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燕》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海燕》是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________。
答案: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海燕之歌》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注释的内容即可填答。注意最后两空不要填写错位。
点评:学习诗歌,对于诗歌作品的有关常识要有所了解。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卷集 翅膀 飞窜 胆qiè shēn yín
悬yá fěi翠 号叫 婉yán
答案:juǎn|chì|cuàn|怯|呻吟|崖|翡|háo|蜒
解析:注意易错点,“翅”声母是ch不是c,“窜”声母是c不是ch,“号”是多音字,本诗中读第二声。“怯”是竖心旁,“蜒”是“虫”字旁。
点评:给汉字注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3.改正下列汉字中注错的读音。
波(pō)浪 火焰(yàn) 飞窜(cuān) 胆怯(què)
遮(zhē)不住 蜿(wān)蜒 一晃(huàng)
答案:窜(cuàn);怯(qiè);晃(huǎng)
解析:仔细辨析各字词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注意易错点,找到错误纠正。
点评:拼音中易错的声韵母有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学习时要注意分辨。
4.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狂风把这些大块的蜚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B.它从雷声的振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C.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D.狂风吼叫……雷声哄响……
答案:C
解析:用反选择排除法,A“蜚”为“翡”,B“振”为“震”,D“哄”为“轰”,答案为C。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5.选词填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 (聚集、席卷、卷集)着乌云。
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 (骄傲、高傲、自豪)地飞翔。
它们在海上 (窜动、飞窜、飞翔)。
雷声 (轰响、轰鸣、震响)。
这个 (机敏、灵敏、敏感)的精灵,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 (疲乏、困倦、困乏)。
答案:卷集|高傲|渴望|飞窜|轰响|敏感|困乏
解析:本题首先考虑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诗句的词语,或分析近义词意义的区别,根据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意义来判断词语。
点评: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练,含义丰富,学习诗歌是要注意理解识记关键性词语。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呻吟:______________
②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号叫:_________________
③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胆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因痛苦而发出声音。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的突出海鸭惧怕暴风雨的痛苦情形。|大声叫,这里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勇敢兴奋的形象。|这里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胆小畏缩的情形。
解析:首先解释词语的本义,重点说明在诗句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点评:诗歌中的词语理解,不能只看本义,要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来分析词语的含义。
7.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答案:B
解析:先判断各句的修辞手法,再用反选排除法选择答案。第二句“愤怒”是拟人写法,排除AD两项,第二句两个“遮不住”是反复,排除C,答案为B。
点评:修辞手法是诗歌中最常用的写作,学习时要注意分析理解。
8.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解释说明b.插说c.话题转换d.声音的延长 请写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①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②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答案:①a ;②b
解析:根据题干中对破折号用法的解释来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判断答案。
点评:破折号在诗歌中经常出现,表达特定的意义,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9.“——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句的句式分别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答案:DC
解析:了解四种句式的用途和特点,从句了的语气来判断。两句虽然都表达了强调的情感,但从句式上来看,第一句表达感叹,第二句是“呼唤”,“让……”用的是祈使语气。
点评:学习诗歌,对诗歌中语言的表达形式要有所了解,便于理解诗句的内容。
10.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果实推开秋天的门|瑞雪推开冬天的门
解析:首先分析例句中相同与不同的字词,相同的字词“门”不要改变,根据“果实”与“秋天”、“雷雨”与“夏天”的关系选取同类的自然物来仿写句子。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仿写就要把书再比喻成什么
11.本文用________手法突出海燕的形象。群鸟感到了风暴的先兆,________、________,把恐惧________到大海深处。海燕像黑色的闪电,________、________乌云、大海之间。
答案:象征|呻吟|恐惧|掩藏|飞翔|冲向
解析:第一空,从诗歌创造形象的方法结合后面的举例即可了解答案为“象征”。后几空根据所学所记摘引诗中的词语。
点评:解答本题要求对诗中各个形象的描写内容要熟悉,学习时要注意背诵诗歌。
二、问题理解
12.在海燕的叫喊声里,我们听到了什么?
答案:欢乐和胜利的信心。
解析:本题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中的原句,即可作答。
点评: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诗歌内容,学习时要注意背诵诗歌。
13.本文是从哪三方面描写海燕,表现海燕坚定、无畏、自豪乐观的精神的?
答案:动作、声音、情态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中对海燕描写的内容,根据“三方面”的提示来概括。
点评: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诗歌内容,学习时要注意背诵诗歌。
1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海燕子怎样的情怀?刻画了它 和怎样的形象?
答案:豪迈;胜利的预言家
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塑造的海燕的形象,从句子的语气来体会包含的情感。根据诗中的原句“是胜得有预言家在叫喊”来点明海燕的形象。
点评: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诗歌内容,学习时要注意背诵诗歌。
15.《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①海燕——
②海鸥、海鸭、企鹅——
③乌云、雷鸣、闪电——
④大海、波浪——
⑤暴风雨——
答案:(1)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2)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3)象征着腐朽、黑暗的反动势力;(4)象征着席卷一切的革命高潮;(5)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根据诗中对各个形象的描写,一一分析象征意义。
点评:本题是学习中重点,学习中老师会着重讲解,注意记忆。
16.“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一句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腐朽、黑暗的反动势力阻挡不了革命胜利的到来。
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了解“乌云”和“太阳”含义,即可作答。
点评:运用象征手法写作的诗歌,理解诗句的思想情感,要从形象的象征意义方面去考虑。
17.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等形象,这与写海燕是什么关系?
答案:在这篇作品中,海燕无疑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大海景观中的主体形象,然而海鸥等其它海鸟也是这一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者把这些海鸟也是作为一类象征形象写进作品的。意在从声音、行动、情态等角度暴露在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中种种假革命、不革命者怯懦、虚伪、悲观、恐惧的面目。在鲜明对比中,使海燕的形象更突出、更高大。
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对这组形象的描写,理解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从对比反衬角度说明对海燕形象的表达作用。
点评:本题是学习重点,学习时老师着重讲解,注意记忆。
18.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前要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案:在高尔基的笔下,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是以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的社会现实为广阔背景的。事实是,工人们开始从经济罢工转到政治罢工,学生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斗争形势急剧发展;另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更加黑暗、腐朽、疯狂,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日趋尖锐、激烈。而作者对革命形势的这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正是通过刻画大海、乌云等象征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对这组大海、狂风、乌云的描写,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从环境衬托的角度说明对海燕形象的表达作用。
点评:本题是学习重点,学习时老师着重讲解,注意记忆。
三、课内阅读
19、课内精段阅读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1)选段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答案: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海上飞翔。
(2)请分析选段中主要的写作方法。
答案:对比反衬。本段中用海鸥海鸭胆小无能的形象来衬托海燕高傲、勇敢、自由的形象。
解析:第一题,从文段所描写的环境和海燕的活动两点来概括即可。第二题,从对比衬托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点评:学习诗歌,对其内容和写作方法要学习分析理解。
四、拓展阅读
20、阅读郑振铎的《海燕》,回答问题。
海 燕
①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着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怠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②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③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④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⑤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的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⑥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⑦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⑧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本文写的是海燕,为什么先从故乡的小燕子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发思乡之情。
(2)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答案:作者既赞美了故乡的小燕子,又赞美了大海上的小燕子,更以海燕反衬故乡的小燕子,
解析:解答两题,皆要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所写“海燕”与“故乡小燕子”的形象,抓住“故乡”这个词体会作者对“故乡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进而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
点评: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学习中要注意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