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素养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湖四海 见微知著 万像更新 B.翻箱倒柜 威风凛凛 粉身碎骨
C.万不得已 走马观花 别出心栽 D.全神惯注 自作自受 一望无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辩论比赛,我方技高一筹,夺得了冠军。
B.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C.遇到挫折时,不要太沮丧,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3.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下面语句中与上述蕴含的道理一样的一项是( )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它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回忆,表现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
C.赵孟頫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颜勤礼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D.《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毛泽东主席想告诉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书写
5.用蓝黑墨水钢笔抄写下面句子。注意:①字距和行距;②字的大小;③两边留空白;④正确、整洁。
把小米、饭豆、枣、栗(lì)、白糖、花生仁(rén)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ò)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选自《腊八粥》
三、填空题
6.读文段,看拼音,写字词。
时光悄悄地溜走,六年时间zhǎ( )眼就过去了。zhì nèn( )的我们已长成了少年,我们已不再jù( )怕成长的风雨,不再因茫然而pái huái ( )不再逃bì( )自己的责任,以执着的精神、péng pài( )的激情、kāng kǎi( )的姿态,一步一个台jiē( ),向着未知的前路,zhàn( )放迷人的风采,mài( )向美好的未来。
7.请你根据本册教材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作者 ,他的语言富有 ,如文中的“杂拌儿”等。
(2)本学期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阅读了 (节选)等,读这些名著时,我们要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 。
四、语言表达
8.言之有据。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越来越普及,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六(1)班同学就“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对此,你持什么样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两点)。
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①
②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词阅读。
[甲]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乙]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两首诗都写了美食,甲诗中的美食是 ,爱好这种美食的不是渔者,而是 乙诗中的美食是 。
10.两首诗都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感情。乙诗通过妃子看见荔枝的嫣然一笑,与专使快马加鞭运送荔枝扬起的一团烟尘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皇宫骄奢生活的不满。甲诗通过 ,与 进行对比,表达了 。
六、句子训练
11.读《骑鹅旅行记(节选)》中描写公鸡语言的句子,体会公鸡对尼尔斯的情绪是什么,并说说体会出这种情绪的理由。
①“咯咯里咕,”公鸡叫道,“他活该,咯咯里咕,他扯过我的鸡冠!”
②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③整群鸡都跑到他身边,站在他周围叫着:“咕咕咕,你活该!咕咕咕,你活该!”
1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仿写夸张句)
13.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改为转述句)
14.一些戏曲中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赋予别样的含义。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亮相 跑龙套 粉墨登场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5.本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16.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写了 , , , ,几件事,表达了“我”的 心情。
17.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体现出我 的心情。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地问。“也许他需要掌声吧。”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不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 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 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 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 冰心解冻 重整生活之旗鼓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许是一切。
18.给文章加个题目。
19.在文中空白部分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0.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 ) 无私——( ) 给予——( )
21.“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2.想想看,对那个卖艺人来说,掌声代表了什么?
八、书面表达
23.面对困难,我选择坚强;面对失败,我选择重来;面对不平,我选择正义;为了到达终点,我选择风雨兼程……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我们选择,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退缩逃避……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要求:1.把事情写具体,把选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详略要得当;2.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500字左右,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小升初分班考素养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D D C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万像更新——万象更新;
C.别出心栽——别出心裁;
D.全神惯注——全神贯注;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搭配。
D.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句中用来形容“出卖国家和民族”坏人,成语使用不符合语境。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理解。
习总书记的话“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所蕴含的道理是:强调了改革和创新对于个人、组织或国家进步、强大和胜利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只有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更大的成就。
A.“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表达的是虽然地位卑微,但也不敢忘记为国家担忧的情怀。它主要强调的是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与改革和创新无直接关联,因此不符合题意。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原意是说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它用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虽然这句话中隐含了“后来者居上”的意味,但它更多是在强调学习和进步,而不是改革和创新,因此也不符合题意。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它主要强调的是在困境中寻求变化以求解脱和发展的道理,虽然涉及到了“变”,但这里的“变”更偏向于一种被动的、适应性的变化,而不是主动的、创新性的改革,因此与题意不完全吻合。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汜论训》,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它明确提出了在利国利民和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应受传统和旧规的束缚,要勇于改革和创新。这与习总书记的话所蕴含的道理完全一致。
因此与习总书记的话“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蕴含的道理一样的是D项“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作家作品和书法。
C.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而非清代。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但《颜勤礼碑》也并非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而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作品。
故选C。
5.
把小米、饭豆、枣、栗(lì)、白糖、花生仁(rén)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ò)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选自《腊八粥》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段落抄写段首空两格,同时注意汉字在横线中的位置,字距和行距,两边要留白,做到工整规范、正确美观。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书写时注意“栗、腾、嘴、灌”的正确写法。
6. 眨 稚嫩 惧 徘徊 避 澎湃 慷慨 阶 绽 迈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嫩、徘、避、湃、慨、绽”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老舍 “京味儿” 《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单一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作家作品及阅读策略和方法。
(1)《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这篇散文主要描述了老北京春节的民俗民风,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老舍的语言通俗易懂、朴实自然、京味十足,如文中的“杂拌儿”“零七八碎”等。
(2)本学期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读这些名著时,我们要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片面、单一,不能仅凭一个方面或一件事就对人物下定论,而应该综合考虑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言行以及内心活动等,全面客观的去评价人物。
8. 电脑时代需要练字。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学好汉字。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写一手好字,可以大大提升个人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观点: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
理由:因为电脑太发达了,什么字体都有,那些字体非常美观,并且电脑打字方便快捷,电脑里的字也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汉字确实独具魅力,但是它只是一种交际工具,即使我们不认真练字,也并不说明我们抛弃了它。我方的观点是没必要花工夫去练字。电脑时代日新月异,我们电脑里的字体层出不穷,电脑打印出的字美观整齐,速度又快,是手写所不能比的。
观点:电脑时代需要练字。
理由: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一种非遗文化,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并且手写字很方便,需要时就有,而电脑写字必须在有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因此,手写字不可缺少。
一个人的字代表了这个人的精气神,同时也展现了个人良好的文化素养。其次,书法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在网络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坚持练字。
9. 鲈鱼
江上往来人 荔枝 10. 喜爱鲈鱼的人们 出没风波捕鱼的渔民 辛苦劳动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解析】9.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
结合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可知甲诗中的美食是鲈鱼,爱好这种美食的不是渔者,而是江上往来人;
结合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知乙诗中的美食是荔枝。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江上渔者》这首诗描写了命运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一类是为了生活常年处在风口浪尖打鱼的渔民; 另一类是到江边来享受鲈鱼美味的达官贵人。通过江上往来人对鲈鱼的喜爱和渔人出没风波的艰辛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11.公鸡们都十分讨厌变成小精灵的这个调皮捣蛋的男孩。理由:由小动物的对话对尼尔斯的任性作了侧面描写,可以推测,尼尔斯在变成小精灵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他经常欺负家里的小动物们。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首先,仔细阅读公鸡所说的语言。然后,分析语言中的关键词和语气,比如重复强调 “活该”。最后,根据这些关键词和语气判断出公鸡的情绪是愤怒和怨恨,并结合公鸡所陈述的尼尔斯扯鸡冠的行为作为支撑理由。
示例:
公鸡对尼尔斯的情绪是愤怒和怨恨。 理由:从公鸡的语言 “他活该”“你活该”,以及公鸡陈述尼尔斯扯过它的鸡冠这一行为,可以看出公鸡对尼尔斯扯鸡冠的举动感到非常生气,所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它的愤怒和怨恨。
12.我两顿没吃饭,感觉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夸张句。
例句是一个夸张句,夸张的部分是“排山倒海的掌声”。“排山倒海”原意是形容力量强大,声势浩大,如同排山一般无法阻挡,像倒海一样汹涌澎湃。用在这里,就极大地突出了掌声的热烈和震撼力,强调了会场上的气氛和观众的情绪。仿写时也要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如:我生气得简直能一口吞下整个苹果。
13.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他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或“她”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句中的“说”后的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我们”改为“他们”。
改为: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他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14.亮相:春风欢快地离开,春雨又接着亮相了,她从天上快乐地撒下来。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造句。
亮相:①戏曲演员在上场、下场或表演中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姿势,以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②比喻露面或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词语造句示例如下:
亮相:在昨晚的慈善晚会上,那位知名企业家以一身优雅的西装亮相,立即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跑龙套:虽然她在剧中只是扮演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但她依然全情投入,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不少亮点。
粉墨登场: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大戏剧院团纷纷粉墨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新春大戏。
15.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 16. 这段时光不好挨 跳房子 看云彩走 找蚁穴 看画报 焦急、无聊 17. 环境 孤独和无聊
【解析】15.本题考查对作品出处的了解。
片段出自《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是史铁生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
16.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筛选和片段概括。
题目要求画出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实际上就是找出中心句。中心句就是指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本段的中心句在开头,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据此筛选第一句作答。
根据“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可概括为: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可概括出:看云彩走。“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可概括为:找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想象她们的声音”可概括出:看画报。这几件事写“我”独自等待妈妈时焦急、无聊的心情。
1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画横线句子描写的是“我”独自等待妈妈时周围的环境变化,运用环境描写手法,“空落落”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院子,还有“我”孤寂的内心;点明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体现出“我”孤独和无聊的心情。
18.掌声 19.、 ; ; “ ” , 。 20. 平坦 自私 索取 21.赞美卖艺者的弹奏技艺高超。 22.对卖艺者来说,掌声是对他弹奏技艺的赞许,鼓励认可,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分析】18.考查了给文章加题目,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概括。
文章讲了一个街头卖艺者因为观众的掌声而感激的流下泪水,故围绕“掌声”来写,题目可为“掌声”。
19.考查了加标点,注意结合句子。
“黑暗、广袤”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故用顿号;这里共有三个分句,分句间表示并列,可用分号。“冰心”表示特殊含义,故加引号。即为: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径;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冰心”解冻,重整生活之旗鼓。
20.考查了写反义词,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黯淡”的意思是阴沉、昏暗。故反义词为“灿烂”;
“崎岖”弯曲不平,反义词“平坦”;
“无私”没有私心,反义词“自私”;
“给予”奉献,付出,反义词“索取”。
21.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根据上文“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可知,卖艺者的弹奏技艺高超。
22.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可知,对卖艺者来说,掌声是对他弹奏记忆的赞许和认可,让他觉得自己是凭本事活着,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活着,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23.例文:
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个选择,有的选择轻松愉悦,如同春日暖阳;有的选择则艰难重重,犹如冬日寒风。而我,曾在那条布满荆棘的小径上,做出了一个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选择——坚持与不放弃。
那是一个晴朗却略带凉意的秋日,学校宣布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其中有一项是800米长跑。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报名表上,我的目光在“800米”一栏徘徊了许久,心中如同翻江倒海,既想证明自己,又害怕失败后的嘲笑与失望。最终,我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在“800米”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选择了尝试,选择了勇敢。”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已奔跑在操场上,汗水浸湿了衣背,双腿如同灌铅般沉重,但我没有放弃。每当想要停下脚步时,我就会想起报名时的那份坚定,那份对自我的挑战。
终于,比赛的日子来临了。站在起跑线上,我的心跳如鼓点般急促,周围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但我只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下去,无论多累,都要跑到终点。”枪声响起,我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但很快就被其他选手超越。我告诉自己:“别慌,保持节奏。”一圈、两圈……随着体力的逐渐消耗,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双腿仿佛要失去知觉。但就在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训练时的汗水与坚持,耳边回响起同学们的加油声,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推动着我继续向前。
最终,当我踉跄着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虽然我没有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但我战胜了自己,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那一刻,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但我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豪。
这次选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也让我明白,面对困难与挑战,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那一步,选择坚持与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成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选择”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二、立意。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选择。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我们选择,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退缩逃退……选择中有你的故事,也有你的喜怒哀乐。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写作内容。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对选择的看法。无论写什么,都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注意用上学到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篇点题。
过程:叙述一两件事,突出故事情节,注意叙事六要素,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
结尾:点明主旨,抒发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