词展现出祖孙之间情感的特殊和深厚:“宝贝”是祖母给作者的独特称呼,体现他在祖母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③“宝贝”一词寄寓着作者对成长历程以及一切美好感情与时光的赞美和怀念:如祖母铁盒里的零食、泡的花茶等,都是他童年生活中的宝贝,代表着童年的美好回忆,承载着童年的快乐与温暖。
10. BDE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
“大将军长史”是主语,“无”是谓语,“功劳”是宾语,B处断句;
“为”的宾语是“都尉”,D处断句;
“光”是主语,“颛权自恣”是谓语,E处断句。故选BDE。
11.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A.正确。句意:详细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B.错误。宾语前置句,将归安。/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以锦囊盛之。句意:能回到哪里去呢?/用锦囊盛着箭。
C.正确。句意:苏武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我在乾隆三十九年春天回到京师。
D.正确。做、担任/作为、划为。句意: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故选B。
12.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是因为汉武帝在上林苑射猎时,看到了大雁脚上的帛书,得知苏武等人信息”错误。从文中“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可知,“大雁脚上有帛书” 是常惠教汉使对单于说的话,并非真有其事。故选A。
13. (1)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
(2)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
14. ①儿子参与谋反,苏武受牵连。②与谋反的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③燕王多次控告他。
参考译文: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李陵摆设酒宴向苏武祝贺说:“如今您返回汉朝,在匈奴中扬名,在汉朝廷里功绩显赫。即使是古代史籍所记载的,图画所描绘的,有谁能超过您子卿呢!我李陵虽然才能低下、怯懦胆小,但假使汉朝暂且宽恕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让我能实现自己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或许能像曹沫在柯邑结盟时那样(建立功绩),这是我从前一直没有忘记的心愿啊!可是汉朝逮捕杀戮我的全家,这是世上最大的耻辱,我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算了吧,只是让您知道我的心意罢了!我是身处异域的人,这一分别就永远隔绝了!” 李陵起身舞蹈,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道路断绝啊武器毁坏,士兵们死光啊我的名声已毁。老母已经死去,即使想报恩又能回到哪里去呢!”李陵泪流数行,于是同苏武诀别。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苏武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朝廷下诏令苏武带着一副太牢(牛羊猪三牲)祭品去拜谒汉武帝的陵园和宗庙。任命苏武为典属国,俸禄为中二千石;赏赐给他二百万钱,公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被任命为中郎,每人赏赐帛二百匹。其余六人年老,回家养老,每人赏赐十万钱,终身免除徭役。常惠后来官至右将军,被封为列侯,他自己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又多次被燕王(刘旦)上书申诉(与燕王谋反之事无关),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搁置起来没有处理,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15.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错误。“四面边声连角起”描绘的是边塞傍晚时分,各种边地特有的声音伴随着军中的号角声响起,营造出一种荒凉、肃杀的氛围,主要是为了烘托边塞的凄凉和紧张气氛,而不是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故选C。
16. 相同点:都对边塞战争生活的辛劳艰苦进行了描写,都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不同点:《从军行》流露出对战争必胜的自信与豪迈情怀;《渔家傲》则表达了长年离家万里的愁怀以及对故乡家人的殷切思念。
17.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远 ③. 江天一色无纤尘 ④. 皎皎空中孤月轮 ⑤.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⑥. 朝如青丝暮成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尘满面,鬓如霜)
18.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结构的理解能力。
“及时雨”结构:形容词“及时”+名词“雨”,定中结构。
A.形容词(糊涂)+ 名词(虫),定中结构。
B.动词(滚刀)+ 名词(肉)。
C.动词(意中) + 名词(人)。
D.名词(鸭舌)+名词(帽)。故选A。
19.“帅”改为“率” “展”改为“崭” “但”改为“旦”
20.A.添砖加瓦 B.锐不可当/突飞猛进 C.后来居上
21.①表示特殊含义:“卷”在这里被赋予了在科技行业应用环节中各方激烈竞争、互相比拼等新的特殊含义。
②形象生动,增强画面感:精准地描绘了国内科技行业应用环节激烈的竞争状态,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行业发展的汹涌态势。
③新颖活泼,彰显时代特色:“卷”作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④幽默诙谐:“卷”以一种相对轻松方式来描述严肃的行业竞争现象,增强了文本的亲和力。
22.示例:长期以来,有一道屏障横亘在AI研发领域。这道屏障阻碍诸多科研团队突破传统算法瓶颈,以实现跨场景精准应用,使研究一直深陷僵局,而DeepSeek打破了这一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