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4 21:40:47

文档简介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它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它是 (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2.在美国作家迈克尔 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隋文帝
杨 坚名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 )
A.完成国家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
C.开通大运河 D.完善科举制度
3.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 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
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 ”和
“东渡 ”的共同作用是 ( )
A.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B.开通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边疆管理 D.扩大了唐朝疆域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6.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说“前半辈
会做 ”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7.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8.下列制瓷基地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
A.江西景德镇 B.河北定密 C.河南汝窑 D.浙江越窑
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 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人们休
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 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交融,
那么北宋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初一历史 第 3 页 (共 4 页)
11.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
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 B.元昊—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契丹族 D.忽必烈—藏族
12.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 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 )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 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3.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 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
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 )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14.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 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
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 ( )
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
15.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
时期 ”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 (共 45 分)
1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 题。
隋唐时期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隋唐自 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隋唐文明 更加辉煌。
请回答:
(1)隋唐的时代特点是什么?(1 分)
(2)“三农 ”问题非常重要,引起各方关注。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唐朝出现了哪 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2 分)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隋唐科技领先于世界,请举两例。(2 分)
(4)各民族平等友好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得到当时北 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的尊重? 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封他为什 么?(2 分)
(5)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密切,请举出两例。(2 分)
(6)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给我们的哪些启迪?(1 分)
初一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命谨制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他是南宋著名的大臣,南宋灭亡后, 曾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斗 争,还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豪言壮志。
材料四: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表示……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 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 ”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1)材料一中的“誓书 ”历史上称为什么?概括签订“誓书 ”产生的影响。(2 分)
(2)材料二中的“胡虏 ”指哪个民族?写出“岳飞 ”大败胡虏的地点。以“莫须有 ” 的罪名杀害他的除了宋高宗还有谁?(3 分)
(3)材料三中的“他 ”指的是谁?请再写出一位同他一起抗元的南宋大臣。(2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正式管辖“ 台湾 ”的朝代及机构。(2 分)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民族关系或国家的发展趋势。(1 分)由分裂到统一 18.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 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 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 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1 分)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武则天 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 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5)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1 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 分)
19.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以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的状况,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 其他地区设置 10 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 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哪一制度?(1 分)
(2)材料二 中的“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 ”“控制军队 ”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 分)
(3)材料三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请举出元朝在西藏 地区设置管理军政事务的机构名称?(2 分)
(4)结合所学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1 分)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朝)朝廷在古都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柢。语 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唐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 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 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 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 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 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 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1)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 ”指哪两个地方?(2 分)
(2)“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 因 ?(2分)
(3)材料二体现了宋朝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期我国 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 分)
(4)阅读材料三后,有同学提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而必然的过 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论从史 出,逻辑清晰。)(4 分)
初一历史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4页 (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AC 6-10 BDABA 11-15 BCDDC
二.非选择题。
16.(1)繁荣与开放 (2)曲辕犁、筒车
(3)雕版印刷术、火药
(4)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
(5)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6)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坚持对外
开放和交流;重视科技和创新等。
17.(1)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
(2)女真族;郾城;秦桧
(3)文天祥;陆秀夫
(4)元朝;澎湖巡检司
(5)由分裂到统一,符合题意即可。
18.(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魏征;唐玄宗——姚崇
(3)文成公主入藏
(4)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5)隋炀帝
(6)国家应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等。
19.(1)三省六部制
(2)分化事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3)行省制度;宣政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20.(1)苏州、湖州
(2)经济重心南移;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环境安定等)
(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同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南方经济逐渐 发展,为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 了南北经济共同发展;安史之乱到五代之际,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 荡不安,而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
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中国的经济 重心南移最终完成。2024-2025 11.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 B.元昊—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契丹族 D.忽必烈—藏族
初一历史试卷 12.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
(试卷满分 60 分,时间 50 分钟) 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 )
1.它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
发展大趋势。它是 ( ) 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13.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
2.在美国作家迈克尔 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一书中,隋文帝 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 )
杨 坚名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 )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A.完成国家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C.开通大运河 D.完善科举制度 14.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
3.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 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
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 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 ( )
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 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
4.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 15.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
“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 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
A.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B.开通了丝绸之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加强了边疆管理 D.扩大了唐朝疆域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二.非选择题。(共 45 分)
6.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 1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
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 题。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隋唐时期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隋唐自
7.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 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隋唐文明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更加辉煌。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请回答:
8.下列制瓷基地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 (1)隋唐的时代特点是什么?(1 分)
A.江西景德镇 B.河北定密 C.河南汝窑 D.浙江越窑 (2)“三农”问题非常重要,引起各方关注。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唐朝出现了哪
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 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2 分)
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隋唐科技领先于世界,请举两例。(2 分)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4)各民族平等友好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得到当时北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的尊重? 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封他为什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交融, 么?(2 分)
那么北宋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 (5)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密切,请举出两例。(2 分)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6)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给我们的哪些启迪?(1 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初一历史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2页 (共 4 页)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一:大宋皇命谨制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 材料三: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
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其他地区设置 10 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他是南宋著名的大臣,南宋灭亡后,曾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斗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哪一制度?(1 分)
争,还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志。 (2)材料二中的“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控制军队”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
材料四: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表示……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 分)
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3)材料三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请举出元朝在西藏
(1)材料一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概括签订“誓书”产生的影响。(2 分) 地区设置管理军政事务的机构名称?(2 分)
(2)材料二中的“胡虏”指哪个民族?写出“岳飞”大败胡虏的地点。以“莫须有” (4)结合所学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1 分)
的罪名杀害他的除了宋高宗还有谁?(3 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请再写出一位同他一起抗元的南宋大臣。(2 分)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正式管辖“台湾”的朝代及机构。(2 分) 材料一:(宋朝)朝廷在古都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柢。语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民族关系或国家的发展趋势。(1 分)由分裂到统一 曰:苏湖熟,天下足。
18.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 材料二:唐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 分) 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 分) 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1 分) 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武则天 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
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 分) 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1 分)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1)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指哪两个地方?(2 分)
(6)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
(1 分) 因?(2 分)
19.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3)材料二体现了宋朝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期我国
材料一:如图所示 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 分)
(4)阅读材料三后,有同学提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而必然的过
程。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论从史
出,逻辑清晰。)(4 分)
材料二: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以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初一历史 第 3 页 (共 4 页) 初一历史 第 4页 (共 4 页)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AC 6-10 BDABA 11-15 BCDDC
二.非选择题。
16.(1)繁荣与开放
(2)曲辕犁、筒车
(3)雕版印刷术、火药
(4)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5)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6)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坚持对外
开放和交流;重视科技和创新等。
17.(1)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
(2)女真族;郾城;秦桧
(3)文天祥;陆秀夫
(4)元朝;澎湖巡检司
(5)由分裂到统一,符合题意即可。
18.(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魏征;唐玄宗——姚崇
(3)文成公主入藏
(4)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5)隋炀帝
(6)国家应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等。
19.(1)三省六部制
(2)分化事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3)行省制度;宣政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20.(1)苏州、湖州
(2)经济重心南移;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环境安定等)
(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同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南方经济逐渐
发展,为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
了南北经济共同发展;安史之乱到五代之际,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
荡不安,而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
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中国的经济
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