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2024-2025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2024-2025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4 11: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下列关于教室大扫除场景的描述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用抹布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提着水桶水平匀速前进
C.被抛出后飞向垃圾桶的纸团 D.打扫时推讲台没有推动
2.某人用同样的力拉同一物体,分别在光滑路面和粗糙路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在光滑路面做的功为,在粗糙路面做的功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3.移车器是一种常用于移动和搬运车辆的工具,它可以方便地将车辆移动到指定位置。如图所示,将某移车器的四个小拖车放入汽车的车轮下,使用配备的撬管依次将小拖车的车轮撬起,从而将整辆车托起一段距离,然后就可以推动汽车到指定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起车辆的过程中,移位器对车辆不做功
B.托起车辆的过程中,汽车重力不做功
C.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时,移位器对车辆做功
D.人推着移位器上的汽车水平移动时,人对汽车做功
4.弹弓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如果弹弓对质量为50g的弹丸的作用力为150N,弹丸被弹弓射出的最大水平飞行距离为30m,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弹弓对其做功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做功
B.做了功,
C.做了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5.小红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A.200J B.300J C.400J D.500J
6.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过右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CD.小球从A点到B点,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一同发射升空的情景,箭船组合体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内的航天员质量不变 B.飞船内的航天员动能增大
C.飞船内航天员的惯性变大 D.飞船内的航天员机械能不变
8.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提货物。工人第一次竖直向上用200N的力拉绳子时,货物未离开水平地面;第二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0.09m/s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工人体重为600N,货物重为900N,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拉绳子时,工人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800N
B.第一次拉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C.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81W
9.如图甲所示是足球比赛中某球员传球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一段运动轨迹,忽略空气阻力,图乙是该足球落地后弹跳的过程。关于以上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足球从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球员对球做了功
B.图甲中足球在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图乙中A、B两点为同一高度,该足球在这两点机械能不相等
D.图乙中足球在最高点D点的动能为零
三、填空题
10.势能:通常把 和 统称为势能。
(1)受到重力的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我们把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11.某老旧小区改造工地,工人用起重机将重的施工材料匀速吊上6m高工作台,用了10s。施工材料上升的速度是 m/s;起重机对施工材料做功 J。
12.无人机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智能航拍无人机,机身总质量2kg,小李操作该无人机先以1.2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48m,接着又以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80m,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J,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3.如图所示,小浪底水利枢纽利用拦河大坝,使大坝上游水位 (选填“升高”或“降低”),提高水的重力势能;小浪底设计最大坝高154m,葛洲坝水电站的最大坝高47m且海拔比小浪底低,则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蓄满水时前者水的重力势能大于后者水的重力势能。
14.嫦娥四号着陆前曾在距离月面100m处悬停,通过激光扫描自主寻找安全着陆点,然后垂直缓慢下落,最后在距离月面2m时发动机关闭(如图所示),嫦娥四号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到月面上。在最后2m下落的过程中,嫦娥四号的 能转化为 能;在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蹦极”是当前在青年人中流行的一种惊险、刺激运动。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的v﹣t图象(忽略空气阻力),规定运动员速度方向向下为正,由该图象可知在时间0﹣t1内运动员 能转化为 能, 时刻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运动员的动能为 J, 和 时刻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等于弹性绳的拉力, 时刻运动员再次达到最高点。
16.今年3月,在我省某地区下了一场冰雹。已知冰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落地前已做匀速运动。在冰雹的下落过程中,冰雹的重力势能 ,机械能 ,内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
1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吊着一个实心铁球制成单摆,将一滑块放到滑槽上并使之左端刚好在悬点O的正下方,小明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步骤一:将铁球挪到a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1;
步骤二:把滑块摆放到原处,将小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2;
步骤三:换一等体积的实心铝球,将铝球挪到b点位置静止释放,打到摆放在原处的滑块上,记录滑块在滑槽上移动的距离s3。
(1)小明同学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实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 (选填序号);
A.小球在撞击滑块前的平均动能B.小球撞击滑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滑块后的动能D.滑块的动能
(3)请你根据已学的知识判断,s2和s3的大小关系是:s2 s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此可得出结论: 。
18.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处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5)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下落过程陷入沙面之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小球这种能的增加量 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五、计算题
19.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图所示,一款物流机器人正在进行智能配送测试,该机器人在某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了400m,用时100s,已知其所受阻力为120N。
(1)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0.如图是一款爬绳机,这款爬绳机可以不消耗人的体能,轻松攀爬、下降,可用于消防救援、矿井救援及桥梁检测维修等等。爬绳机的质量为1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在某次爬升中,将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从地面匀速提升12m高,用时1min。(取10N/kg)求:
(1)爬绳机上升的速度大小;
(2)爬绳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
(3)爬绳机对工人做功的功率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D A A D AB ABC BC
1.A
2.B
3.D
4.A
5.A
6.D
7.AB
8.ABC
9.BC
10.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高 弹性形变
11. 0.6 7.2×104
12. 960 12
13. 升高 不能
14. 重力势 动 不变
15. 重力势 动 t3 0 t2 t4 t6
16. 变小 变小 变大
17. 速度 B 大于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8. 铅球下陷的深度 转换法 当物体的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无关 动 等于
19.(1)
(2)480W
20.(1)0.2m/s
(2)0.1m2
(3)140W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