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四)(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四)(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8 10: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瑰丽(ɡuī)  谛听(dì)  静谧(mì)  参差(cī)
B.风靡(mǐ) 坻屿(chí) 藻荇(xìnɡ) 幽邃(suì)
C.山岚(lán) 竹篾(miè) 红桧(huì) 俶尔(shū)
D.蕨菜(jué) 雄踞(jù) 翕忽(xī) 幢顶(chuánɡ)
【解析】选C。“桧”应读ɡuì,“俶”应读ch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青山绿水   鳞次栉比  庞然大物  莽莽林海
B.葱郁如染 随机应变 迎刃而解 见异思迁
C.人迹罕至 引人入胜 别具一格 穿流不息
D.接风洗尘 拈轻怕重 欣欣向荣 恍如隔世
【解析】选C。“穿”应为“川”。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 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虹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B.只有站在病人立场上,医生才能避免事不关己、轻描淡写的傲慢姿态。
C.春天到了,公园里红花开得色彩斑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D.“嫦娥”三号成功落月,“玉兔”上路探险,圆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飞天梦,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心驰神往、欢欣鼓舞。
【解析】选C。“色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不合语境。
4.(2013·资阳中考)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各题。(4分)
①经过同学们长达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令“五四”文艺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②在炫目的灯光下、宽阔的舞台上,表演者各展其能,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艺大餐。③晚会的节目,不管是歌舞,还是小品、杂耍,个个精彩纷呈。④特别是刘佳的独舞表演,更是优雅柔美,悠扬婉转;⑤张华和王军表演的双簧“我最美”更是诙谐滑稽,令人捧腹……⑥视听的双重享受令师生们如痴如醉,赞不绝口。
(1)上文①④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的内容写在下边横线上。
第①句:
第④句:
(2)上文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     改为     。
答案:(1)第①句:删去“经过”或者“令”。第④句:应删去“,悠扬婉转”。
(2)“ ” 《 》
5.根据要求默写。(6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        ,        ”就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
          。
答案:(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6.综合性学习。(4分)
  2014年一张“马上有钱”的图片走红网络,使“马上体”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不少网友纷纷晒出在玩偶马上摆着各国钱币的照片,响应“马上有钱”,祈求讨一个好兆头。有的网友在马上放一对玩具象寓意“马上有对象”……这也带动了马年主题吉祥物的销售。
(1)如图就是网上走红的“马上有钱”图片,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马上体”走红的认识。(2分)
答:


(2)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请联系学习过的知识,举出马的一个象征意义。(2分)
答:


答案:(1)示例:“马上有钱”走红是一种愿望,一种祝福。不过,多多少少也反映一种现实:富裕,其实还是很多人的一种美好期望和奋斗目标。要达成富裕,或者再说更宏观点,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2)千里马象征人才,出自韩愈的《马说》。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3·锦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彻 (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
(3)疾趋(    )
(4)山行之极观也 (    )
答案:(1)穿过,透 (2)像狗的牙齿那样 (3)快走 (4)景象(景观)
8.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译文:
答案:(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9.请从【甲】【乙】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4分)
(1)《小石潭记(节选)》:
(2)《观第五泄记(节选)》:
答案:(1)清 (2)伟(奇)
10.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节选)》
《观第五泄记(节选)》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揣摩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抓住文中描写的景物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
答案:《小石潭记(节选)》: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节选)》:表达了作者对第五泄的喜爱、赞叹之情
附【译文】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坐在岩石上,有的斜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
(二)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1~14题。(11分)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11.如果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青苔染绿”,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表达青苔特点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不好。原句运用定语后置的句式,更加突出青苔的特征。
12.神木为什么被称之为“神木”?(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神木之所以被称为“神木”,主要是由于树木的巨大和树龄长。
答案:(1)树巨大;(2)树龄大约有三千年。
13.“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神木具有的内在精神来分析。
答案:“神木”虽遭雷劈,“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表现出一股不屈的精神,所以“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4.作者没有见到阿里山的姑娘,他遗憾吗?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3分)
答:


答案:作者领略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如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阿里山姑娘,他也坚信阿里山的山水可以孕育出如山水般清新脱俗的姑娘,他并不遗憾,这个姑娘已被他装在心里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5分)
黄山冬韵
①有诗云:“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一句话道出了黄山冬季的韵味。
②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随着冬季的来临,雪景成为了吸引众人最大的魅力之一。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才有了这缤纷冬雪的沉淀。
③黄山的雪经常在夜里悄悄降临,那精灵般的雪花安静地飘落,似乎可以听见簌簌落下的声音,犹如上天的礼物洒落山巅。远处的山峰、常青的松树、曲折的山道上,到处都成了白色的世界。最美的是雪后天晴,一轮暖阳照耀山巅,晶莹剔透的雪花反衬着灼灼的阳光,而那空旷的天际展现出一片苍茫的蔚蓝,映衬着洁白的雪景,显得愈加彻底与纯粹。当云雾从山涧下升起时,氤氲了整个山谷,恰似给众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纱随风舞动,心随景跳动,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宛若梦境游。原本青翠的松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般的雪花,结成了剔透的冰晶,在阳光下透着七彩的光,装点出了一片玉树琼枝的奇观。那深藏在雪花之中的艳红色野果,红色的果实与洁白的雪交相辉映,更是透出一片勃勃的生机。在那蕴藏下,是下一个春季即将到来的讯息。
④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壮美惊叹的日出,大气磅礴的云海,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如果你来过黄山很多次,却没有观赏过黄山的冬雪,那么你只窥得了黄山的半面容颜。如果你看过黄山的冬雪,却没有领略过一场雪后的日出,分享那轮红日从山后喷薄而出的场景,那么你的此行或许是有些许的遗憾。如果你恰好也看到了日出,却没有欣赏过一场大气磅礴的云海,在山峰间汹涌澎湃,似乎要涌到你的脚下,那么你的此行也是不圆满的。所以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⑤冬天的黄山,雪中泡温泉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了。游客们泡在暖意融融的温泉中,可赏缥缈云海、壮美雪景和奇幻雾凇,还能体验“雪中泡泉”的无限乐趣。漫山的奇松在冰雪的装饰下呈现出一片“玉树银花”的雾凇奇观,其间云雾缭绕,传说中的水晶宫似乎就在眼前。由于温泉池边古树环绕,游客还能近距离观赏“冰挂”奇景。树枝间的冰晶似层层银片相叠,又似串串玉珠垂挂,如梦似幻。抬头,飘舞的雪或轻落池中,或轻拂人的肩头,冰雪的清凉和温泉的暖意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
⑥泡完温泉,不妨漫步桃花溪畔,也可驻足白龙桥,桥上有形似龙头的巨石,惟妙惟肖。桥下的白龙潭则浪花飞溅,形如白龙飞舞,气势壮观。
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品味黄山冬雪、感受特色徽州,黄山景区还将陆续开展“观冬雪、看云海、沐温泉、品徽菜、赏徽韵、过大年”等特色活动,同时还有“百辆自驾车畅游黄山”、“安徽人游黄山”主题酬宾月、“迎新年、万人祈福”等系列活动。看雪景的同时还能感受特色徽州的诸多风情。
(摘自《新华旅游》2014年1月8日,有改动)
15.文章详细描绘了黄山的哪种景色?(2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冬雪的美丽景色。
答案:黄山冬雪。
16.简要分析文章开头的妙处。(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开头作用的理解。除了常规的“点题、引出下文”,还应注意引用诗句增强诗情画意的作用。意合即可。
答案:引用诗句“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点题,自然引出下文对黄山冬景的描绘。
17.赏析第③段画横线的语句。(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把“云雾”比作“洁白的轻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黄山云雾的喜爱之情。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黄山云雾朦胧洁白、惹人喜爱的特点。
18.为什么说“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阅读第④段,结合本段中心句即段首句,从这些优美景观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的角度作答。
答案: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壮美惊叹的日出,大气磅礴的云海,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而这些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所以要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
19.假如你去冬天的黄山旅游,你喜欢“雪中泡温泉”吗?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理由。(4分)
答: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喜欢与否皆可,关键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喜欢。因为泡在暖意融融的温泉中,可赏缥缈云海、壮美雪景和奇幻雾凇,还能体验“雪中泡泉”的无限乐趣,体验冰雪的清凉和温泉的暖意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
三、写作(40分)
20.(2013·天津中考)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是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写作提示】本题为命题作文。“捡拾幸福”说明生活中处处有幸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出幸福来,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别人对你的帮助与厚爱。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印证你的观点,并且用些名人名言来帮你把这篇文章写得更美。注意例子恰当,思想突出,体裁上可以记事,可以议论。记叙可以通过一件事详细写这件事的过程以及带给你的幸福,也可以通过几件事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扶持,融洽关系带来的幸福感觉。议论可以以幸福为论题进行议论,什么是幸福,什么不是幸福,有些我们所看到的,或者大家都认为是幸福的,也许并不是幸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