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024年5月8日下午,劈波斩浪,历经8天海试的福建舰首航完成,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第一艘航母是( )
A.辽宁舰 B.山东舰 C.巡洋舰 D.核潜艇
2.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国际会议,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下列“中国声音”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团结一致反抗法西斯
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体系的逐步形成 B.中国加强了与欧美国家间的合作
C.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D.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4. 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投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反映出( )
A.世界科技朝智能化方向发展 B.各国加强科技合作
C.注重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D.军事技术发展迅速
5. 服饰的演变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下面关于历史上的服饰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魏晋时期中原强盛,服饰文化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很大影响
B.图二:辛亥革命成功,人们设计中山装以缅怀孙中山的革命功绩
C.图三:60年代受苏联革命文化影响,绿军装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D.图四:随着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服装日益时尚起来
6. 近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
7. 下列组图的先进国防成就展现人民军队强军之路是( )
A.政治工作强军 B.科学技术强军
C.改革组织强军 D.扩充兵员强军
8. 2024年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兼中国事务协调员蓝墨客在美智库活动上错误言论提出严重交涉,林剑表示,蓝墨客有关言论完全是对事实的歪曲,对历史的篡改,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践踏。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如图反映了1950年到2005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图中变化态势表明了( )
A.中美坚持合作共赢方针 B.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
C.中美始终保持对抗局面 D.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10.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下图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求实创新 B.大公无私 C.舍己为人 D.勤俭节约
11. 2024年春节假期,广西交通运输运行有序,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全区累计发送旅客889.32万人次,与2023年同比增长34.71%,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量均较上年有较大增长。这主要反映了( )
A.交通设施的改善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人们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2. 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初期流行列宁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这最能说明( )
A.服装的演变受到时代的影响 B.人们的审美意识趋同
C.各时期服装都能够展现个性 D.传统的服饰风格消失
13. 小丽同学查阅建国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的能力已远超美国
B.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意义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D.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14.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15. 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0分)
16. (本小题10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2).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哪一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17. (本小题10分)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年 第一颗 ① 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有核国家行列
1966年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3年 ③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育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惠及世界
1985年 向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2003年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的填写。
① ② ③ ④
我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古代开始,我国的科技成就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你还记得是哪“四大发明”吗?从古到今,我国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寻找不能忘却的先驱力量,传承熠熠生辉的创新光芒。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两位为我国科技文化的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和他们获得的国际奖项。
18. (本小题8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舰船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也能反映时代的浪潮,更能承载一个民族的梦想。请根据以下材料,提取至少两个“舰船”的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9. (本小题12分)书包不仅反映了教育的发展,还折射出社会、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生日常使用的书包,大都是母亲在家用旧衣服或粗布自制而成的单肩挎包,但对颜色的选择颇有讲究,书包以军绿色为主,人们统称为军绿色书包,简称“绿书包”。当时,拥有简单朴素的军绿色书包被认为是荣耀和时尚的象征。 ——摘自陈广春、熊和平《书包的形制与教育规训》
材料二 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各色鲜艳、图案迥异的商品直接刺激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意识。在素质教育以及科技发展双向推动下,学生书包里不仅有传统的教科书以及教辅资料,还有课外学习用具以及感兴趣的娱乐用品。因此,形式统一的军绿色挎包发展成以双肩背包为典型的书包。 ——摘自汪芳、李宜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生书包形制与实载的考察》
材料三 在观摩课上,只见五年级学生人手一本电子书包,通过谷歌地球、搜索网络信息、QQ空间展示交流、双屏播放视频、微博发送感想等多元化信息手段,一下子将学生带进了藏北草原,让学生感受到草原自然风光的美丽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观摩的专家纷纷赞叹:三道街小学在电子书包、电子双板等新媒体的使用、资源的建立、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问题上进行的研究和探索是走在全国信息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称赞的。 ——摘自中国教育报《从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现代化、国际化》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生使用书包的变化。
(2).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有关书包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C D C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A C C B
非选择题
16. 1.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时间:1971年。
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7. 1. (1). 原子弹1. (2). 1970年1. (3). 袁隆平1. (4). 杨利伟
2.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助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3. 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 观点:舰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振兴的历程。
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国防力量又有了显著增强,使中国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综上所述,“舰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振兴的伟大历程。
19. 1. 书包由多为自己缝制,款式单一,颜色单调到进口出包增多,款式和颜色多样再到电子书包走进课堂,功能增多。
2. 观点:书包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论述: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生活水平有限,学生日常使用的书包,大都是由旧布缝制的单肩挎包,书包以军绿色为主,是新中国初期荣耀和时尚的象征;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书包从外国进口,颜色和样式增多,书包的功能增多,形式统一的军绿色挎包发展成以双肩背包为典型的书包;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包不断应用到课堂,对新媒体的使用、资源的建立、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书包的颜色、类型、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书包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