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句子综合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照样子,注意带点词语的修辞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
(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2.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
(1)“他”是 。绰号 。性格是
(2)请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3.阅读下面语段,写出你的修改意见。(共四处错误)
人们常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导致的。因此,研究表明,喜欢吃甜食也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近日,科学家发明,糖类在代谢转化中,会消耗维护视神经的维生素B1,还会增加视神经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① ② ③ ④
4.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冲洒了一地。
(1)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下面不是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是( )。
A.鲜明地表达人物的情感 B.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C.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D.为作者的观点提供证据,增强说服力
(2)请你在以下情景中任选一个,并运用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饥饿难耐 狭窄的房间 飞驰的列车
5.仿照例子,写出表现日子来去匆匆的排比句。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6.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结合你对身边事物的感受写几句话,把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分别描述出来。
上音乐课 跑步 朗读课文 走在上学的路上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7.词句段运用。
(1)“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0”是一只漂流圈,让弱者随波逐流;“0”是 。(仿写句子)
(2)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天一来花草树木就变得十分萧条,稀疏了,天显得十分高远,水也更加清澈。(改写画线句子,使它和上句构成对偶句。)
(3)2023年国庆黄金周,河南文旅迎来大量游客:云台山人头攒动;红旗渠 ;龙门石窟更是 。(写出和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不同词语)
(4)一个好的文章结尾可以增强文章感染力,你在习作“难忘的一件事”中,是这样结尾的
8.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照样子,以三个连续问句的形式,自定内容,写一个开头)
9.阅读文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熏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却是几个苦瓜!
10.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李医生是这里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的医术非常精湛:只要李医生睁眼看看你,他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只要李医生开出了药方,这病就已然好了三分。
(1)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
(2)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1)“叹气”既是在写腊八粥在熬煮过程中 的样子,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
(2)用“ ”画出与“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形成对比的内容,这种对比表现了八儿内心的 。
13.品读句子。
书籍,于我们而言,无所不能。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当我们的思想患上营养不良症时,书籍就充当了我们的维生素。
(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2)想一想,书籍在你生活中的什么时刻怎样陪伴了你,仿照句子,续写。
当 时,书籍 ;当 时,书籍 。
14.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时间过得极快)
校园里空无一人, 。(环境极其安静)
15.读语段,完成练习
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还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增强水稻产量,造福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就是真正的英雄。
(1)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请将“他就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16.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这样酷爱阅读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照样子,引用名言造句,例句中的名言不可再使用)
17.我们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为双重否定句)
18.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想想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并用此方法刻画一个人物)
19.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请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你曾经流逝的日子。)
20.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运用融情于人物言行的写法仿写句子,表达某种情感)
《小升初句子综合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心被撕裂成无数碎片,痛到几乎无法呼吸 简直要飞起来,身体轻得能飘到九霄云外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例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喜”的程度进行极度夸大,生动形象地突出八儿喜悦到了极点。在补充句子时,需要延续这种夸张手法,围绕“伤心”“高兴”的情绪,将情感程度进行极度放大来表达内心感受 。
示例: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感觉心都要碎成渣了。
(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感觉整个人都要飞上天了。
2. 李逵 黑旋风 鲁莽急躁、直率忠诚 沂岭杀四虎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理解。
(1)从“赤膊抡斧,冲锋陷阵”可看出他的勇猛无畏;“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等言语体现其鲁莽直率;而 “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则表明他对宋江的忠心。
故“他”是李逵,绰号“黑旋风”。其性格特点是鲁莽直率、嫉恶如仇、勇猛无畏、对宋江忠心耿耿。
(2)李逵在接母亲上梁山的途中,母亲口渴,他让母亲在岭上休息,自己去找水。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老虎吃掉了,李逵悲愤交加,赤手空拳打死了四只老虎。这个情节充分展现了李逵的勇猛和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与李逵相关的故事情节有很多,比如江州劫法场等。
李逵为救宋江,在江州法场独自抡斧杀入敌阵,勇猛无畏,展现了他赤胆忠心的性格特点。
3. 删去“导致的” “因此”改为“然而” “发明”改为“发现” “规律”改为“习惯”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读句子可知,句中有如下错误:
“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导致的。”搭配不当,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原因”和“导致的”重复,需删去其中一个,使句子简洁;
“人们常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导致的。因此,”用词不当,前文是“人们常认为”,后文用研究结果否定前文观点,需用转折词“但”或“然而”。
“科学家发明,糖类在代谢转化中,会消耗维护视神经的维生素B1,”用词不当,糖类在代谢转化中,会消耗维护视神经的维生素B1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发明,把“发明”改为“发现”;
“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用词不当,“饮食规律”指时间安排,与“甜食影响健康”的语境不符,应改为“饮食习惯”。
故为:人们常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是用眼过度。然而,研究表明,喜欢吃甜食也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近日,科学家发现,糖类在代谢转化中,会消耗维护视神经的维生素B1,还会增加视神经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夸张 D 狭窄的房间:爸爸的旧书房只有巴掌那么大,每一寸空间都要充分利用。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及运用。
(1)仔细阅读句子“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冲洒了一地。”“泪水如雨,冲洒了一地”这一表述通过极度夸大的手法,将人们激动的泪水比作倾盆大雨,甚至夸张到能“冲洒一地”的程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镇上居民见到获救孩子时那种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激动场面。这种夸张并非写实,而是通过艺术化的放大,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现场人们澎湃的情感和热烈的氛围,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D.在“泪水如雨,冲洒了一地”这一表述中,作者通过将泪水比作雨水并夸张地描述其量之多,达到了鲜明地表达人物激动情感的效果,同时也引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然而,这一修辞手法并未直接为作者的观点提供证据或增强说服力,因为这里主要是在描绘场景和情感,而非论证某个观点。
故选D。
(2)原句“泪水如雨,冲洒了一地”运用了 夸张 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泪水比作“雨”,并强调其量之大(“冲洒一地”),作者将人们因激动而流泪的场面极度放大,使抽象的情感(如喜悦、感动)转化为具象的视觉冲击,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绪张力。这种夸张并非追求客观真实,而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强化情感表达。仿写时,要使用夸张修辞手法,联系情境“饥饿难耐”、“狭窄的房间”、“飞驰的列车”进行详细描述。
饥饿难耐:他的胃里仿佛住着一头饿狼,咆哮着撕扯他的五脏六腑,连骨头都要啃得嘎嘣作响。
狭窄的房间:房间窄得像一根压扁的铅笔,挤得人喘不过气,连呼吸都卡在墙壁之间打转。
飞驰的列车:列车撕裂空气,轰鸣声震碎云层,连太阳都被逼退三千里,只留下一道灼烧的铁轨烙在天际。
5.翻书的时候,日子从纸页间飘落;听音乐的时候,日子从音符里流淌;发呆时,便从空洞的眼神中消散。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照例句“具体生活场景+日子流逝方式”的结构,选取日常动作(如穿衣、读书、发呆等),通过排比句式强化时间无声流逝的紧迫感。需注意动词与场景搭配自然,流逝方式符合逻辑。
示例:梳头的时候,日子从发丝间滑过;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脚步下溜走;沉思时,便从飘忽的思绪里闪过。
6. 走在上学的路上: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肩头,路边的野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摆。书包里装着昨晚认真完成的作业,脚步轻快地踩着落叶,发出清脆的响声,连树上的小鸟都在为我唱着欢快的歌。 走在上学的路上:阴沉沉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书包像灌了铅一样沉重。鞋带总是松开,每一步都拖沓无力,连平时觉得可爱的流浪猫今天也懒得看我一眼。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先选出情境,根据身边事物的感受,从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描述出来即可,如:
上音乐课:
(1)心情好:上音乐课时,我仿佛被美妙的音符轻轻托起,每一个旋律都像是跳跃的精灵,在我心间洒下欢快的种子。
(2)心情不好:上音乐课成了煎熬,那些原本动听的音符此刻却像刺耳的噪音,让我心烦意乱。
跑步时:
(1)心情好:跑步时,阳光如金色的丝线洒在身上,暖烘烘的,仿佛给我披上了一层活力的披风。路边的花朵绽放得肆意又灿烂,像是在为我加油喝彩。每一步踏下去,都能感受到大地传来的回弹,仿佛在与我默契共舞。风在耳边轻声细语,带着自由的味道,让我觉得自己像一只挣脱束缚的飞鸟,在广阔天地间肆意翱翔,快乐在心底肆意蔓延。
(2)心情不好:跑步时,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头顶,阴沉沉的天气让心情愈发烦闷。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每一步都像踩在泥泞中,艰难又沉重。风呼啸着,像是在耳边发出刺耳的嘲笑声。路边的树木在风中摇晃,投下的影子张牙舞爪,仿佛在加剧我心中的压抑。汗水不停地流淌,可身体却像被抽走了力气,每一步都充满了疲惫与无奈,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能。
朗读课文:
(1)心情好:朗读课文时,每一个字都像是灵动的音符,从我的唇间欢快地跳跃而出。我仿佛化身为课文中的主角,在文字的海洋里畅快遨游。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书页上,那些文字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我声情并茂地诵读着,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无尽的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朗读声中,连窗外的鸟儿都似被我的快乐感染,欢快地啼鸣着。
(2)心情不好:朗读课文时,那些文字就像一个个冰冷又沉重的铅块,从我的口中艰难地挤出。每一个音节都带着压抑与苦涩,仿佛在诉说着我内心的烦闷。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像是无数根细针,一下下刺痛着我的心。我的声音低沉而无力,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怎么也提不起精神,连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走在上学的路上:
(1)心情好:走在上学的路上,阳光像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身上,暖乎乎的。路边的小草绿得发亮,每一片叶子都像是在欢快地舞蹈,沾着晶莹的露珠,宛如镶嵌着颗颗钻石。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甜美的香气,引得蜜蜂和蝴蝶在其间穿梭嬉戏。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的歌声仿佛是一首首动听的乐章。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哼着小曲儿,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前方等着我。
(2)心情不好:走在上学的路上,天空阴沉沉的,像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大地,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路边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仿佛也被这糟糕的天气影响了心情。花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花瓣散落一地,显得格外凄凉。偶尔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那嘶哑的声音仿佛是命运在嘲笑我的不幸。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低着头,心里满是烦恼和忧愁,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仿佛未来没有一丝希望。
7. 一个句号,让你懂得适可而止 秋天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记忆的天空中闪耀。每当我想起它,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与力量,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它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每一段路程,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改写句子、近义词和习作材料和方法。
(1)结合例句可知,“0”是一面镜子、“0”是一只漂流圈都以“0”为本体,通过比喻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仿写时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赋予“0”新的象征意义,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对“0”的理解。
示例:“0”是一个车轮,让勇者奋勇向前。
(2)对偶句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
上句“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春日”是时间名词,“黄花满山”是主谓结构描述春天的景象,“径幽”和“香远”都是主谓结构,分别从路径和香气方面进一步描绘春天山林的特点。结合“秋天一来花草树木就变得十分萧条,稀疏了,天显得十分高远,水也更加清澈。”可知,可改为“秋日草木凋零,天高水澈”,“秋日”对应“春日”,都是表示季节的时间名词;“草木凋零”与“黄花满山”结构相似,“草木”对“黄花”,都是名词;“凋零”对“满山”,“凋零”描述草木的状态,“满山”描述黄花的分布情况,均为偏正结构;“天高”对“径幽”,“水澈”对“香远”,都是主谓结构,分别从天空和水的角度,与上句中路径和香气的描写相对应,在词性和语义上较为契合,整体构成了较为工整的对偶句。
故改为:秋日草木凋零,天高水澈。
(3)“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
“摩肩接踵”意思是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拥挤不堪。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红旗渠在国庆黄金周时,游客众多。
“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突出游客不断汇聚,体现人多热闹的景象。国庆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作为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突出了景区的热门程度和吸引力,让读者能体会到景区热闹繁忙、人气旺盛的氛围。
(4)本题是让我们为习作《难忘的一件事》构思一个结尾。好的文章结尾能够起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对于“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习作,结尾需要呼应主题,强调这件事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或是表达从这件事中得到的感悟、收获等,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件事为何令人难忘。
示例:这件难忘的事,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在我成长的海洋中闪耀。它给予我的力量和启示,会陪伴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风雨,坚定地驶向梦想的彼岸。我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
8.松树难道惧怕严寒吗?
松树难道不是傲然挺立在寒冬腊月中吗?
松树坚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示例: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用一整块布裹成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的节日庆典要持续整整一个月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的语言是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呢?
9.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瓜开花时的样子。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获,热爱“小生命”的喜悦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结合画线句子“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中“擎着”“吹着”可知,是赋予了黄花以人的姿态和动作,让黄花具胡了人的灵性,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展现出了黄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样子;句中把“黄花”比作了“黄亮的铜喇叭”,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黄花的开头和颜色,突出了黄花的鲜艳明亮。“吹着收获的序曲”暗示了作者对收获的期待。
10.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夸张,说明了裂缝非常大,课桌非常破旧。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结合画线句子“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可知,把“桌面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可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课桌面上有裂缝,说明课桌很旧,裂缝像黄河长江,突出了裂缝既宽且长。
11. 夸张 语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李医生医术的精湛,让人印象深刻。
【详解】(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只要李医生睁眼看看你,他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只要李医生开出了药方,这病就已然好了三分”这句话说看看就知道得什么病,开出了药方就已经好了三分,所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李医生的精湛的医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12.(1) 冒出气泡 腊八粥怎么还没煮好呢?
(2)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焦急
【详解】(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句子描述的是八儿在灶房看到腊八粥正在熬煮,而碗盏已经预备好,但妈妈却说时候还早的情境。
句子中提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这里的“叹气”显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粥在呼吸并发出声音,而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一方面,“叹气”可以形容腊八粥在熬煮过程中因为受热而发出的轻微声响,如气泡上升破裂的声音,或者是粥面因热气蒸腾而微微波动的样子,给人一种“叹气”的错觉。 另一方面,由于后文提到八儿的内心也在“叹气”,因此这里的“叹气”还隐含了八儿焦急等待粥熟的心情。
结合句子情境和“叹气”的双关含义,可以推测八儿此时可能非常期待能吃到腊八粥,但妈妈却说时候还早,这让他感到有些焦急和无奈。 因此,八儿内心的“叹气”可能是在表达他对粥熟时间的渴望和对妈妈说的“时候还早”的不满或无奈。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句子描述的是八儿在灶房进出,看到粥正在熬煮,碗盏已经预备好,但妈妈却说时候还早。
通过阅读句子,可以发现“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与“时候还早”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表明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似乎应该到了可以吃粥的时候了。
由于碗盏已经预备好,但妈妈却说时候还早,这种反差使得八儿可能感到焦急、期待或者无奈。
13.(1)书籍,于我们而言,无所不能。
(2) 我感到迷茫无助 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面对挑战感到压力 给予了我勇气和力量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当我们的思想患上营养不良症时,书籍就充当了我们的维生素。”可知,这段话表达了书籍在生活中的多重作用。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来源,更是心灵的慰藉和思想的滋养。当生活遇到困难时,书籍能够提供安慰;当情感陷入低谷时,书籍能够带来光明;当思想贫乏时,书籍能够提供营养。总之,书籍在各个方面都能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书籍在你生活中怎样陪伴了你,再结合例句的句式,进行仿写。
示例:当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时,书籍是我指引方向的灯塔;当我感到孤独和无助时,书籍是我温暖的伙伴。
14.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春节眨眼就到了啊”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时间过得极快。题目要求仿写的句子要体现“环境极其安静”,所以也要使用夸张的手法。
从听觉角度入手,通过夸大声音效果的方式,反差鲜明地突出校园此时安静到极致的氛围,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那种静谧。
示例:校园里空无一人,就连树叶飘落的沙沙声都显得震耳欲聋。
15.(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造福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2)他难道不是真正的英雄吗?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语病。
本句的病因是词语搭配不当,把“增强”改为“提高”。修改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造福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在句中主语后添加反问词“怎么”或“难道”;“肯定变否定”或“否定变肯定”,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句尾加语气助词“呢”或“吗”;句尾标点“句号”改为“问号”。
故改为反问句:他难道不是真正的英雄吗?/他怎么不是真正的英雄呢?
16.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像我这样如饥似渴阅读的少年来说,醉心阅读使我受益匪浅。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使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并表达了书籍对酷爱阅读的少年的重要性。因此,新句子也需要引用一句名言,并表达某个事物对特定人群的重要性。例句中使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因此新句子需要选择另一句名言。可以选择与书籍、阅读、学习等相关的名言,也可以选择其他主题的名言,只要符合句子的逻辑即可。
如:
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无数心怀大爱的奉献者来说,这句话正是他们精神的真实写照。
罗曼 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对于那些历经挫折却始终积极向上的人而言,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一路前行。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正在求知路上探索的学生们来说,掌握学习与思考的平衡至关重要。
17.我们不得不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详解】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是:要在句中加上“不能不”“不要不”“不是不”“不会不”“不得不”“非……不可”等双重否定词。
原句“我们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明确表达了要摆脱饥饿威胁,劳动是唯一途径。将肯定词“只有”改为“不得不、不能不”等双重否定词即可。
示例:我们不能不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18.这个句子中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例: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及仿写句子。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父亲的衣着(“灰布旧棉袍”)、发型(“乱蓬蓬的长头发”)以及神态(“平静而慈祥的脸”),塑造了一个朴素、温和、慈爱的父亲形象。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对父亲的外貌有了清晰的印象,还通过细节传递了父亲的内在品质。
仿照例句,运用外貌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用此方法刻画一个人物写出来。
示例: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 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19.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页间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欢笑声中过去;睡觉的时候,便从甜美的梦乡中过去。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运用三个“在什么时候,怎么过去”的句式,将“日子”当作有动作的主体,展现时间的流逝。仿写时,根据给定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描述出时间在日常活动中悄然流逝的情景。
示例: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脚下的石子间溜走;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页的翻动间逝去;沉思时,便从思绪的深处悄然流逝。
20.只见这位快递小哥浑身湿透了,裤腿卷的高高的。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去脸上的雨水,高兴地说:“您的快递到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中,母亲的动作和语言都充满了惊慌和歉意,比如“甩了甩手上的水”、“拉进她的怀里”、“亲吻”以及反复说“对不起”。这些细节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语言传达了母亲的内疚和关爱。从例句可以看出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据此仿写即可。
示例:爸爸蹲下身一把将我搂进怀里,他的大手轻轻摩挲着我的后背,声音沙哑地说:“是爸爸不好,这么晚才回家,让宝贝等了这么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