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第3课时)
自主学习
1、中和,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2、H+,OH-,标准溶液,待测溶液
3、精确量取一定量的溶液,25ml,50ml ( http: / / www.21cnjy.com ),0.01,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调零→放液→读数。
4、酸碱指示剂,滴定终点
5、(1)快速放液,滴定管的下端向上倾斜并挤压玻璃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2)滴定管,锥形瓶
(3)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玻璃球,轻轻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先快后慢。
(4)溶液变色,且30S内部恢复原来的颜色
6、
合作探究
1、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中和滴定是属于定量分析。
2、(1)有机弱酸或弱碱,酸或碱,2~3
(2)甲基橙,石蕊,酚酞,变色范围,变色范围太宽了(5.0~8.0)会造成误差,到达滴定终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颜色变化不明显(紫变蓝,紫变红)、不易观察。
①酚酞,甲基橙,甲基橙,酚酞 ②甲基橙 ③酚酞
3、多加了1滴HCl也就是说增加HCl,n(H+)=0.1×10-3L×0.1 mol/L=10-5mol,
c(H+)=10-5mol/0.2001L=5×10-5,PH=-lgC(H+)=4.3;
少加了1滴HCl也就是说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HCl,反过来相当于增加NaOH,n(OH-)=0.1×10-3L×0.1 mol/L=10-5mol, c(OH-)=10-5mol/0.1999L=5×10-5,c(H+)=10-14/5×10-5=2×10-10,
PH=-lgC(H+)=9.7。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或少用0.1mL盐酸时都会引起溶液PH的突变,从而引起指示剂颜色的突变,而对于100mL来说0.1mL的差别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误差范围以内。中和滴定的误差允许范围是1%。
4、不一定,强酸与强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强酸与弱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弱酸与强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
滴定终点与完全中和是有差距的,完全中和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碱恰好反应点,滴定终点是指示剂变色点。到达中和点时再加入很少的量如1滴(约0.04ml)的酸或碱就会引起溶液PH的突变,此时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即到达滴定终点。
巩固练习
1 2 3 4 5 6 7 8
A C A B D C A A
巩固练习各题解析
1、从最大刻度到尖嘴口还有一段是没有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实际装入的液体体积是大于25mL-5mL=20mL的。
2、如果锥形瓶润洗了,瓶内会残留着未知液的溶质,滴定时就要消耗更多的标准液,最终导致结果偏大。
4、KMnO4溶液一般都是酸性的,所以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来盛装。
5、待测液H2SO4放于锥形瓶中,标准液NaOH至于碱式滴定管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6、滴定管下端有橡皮管的是碱式滴定管;滴定前应该把全部气泡排除;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8
9、C(HCl)=n(HCl)/V(HCl)= n(NaOH)/V(HCl)
=0.1154 mol/L×26.71×10-3L/25.00×10-3L=0.1233 mol/L
10、(1)B、D (2)100ml锥形瓶,胶头滴管
(3) 酸式滴定管;溶液呈蓝色,且半分钟内部褪色 (4)不能 ;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
(5)990(2分);不是
11、(1)酸式;滴定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滴定到终点
2W
67
(2)22.00ml;
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四、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五、(一)3、倾斜着转动滴定管;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 5、打开活塞快速放液;弯曲胶管,挤压玻璃球排除液体 6、凹液面;零刻度线 7、酚酞,溶液呈红色;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二)指示剂用酚酞的现象: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指示剂用甲基橙的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且红色半分钟内没有褪去
(三)公式:
(四)
操作 引起误差的原因 结果
滴定管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 标准液稀释了 偏大
待测液稀释了 偏小
计算时标准液的体积大了 偏大
待测液实际取量小了 偏小
计算时标准液的体积小了 偏小
⑥ 计算时标准液的体积大了 偏大
锥形瓶可能引起的误差 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 无影响
润洗后的残留使待测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大,标准液用量多了 偏大
待测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小变,标准液用量少了 偏小
④ 待测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小变,标准液用量少了 偏小
⑤ 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 无影响
读数引起的误差 读数偏大 偏大
读数偏小 偏小
③ 读数偏小 偏小
读数偏大 偏大
判断滴定终点引起的误差 ① 标准液实际用量不足 偏小
② 标准液实际用量过量 偏大
杂质引起的误差 所配制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偏小 偏小
所配制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偏小 偏小
(五)反过来滴也可以,不过要主要指示剂的选择。
练习
1 2 3 4
B C D C
5、(1)B、D、C、E、A、F (2)洗去滴定管附着的水,防止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的误差 (3)偏大;偏小
(4)C(HCl)=n(HCl)/V(HCl)= n(NaOH)/V(HCl)
=0.1000 mol/L×23.0×10-3L/20.00×10-3L
=0.1 mol/L第三章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pH的计算;掌握稀释时的pH变化规律,了解混合溶液PH的计算。
【学习重点】:利用pH的定义pH=-lgc(H+)计算溶液的pH。
【自主学习】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 c(H+)和c(OH—) 的相对大小
2、25℃时溶液的酸碱性,任何情况下
酸性:c(H+) >c(OH-) c(H+)>10-7;
中性:c(H+) =c(OH-) c(H+)=10-7;
碱性:c(H+) <c(OH-) c(H+)<10-7
(请在相应空格填上>、<、=)
3、溶液的pH值(一种表达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数学表达式: pH=-lg c(H+)。
如:c(H+) = 1×10—7mol/L, pH=-lg10—7 =7.0
c(H+) = 1×10—5mol/L, pH=-lg10—5 =5.0
c(H+) = 1×10—9mol/L, pH=-lg10—9 =9.0
4.(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pH与溶液的酸碱性比较以及变化趋势
pH 溶液的酸碱性
pH<7 c(H+) >c(OH-),溶液呈 酸性 ,pH越小, 溶液的酸性越强
pH=7 c(H+) =c(OH-),溶液呈中性
pH>7 c(H+) <c(OH-),溶液呈碱性 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2).改变溶液pH的常用方法
改变溶液pH的方法
pH变化 采取的措施
若pH增大 加碱,
对于酸性溶液可加水稀释
若pH减小 加酸,
对于碱性溶液可加水稀释
(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小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更方便表示酸碱性,通常用pH来表示,当c(H+)>1mol/L或小于10-14时,使用pH值更不方便。所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更好。 pH一般表示1mol/L以下c(H+) 的浓度)
二、溶液pH的测定方法
1、指示剂法:只能测其酸碱性,即PH的大致范围,不能测出具体数值。如: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pH >7,滴加石蕊溶液变蓝则pH > 7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参照课本49页进行填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精确测量溶液pH的仪器是 PH计 ,读数到 0.01;(参看教材P47)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广泛试纸识别差值为1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得pH 。
若试纸变红则pH < 7(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下同),若试纸变蓝则pH> 7,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的pH是 1--14 (填取值范围)的整数
【合作探究】
一、简单PH计算
计算方法: c(酸)c(H+)―→pH c(碱)c(OH-)c(H+)―→pH
例1:计算25℃时 0.01mol/L HCl 溶液的pH?
解:c(HCl)=c(H+)= 0.01mol/L pH= -lgc (H+)= -lg0.01= 2
〖练习1〗求室温时的PH
(1) 0.05mol/L H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0005mol/L Ca(OH)2
c(H+) = 2c(H2SO4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0. 1mol/L c(OH—) = 2c(Ca(OH)2 ) = 0. 001mol/L
pH= -lgc (H+ ( http: / / www.21cnjy.com ))= -lg0. 1= 1 c(H+)= Kw/c(OH—)=1×10—14/0.001=1×10—11
pH= -lgc (H+)= -lg1×10—11= 11
(3)0.001mol/L CH3COOH (已知电离度为1%)
CH3COOH CH3COO- + H+
C0 0.001mol/L 0 0
C电离 0.001mol/L×1% 0.001mol/L×1% 0.001mol/L×1%
C平衡≈0.001mol/L 0.00001 0.00001
c(H+) = c(CH3C ( http: / / www.21cnjy.com )OO-) = 0.00001mol/L pH= -lgc (H+)= -lg0.00001= 5
(4)0.01mol/L 氨水 (已知电离度为10%)
NH3·H2O NH4+ + OH-
C0 0.01mol/L 0 0
C电离 0.01mol/L×10% 0.01mol/L×10% 0.01mol/L×10%
C平衡 0.01mol/L- 0.001 mol/L 0.001 mol/L
0.01mol/L×10%
c(H+)= Kw/c(OH—)=1×10—14/0.001=1×10—11
pH= -lgc (H+)= -lg1×10—11= 11
二、稀释后溶液的pH的计算及变化规律
〖练习2〗(1)室温:1L 0.002 mol/L 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求稀释后溶液的pH?
c(HCl)=c(H+)=( 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2mol/L×1L)/2L=0.001 mol/L pH= -lgc (H+)= -lg0.001= 3
(2)0.1 L 0.01 mol/L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求稀释后溶液的pH?
c(OH—) = 2c(Ba(OH)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 [( 0. 01mol/L×0.1L)/2L ]=0.001 mol/L
c(H+)= Kw/c(OH—)=1×10—14/0.001=1×10—11
pH= -lgc (H+)= -lg1×10—11= 11
〖练习3〗:(1)pH=1的HCl 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 2 ;稀释102倍后,pH= 3
稀释106 倍,pH≈ 7 ;稀释10n倍后,pH ≈ 7 ;
强酸pH=a, 加水稀释10n倍,则pH增大n个单位,即PH= a+n
(2) pH=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2倍后,pH < 3(“=”、“<”或“>”)
稀释10n倍后,pH < 1+n;
弱酸PH=a, 加水稀释10n倍,则PH增大不到n个单位,即a<PH< a+n。
(3)pH=12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 11 ;稀释102倍后,pH= 10
稀释106 倍,pH≈ 7 ;稀释10n倍后,pH ≈ 7 ;
强碱PH=b, 加水稀释10n倍,则PH减小n个单位,即PH= b-n。
(4) pH=12的氨水溶液加水稀释102倍后,pH >10
稀释10n倍后,pH>12-n ;
弱碱PH=b, 加水稀释10n倍,则PH减小不到n个单位,即b-n <PH< b。
酸碱溶液稀释的变化规律:
1. pH=a的强酸稀释10n倍,pH就增大 n个单位,即pH= a+n 且 < 7(“<”或“>”)
pH=a的弱酸稀释10n倍, a <pH< a+n ;
2. pH=b的强碱稀释10n倍,pH就减小 n 个单位,即pH= b-n 且 > 7(“<”或“>”)
pH=b的弱碱稀释10n倍, b-n <PH< b;
用图示表示:
3.对于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强酸pH变化程度比弱酸大(强碱和弱碱类似)。
三.酸碱混合溶液pH 的(一般稀溶液密度相近,体积可简单加和)
计算方法:(1)强酸1+强酸2 :C(H+) =、
例题 1: 25℃,pH=2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为多少?
解:c(H+)1= 0.01mol/L ,c(H+)2=10—5mol/L=0.00001mol/L
c(H+)混=(0.01mol/L×1L+ 0.00001mol/L ×1L )/(1L+1L) ≈5×10—3
pH= -lgc (H+)= -lg5×10—3=3- lg5
练习4: 25℃,pH=2与pH=4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为多少?
c(H+)混=(0.01mol/L×1L+ 0.0001mol/L ×1L )/(1L+1L) ≈5×10—3
pH= -lgc (H+)= -lg5×10—3=3- lg5
(2) 强碱1+强碱2 :C(OH-) =
例题2:25℃ ,pH=9与pH=13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多少?
解: c(OH—)1= 10—5mol/L ,c(OH—)2=10—1mol/L
c(OH-)混 = (10—5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L×1L+ 10—1mol/L ×1L)/2L≈0.05mol/L
c(H+)混 = Kw/c(OH—)=1×10—14/0.05=2×10—13
pH= -lgc (H+)=-lg2×10—13=13- lg2
练习5:25℃ ,pH=8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多少?
解: c(OH—)1= 10—6mol/L ,c(OH—)2=10—2mol/L
c(OH-)混 = (10—6mol/L×1 ( http: / / www.21cnjy.com )L+ 10—2mol/L ×1L)/2L≈0.005mol/L
c(H+)混 = Kw/c(OH—)=1×10—14/0.005=2×10—12
pH= -lgc (H+)=-lg2×10—12=12- lg2
(3)强酸1+强碱2: 完全中和:C(H+) = C(OH-) = 1mol/L
酸过量: c(H+)混=
碱过量: c(OH-)混=
例题3:25℃,100ml0.6 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0.4 mol/L NaOH混合后,求pH
c(H+)混==(0.1L×0.6mol/L – 0.1L×0.4mol/L)/(0.1+0.1)L=0.1mol/L
pH= -lgc (H+)=-lg(0.1)=1
例题4:室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
c(OH-)混==(1L×0.06mol/L×2 –1L×0.1mol/L)/( 1+1)L=0.01mol/L
c(H+)混 = Kw/c(OH—)=1×10—14/0.01=1×10—12
pH= -lgc (H+)=-lg(1×10—12)=12
练习6:25℃,pH=3盐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pH=7
25℃,pH=1盐酸和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pH=7
练习7:25℃,pH=3盐酸和pH=9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
pH=4- lg5 (c(H+)比c(OH—)大100倍,可将碱浓度忽略)
25℃,pH=5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溶液的pH?
pH=11- lg2
[课堂练习]
1.pH=2的A、B两种酸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
A.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2、常温下,关于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
C.将1 L 0.1 mol/L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3、在25 ℃的条件下,将体积都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10 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C )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4.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0-7mol·L-1,则此时溶液的c(OH-)为__2.0×10-7___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4mol·L-1,则溶液中c(OH-)=_8.0×10-11__mol·L-1,由水电离产生的c(H+)=_8.0×10-11___mol·L-1,此时温度__高于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编写人:林彩霞 编号: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604017 使用时间: 10月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水的离子积常数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水的离子积,
自主学习
水的离子积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可以表示为
H2O + H2O ?H3O+ + OH— 简写为H2O H+ + OH—
水的电离有以下哪几个特点:
①不能完全电离;②电离过程可逆,存在电离平衡;③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2.求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1L水的浓度为: 1000 g·L—1 ÷18 g·mol—1 = 55.56 mol·L—1
实验证明,25℃时,1L水中只有1×10— ( http: / / www.21cnjy.com )7mol的水分子发生电离,由于水的浓度是一个定值,那么K电离与C(H2O)的乘积也是一个常数,称为KW。
水的离子积常数 ,在25℃时, Kw = c(H+) ·c(OH—) =1×10—14
Kw叫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Kw = 1×10—14
(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水的离子积均指25℃时的数值。
(虽然c(H+) 与 c(OH—)都有单位,但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没有单位的.在计算时,注意别画蛇添足。)
Kw 适用于稀的酸溶液,稀的碱溶液,盐溶液
合作探究:
3.影响水的电离因素分析
(1)温度: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进行 ,Kw 变大
升高温度, 促进 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使c(H+) 与 c(OH—) 均增大 ,
例如在100℃时,Kw = 1×10—12,溶液呈中性时c(H+) = c(OH—)= 1×10—6 mol·L—1
(2)改变下列条件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 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个方向移动 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否改变 是增大还是减小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NaCI ③加NaOH ④加HCI
①升高温度 右,增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加入NaCI,不移动
I ③加NaOH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 不变 ④加HCI,左,不变
水中加入酸后,就成了酸溶液,此时溶液中还有OH—吗 有浓度< 1×10—7 mol·L—
(3)溶液的酸碱性与c(H+) 、c(OH—)的关系
在水中加酸时,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 c(OH—) 减小,溶液中 c(H+) 增大;在水中加碱时, c(OH—) 增大, c(H+) 减小。不论在酸或碱的稀溶液中, c(H+) 与 c(OH—) 的乘积始终等于水的离子积,在25℃时,为 1×10—14 。在稀溶液中,KW只受温度 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W 增大 ,温度降低,KW 减少 ,。
(4)在0.01mol/LHCl溶液中
c(H+)= ,c (OH-)= ,
c(H+ )水= , c(OH-)水= 。
(4)0.01mol/L,1×10—12mol/L 由水电离出的c(H+ )水和c(OH-)水, 均为1×10—12mol/L
结论:c(H+ )水= c(OH-)水 。
结论:c(H+ )水 c(OH-)水
(5)在0.01mol/LNaOH溶液中
c (OH-)= , c(H+)= ,
由水电离出的c(H+ )水和c(OH-)水,
c(H+ )水= , c(OH-)水= 。
结论:c(H+ )水 c(OH-)水 。
(5)0.01mol/L ( http: / / www.21cnjy.com ),1×10—12mol/L 由水电离出的c(H+ )水和c(OH-)水, 均为1×10—12mol/L结论:c(H+ )水= c(OH-)水 。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c(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性或碱性。
B. c(H+)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C.如果c(H+)/c(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D.某盐酸溶液c(H+)=1×10-6mol/L,稀释溶液100倍,溶液中c(H+)=1×10-8mol/L。
2.在下列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7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如果c(H+)c(OH-)=10-12,某溶液c(H+)=1.0×10-7mol/L,则该溶液呈酸性
D.对水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
3.在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10-13,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 K+ NO3- Cl- B.NO3- CO3 2 - K+ Na+
C.K+ Na+ Cl- SO42- D.Mg2+ Cu2+ SO42- Cl-
4.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
5. 0.1 mol·L—1 的NaO ( http: / / www.21cnjy.com )H溶液中,c(OH—) = c(H+) =
由水电离出的c(OH—)水 = c(H+)水=
5. c(OH—) = 0.1 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L—1c(H+) = 10—13 mol·L—1c(OH—)水 =1×10—13 mol·L—1 c(H+)水= 1×10—13 mol·L—1
6.0.1 mol·L—1 的H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 溶液中,c(H+) = c(OH—) =
由水电离出的c(OH—)水 = c(H+)水=
6. c(H+) = 0.2 mol·L—1 c(OH—) =5×10—14 mol·L—1
c(OH—)水 = 5×10—14 mol·L—1 c(H+)水= 5×10—14 mol·L—1
7.0.1 mol·L—1 的NaC ( http: / / www.21cnjy.com )I溶液中,c(H+) = c(OH—) =
7. c(H+) =1×10—7 mol·L—1 c(OH—) =1×10—7 mol·L—1
8.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则此时溶液的c(OH-)为 mol/L;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10-6mol/L,
则c(OH-)= mol/L。
8.2.0×10-7 mol/L。8.0×10-9 mol/L。
。
[讨论]从以上练习可以看出,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的H+、OH—浓度有何关系 在酸、碱或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OH—浓度有何关系
[讨论] a.溶液中c(H+) > c(OH—),且c(H+)>10—7 mol·L—1 时,溶液显酸性。
b.溶液中c(OH—) > c(H+),且c(OH—)>10—7 mol·L—1时,溶液显碱性。
c.溶液中c(H+) = c(OH—) = 1×10—7 mol·L—1时,呈中性。
d.无论在什么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总等于水电离出的OH—浓度
9.分析改变下列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及离子浓度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加酸或加碱 (填促进、抑制)水的电离
(2)升温 (填促进、抑制)水的电离
9.见图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加酸或加碱 抑制(填促进、抑制)水的电离
(2)升温 促进(填促进、抑制)水的电离
10、关于溶液的酸性、酸性强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性溶液中必然是c(H+)=c(OH-)=10-7mol L-1
H+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
H+浓度大于OH--浓度,溶液一定显酸性
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1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常温下设a代表Ba(OH)2,b代表NaOH溶液,c代表NH3·H2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
C、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a=b=c
D、同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盐酸的体积:a>b>c
12、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
A.醋酸 B.溶液
C.盐酸 D.溶液
1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 Na+ Cl- HSO3- B. Al3+ Na+ NO3- Cl-
C. K+ Na+ Cl- AlO2- D. Fe2+ NH4+ SO42- NO3-
14.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考虑水电离的离子)
OH- CH3COO- H+
15.碳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到大的顺序(考虑水电离的离子)
OH- CO32- HCO3- H+
实验班必做
16.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
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
态移动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
从 变化到 。
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
合,并保持100℃的恒温,致使混合溶液
的pH=7,则Ba(OH)2和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1) 10-14 10-12 (2) 2 :9
17.pH=3的0.1mol/L的醋酸中
c(H+)= 1×10-3mol/L。 ,
c (OH-)= 1×10-11mol/L。 ,
c(H+ )水=1×10-11mol/L。 , c(OH-)水= 1×10-11mol/L。
C(CH3COOH)= (0.1-- 1×10-3 ) mol/L C(CH3COO-)=1×10-3mol/L
醋酸的电离度 0 .1%
则写出
电荷守恒 1×10-3mol/L
物料守恒
A
B
10-6
10-7
10-7 10-6 c(H+)mol/L
c(OH-) mol/L编写人:刘玮玲 编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604020 使用时间:10月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
三、实验试剂:0.1032mol/L盐酸,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溶液、甲基橙溶液
四、实验仪器: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 、 、
。
五、实验步骤:
(一)滴定管的准备阶段
1、检漏:在使用滴定管前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2、洗涤:用水冲洗滴定管。
3、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 , 使液体润湿滴定管 。
4、装液:用碱式滴定管装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酸式滴定管滴定装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5、排气:酸式滴定管 放气,碱式滴定管 放气。
6、调零:控制活塞或玻璃球,使滴定管液面的 与 相平。
7、放液:
用酸式滴定管取出20.00mL未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度NaOH溶液的于注入锥形瓶中,并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 ,现象: 。酸式定管装有的标准液盐酸留待滴定。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现象为: 。此时,记下NaOH溶液使用的体积。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滴定管重新调零,重复上述操作2次。
(三)数据处理
0.1032mol/L盐酸的体积(mL) 未知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mL)
1 20.00
2 20.00
平均值
公式:
计算过程:
(四)误差分析
操作 引起误差的原因 结果
滴定管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④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⑤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⑥滴定完后,滴定管尖嘴还悬挂一滴液体
锥形瓶可能引起的误差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③从滴定管放待测液时,有些待测液不慎滴到锥形瓶外
④滴定过程中,振荡过猛,瓶内溶液溅出一部分
⑤滴定过程中,用蒸馏水把瓶口的标准液冲到瓶内
读数引起的误差 ①滴定前平时后仰视
②滴定前平时后俯视
③滴定前仰视后俯视
④滴定前俯视后仰视
判断滴定终点引起的误差 ①溶液变色后,但10s内立刻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②到达滴定终点后再多加了一滴
杂质引起的误差 ①配置待测液NaOH溶液中,称取一定量NaOH时内含KOH
②配置待测液NaOH溶液中,称取的NaOH已经久置部分变质(Na2CO3)
(五)思考并尝试:如果反过来改为向已知浓度的盐酸中逐渐滴加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会有什么不同?
0.1032mol/L盐酸的体积(mL) 未知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mL)
1 20.00
计算过程:
巩固练习:
1.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25ml量筒 B. 25ml酸式滴定管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有刻度的50ml烧杯
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
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3.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低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
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4. 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时,会导致待测碱液的浓度偏低的操作是( )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配制碱液时,称量的固体吸潮 ④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⑤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
5.某学生用0.1000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数据如下所示,计算未知盐酸的浓度(数据精确到0.1)。
实验编号 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mL
1 20.0 24.8
2 20.0 23.1
3 20.0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