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云南地区)专题
02 判断题
1.(22-23五年级下·云南德宏州·期末)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2.(23-24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无关。( )
3.(23-24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所有的鸟都会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
4.(23-24五年级下·云南德宏州·期末)工程设计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
5.(22-23五年级下·云南楚雄·期末)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
6.(22-23五年级下·云南德宏州·期末)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
7.(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纸被回收后,经过加工变成新的纸张,所以我们无需节约用纸。( )
8.(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会经历:明确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过程。( )
9.(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会一直下降。( )
10.(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 )
11.(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导致的。( )
12.(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雨过天晴,总是会看到一些蚯蚓爬到地面上,这是为了到地面上晒太阳。( )
13.(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在做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热实验中,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 )
14.(22-23五年级下·云南文山·期末)小科把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垫圈。当垫圈的数量为18个时,小船刚好沉没,所以小科判断这艘小船的最大载重量就是 18个垫圈的重量。( )
15.(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从古代到现代船的动力、材料和性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16.(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只需要选一粒种子就行了。( )
17.(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
18.(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鹅卵石对生态瓶里动物的生长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
19.(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我们设计的小船可以没有自己的动力系统。( )
20.(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风电、水电、火电都是电能的来源方式,其中火电对环境污染影响是最大的。( )
21.(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短缺。( )
22.(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掉在地上的树叶属于有害垃圾。( )
23.(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摇橹木船和宝船都是中国独有的船型。这两种船解决了防水问题,并且船的形状已经成形。( )
24.(23-24五年级下·云南大理·期末)只有非常热的情况下,水才能蒸发。( )
25.(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所有的种子都需要用水浸泡才能够发芽。( )
26.(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实验“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用到了对比实验法。( )
27.(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为了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
28.(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燃烧煤炭火力发电,成本低,效益高,值得大力提倡。( )
29.(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虽然地球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只占其中的2.5%。( )
30.(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只要没有工业污染,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会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 )
31.(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冬天穿上厚衣服会感觉暖和,这是因为厚衣服能产生热量。( )
32.(22-23五年级下·云南楚雄·期末)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
33.(22-23五年级下·云南德宏·期末)同一物体,无论做成什么形状,在水中都是下沉的。( )
34.(22-23五年级下·云南德宏·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二氧化碳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35.(23-24五年级下·云南玉溪·期末)橡皮泥和铝箔在水中都会下沉,将其做成船形后,它们一定会漂浮在水面上。( )
参考答案
1.×
【解析】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2.×
【解析】船是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船的载重量与船的材料、形状、体积大小等均有关。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3.×
【解析】鸟类根据迁徙活动分为留鸟和候鸟,其中留鸟终年在同一地区生活,没有迁徙现象,如乌鸦、喜鹊、麻雀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
【解析】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5.×
【解析】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食物网。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流动关系。
6.√
【解析】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耀下,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根输送来的水合成淀粉,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7.×
【解析】大多数的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纸的回收利用也是在保护木材资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
【解析】小船制作的过程也是首先经历了问题的提出,根据小船的用途和功用,进行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工制作,制作完成后要经过测试环节,找出问题和不足,不断进行完善改进,最后才能制作出合格的小船。因此,小船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9.×
【解析】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后,液体泡上的酒精蒸发,会从温度计上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温度计示数下降;等酒精蒸发完后,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比较高,温度计示数会逐渐升高,直到与周围温度一样;
10.√
【解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减少生活垃圾,关键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11.√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增强,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等。
12.×
【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水,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氧气不足,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获得氧气,蚯蚓纷纷到地面上来呼吸。
13.×
【解析】在做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热实验中,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会由于水的沸腾液滴飞溅而伤人,所以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题目说法错误。
14.×
【解析】小船载重量实验中,使得小船刚好沉没的垫圈不能计算。测试小船的载重量,当垫圈的数量为18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小科制作的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17个垫圈。故题干说法错误。
15.√
【解析】从古代到现代,船的动力、材料和性能都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人力、风力到电力、燃料,越来越先进。材料从原来的木材变成了现在的钢铁,性能也大幅提升,载重量更大,稳定性更好。
16.×
【解析】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17.×
【解析】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18.√
【解析】生态瓶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是配比放入的,自给自足,是独立的生态系统,动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水的多少、浮游生物都影响动物的生长,鹅卵石不影响动物的生长。
19.×
【解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成本等因素。所以我们设计的小船需要有自己的动力系统。
20.√
【解析】电是一种重要能源,可以说,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常见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其中属于高耗能污染型发电的是火力发电,对环境污染影响是最大的;风电、水电都属于低耗能清洁型发电。
21.√
【解析】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这2.5%的淡水中,大部分被冰川和永久积雪锁住,只有不到1%的淡水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因此,尽管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依然短缺。
22.×
【解析】掉在地上的树叶属于厨余垃圾,因为它们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不属于有害垃圾。
23.√
【解析】摇橹木船和宝船确实是中国独有的船型,这两种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都解决了防水问题,并且其船体形状已经定型,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与摇橹小船相比,明代宝船载重量更大,稳定性更好。
24.×
【解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只是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即使在常温下,水也会缓慢蒸发。
25.×
【解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将种子浸泡一下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若长时间浸泡,种子会因缺少空气而坏掉,所以有适量的水分种子即可发芽,不需浸泡。
26.√
【解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实验“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用到了对比实验法,只有一个变量,唯一的变量是光,其他条件比如都要保持不变。
27.×
【解析】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着。如果生态瓶里的非生物环境很好,适于植物的生长,那么过多的植物就会占领了动物生存的空间;如果动物繁殖过快,就会出现食物不足、空间过小的情况。制作生态瓶时,瓶中动植物达到平衡才最好,过多的植物会挤占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利于生态瓶的平衡。题目说法错误。
28.×
【解析】火力发电站是通过燃烧煤炭,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燃烧煤炭火力发电,成本低,但是会严重污染环境,不值得大力提倡。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提倡潮汐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水力发电等发电方式。
29.×
【解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30.×
【解析】即使没有工业污染,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垃圾的随意丢弃等,都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1.×
【解析】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有时需要散热,使物体的温度尽快降下来,这就需要加快热传递。冬天穿上厚衣服会感觉暖和,这是因为厚衣服能减慢热传递,厚衣服本身并不能产生热量。
32.√
【解析】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当然,也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
33.×
【解析】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34.×
【解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35.×
【解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作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但不是一定会漂浮在水面上,题干说法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