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8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8 10:1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匍匐(fú) 细菌(jūn) 黑班(bān)
B.两栖(xī) 夭亡(yāo) 脊椎(zhuī)
C.免疫(yì) 濒临(bīn) 渗透(shènɡ)
D.孵化(fū) 繁衍(yǎn) 胚胎(pēi)
【解析】选D。A项中“班”应为“斑”;B项中“栖”应读qī;C项中“渗”应读shèn。
2.下列文句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   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2)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   成两块、四块、八块……
(3)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   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4)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   ,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A.分割  分裂 融合    结合
B.分裂 分割 融合 结合
C.分割 分裂 结合 融合
D.分裂 分割 结合 融合
【解析】选B。“分裂”指整体的事物分开;“分割”指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含有主观性;“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
(3)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    )
(4)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    )
答案:(1)下定义 (2)列数字 (3)打比方 (4)举例子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B.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C.到1995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D.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解析】选D。句子中部分引用时,句末的标点符号应在引号外,因此句号应在引号外。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2013·大理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 000~1 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唾液有哪些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文中②~⑤段概括了唾液的作用,结合文段的中心句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示例):口腔“润滑油”(润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使人健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
2.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文中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的作用,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做比较。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
3.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不能删去。“几乎”指大部分,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如果去掉“几乎”就成了全部消失,与事实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你还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现象?请举出两例。
答:

【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积累,从自己熟悉的自然现象中选取两种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含羞草受到触摸就会闭合;痒痒树受到触摸时,树枝会摇摆;变色龙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色等。
二、综合运用
5.学完课文,班级决定举行有关“克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生活中的克隆】依据所学,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
答:

答案(示例):秋海棠、富贵竹,它们插枝即活。壁虎,它遇到危险时,就将自己的尾巴断掉逃生,然后再长出来。
(2)【谈谈你的观点】关于“克隆的利与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为此班级召开了一场辩论会,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你作为反方的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我方认为克隆的利大于弊。利用克隆等生物技术改变农作物的基因,产生大量抗病、抗虫、抗盐碱等新品种,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反方:


答案:克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但我方认为克隆的弊大于利: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通过克隆产生的个体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的疾病敏感性,从而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文章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一系列植物无性繁殖的现象,如开头列举了“一根葡萄枝”“仙人掌”“一株草莓”等,说明了这些植物具有无性繁殖的特点。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说明一系列植物无性繁殖的现象。(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根地瓜蔓剪成几段就可变成几株地瓜;一个土豆有几个芽眼,就可以割成几块,栽种几棵土豆;一株吊兰靠它的匍匐茎,一年内也能长出几十株;一棵菊花,一年靠根也能生出几十棵。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