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地区】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4 16: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云南地区)专题
03 实验题&综合题
一、实验题
1.(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准备三种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土壤: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分别放入三个漏斗中。
(2)将装有土壤的漏斗放在量杯上,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缓地倒入 (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水,比较渗出水的速度及多少。
(3)沙质土中渗出水的速度比其他两种土壤要 (选填“快”或“慢”), 且水流较 (选填“大”或“小”);黏质土中渗出的水 (选填“较多”或“较少”),呈水滴状下落;而壤土中渗出的水开始是水流,但很小,慢慢变成水滴。
(4)从以上实验可知:沙质土渗水性 ,黏质土渗水性 (选填“最差”或“最好”)。
(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小明和小阳在电视上看到雷雨天有人触电的新闻。他们觉得水是导体,所以雨天的触电事故更多。小阳还想知道纯净的水是不是导体,他们打算通过实验来探究。
2.小明找到一节电池并画出它的示意图,图中的符号“—”表示( )。
A.减号 B.负极 C.北极
3.按图①②③所示检测小灯泡亮不亮时,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4.检验纯净水是否为导体需要一个电路检测器,选用的器材有( )。
A.灯泡、灯座、开关、电池、电池盒、导线
B.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
C.灯泡、灯座、开关、电池、电池盒
5.实验中,小明将能正常使用的电路检测器接入纯净水中,无论怎么调试,灯都不亮。小阳在纯净水中溶解了一些食盐,发现灯亮了。所以纯净水本身( )导体。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是不是
6.这里的盐水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7.而雨天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雨水不是纯净的水,溶解了其他物质,就变成( )。
A.导体 B.绝缘体 C.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8.(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请将桃花各部分名称对应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①花萼 ②雄蕊 ③雌蕊 ④花瓣
(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小龙利用两个小灯泡和两个开关设计并组装了下图中的电路
9.闭合开关1,断开开关2,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小灯泡甲会亮,小灯泡乙不会亮 B.小灯泡乙会亮,小灯泡甲不会亮
C.都会亮
10.电路中,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
A.玻璃泡 B.灯丝 C.金属架
11.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 。
12.(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本学期科学小组种植了凤仙花,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凤仙花的种子是( )。
A. B. C.
(2)将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将茎纵切开,看到纵切面上有红线(如下图),说明( )。
A.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B.茎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C.茎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3)科学小组记录了凤仙花各阶段植株的高度,并制成了下面的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
从上图可看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 )。
13.(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小龙为研究岩石和矿物,收集了以下三种标本。

火山岩 花岗岩 砖
(1)小龙观察到火山岩最明显的特征是( )。
A.层次 B.小孔 C.条纹
(2)花岗岩中的矿物是( )。
A.石英、石膏、水晶
B.石英、云母、水晶
C.石英、云母、长石
(3)小龙想要观察岩石的硬度,应该选用的工具是( )。
①小刀②手电筒③放大镜④铜钥匙⑤指甲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4)小龙想做一盒岩石标本,你认为可以作为岩石标本的是( )。
A.花岗岩和火山岩 B.火山岩和砖 C.花岗岩、火山岩、砖
14.(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探究植物茎的作用: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的茎在红色水中放一段时间后,原本 (填颜色)的茎变成了淡红色,由底部向顶端逐渐 (选填“变深”或“变淡”),横切开后,可以看到一圈红色的 (选填“线状”或“点状”) 结构。
(2)凤仙花茎的颜色改变,与放入的液体颜色一致,这说明 。
(3)从以上实验可知,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
15.(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阅读《花朵是如何授粉的》节选,回答问题。
鲜艳的花朵、香甜的花蜜和浓郁的花香,花朵是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吗 不,它们是在寻找传粉的帮手。许多植物现在仍需借助风来传播花粉,如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它们的花朵很小,颜色不鲜艳,没有花蜜和香味,叫作风媒花。它们的花粉粒很小,很光滑。有些花粉粒甚至长着“小翅膀”(刺突),所以能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
像百合、月季、雏菊这些花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特殊的气味、能产蜜汁,以吸引昆虫。昆虫来往于花丛之间,有的为了在花中产卵,有的把花朵当作休息室,有的采食花粉、花蜜。在这些活动中,昆虫就要与花接触,同时就将花粉传送了出去,这类花叫作虫媒花。很多昆虫可以帮助花朵传授花粉,比如蜜蜂、蝴蝶和甲虫等。
除了上述的传粉方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花粉的“搬运工”,比如小鸟、水流等。
(1)小科观察一朵盛开的凤仙花,发现它由图中结构组成,它们是( )。
A.①雄蕊 ②花萼 ③花瓣 ④雌蕊
B.①花萼 ②花瓣 ③雌蕊 ④雄蕊
C.①花萼 ②花瓣 ③雄蕊 ④雌蕊
(2)通过观察,小科发现学校花坛里的凤仙花颜色鲜艳,有一定香气,常有蜜蜂造访,他判断凤仙花属于( )。
A.风媒花 B.虫媒花 C.自花传粉
(3)小科模拟昆虫传粉的过程,用棉签蘸取雄蕊产生的花粉,然后触碰带有( )的雌蕊,花粉被粘住,授粉就完成了。
A.花药 B.黏液 C.颜色
(4)生长在高黎贡山的大树杜鹃花朵大而艳丽,芳香的花蜜吸引了丽色奇鹏等森林中的小鸟前来探访,这些小鸟享用花蜜的同时将花粉传播了出去,请你推测大树杜鹃可能是( )。
A.风媒花 B.鸟媒花 C.虫媒花
(5)授粉成功的花,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 )。
A.雌蕊 B.雄蕊 C.都有可能
16.(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小科收到一张会唱歌的贺卡,为了一探究竟,他拆开音乐发声装置,发现它主要由电池、喇叭和开关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把A取下,换上一个灯泡,就只看见灯泡亮了,没有音乐;把A换回去,音乐又响起来,A是( )。
A.电池 B.喇叭 C.开关
(2)B有正反两面,一面标着“+”,另一面标着“一”,它是( )。
A.电池 B.喇叭 C.开关
(3)C由一片翘起的金属片和塑料按钮组成,按下按钮,音乐会响起,松开按钮,音乐停止,它是( )。
A.电池 B.喇叭 C.开关
(4)一段时间后,小科闭合开关发现已经不能发出声音,可以用( )进行检测。
A.电路检测器 B.导线 C.小灯泡
(5)小科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接触D的两端,发现小灯泡不亮,重复三次都是同样的结果,说明D是( )。
A.绝缘体 B.导体 C.不确定
(6)小科想再次利用这个发声装置,暂时把它保存起来。合理的做法是( )。
A.直接放入塑料袋中
B.把电池取出后放入塑料袋中
C.把零件拆散后放入塑料袋中
17.(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下图表示的是接线盒里面接线柱的连接情况,请在表中填写接线柱的通断状态。(通路画“√”断路画“×”)。
接线柱 1-2 1-3 1-4 2-3 2-4 3-4
电路的通断
18.(23-24四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把用电器各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就组成了串联电路。我们常见的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把用电器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源的两端,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1)如图是某科学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在设计一中,当断开①号开关,闭合②号开关时,小灯泡 (选填“a”“b”或“a和b”)不会亮。若小灯泡a坏了,闭合①号和②号开关,小灯泡b (选填“会亮”或“不会亮”)。由此判断,设计一是 (选填“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
(2)在设计二中,当断开①号开关,闭合②号开关时,小灯泡 (选填“a”“b”或“a和b”) 不会亮。若小灯泡a坏了,闭合①号和②号开关,小灯泡b (选填“会亮”或“不会亮”)。由此判断,设计二是 (选填“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
(3)若探探想在卧室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盏阅读灯,并由两个开关分别控制,那么他应当选择__________的方法连接电路。
A.设计一 B.设计二
19.(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阅读《钟扬——为人类收集希望》节选,回答问题。
种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的植物器官之一。到今天为止,几乎所有的人类都需要依靠植物种子来维持生命。植物种子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营养成分,还可以转化为推动发动机运转的酒精,更可以成为帮助我们了解太空环境的实验材料。
种子不仅支撑着人类社会的运转,还将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因此收集和保存种子是意义非凡的事。
越是气候条件恶劣的地方,越是有研究的价值。西藏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堪称植物多样性的宝库。其次,青藏高原的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了解它们的反应和转变,对于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好相应准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钟扬决定带领他的团队走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收集植物种子。
16年间,钟扬在西藏行程超过50万千米。他们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1)钟扬的故事激发了小科探究种子的欲望,通过观察他发现,种子萌发先长( )。
A.叶 B.根 C.茎
(2)小科剥开一颗蚕豆,发现它由( )和( )两部分构成。
(3)种子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还可以( )。
A.转化为推动发动机运转的酒精
B.成为帮助我们了解太空环境的实验材料
C.以上都是
(4)钟扬决定带领他的团队前往青藏高原收集植物种子的原因是( )。
A.西藏孕育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堪称植物多样性的宝库
B.青藏高原的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C.以上都是
(5)16年间,钟扬和他的团队收集到共收集了( )种子。
A.约4000万颗 B.约400万颗 C.没有具体数字
20.(23-24四年级下·云南昆明·期末)小科种植凤仙花,通过查阅资料他知道了凤仙花喜欢生活在渗水性强、疏松肥沃的土壤里。因此,选择疏松、透气的并有植物残体的腐殖土是种植凤仙花的最佳选择。如果使用黏质土或沙质土,需要经常施有机肥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小科获得了三份成分不详的土壤,他利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
(1)小科把三份土壤各取少量放在白纸上观察,发现1号土壤颗粒大,摸起来比较硬,扎手,2号土壤颗粒很小,摸起来滑腻,3号土壤颗粒大小不均,颜色偏黑,能看到植物残体。小科初步判断它们分别是( )。
A.1号腐殖土、2号黏土、3号沙质土
B.1号沙质土、2号腐殖土、3号黏土
C.1号沙质土、2号黏土、3号腐殖土
(2)三份土壤都比较潮湿,说明它们都含有( )。
A.水分 B.空气 C.矿物质
(3)小科探究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发现1号土壤渗水性最强,2号土壤渗水最弱,3号土壤渗水性较强。由此确认1号土壤是( )。
A.沙质土 B.黏土 C.腐殖土
(4)通过以上探究,小科选择( )种植凤仙花最佳。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
(5)马铃薯是小科最喜欢的食物,通过查阅资料,小科知道马铃薯喜欢生长在渗水性和透气性极好的土壤里,( )最适合种植马铃薯。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
(6)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形成十二厘米的土壤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壤人人有责。请你说说保护岩石和土壤的做法有哪些?
21.(23-24三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请你将叶片的组成填到括号里。
(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以其独特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闻名于世,被誉为“大自然的迷宫”和不可思议的“地球博物馆”其中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200多米高。科学家证明,这些壮观的石林是由于地质运动的结果大多数石峰是由砂岩组成,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其中天子山还出产着一种龟纹石,属湖南两大名石之一,它实际上是生长在大海中的珊瑚化石,真实地记录了张家界沧海变高山的历史。
22.下列关于张家界峰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砂岩是一种沉积岩
B.峰林的形成是古代人民建造的
C.我们想知道这里岩石的年龄,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23.天子山出产一种龟纹石,说明( )。
A.天子山曾经是海洋
B.珊瑚原来是生长在山顶的
C.人们把海洋生物带到山顶
24.张家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以下特点不属于砂岩的是( )。
A.有斑点 B.无条纹 C.粗糙
25.为了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我们可以( )。
A.把采集到的不知名矿物扔掉,只记录熟悉的矿物
B.未经同意,把家中的石材装饰物摔碎,放入矿物标本盒
C.在矿物标签上注明矿物名称、采集地、采集者等信息
(23-24四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在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航天员在“太空之家”种植了水稻,将从地面带来的水稻种子培育成太空水稻,并长出了饱满的谷粒,将种子变成了种子,研究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梦梦也想在学校农场种植凤仙花,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
26.将凤仙花的种子播到土壤里时,播种的深度( )。
A.越深越好 B.越浅越好 C.1厘米左右
27.如下图所示,如果把两棵有根的凤仙花分别泡在封闭的装有红墨水的瓶中,甲瓶放在阳光下,乙瓶放在纸盒里。几天后,观察到两个瓶中的水位都有下降,这是因为( )。
A.叶子吸收水分 B.茎吸收水分 C.根吸收水分
28.过几天后,凤仙花的茎中会出现红色,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
A.运输水分 B.吸收水分 C.支撑植物
29.乙瓶的凤仙花叶片发黄,植株明显长势不好,主要是因为( )。
A.凤仙花叶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调节体温
B.凤仙花茎无法支撑植株
C.凤仙花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养料
参考答案
1. 相同 等量 快 大 较少 最好 最差
【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沙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小题1】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了土壤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所以,放入漏斗中的土量要相同。
【小题2】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了土壤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所以,倒入漏斗中的水量要相同。
【小题3】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粒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沙质土含黏粒少,渗出水的速度比其他两种土壤要快, 且水流较大;黏质土含黏粒多,渗出的水较少,呈水滴状下落。
【小题4】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沙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2.B 3.A 4.B 5.B 6.C 7.A
【分析】常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
2.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
3.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①和②电路是闭合回路,可以点亮小灯泡;③电路是断路,无法点亮小灯泡。
4.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所以检验纯净水是否为导体需要一个电路检测器,选用的器材有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
5.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连接到被检测物两端,看看它是否发光。如果检测器的灯泡发光,说明该物体是导体;若灯泡不亮,则说明该物体是绝缘体。实验中,小明将能正常使用的电路检测器接入纯净水中,无论怎么调试,灯都不亮,说明纯净水本身不是导体。
6.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这里的盐水相当于导线,连接各个电器元件。
7.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条件变化时,导体也成为绝缘体;或绝缘体也成为导体。而雨天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雨水不是纯净的水,溶解了其他物质,就变成导体。
8.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9.A 10.B 11.电流通过了灯丝
【解析】9.电路有两种连接方法,一是串联电路,二是并联电路。根据对电路连接的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就是电路中开关能够控制每个用电器,而并联电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图中为并联电路,所以闭合开关1,断开开关2,小灯泡甲会亮,小灯泡乙不会亮。
10.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
11.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2.(1)B (2)A (3)播种到子叶出土茎的生长缓慢,子叶出土后到长出花蕾茎的生长很快,长出花蕾到开花又变得缓慢,开花结果后茎的高度基本不变。
【详解】(1)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所以B是凤仙花的种子。
(2)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导管是竖状的,可以运输水分。将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将茎纵切开,看到纵切面上有红线,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3)根据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播种到子叶出土茎的生长缓慢,子叶出土后到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
13.(1)B (2)C (3)B (4)A
【详解】(1)根据题干观察可知,小龙观察到火山岩最明显的特征是小孔。
(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
(3)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
(4)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花岗岩和火山岩是岩石,可以作为岩石标本。砖不是岩石,不可以作为岩石标本。
14.绿色 变淡 点状 茎可以用来运输液体 运输水分
【详解】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所以,凤仙花的茎在红色水中放一段时间后,原本绿色的茎变成了淡红色,由底部向顶端逐渐变淡,横切开后,可以看到一圈红色的点状结构。
(2)凤仙花的茎的颜色的改变,与放入的液体颜色一致,这说明液体“流入”到凤仙花的茎中了;横切面上可以看到红色的点状结构,这说明茎可以用来运输液体。
(3)从以上实验可知,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5.(1)A (2)B (3)B (4)B (5)A
【分析】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雄蕊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上的柱头的过程叫作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详解】(1)凤仙花是完全花,题干中的花的结构依次是①雄蕊、②花萼、③花瓣、④雌蕊。
(2)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学校花坛里的凤仙花颜色鲜艳,有一定香气,能够吸引蜜蜂等昆虫来进行采蜜和传粉,所以属于虫媒花。
(3)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上有黏液,可以轻易地黏住花粉。所以用棉签蘸取雄蕊产生的花粉,然后触碰带有黏液的雌蕊,花粉被粘住,授粉就完成了。
(4)异花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鸟类和风力。生长在高黎贡山的大树杜鹃花朵大而艳丽,芳香的花蜜吸引了丽色奇鹏等森林中的小鸟前来探访,这些小鸟享用花蜜的同时将花粉传播了出去。所以大树杜鹃可能是鸟媒花。
(5)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所以授粉成功的花,雌蕊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
16.(1)B (2)A (3)C (4)A (5)A (6)B
【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开关是由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组成。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用“+”表示;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用“-”表示。
(1)根据题干可知,把A取下,换上一个灯泡,就只看见灯泡亮了,没有音乐,所以A处于用电器,即喇叭。
(2)B有正反两面,一面标着“+”,另一面标着“一”,所以B是电池。
(3)C由一片翘起的金属片和按钮组成,按下按钮,音乐会响起,所以C控制电路通断,所以C是开关。
(4)用“电路检测器”可检测电路故障,检测前要先切断该电路的电源,然后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检测器是否完好,检测时需要检测2次,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段时间后,小科闭合开关发现已经不能发出声音,可以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
(5)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小科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接触D的两端,发现小灯泡不亮,重复三次都是同样的结果,说明D不导电,是绝缘体。
(6)为了把这发声装置再利用,需要暂时把它保存起来。需要把电池取出后放入塑料袋中,这样可以保护电路的各个元件不受损坏。
17.
接线柱 1-2 1-3 1-4 2-3 2-4 3-4
电路的通断 √ √ × √ × ×
【详解】通过电路检测器,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接线盒里面接线柱1、2、3点不与4点连接,所以1-2、1-3和2-3存在电流通路,1-4、2-4和3-4之间没有通路。
18.(1)a和b 不会亮 串联电路 (2) a 会亮 并联电路
(3)B
【详解】(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设计一中,当断开①号开关,闭合②号开关时,小灯泡a和b都不会亮。若小灯泡a坏了,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相互影响的,其他用电器都不会亮,所以小灯泡b不会亮。
(2)在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在设计二中,当断开①号开关,闭合②号开关时,小灯泡a不会亮。若小灯泡a坏了,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互不影响的,所以闭合①号和②号开关,小灯泡b会亮。
(3)在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用电器之间工作的时候是互不影响的。探探想在卧室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盏阅读灯,并由两个开关分别控制,那么他应当选择并联电路的方法连接电路。
19.(1)B (2) 种皮 胚 (3)C (4)C (5)A
【详解】(1)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
(3)植物种子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营养成分,还可以转化为推动发动机运转的酒精,更可以成为帮助我们了解太空环境的实验材料。
(4)越是气候条件恶劣的地方,越是有研究的价值。西藏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堪称植物多样性的宝库。其次,青藏高原的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了解它们的反应和转变,对于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好相应准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钟扬决定带领他的团队走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收集植物种子。
(5)16年间,钟扬在西藏行程超过50万千米。他们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20.(1)C (2)A (3)A (4)C (5)A
(6)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
【详解】(1)沙质土颗粒较大,摸起来较硬、扎手;黏质土颗粒较小,摸起来非常滑腻;壤土介于沙质土较和黏质土之间,颗粒大小不均匀,摸起来有些黏又有些扎手。所以1号沙质土、2号黏土、3号腐殖土。
(2)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物质的混合物。三份土壤都比较潮湿,说明它们都含有水分。
(3)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粒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1号土壤渗水性最强,属于沙质土。
(4)凤仙花喜欢生活在渗水性强、疏松肥沃的土壤里。因此,选择疏松、透气的并有植物残体的腐殖土是种植凤仙花的最佳选择。所以3号土壤种植凤仙花最佳。
(5)马铃薯喜欢生长在渗水性和透气性极好的土壤里,1号土壤沙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好,所以最适合种植马铃薯。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挡土坝等。
21.
【详解】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22.B 23.A 24.B 25.C
【解析】22.A.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正确;
B.峰林的形成是古代人民建造的,错误;峰林的形成是由于地质运动的结果;
C.我们想知道这里岩石的年龄,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正确。
23.天子山还出产着一种龟纹石,属湖南两大名石之一,它实际上是生长在大海中的珊瑚化石,真实地记录了张家界沧海变高山的历史。
24.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黄褐色或褐色,颗粒状结构,颗粒粗细均匀,很硬;有的砂岩容易切割,可用作建筑材料;有的砂岩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无条纹不属于砂岩的特点。
25.A.把采集到的不知名矿物扔掉,只记录熟悉的矿物,错误;我们要记录所有遇到的矿物;
B.未经同意,把家中的石材装饰物摔碎,放入矿物标本盒,错误;我们制作的矿物标本需要是自己采集到的岩石;
C.在矿物标签上注明矿物名称、采集地、采集者等信息,正确。
26.C 27.C 28.A 29.C
【解析】26.将凤仙花的种子播到土壤里时,播种的深度在1厘米左右,这样可以让种子更快破土发芽。
27.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通过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过茎运输到叶子等部位。因此,两个瓶中的水位下降是因为根吸收了水分。
28.植物的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连接和输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过几天后,凤仙花的茎中会出现红色,说明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9.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分。黑暗处的凤仙花叶片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所以植株明显长势不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