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嶙峋(xún) 镂空(lòu) 轩榭(xuān)
B.松柏(bǎi) 池沼(zhǎo) 蔓延(màn)
C.阶砌(qiè) 称心(chèn) 回廊(lánɡ)
D.丘壑(hè) 斟酌(zhuó) 蔷薇(qiánɡ)
【解析】选C。“砌”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败笔 雕镂 玲珑 任齐自然
B.堆叠 闲适 映衬 盘曲粼峋
C.明艳 阅历 彩绘 珠光宝汽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解析】选D。A项中“齐”应改为“其”;B项中“粼”应改为“嶙”;C项中“汽”应改为“气”。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青海果洛草原的神山年保玉则,以其重峦叠嶂,雪岭泛银,严冬打雷,盛夏飞雪,风吹石鸣,月明星灿而闻名。
B.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C.今天语文课上,张磊同学别具匠心地制作了小玩具,引得周围的同学哄然大笑。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
【解析】选C。“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符合语境。
4.课内阅读。
(2013·梅州中考)阅读“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至“可是没法说出来”,完成(1)~(3)题。
(1)简要说明选文第一段中“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完美的图画”这个句子在选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从全文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答案:这个句子指出了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它起到了总起的作用,后文围绕它分别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2)“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这句话运用了 、
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答案:打比方 做比较 形象生动地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自然之趣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运用了从整体至局部的说明顺序和总分的结构方式。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两个词不能对调,因为“技术”只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艺术高于技术。
C.“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加点的词说明苏州园林每一处、每一点都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毫无例外,突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严密性。
D.“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解析】选C。突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2013·内江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
于丽爽
①江苏园是北京园博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最大的江南园林;荟萃了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瞻园等江南名园的经典景观和造园技法;和广东、福建并列为三大以省为单位建设的大展园,由苏州市和南京市联手共建。
②从5号门区进入园博园,对面小山坡上一大片樱花树,4月底5月初,一树树粉色的樱花中夹杂着几棵白色樱花,微风一吹,落英缤纷。就在这花树婆娑中,若隐若现着白墙灰瓦。高墙之中,露出屋角、树梢。这里,就是又名“忆江南”的江苏园。
③进正门一步踏入门厅,方方正正一小院。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
④展园施工负责人束卫东介绍,和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苏州园林都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门厅是停轿出轿的地方。植有岁寒三友,代表主人品格高洁;五福临门的地面铺装则寓意福在眼前。一个小小的门厅,就有这么多设计,江南园林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可见一斑。
⑤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是粉墙、黛瓦、栗柱、灰砖。从门厅右转进入园内,迎面屏山堂,通透的空间,四面暗红色的柱子,最能体现栗柱的特点。据介绍,这种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整个江苏园中建筑用的都是这种漆,与北方园林惯用的朱红色漆截然不同。
⑥屏山堂由前厅、天井、后厅组成。一望名字便知,起的是障景的作用:杵在门口,把后面的景观隔断,让游客在此不能一览全园,充满期待。苏州园林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全世界沿用至今。
⑦做足了这些文章之后,左转进入园中,眼前真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里有山有水,有亭有榭,有舫有阁,有楼有斋,心情刹那明亮起来。
⑧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整个江苏园中,水面占了三分之一,水中主种荷花,求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水岸四周,点缀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建筑。
⑨荷花厅是园中主体建筑,典型的四面厅,四面都能开门。荷花厅前是开阔的赏荷平台,从这里望去,眼前的景色层层递进,山水楼榭尽收眼底。左右两侧的揖峰轩、曲楼是近景;方亭、芙蓉水榭是中景;扇亭、舒啸亭是远景,高低错落,浑然天成。这,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强调自由配置以创造奇巧的景致,虽是人工产物,却要把大自然的野趣呈现在眼前。
⑩江苏园的正门匾额上写着“忆江南”,出口门匾额上则写着“江南”。入园时,游客带着对江南风光的回忆和想像,一番游览、一一亲见之后,出园时,就只会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江南!
(选自2013年5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意在说明江南园林的什么特征?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能力。文中具体写了园林的每一处细节,从而说明了江南园林在细节之处的特点。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意在说明“江南园林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的特征。
2.选文第④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文中通过写苏州园林和皇家园林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答案:做比较。将苏州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是大户人家的园林,具有追求细节精益求精,品质高雅、大气,方便游客的特点,从而更有力地表现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使读者对苏州园林有更加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文中第⑤段中加点的“据介绍”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做简要分析。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品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从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来分析。
答案:不能。“据介绍”说明没有确切的资料能证明“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表明此说法仅仅是听来的;去掉后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一定相符,也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4.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设计、外形特点、造园手法和造园的意图来回答。
答案:在设计上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外形特点是粉墙、黛瓦、栗柱、灰砖;造园手法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以水作为园林的灵魂;强调自由配置以创造奇巧的景致。
二、综合运用
5.班级开展了“苏州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一位小记者拍摄到的苏州园林的某处一组镜头。
镜头一:
【景点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
答:
答案(示例):叔叔,您看桌上剩下这么多饭菜,好可惜。如果您能打包带走,既节约又环保,那多好啊!(表达得体、简明、连贯即可)
镜头二:
【景点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65字以内)
A: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答:
答案(示例):虽然竹上留下了“美名”,但是得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唾骂。游客的行为既破坏环境,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实为陋习。美丽苏州,从你我做起。(符合题干要求、文从句顺即可)
镜头三:
【景点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
答案(示例):①建立违规档案,适度加以曝光。
②对违规者进行罚款或值勤处罚。
③红绿灯设置应科学合理,建议增设警示牌或启降栏杆。
④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自律意识。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描写出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运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片段仿写】请你用心观察一处景点,仿照文中写法,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写一段话,突出景点特征。(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科技馆大楼建设雄伟,海洋馆喷泉水珠连天,尤其是中心广场,一到晚上灯光多姿多彩,中间的“东方巨龙”腾空而起,伴着水珠和灯光,好似一幅鲜丽无比的画卷悬挂在广场中心。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