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读书节序盲
书是míng mèi( )的阳光,书是轻柔的wēi fēng( ),它给予我们làng màn( )的想象与精神的jì tuō( )。读书让我们在漫长的时光中,不再pái huái( ),不再jì mò( )。在读书节,我们郑重宣誓:面对严峻的考验,我们以书为盾,fáng yù( )生活风浪的qīn xí( ),当面对jiān ruì( )的质疑时,我们更将以书为剑,让思考引领我们勇往直前。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2.观察“峻”的字形演变并填空。
“峻”是形声字,其中“( )”是形旁表意,“( )”是声旁表音,本义是山高而陡。与文段中“严峻”的“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严刑峻法 B.崇山峻岭 C.风骨峻峭
3.读书积累词语,请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从古至今,我国都不缺少“脊梁式”的人物。在地面上造出“天空”的气体动力学家俞鸿偶先生的事迹令我肃然起敬;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的“人民教育家”黄大年使我( );在逆境中崛起,探索运动极限的“中国飞鱼”潘展乐更是让我( )。
4.读书丰富表达。
如果我要写节日,就不能只写节日。我要写春节,门前张贴的“福”字寓意福气盈门:我要写 节, 寓意 。
5.恰逢读书节,请你用上一句关于读书的诗句、俗语或谚语来规劝他人多读书。
语文,是我们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工具,是我们体察生活、学习道理的利器。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六年前,① zhì nèn 的我从拼音识字开始学习语文,如今,我已经掌握了听说读写、诗词赏析的本领。自从遇见语文,有多少瞬间令人难以忘怀:难忘和同学② yī wēi 在一起阅读③ shū jí ;难忘跟着课文去旅行,和红军一起翻越崇山(俊 骏 峻 梭)岭,和作家一起欣赏④ jiǎo jié 的月光,和诗人一起咏叹挺立在劲风中的翠竹……
②六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犹记得,在那⑤ mínɡ mèi 的时光里,我和同学们一起轻叩诗歌大门,整理诗集;在“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资料,感悟先辈精神。在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们认识了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却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在老舍的《北京的春节》里,我们更是深切体会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含义。我们在(瓣 辩 辨 辫)论会上唇枪舌剑,在运动会上挥汗如雨,在书法课上大显身手,在研学途中用心观察以获取写作灵感 ……
③语文,让我们不断汲取智慧,收获知识,成就更好的自己。
6.读拼音写词语。)
① ② ③ ④ ⑤
7.用“√”选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汉字。
8.文中的“搜”字,音序是 ,再查音节 ,第十笔的笔画名称是 。
9.下列与词语“难以忘怀”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终生难忘 B.刻骨铭心 C.忘乎所以
D.念念不忘
10.红红准备用赵孟頫的字体打印上面的文段,她认为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是赵孟頫作品的是( )
A.
B.
C.
D.
11.根据语段中加点字“劲”的意思判断,下列词语中的“劲”与“劲风”中的“劲”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劲
jìn:①力气;②作用、效力;③精神,情绪;④趣味。
jìng:坚强有力,力量大。
A.药劲
B.闯劲
C.没劲
D.劲敌
12.读到文中的词语“唇枪舌剑、挥汗如雨”,你想到了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13.文中提到“鲁迅”,鲁迅的原名为 ,用拼音拼写他的原名应该是 。
14.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1) ”的不舍;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迢迢牵牛星,(2) ”的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3) ”的思念。我们浸润在墨香中的成长。老师讲解古文时《荀子》的“(4) ”,让我们懂得后辈亦能超越前人;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时,那句“(5) ,西出阳关无故人”让离别染上诗意。“(6) ,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张继勾画了霜天寒夜、江枫渔火的景象。
在清明节到来时,学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阅读文段,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清明时节,同学们来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献花环,jì tuō无限敬仰和āi sī。回望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艰难处境,①________________是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②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的改革发展时期,来自wǔ hú sì hǎi的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了中国人民能chè dǐ摆脱bō xuē阶级的cán bào统治和yā pò,他们不忘初心使命,不怕流血xī shēng,为革命的胜利奋斗到底。李大钊“铁肩担道义”,为共和国播撒革命的火种;张思德初心永恒,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有价值;焦裕禄甘愿做公仆,心中装着人民,鞠躬尽瘁;邓稼先tōng xiāo达旦潜心研究,为中国核弹的研发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鲜血灌溉梦想,建立了卓高功勋,构筑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事迹让人不禁分外感动。
15.根据拼音将相应词语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注意把字写美观。
16.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7.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可换成一个四字词语,使表达更简洁,你建议更换的词语是
18.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处境(chǔ jìng) B.不禁(bù jīn) C.分外(fēn wài)
19.下列词语中“益”的意思与文段中“利益”一词中“益”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延年益寿 B.受益匪浅 C.多多益善 D.精益求精
20.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六(1)班班会上,就如何传承革命精神,老师让大家即兴发言。如果老师也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你会说:
2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100年前,为了①chè dǐ摆脱剥削和②yā pò,来自__________的人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以民族的③jiě fàng和人民的④lì yì为奋斗⑤mù biāo,他们不怕⑥pī píng,不怕受伤,甚至不怕⑦zàng shēn于战场。正如司马⑧qiān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⑨tài shān,或轻于鸿毛。”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为了人民而⑩xī shēng,就是__________。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字词。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2)“削”是多音字,在词语“剥削”中读作 ,在“削铅笔”“刀削面”中读作 ,由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知,“削”的本义应该与 有关。
(3)将下面的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序号)。
①古往今来 ②五湖四海 ③叶落归根 ④死得其所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电影中的女孩在风雪中无处①duǒ cáng,只能独自一人在黑黑的街道上②pái huái。她穿着又薄(bó báo)又破的衣服,在冰凉的地面上③chì luǒ着双脚,慢慢地向前④nuó dong着瘦弱的身躯。她仿佛寒风中的一缕⑤yóu sī,一不小心就会被吹散(sǎn sàn)。看到这里,我不禁(jīn jìn)头涔(cén suì)涔而泪潸(lín shān)潸了。
22.给文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4.下面是词语“pái huái”的释义,它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疑不决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25.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是两个特殊结构的词语,其中“头涔涔”使我想到四字词语 ,“泪潸潸”使我想到四字词语 。这种结构的词语还有 、 。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公园里阳光①míng mèi,②wēi fēng拂面,我却毫无③jué chá,感觉这里一片④huāng liáng。我在公园门口徘徊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见珺珺的身影,不禁深深地⑤tàn xī:“等待可真难挨啊。”低下头,只见一只小蚂蚁正费力地⑥nuó dong着一块⑦miàn bāo。我轻轻地⑧bō nòng了一下它不停晃动着的触角,它便如临大敌,⑨jīng huáng地加速爬走。我对着这可爱的小家伙轻轻地@niàn dao:“你知道我朋友在哪吗?”
26.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2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文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禁止 挨近 晃眼 B.禁不住 挨饿 摇晃
C.软禁 挨骂 明晃晃 D.百无禁忌 挨门挨户 摇头晃脑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徘徊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选择。
B.由于没有想好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一直在门外徘徊,不敢进去。
C.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从没有超过90分。
D.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
29.文段是围绕哪个中心句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根据下面三种事物的自述,看拼音写字词,并完成练习。
①塞外的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yān yàn)山上,恰似一把弯钩。我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金luò( )脑,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啊!
②我经过qiān chuí wàn záo( )被人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烈火fén shāo( )当作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③我的根牢牢地扎(zā zhā)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难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吹打也依然坚劲。
30.看拼音写字词和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1.下列加点的“劲”与文段中“坚劲”的“劲”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费劲 B.干劲儿 C.刚劲有力 D.劲头
32.下面词语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luò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B.清白:清楚、明白。
C.坚劲:坚强有力。
33.以上进行自述的三种事物分别是什么?想一想,把答案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下面是小明与大家分享的日记片段。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wēi fēnɡ lǐn lǐn( )地“站”着。随着zhǎn dīnɡ jié tiě( )的一声“点火”,火箭发射成功。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所有的航天人心潮澎湃,他们经历过jǔ sànɡ( ),受到过质疑,但是凭着骨子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坚守,最终谱写了中国航天梦的新篇章。
2022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按照预定计划正式开讲。“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 bié chū xīn cái( ),我不禁看得入了迷。
34.根据拼音,结合语境,把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5.听了小明的分享,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下列想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我非常激动和自豪。
B.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之所以发射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所有航天人的努力和坚持。
C.“天宫课堂”让我们感受到太空科技的美丽与神奇。
D.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努力拼搏,浩瀚太空必将会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
36.小明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入了迷,请发挥想象,把小明入迷的样子写具体。(至少用上两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37.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老师做了总结发言:“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走的人多了, ’。”
读顺顺《观升旗有感》,完成练习。
十月一日是伟大祖国75岁生日。一大早儿,我们就赶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兴奋地等着,盼着。天刚蒙蒙亮,随着“咔咔”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国旗护卫队员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xuān( )闹的广场骤然sù( )静下来。国歌zòu( )响的shùn( )间,我心潮péng pài( ),目光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移动,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38.请将汉语拼音代替的字词按出现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把字写工整、美观。
闹 静 响 间
39.下列各组词语中,哪一个带点字的读音与“兴奋”的“兴”读音相同,把它选出来。( )
A.高兴 B.兴冲冲 C.兴致勃勃 D.伟大复兴
40.把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选出来。( )
A.迷蒙 B.蒙胧 C.蒙蒙亮 D.启蒙老师
41.联系短文,与“骤然”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悄然 B.突然 C.恍然 D.颓然
42.在“一大早儿,我们就赶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这句话中,“赶”的意思是( ),把它选出来。
A.追 B.遇到,碰上
C.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 D.驱逐
阅读倡议书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应如绚丽的jǐn( ① )缎,点zhuì( ② )着彩红的班斓、黄莺的啼鸣。可如今,瞧那大漠似毯却满是燥意,河流不再chéng( ③ )碧,森林逐渐衰tuí( ④ ),____________,资源遭到了滥采……地球仿佛一位瘦削、单薄的老人,发出一声声叹息,敲打着我们的心。目堵这一切,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大家一起携手,凝心聚力,为环境保护⑤______源源不断的力量,将生活中每一个绿色低碳的小举动⑥______环保的大浪潮中,不再让地球的生态系统变得更糟糕,让地球重新焕发出悦目的光彩,让这股浪潮推动地球家园向着更美好的生态环境迈进。
43.上面倡议书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彩红(hóng) 大漠(mè) 资源(zī) 糟糕(zāo)
B.似毯(tǎn) 班斓(bān) 瘦削(xiāo) 迈进(mài)
C.黄莺(yīng) 燥意(zào) 单薄(bó) 凝心聚力(níng)
D.滥采(làn) 悦目(yuè) 目堵(dǔ) 袖手旁观(xìu)
44.结合上文语境,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jǐn( )缎 点zhuì( ) chéng( )碧 衰tuí( )
45.在上文⑤、⑥处应分别填入下列哪个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
A.汇入 汇聚 B.汇聚 汇入
46.在上文画横线处续写句子,和画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句。
主题研学活动开始前,文文拟写了一份开场白,请完成以下任务。
从老师宣布开始要举行“传承 成长 向未来”主题研学活动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心潮péng pài( ),思绪万千:我想去看看那如lǜ tǎn( )般的草原,感受蒙古族的热情和sǎ tuō( );我想去看看那奔腾而来的黄河,它是人类文明的yáo lán( );我想走进丛林,近距离拍摄地面上的tái xiǎn( ),在夜晚感受qīng yōu( )的月光,尽情地享受大自然kāng kǎi( )的馈赠;我想去到海边,去看看cháo xùn( )来时的跳鱼儿,亲自mù dǔ( )大海的chéng bì( )。同学们都对这次研学之旅充满了期待!
47.请根据拼音补充文段中的词语。
48.传承中华文化,正确书写词语很重要。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飘带舞 全神惯注 排山倒海 B.别出新裁 暴露无遗 望乎所以
C.自作自受 念念有词 心满意足 D.斩钉截铁 惊天动地 技高一畴
49.传承中华文化,正确的理解也很重要。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秋季运动会上,我们班的舞龙表演是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全场压轴的节目。
B.“诗仙”李白酒后常常诗兴大发,妙笔生花。
C.研学时,同学们在山上看到一座天然石像,不禁感叹其巧夺天工。
D.这场晚会的节目全是些黄钟大吕,让人打哈欠。
认真阅读段落,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本学期,我们在阅读中获得了一段段(dú tè)的体验。狼牙山上,五壮士(háo mài)的口号声响彻山谷;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上(pái shān dǎo hǎi)般的掌声成为了永恒的(jì yì);(páo xiào)的洪水中,似乎还能听到老支书(shēng yīn shā yǎ)的喊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50.根据文段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在中。
51.与文段中“负重前行”的“负”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负责 B.负荆请罪 C.负面 D.负担
52.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牙 ( ) 支 ( )
53.段落中“壮”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根据右侧字典截图,“壮士”一词中的“壮”字应选择第 种解释。
壮(壯)zhuàng ①健壮,有力(强一):~士|年轻力~|庄稼长得很~。[壮年]习惯指人三四十岁的时期。②雄伟,有气魄:~观|~志凌云。③增加勇气或力量:~一~胆子。[壮族]我国少数民族,参看附表。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明媚 微风 浪漫 寄托 徘徊 寂寞 防御 侵袭 尖锐 2. 山 夋 A 3. 钦佩不已 心悦诚服 4. 中秋节 家人围坐吃月饼赏月 团圆美满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能让文字像清泉一样自然流淌。
【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及声调,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媚、微、漫、寄、寂、寞、御、袭”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形声字的理解。
峻:读作【jùn】,形声字,“山”为形旁表示字的意义,指山高而陡峭;“夋”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的一部分。
严峻:严厉、严肃,严重的意思;峻:严厉、严格。
A.“严刑峻法”意思是法律制裁措施严厉,执行严格;峻:严厉,严格。
B.“崇山峻岭”形容山峰高大而陡峭;峻:山高而陡峭。
C.“风骨峻峭”意思是形容文笔或作文的风格刚劲有力。峻:刚劲有力。
由此可知,“严峻”与“严刑峻法”中的“峻”意思相同,都有“严厉、严格”的意思。
故选A。
3.本题考查近义词。
题目要求用与“肃然起敬”意思相近而说法不同的词语,表达对人物的由衷敬佩即可。
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
和“肃然起敬”意思相同的词语有:钦佩不已、由衷钦佩、倍感敬意等。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回忆常见节日,任选一节日及其典型习俗(如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吃月饼等),并写出“寓意”即可。节日要与习俗、寓意对应。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如:我要写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寓意阖家团圆。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积累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或俗语、谚语,引用并以简要的话语劝人读书即可。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如:“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才能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6. 稚嫩 依偎 书籍 皎洁 明媚 7.峻 辩 8. S sou 竖 9.C 10.B 11.D 12.在一场校园辩论赛上,正反双方就“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了激烈辩论。正方辩手自信满满地阐述网络在学习资源获取等方面的优势,言辞恳切。反方辩手立刻抓住要点进行反驳,用一个个真实案例说明网络带来的危害。双方你来我往,每一句陈述都针锋相对,仿佛战场上的交锋,那激烈的言辞好似一把把利剑,在空气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现场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13. 周树人 Zhou Shuren 14. 杨柳依依 皎皎河汉女 不知秋思落谁家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劝君更尽一杯酒 月落乌啼霜满天
【解析】6.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稚”“嫩”“籍”“媚”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7.本题考查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
俊:相貌清秀好看;容貌美丽(跟“丑”相对)。
骏:好马。
峻:山高而陡。
梭:旧式织布机上牵引纬线(横线),使与经线交织的工具,多用硬质木料制成,中间粗,两头尖,形状像枣核。也叫梭子。
结合字义,可知,形容“山”和“岭”,应选:峻;
瓣:花瓣,组成花冠的各片。
辩:说明是非或真假,争论。
辨:辨别;分辨。
辫:辫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儿。
结合字义,可知,与“论”成词,应选:辩。
8.本题考查查字典和笔画。
“搜”的读音是:sōu,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S,再查音节:sou,笔顺是:,第十笔是:丨,名称是:竖。
9.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A.终生难忘:一生都难以忘怀。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诲铭记于心。也形容对某一段时光难以割舍。
B.刻骨铭心:像镂刻在骨头和心上。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
C.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D.念念不忘: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结合词义,可知,与“难以忘怀”意思不相近的词是:忘乎所以。
故选C。
10.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A.结合作品可知,上面写的是“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等内容,此字骨力劲健,笔画粗细变化明显,结构紧凑,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B.结合作品可知,上面写的是“天地阖辟,运乎鸿枢,而乾坤为之户……”等内容,此字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是赵孟頫的《三门记》;
C.结合作品可知,上面写的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等内容,此字用笔细腻多变,线条流畅灵动;结构欹侧呼应,疏密自然;章法疏朗错落,气韵连贯;兼具骨力与妍美,是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D.结合作品可知,上面的内容是“陈大道无名上德不……”等内容,此字结构严谨,字形方正,笔画劲挺,方圆兼施,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故选B。
11.本题考查多音字。
A.药劲(jìn):药物的效力或作用。
B.闯劲(jìn):猛冲猛干的劲头。
C.没劲(jìn):没有力气。
D.劲(jìng)敌:强有力的敌人或对手。
劲(jìng)风:强而有力的风。
故选D。
12.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结合题干可知,是写由“唇枪舌剑、挥汗如雨”想到的情景。解答时,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意思来写出想到的情景,只要想象合理即可。
唇枪舌剑:嘴唇如枪,舌头似剑。形容论辩激烈,言辞非常尖锐犀利。
挥汗如雨:形容天热出汗多。
如:唇枪舌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围绕着一个热门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正方同学言辞犀利,反方同学也不甘示弱,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他们的语言如同利剑,直指对方的论点,试图找出破绽。观众们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整个教室充满了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正方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但反方同学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场辩论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和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挥汗如雨:在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在烈日下奋力拼搏,汗水如雨般从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他们不顾疲惫,全力以赴,只为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
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字的拼写规则。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怀着现实关切,创造性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
名字的拼写规则: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分开写;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一律小写、连写;周树人的正确拼写是:Zhou Shuren。
14.本题考查诗词及名言的积累与默写。
书写时要注意“柳”“皎”“落”“酒”“霜”的正确写法。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儒学先师荀子《劝学》,意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5.寄托 哀思 五湖四海 彻底 剥削 残暴 压迫 牺牲 通宵 16.无论 还是 17.死得其所 18.C 19.B 20.我们要思想上树立良好品德,坚定信仰,崇敬我们的红色文化,把革命烈士们的热情和精神传承下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中要多去了解和学习我们的红色文化,有时间多去革命文化地参观学时多读一些革命书籍,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
【分析】这篇阅读文章以清明节缅怀先烈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典型人物事例,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文章语言庄重而富有感染力,运用排比句式(“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革故鼎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增强气势,通过具体人物(李大钊、张思德等)的事迹点面结合地呈现主题。文中穿插拼音填空的设计,既考查字词基础,又强化了情感教育。整体构思巧妙,将语文训练与德育教育自然融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红色主题教育范文。
15.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寄、哀、湖、彻、剥、残、暴、牺、牲”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6.本题考查关联词。
句子结构为“回望……,①……的革命岁月,②……的改革发展时期”,需用表示并列的关联词连接两个时期,“无论……还是……”符合语境。
17.本题考查词语替换。
原句是“张思德初心永恒,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有价值”,这里“死得有价值”可以换成“死得其所”,因为“死得其所”指死得有意义,符合语境。
18.本题考查读音。
C.分外(fēn wài)——fèn wài。
19.本题考查字词意思。
“利益”的“益”是好处、好处的意思。选项中,A延年益寿的“益”是增加,B受益匪浅的“益”是好处,C多多益善的“益”是更加,D精益求精的“益”是更加。
故选B。
20.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需结合“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行动,语言简洁积极,符合小学生身份。
示例: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认真学习先烈事迹,珍惜幸福生活;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学习先辈坚韧的精神,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21.(1) 彻底 压迫 解放 利益 目标 批评 葬身 迁 泰山 牺牲
(2) xuē xiāo 刀
(3) ② ④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结合语境,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彻”“解”“批”“葬”“泰”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本题考查多音字和形声字。
削:读“xiāo”时,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 。这是较为口语化的用法,强调具体的动作,动作对象往往是单个具体的事物。读“xuē”时,义同 “削(xiāo)”,但通常用于一些复合词或书面语中,更具抽象性,常表示抽象的减少、去除或剥夺等含义。
“剥削”的意思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是一种抽象的经济行为描述,“削”应读“xuē。
“削铅笔”指用刀或专门的削笔工具,将铅笔一端的木质部分去除,使笔芯露出合适长度,方便书写或绘画,“削”应读“xiāo”。
“削刀面”指的是一种山西特色传统面食,制作时厨师手持特制的刀具,将面团削成一片片薄而均匀的面片,直接削入锅中煮熟,成品口感筋道,“削”应读“xiāo”。
“削”从刀,肖声,从其字形结构能看出,它的本义大概率与刀的切割动作相关。
(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①古往今来:指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该词描述时间跨度,涵盖过去、现在,常用来引出对漫长历史时期内事物的讨论。
②五湖四海:原指五个大湖及四海之地,现泛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强调地域的广阔和多样性。
③叶落归根: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本土。
④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常用来赞扬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从语境“100年前,为了…… 来自 的人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可知,这里强调的是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人们来自不同地方,“五湖四海”表示全国各地,符合语境。故第一空填“五湖四海”,选②。
前文提到“他们以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为奋斗目标……甚至不怕葬身于战场”,表明他们为人民而牺牲,“死得其所”意思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与前文所表达的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精神相符。故第二空填“死得其所”,选④。
22.báo sàn jīn cén shān 23. 躲藏 徘徊 赤裸 挪动 游丝 24.① 25. 大汗淋漓 泪如雨下 懒洋洋 软绵绵
【解析】22.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薄”读báo时,1、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跟“厚”相对。2、(味道)淡,不浓(跟“厚”相对)。3、(感情)冷淡,(情义)不深。4、(土地)不肥沃。读bó时,1、微;少。2、不厚道;不庄重。3、看不起;轻视;慢待。4、迫近。5、义同“薄”(báo)。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单薄、淡薄、浅薄、薄田。读bò时,1、见“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卵形或长圆形,花淡紫色,茎叶有清凉的香气,可入药,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散”读sàn时,1、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分开(跟“聚”相对)。2、散布;分发;分给;分散。3、排遣;排除。4、(北方官话)解除协议或契约;解雇。读sǎn时,1、没有约束。2、零星的;不集中的。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4、(Sǎn)姓。
“禁”读jīn时,1、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2、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读jìn时,1、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2、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3、拘押:囚禁。监禁。禁闭。4、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5、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又薄又破(yòu báo yòu pò):容物体既薄且有破损的状态。
吹散(chuī sàn):(风等)把东西吹开使分散。
不禁(bù jīn):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
涔涔(cén cén):形容汗、泪、水等不断流下。
潸潸(shān shān):形容流泪不止。
23.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藏”“裸”“挪”“游”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4.本题考查词语在文段中的含义理解。
结合文段句子“电影中的女孩在风雪中无处duǒ cáng,只能独自一人在黑黑的街道上pái huái。”可知,电影中的女孩在街道上,这里的“徘徊”是指她在街道上走来走去,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处于无处可去的状态,所以应选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故选①。
2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积累。
文段中提到的“头涔涔”和“泪潸潸”是两个具有特殊结构的四字词语,它们都遵循了“ABB”式的结构模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头涔涔”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汗水不断流淌的状态,给人一种湿润、流动的感觉。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个词语时,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其他描述汗水或湿润状态的四字词语,如:挥汗如雨、汗流浃背、汗如雨下等。
同样地,“泪潸潸”一词通过“潸潸”这一叠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泪水不断流淌的状态,给人一种悲伤、凄凉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想到的四字词语,如:泪流满面、泪眼汪汪、潸然泪下等。
这种“ABB”式结构的词语,如:笑嘻嘻、笑眯眯、汗津津、泪汪汪等。
26. 明媚 微风 觉察 荒凉 叹息 挪动 面包 拨弄 惊惶 念叨 27.B 28.B 29.等待可真难挨啊。
【解析】26.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媚”“微”“荒”“拨”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7.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文中“不禁”的“禁”读“jīn”,“难挨”的“挨”读“ái”,“晃动”的“晃”读“huàng”。
A.jìn/āi/huǎng,三个读音与文中词语不一致。
B.jīn/ái/huàng,与文中“不禁”“难挨”“晃动”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
C.jìn/ái/huǎng,该项中“明晃晃”的“晃”读音与文中“晃动”的“晃”读音不同。
D.jìn/āi/huàng,该项中“百无禁忌”的“禁”和“挨门挨户”的“挨”读音与文中不同。
故选B。
28.本题考查多义词。
文中“我在公园门口徘徊了很长时间”里的“徘徊”,意思是在公园门口来回地走,体现出“我”等待朋友时,在原地走来走去的状态。
A.“她徘徊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中的“徘徊”是指在两种选择之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是一种心理上的纠结状态,与文中表示在公园门口来回走动的“徘徊”意思不同。
B.“他一直在门外徘徊,不敢进去”中的“徘徊”指在门外走来走去,与文中“我在公园门口徘徊了很长时间”中“徘徊”的意思一致,都是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C.“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中的“徘徊”是指成绩在某个数值附近上下波动,不是指具体的行走动作,与文中“徘徊”的意思不同。
D.“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徘徊”中的“徘徊”是指产值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波动,和表示行走的“徘徊”意思不一样。
故选B。
29.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文段主要描述“我”在公园门口等珺珺的情形。开头通过环境与“我”感受的反差,体现“我”心情不佳。接着写“我”长时间徘徊不见珺珺身影而叹息,后面拨弄蚂蚁及对蚂蚁念叨,都围绕等待展开。
所以中心句是“等待可真难挨啊” ,需用波浪线画出此句。
30.络 千锤万凿 焚烧 yān zhā 31.C 32.B 33. 马 石灰石 竹子
【解析】30.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及辨析字音。
书写时注意“络”“锤”“凿”“焚”“烧”的正确写法。
“燕”读“yàn”时,作名词指燕子;作形容词通“宴”,有安乐、安闲之意。读“yān”时,指周朝国名、河北北部,也是一个姓氏。
在文段中“燕山”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故选“yān”。
“扎”读“zhā”时,有“刺”“驻扎”“钻”等意思;读“zā”时,意思是“捆,缠束”“把儿,捆儿”;读“zhá”时,常见于“挣扎”一词。
在文段“我的根牢牢地扎(zā zhā)在岩石缝中”中,“扎”是指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有“扎根”之意,故选“zhā”。
31.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文段中“坚劲”的“劲”读“jìng”,表示坚强有力。
A.费劲:读fèi jìn,费力。
B.干劲儿:读gàn jìn ér,做事的积极性。
C.刚劲有力:读gāng jìng yǒu lì,形态或风格挺拔有力。
D.劲头:读jìn tóu,力量;力气。
故选C。
3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意思。
B.第②自然段“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语境中,“清白”指的是石灰洁白的本色,这里象征着高尚的节操,而不是“清楚、明白”的意思,所以该释义错误。
故选B。
3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第①自然段“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金络脑,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啊”,“金络脑”是古代马具,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且渴望戴上它在原野奔驰,由此可判断该事物是“马”。
第②自然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石灰石被开采出来,经历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的角度,以第一人称自述,生动地展现了石灰石的特点和品质,所以自述的事物是“石灰石”。
第③自然段描述“我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难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吹打也依然坚劲”,竹子常生长在岩石缝隙等环境,以坚韧、能抵御风雨著称,“坚劲”一词更突出其顽强品质,所以确定是“竹子”。
34. 35.B 36.小明紧紧地盯着屏幕中的内容,认真地看着:有时候开心地笑了;有时候眉头紧蹙;有时候又发出赞叹的声音。 37.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解析】34.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威、凛、截、丧、裁”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这句话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的原因”和“是因为”杂糅,可删除“的原因”。
故选B。
36.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题目要求描写小明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入迷的样子,至少使用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围绕“入迷”这一状态,重点描写小明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突出他专注、投入的样子。通过细节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眼睛一眨不眨、身体前倾、表情变化等。
示例:小明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抓住膝盖,脸上写满了惊讶和好奇;当航天员展示实验时,他忍不住“哇”地叫出了声,手指不自觉地跟着比划,嘴里还小声嘀咕:“太神奇了!”妈妈叫他吃饭,他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被轻轻拍了拍肩膀,才如梦初醒。
37.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识记。
书写时注意“地、路、便”的正确写法。
38. 39.D 40.C 41.B 42.C
【解析】38.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喧”“瞬”“澎”“湃”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9.本题考查的是对多音字 的辨析能力。
“兴”读音“xīng”时:有兴起、起来,使盛行等意思。读音“xìng”时:常用来表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等。“兴奋”意思是振奋、激动,体现一种情绪上的昂扬状态。故“兴”读“xīng”。
A.“高兴”:表示愉悦、快乐的情绪。故“兴”读“xìng”;
B.“兴冲冲”:用来形容人很有兴致、情绪高涨的样子。故“兴”读“xìng”;
C.“兴致勃勃”:指的是充满兴趣、热情的状态,故“兴”读“xìng”;
D.“伟大复兴”:有振兴、兴盛起来的意思,故“兴”读“xīng”;
故选D。
40.本题考查的是对多音字 的辨析能力。
“蒙”读音“méng”时:遮盖,承受,遭受,形容雨点细小,愚昧,知识未开等意思。读音“mēng”时:欺骗,哄骗,昏迷,神志不清等意思。读音“měng”时:多用于少数民族名称等专有名词中。
A.迷蒙:形容烟雾等模糊、看不清楚的样子。故“蒙”读“méng”。
B.蒙胧:意思是月光不明,或者泛指事物模糊不清、看不真切。故“蒙”读“méng”。
C.蒙蒙亮:指天色刚开始有点发亮。故“蒙”读“mēng”。
D.启蒙老师:指的是对初学者在知识学习、品德培养等方面给予最初引导、启发,帮助其开启学习之门、初步摆脱懵懂无知状态的教师。故“蒙”读“méng”。
故选C。
41.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在短文中“骤然”的意思是:广场原本是喧闹的状态,在国旗护卫队员走来这个情况下,一下子、很突然地就变得安静了下来,强调这种从喧闹到安静的变化发生得十分迅速且意外,没有事先的预兆。
A.“悄然”有两种常见含义。其一,形容忧愁的样子;其二,指寂静无声的样子。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安静、无声或者带有忧愁的状态。
B.“突然”意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预料,强调事情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与“骤然”表达的那种短时间内快速、意外地发生变化的意思较为契合。
C.“恍然”常用来表示猛然清醒的样子,或者是忽然领悟、明白过来的状态,侧重于描述人从迷糊、不懂到一下子清醒、知晓的心理变化过程。
D.“颓然”多形容败兴、萎靡不振的样子,体现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上的低落、消沉。
故选B。
42.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
在“一大早儿,我们就赶到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这句话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是在特定时间进行的庄严且备受瞩目的活动,人们都十分重视,想要亲身感受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以大家会特意早早起床,加快出门、赶路等一系列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准时或者提前到达广场,不错过观看升旗仪式这一神圣时刻。所以“赶”在这里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的意思。
故选C。
43.C 44. 锦 缀 澄 颓 45.B 46.冰川正在消融
【解析】4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A.彩红(hóng)——彩虹,大漠(mè)——(mò);
B.班斓(bān)——斑斓,瘦削(xiāo)——(xuē);
D.袖手旁观(xìu)——(xiù);
故选C。
44.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锦、缀、颓”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4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汇聚”意味着聚集、积聚,强调的是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起的过程或状态;
“汇入”表示流入、加入某个更大的整体或集合中。
从“为环境保护⑤______源源不断的力量”可知,指从四面八方积聚力量的意境,故选“汇聚”。
从“将生活中每一个绿色低碳的小举动⑥______环保的大浪潮中”可知,指将绿色低碳的小举动加入环保的大浪潮中,体现小举动被整合进大潮流中的过程。故选“汇入”。
故选B。
46.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续写句子并与画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句的要求,我们需要保持句子的结构和意境的一致性。画波浪线部分是“河流不再澄碧”和“森林逐渐衰颓”,这两个句子都描述了自然环境的退化现象,并且都采用了“主语+不再/逐渐+动词+形容词”的结构。续写句子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与河流、森林相似的自然元素,并描述其类似的退化现象。同时,保持与前文相同的句子结构。
如:河流不再澄碧,森林逐渐衰退,天空难觅蔚蓝,资源遭到了滥采……
47. 澎湃 绿毯 洒脱 摇篮 苔藓 清幽 慷慨 潮汛 目睹 澄碧 48.C 49.B
【解析】47.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湃、洒、篮、藓、幽、慨、汛、睹、澄”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48.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禁飘带舞——襟飘带舞,全神惯注——全神贯注;
B.别出新裁——别出心裁,望乎所以——忘乎所以;
D.技高一畴——技高一筹。
故选C。
49.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压轴”原指戏曲演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节目,现在泛指最精彩、最重要的节目。文中的“我们班的舞龙表演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并不能体现该节目是最精彩、最重要的,因此“压轴”一词使用不当。
C.“巧夺天工”比喻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常用来形容工艺技术精妙,而题中的“天然石像”是自然形成的,与“巧夺天工”不符。
D.“黄钟大吕”指高雅、庄重的作品,用来形容晚会节目内容“让人打哈欠”不符合语境。
故选B。
50.
51.C 52. 鸦 乌鸦 技 技术 53. 丬 3/三 ①
【解析】50.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先拼读,再写词语,写完拼读检查是否正确,写的时候注意笔顺笔画,要整洁美观。书写的时候注意“独、豪、倒、咆、哮、声”的正确写法。
51.本题考查多义字。
负重前行:指背着沉重的负担向前行走。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责任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负”字意思是承担重量,比喻承受压力或负担。
A.负责:1、担负责任。2、认真踏实;尽职。“负”字的意思是担负、承担。
B.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负”字是背着、承担的意思。
C.负面: 坏的消极的一面。通常指情绪,生活等等。“负”字的意思是坏的消极的。
D.负担: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承受压力。“负”字的意思是承当、承担。
故选C。
52.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及演变及给字组词。
“牙”字加“艹”字头,组成新字“芽”;组词为“发芽、出芽、芽孢”;“支”字加“口”字旁,组成新字“吱”,组词“吱吱叫、吱一声”。
53.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及字义。
“壮”是左右结构的字,一共有6画,“丬”旁;所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丬”,去掉部首3(三)画,再查3(三)画,就可以找到“壮”字所在的页码。
壮:1、①健壮,有力(强一):~士|年轻力~|庄稼长得很~。[壮年]习惯指人三四十岁的时期。②雄伟,有气魄:~观|~志凌云。③增加勇气或力量:~一~胆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壮:健壮;强有力的。故“壮士”一词中的“壮”字应选择第①种解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