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地区】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4 16: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云南地区)专题
01 选择题
1.(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如果要检测图中的灯泡是否有故障,应把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放在( )。
A.Q和R处 B.S和Y处 C.R和S处
2.(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当心触电的标志是( )。
A. B. C.
3.(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下面连接中,能点亮小灯泡的是( )。
A. B. C.
4.(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如图所示,高层建筑物上都安装了接闪杆(避雷针),它的作用是与带电云层形成通路,把电流导入大地,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请你判断避雷针的材质可能是( )。
高楼上的接闪杆
A.木材 B.金属 C.橡胶
5.(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下列选项中,( )可以用来制作简易开关。
A.木块和橡皮 B.橡皮和回形针 C.回形针和铁钉
6.(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下列电器中使用的电源和其他用电器不同的是( )。
A.电灯 B.手机 C.洗衣机
7.(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如果要把下图中的电路做成一个电路检测器,应该拆除( )。
A.电池 B.小灯泡 C.开关
8.(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我们家中照明的电灯所使用的电来源于 ( )。
A.发电厂 B.太阳能电池 C.干电池
9.(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灯座,它相当于简易电路中( )的作用。
A. B. C.
10.(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把简易电路中的( )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A.电源 B.开关 C.用电器
11.(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生活中,照明灯的开关按键部分是用( )材料做的。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
12.(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打不开的接线盒,若将电路检测器的两根导线分别接触1号和3号接线柱,小灯泡亮了,则说明1号和3号两个接线柱之间( )
A.有导线连接 B.没有导线连接 C.无法判断
13.(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把下图的实物电路图用简易电路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14.(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下图点亮小灯泡的实物模拟图所对应的正确电路图是( )。
A. B. C.
15.(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小瑞把下面电路改装成一个电路检测器,关于该检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检测电脑工作的电路
B.它不能检测 220V 的家用电路
C.它能检测空调工作的电路
16.(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结果如下表。正确的连接情况是( )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 √ √
断路 √ √ √
A. B. C.
17.(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小科观察一块岩石,发现它坚硬、粗糙,并且由三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它可能是( )。
A.大理岩 B.花岗岩 C.砂岩
18.(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矿物都是不可以食用的
B.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矿物组成
C.岩石和矿物在被开采后很难再生,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19.(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
A.海洋 B.高山 C.陆地
20.(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把潮湿的沙和粘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沙和粘土的( )。
A.黏性 B.轻重 C.颗粒大小
21.(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土壤的特点是( )。
A.黏土多 B.腐殖质多 C.沙砾多
22.(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一种矿物表面是暗红色的,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红色的,研究矿物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 )。
A.暗红色 B.白色 C.红色
23.(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下表为某科学小组比较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渗水性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分析数据,壤土是( )。
土壤编号 ①号土 ②号土 ③号土
渗水量 180毫升 75毫升 150毫升
A.①号土 B.②号土 C.③号土
24.(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 )可以用来点豆腐和制作医疗护具。
A.硫磺 B.方铅矿 C.石膏
25.(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下列植物,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是( )。
A.花生 B.月季 C.芦苇
26.(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 )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常应用于切割玻璃或工艺品。
A.石墨 B.方铅矿 C.金刚石
27.(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如果我们用手电照射不同的矿物,会发现( )的反光似金属。
A.黄铁矿 B.岩盐 C.硫磺
28.(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包括( )。
A.陆地 B.海洋的底部 C.以上皆是
29.(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后,在短时间内能平摊在纸上的是( )。
A.沙 B.黏土 C.两者无区别
30.(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适合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植物是( )。
A.凤仙花 B.红薯 C.水稻
31.(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把三块大小、形状相同的岩石,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大小的力摩擦1分钟后,小明画出它们的变化情况,这三块岩石中最软的是( )。
A. B. C.
32.(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制造铅笔芯需要用到的矿物是( )。
A.方铅矿 B.石墨 C.石膏
33.(24-25三年级上·云南曲靖·期末)土壤可以分为表层土和下层土。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表层土含有较多的腐殖质 B.表层土颜色较深 C.下层土较肥沃
34.(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中插入一株带根的植物,再在试管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 )。
A.试管中的水减少了
B.试管中的水变多了
C.试管中的水没有变化
35.(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凤仙花开花后,花的( )上有可能长出果实。
A.花瓣 B.雄蕊 C.雌蕊
36.(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 B. C.
37.(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都是从( )开始其新的生命历程的。
A.花 B.果实 C.种子
38.(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在我国新疆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耐旱耐涝、生命顽强的落叶乔木,由于它拥有发达的长根,在荒漠中能够防风固沙,被誉为“沙漠守护神”,它是( )。
A. B. C.
39.(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纸将其遮住,这是为了验证叶子是否具有( )的作用。
A.蒸发水分 B.美观 C.吸收阳光
40.(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生活中的许多水果、蔬菜都是植物的果实,请选出下列不是果实的一项( )。
A.苹果 B.南瓜 C.马铃薯
41.(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取一段无根的凤仙花植株放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解剖它的茎,发现无论横切面还是纵切面都有红色的痕迹,并且植株上的叶片由下而上变红,说明( )。
A.茎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B.茎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C.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42.(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西双版纳气候炎热、雨水充沛,盛产芭蕉。芭蕉树叶片十分宽大,这是为了( )。
A.美观
B.有利于水分蒸发调节温度
C.减少水分蒸发
43.(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一种植物的花大并且颜色鲜艳,有蜜汁和特殊气味,它的传粉方式主要是( )。
A.昆虫传粉 B.风力传粉 C.人工授粉
44.(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探探摘了一朵盛开的凤仙花,观察发现它是由( )几部分组成的。
①花萼 ②花瓣 ③雄蕊 ④雌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45.(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鸡爪槭是园林中名贵的观赏树种,它的果实成熟后会有一对薄而轻的翅膀,它最有可能依靠( )。
A.风力 B.动物 C.水力
46.(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在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只食用种子部分的是( )。
A. B. C.
47.(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爆裂,自动弹出种子,这种传播方式叫( )传播。
A.风力 B.弹力 C.动物
48.(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下列植物的种子中,随风飘动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
A. B. C.
49.(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为了探究叶的作用,同学们选了一片较大的凤仙花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几天后观察到( )。
A.塑料袋内有小水珠 B.塑料袋外壁有小水珠 C.叶子变黄了
50.(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梦梦将凤仙花植株移植到花盆里,每周坚持观察并记录茎的高度变化,绘制成折线图,图中折线( )更能表现植株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A.① B.② C.③
51.(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在下列检测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尺 B.玻璃片 C.回形针
52.(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电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以下做法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
A.白炽灯更换成节能灯
B.及时关闭工作结束的电器
C.以上都对
53.(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安全用电非常重要,我们应该( )。
A.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不能直接触摸家中的插座
B.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C.以上都对
54.(24-25六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要用以下方法检测旧电池是否还有电,最合适的是( )。
A.把电池连接灯泡,看灯泡是否能发光
B.把电池连接电动机,看电动机是否能转动
C.把电池连接线圈靠近指南针,看磁针是否偏转
D.把电池连接电磁铁,看电磁铁能否吸起大头针
55.(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会儿,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物质,它是( )。
A.沙粒 B.腐殖质 C.黏土
56.(23-24三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妈妈炖汤时用的高压锅是由天然材料( )加工制成的。
A.铁矿 B.砂料 C.铜矿
57.(24-25三年级上·云南曲靖·期末)月季花适合生长在保肥能力、透气性都较好的土壤里,下列哪种土壤最适合(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58.(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农民伯伯一般在春天气温回升时播种,或者在温室大棚中播种,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
A.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59.(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生长的方式是互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发现每一层叶子交叉排列,这样的生长情况有利于植物的叶最大面积地( )。
A.吸收太阳光
B.吸收空气
C.吸收水分
60.(23-24三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池藻翻红风日丽,水花初白水平浮”的原因是( )。
A.气温升高,藻类开始大量繁殖
B.池塘的水质被污染,有很多苔藓植物漂浮在水面上
C.水池中的绿藻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红色
参考答案
1.C
【解析】常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连接到灯泡两端,即R和S处。如果检测器的灯泡发光,说明元件完好;若灯泡不亮,则说明元件损坏。
2.B
【解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符号,理解标志符号的意义。一般符号的设计比较直观,通过识图就能明白它的意思。A是道路警示的安全标志;B是当心触电的安全标志;C是急转弯的安全标志。
3.C
【解析】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C电路是闭合回路,可以点亮小灯泡;A电路是短路,B电路是断路,都无法点亮小灯泡。
4.B
【解析】避雷针的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为了有效地导电,避雷针必须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避雷针通常由金属制成。而木材和橡胶都是绝缘体,不能有效导电,不适合作为避雷针的材料。
5.B
【解析】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A中全是绝缘体,C中全是导体。B中既有导体也有绝缘体,所以B符合题意。
6.B
【解析】我们将能产生电的装置称为电源。电流是电源提供的,电灯、洗衣机的电源是发电厂;手机的电源是电池。
7.C
【解析】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开关的作用是连通或切断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8.A
【解析】家中的电灯通常使用的是交流电,这种电是由发电厂通过发电机产生的,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各个家庭。太阳能电池和干电池一般用于小型设备或应急照明,不是家中照明电灯的主要电源。
故选:A
9.C
【解析】根据对简单电路组成的认识,电池盒固定干电池,灯座固定小灯泡,干电池提供电能,导线电流的通道,开关控制电流通和断,小灯泡利用电发光。
A.图为开关。错误。
B.图为电池盒。错误。
C.图为灯座。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电路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电路故障,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11.C
【解析】照明灯的开关按键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做的。绝缘材料能够防止电流通过,确保使用者在操作开关时不会触电,从而保证安全。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等。
12.A
【解析】电流只能在闭合电路内流动,电流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说明这两点间是断路。如图所示,是一个打不开的接线盒,若将电路检测器的两根导线分别接触1号和3号接线柱,小灯泡亮了,则说明1号和3号两个接线柱之间是通路,有导线连接。故选A。
13.A
【解析】根据实物电路图可发现: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经过灯座、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B选项中电源正负极相反,C选项中连接了两个灯座,与实物电路图不符。故选A。
14.A
【解析】电路图可以反映各个电路元器件的位置和电路设计情况。图中的实物图只有电池和小灯泡,所以所对应的正确电路图是A。
15.B
【解析】电路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简单电路的故障,但是我们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家庭电器的电路,比如空调工作的电路、电脑工作的电路都是220V的家用电路,不可以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
16.B
【解析】通过电路检测器,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根据对接线盒检测结果的认识,1-2、1-4和2-4存在电流通路,1-3、2-3和3-4之间没有通路,所以1、2、4点不与3点连接即可,即B。
17.B
【解析】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通常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具有坚硬、粗糙的质地,并且常常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颗粒。
18.C
【解析】A.矿物都是不可以食用的,错误;比如石膏可以用来点豆腐;
B.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矿物组成,错误;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C.岩石和矿物在被开采后很难再生,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地利用,正确。
19.A
【解析】菊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20.A
【解析】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把潮湿的沙和粘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这样做是为了研究沙和粘土的黏性。小球成团的时间越长,说明黏性越好。
21.B
【解析】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物质的混合物。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植物生长得越茂盛。
22.C
【解析】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所以研究矿物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红色。
23.C
【解析】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粒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所以渗水量排在第二位的土壤就是壤土,即③号土。
24.C
【解析】石膏是一种常见的矿物,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石膏粉可以用来点豆腐,使豆腐凝固。此外,石膏还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制作石膏绷带等护具,用于固定骨折部位。硫磺和方铅矿则不具备这些用途。
故选:C
25.A
【解析】花生适合生长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这种土壤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月季和芦苇则更适合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
故选:A
26.C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常应用于切割玻璃或是工艺品。石墨和方铅矿的硬度远低于金刚石。
27.A
【解析】黄铁矿是一种常见的硫化铁矿物,具有金属光泽,反光似金属。而岩盐和硫磺则不具备金属光泽,岩盐通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硫磺则呈现非金属光泽。
28.C
【解析】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和植被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故选C。
29.A
【解析】观察比较沙和黏土,我们发现黏土颗粒小,颜色深,黏性大,沙的颗粒比黏土大,黏土更容易团成小球,潮湿的沙不容易团成小球,所以在短时间内能平摊在纸上的是沙。
30.C
【解析】土壤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的土壤因为各自的成分和性质不同,因而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凤仙花、红薯适宜生活在沙质土中;水稻适宜生活在黏质土中。
31.A
【解析】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也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用同样大的力摩擦相同时间后剩余的大小来判断,剩下的物体越大,物体越硬。所以这三块岩石中最软的是A岩石,剩下的块最小。
32.B
【解析】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其中,制造铅笔芯需要用到的矿物是石墨。
33.C
【解析】表层土是土壤的表面层,通常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因此颜色较深。腐殖质的存在使得表层土通常比下层土更肥沃。下层土位于表层土下方,含腐殖质较少,通常不如表层土肥沃。因此,选项C下层土较肥沃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34.A
【解析】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进行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尽管在试管水面滴加了一层植物油,植物仍然会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导致试管中的水量减少。因此,正确答案是A。
故选:A
35.C
【解析】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花瓣和雄蕊在开花后不会长出果实。
36.B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花生和桃子是植物的果实,萝卜是植物的根。
37.C
【解析】植物的种子可以成长为一个新的个体,绿色开花植物大多是通过种子繁衍后代的。
38.A
【解析】胡杨是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能防风固沙,被誉为“沙漠守护神”。在我国新疆的戈壁滩上,就生长着胡杨。故选A。
39.C
【解析】用黑纸将叶子遮住,目的是阻挡阳光,从而验证叶子是否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叶子是否具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40.C
【解析】苹果和南瓜都是植物的果实,苹果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南瓜是葫芦科植物的果实。而马铃薯是茄科植物的块茎,不是果实。
故选:C
41.C
【解析】将无根的凤仙花植株放入红色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都有红色的痕迹,说明红色的水分通过茎被运输到了植株的各个部分。并且叶片由下而上变红,进一步说明水分是通过茎向上运输的。因此,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选项A和B虽然是茎的功能,但与题目中的现象无关。
故选:C
42.B
【解析】芭蕉树叶片宽大是为了增加蒸发面积,有利于水分蒸发,从而调节温度,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
43.A
【解析】异花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一种植物的花大并且颜色鲜艳,有蜜汁和特殊气味,能够吸引昆虫,所以它的传粉方式主要是昆虫传粉。
44.B
【解析】凤仙花的花朵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花萼是花的最外层,通常是绿色的,保护花蕾;花瓣是花的彩色部分,吸引传粉者;雄蕊是产生花粉的部分;雌蕊是产生种子的部分。因此,正确答案是B。
45.A
【解析】鸡爪槭的果实具有一对薄而轻的翅膀,这种结构有利于果实在风中飘散,因此它最有可能依靠风力传播种子。
46.B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黄瓜和桃子是它的果实;吃的花生是它的种子。
47.B
【解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爆裂,自动弹出种子,这种传播方式叫弹力传播。
48.B
【解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水力传播;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风力传播,随风飘动传播种子;樱桃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动物传播。
49.A
【解析】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作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作蒸腾作用。为了探究叶的作用,同学们选了一片较大的凤仙花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几天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50.B
【解析】凤仙花在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所以图中折线②更能表现植株高度生长变化的规律。
51.C
【解析】导体是指能够导电的材料。塑料尺和玻璃片都是绝缘体,不能导电;而回形针通常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是良好的导体,因此回形针属于导体。
故选:C
52.C
【解析】白炽灯更换成节能灯可以减少电能消耗,及时关闭工作结束的电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这两种做法都属于节约用电。因此,选项C“以上都对”是正确的。
53.C
【解析】选项A中提到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不能直接触摸家中的插座,这些都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选项B中提到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这也是为了避免触电和其他电力事故。因此,选项C“以上都对”是正确的答案。
54.C
【解析】A.点亮小灯泡需要有足够的电流,接上小灯泡来检查旧电池是否有电,准确性较差,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电池连接电动机,看电动机是否能转动,电动机的启动电压可能比较高,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可能无法启动电动机。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线圈通电就能产生磁性,接上线圈用指南针试验看指南针能否偏转来检查旧电池是否有电,准确性较高,效果最好,选项符合题意;
D.电磁铁吸起大头针需要有足够的电流才可以,所以接上电磁铁能否吸起大头针,准确性较差,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5.B
【解析】搅拌水中的土壤,看到水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中有分层现象,颗粒大的在最下层,颗粒小的在最上层,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层黑色物质是腐殖质。
56.A
【解析】高压锅通常是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的,而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因此高压锅是由铁矿加工制成的。
57.C
【解析】A.沙质土壤是指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肥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
B.黏质土是土壤的一种,有保水性能好等特点。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透气性能差的一种土壤;
C.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肥保温性能都较好;
月季花适合生长在保肥能力、透气性都较好的土壤里,由以上分析可知,壤土最适合,故选C。
58.C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题目中提到农民伯伯在春天气温回升时播种,或者在温室大棚中播种,主要强调了温度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59.A
【解析】凤仙花的叶在茎上互生且交叉排列,这样的生长方式可以使每一片叶子都能最大限度地接触到阳光,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植物的叶最大面积地吸收太阳光。吸收空气和水分主要通过其他器官如根和气孔进行,不是叶子排列方式的主要功能。
故选:A
60.A
【解析】诗句“池藻翻红风日丽,水花初白水平浮”描述的是一种自然景象,池塘中的藻类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大量繁殖,呈现出红色的景象。因此,正确答案是气温升高,藻类开始大量繁殖。选项B和C都不符合诗句的描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