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波浪》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波浪》的作者是 ,现代诗人,诗集有 , , 。
答案:蔡其矫|《回声集》|《回声续集》|《涛声集》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解答即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作家名中的“矫”不要写成“娇”。
点评:学习文学作品,对于作品的文学常识要有所了解。
2、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生活。原是 和 的总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答案:诗|歌|《诗经》
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作品名要写书名号。
点评:本题是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起源,多了解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诗歌是高度集中的概括和反映 的一种文学体裁。
答案:现实生活
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根据题干中“高度集中的概括和反映”一词来判断答案。
点评:本题是要求学生了解诗歌与生活的关系,多了解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 。
答案:赋比兴
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根据题干中“最早流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一词来判断答案。“赋”即指描写,“比”指比喻,“兴”指由一物起兴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点评:本题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多了解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5.现代诗之名“ ”起于“五四”时期,就针对“旧体诗”而言;现代诗俗称“ ”,是针对“格律诗”而言。
答案:新诗|自由诗
解析:本题题干中是提示很清楚,以“旧体诗”“格律诗”参照,判断答案。
点评:本题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新诗的名称,提醒学生现代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6. ,是现代诗的灵魂,它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如本课中的“波浪”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答案:意象
解析:本题题干中是提示很清楚,根据“它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一句参照举例即可判断答案。
点评:意象,这是现代诗重要
7、现代诗常用借助诗人的 和 创作丰富的诗歌形象,如本诗中“波浪啊!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作者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波浪即温柔又坚强的形象。
答案:联想|想象
解析:根据题干答点 “思维方式”和“创造” 提示,关照举例,判断答案。“联想”是由一物想到相关相似的另一物;“想象”是创作出另一种全新的形象或情景。
点评: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离不开的思维方式,这是现代诗重要的了解。
8、现代诗常用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如本诗中“你是航海者最亲密的伙伴”“微笑着,伴随船上的水手 ”。
答案:比喻|拟人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修辞手法”,参照举例即可作答。
点评: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离不开的思维方式,这是现代诗重要的了解。
9、现代诗常使用是 手法,即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寄托于某一事物,使其具有人格的形象。如本诗中“波浪”就是诗人使用这种手法创造出的人格化的形象。
答案:象征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释义“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寄托于某一事物,使其具有人格的形象”,参照举例即可了解答案为“象征”。
点评:象征,是现代诗常用的写作方法,学习现代诗,要了解此类常识。
10、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 和 ,所以阅读起来朗朗上口。
答案:口语化|散文化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参照举例从语言的特点来判断答案。
点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中要注意体会现代诗语言的特点。
11、现代诗具有 美, 美, 美的特点。
答案:音律|节奏|形象
解析:本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自己学习诗歌的感受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来概括。
点评:本题是提醒学生学习诗歌要有自己的感悟。
二、问题理解
12、“波浪”在诗中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它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它让世界生动,没有它,大海和天空将单调寂寞。它温柔却也凶猛。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羡慕、赞美。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根据诗中诗人描写“波浪”的诗句概括。
点评:理解诗歌中形象的特点是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13、“波浪”“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谈谈你的理解。(可用原文回答)
答案:波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的形象,他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同时,有勇于为自由、正义而斗争。
解析:分析引句中“细语”“抗争”两词的意义理解“波浪”两方面的形象特点。
点评:理解诗歌中形象的特点是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14、作者为什么称波浪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因为“波浪”厌恶灾难、憎恨强权、拥有英勇的、自由的心。
解析:分析引句中“英勇”“自由”两词的意义结合有关诗句理解“波浪”人格化的形象特点。
点评:理解诗歌中形象的特点是学习诗歌的重要目的,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15、诗中的人称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
答案:表明波浪就是作者的心,表达了诗人的追求。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从作者借助“波浪”这个形象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人称变化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点评:诗歌中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形象,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16、波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答案:把波浪作为一种自由的象征,他爱憎分明、不屈服于“强权”的统治,不服从“邪道”的压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抓住题干中的答点“诗人的追求”和诗中有关诗句,结合“波浪”的形象特点来理解。
点评:诗歌中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形象,学习中要认真体会。
17、概括本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通过对波浪的描述、赞美,表达诗人对英勇无畏、反抗强权的志士的礼赞和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中诗人对“波浪”的形象描写,理解其人格化精神特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根据诗歌的主题。
点评:诗歌主题往往是作者寄托于诗歌形象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学习中要注意体会。
18、分析本诗的写作方法。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波浪,形象生动,给人亲切的感受;象征手法,全诗说明一个哲理,却把它寄予于熟知的事物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解析:比喻、拟人、象征是现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从这三点来说明它们的作用即可。
点评:阅读现代诗,对常用的写作方法要有所了解。
三、拓展阅读
19、赏析《根》,完成后面的题目:
根
郑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比喻、拟人、象征。把根比喻成母亲,写出了根是孕育传统文化的根本,生动形象。 “走”赋予根人的情感,根象征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答案: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依恋之情,坟墓是最后的归宿,母亲是源头,表现了诗人对根的敬畏、依恋之情。
解析:第一题,从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象征来具体分析,加以评价。第二题,根据诗歌中“根”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情感。
20、赏析《镜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镜 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或是鬓如霜雪
却又是深不可测 有人喜欢它
它最为真实 因为自已美
决不隐瞒缺点 有人躲避它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因为它直率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有人甚至
或是醉后酡颜 恨不得把它打碎
(1)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答案: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2)诗歌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主要运用了排比。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解析:第一题,阅读诗歌全文,根据诗人对镜子的描写,抓住其中关键字词来理解概括诗人赋予镜子的人格化的形象。第二题,根据三个“有人”即可判断排比的修辞手法。诗人赋镜子的人格形象是“直言刚烈之士”,从人们对“直言刚烈之士”的态度来分析这组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