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素养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星星在展板上看到了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陶罐(táo) 懦弱(xū) B.称职(chēng) 皱纹(zhòu)
C.抱怨(yuàn) 撒手(sā) D.遵循(zhūn) 希冀(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缭乱 无忧无虑 B.辩论 精美别致 C.告戒 没精打采 D.旭日 相提并论
3.下列选项的四字成语不属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 B.女娲补天 C.邯郸学步 D.滥竽充数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 )
A.绿阴不减来时路。(树荫) B.春风送暖入屠苏。(指一种酒)
C.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 D.迟日江山丽。(春日)
5.下列成语填入句子的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我看这件事不用发愁,“______”,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近朱则赤,近墨者黑
6.与“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B.太阳会发光发热,像个大火球。
C.这条公路很长很长,犹如一条丝带。
D.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7.老师说:“我请同学们转告家长,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下列选项转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老师说,家长要请同学们转告,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
B.老师说,我请同学们转告家长,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
C.老师说:“他请同学们转告家长,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
D.老师说,他请同学们转告家长,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
二、填空题
8.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
夏日黄昏,几只野鸭在湖水中嬉戏,人们三三两两fàn zhōu( )湖上。ǒu ěr( )有几只蜻蜓从湖面掠过,用翼尖轻轻点一下水面。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岸边的石榴花了,看它们一朵有一朵的zī shì( ):有的含苞待放,那花骨朵儿饱胀得都快要pò liè( )了;有的已经完全盛开,火红的huā bàn ( )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明艳动人。
9.请你帮森林管理员写一则通知,告知三年级全体同学7月1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集合,参加寓言故事大会。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中宋人守株的结果是“ , 。”从中我们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有侥幸心理。
(2)老师教导我不要听信传言,而要去亲眼看看他的表现,因为“ , ”。即使他犯了错,但是只要他能改正就是好的,毕竟“人谁无过? , ”。
(3)我国古代文学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春天的诗篇,如杜甫在《绝句》中所写的“ , ”用动静结合的景物展现出了春天的美;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 , ”两句诗用桃花、江水等春天的典型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美好。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神奇的克隆
①《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②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③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④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⑤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⑥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⑦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⑧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⑨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柳树 B.马铃薯 C.仙人掌 D.玫瑰花
1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 )作用。
A.总述 B.承上启下 C.归纳 D.分述
1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克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是( )
A.使恐龙重生。 B.培植人体器官。
C.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D.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15.“一些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中的“左右”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阅读理解。
寄居蟹造房子
①大海里有一只寄居蟹,他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
②他骄傲地对海螺说:“你的房子多难看呀!我要造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那是一幢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
③海螺说:“蟹大哥,房子造好了,我一定去参观学习。”
④寄居蟹又洋洋得意地来到黄花鱼的家,嘲笑道:“老弟,你这乱石堆的房子真难看。我要造一幢用珍珠镶(xiāng)起来的房子,那是一幢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寄居蟹大哥,你的房子造好了,我一定去祝贺,向你学习。”黄花鱼谦虚地说。
⑤“不着急,温暖的太阳还在照着我呢!”寄居蟹边想边到处走,见到谁都讲一番造房子的事。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大家还是没有见到那幢房子。
⑥一天,鱼儿们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见到了寄居蟹,他们都问:“蟹大哥,这就是你造的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吗?”寄居蟹听了,把身子缩进螺壳里,好久也不敢把头探出来。
16.寄居蟹的愿望是想造一间怎样的房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他要造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 B.他要在破旧的海螺壳里造房子
C.他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 D.他要造一间用珍珠镶起来的房子
17.最后,寄居蟹的家是( )
A.一个破旧的海螺壳 B.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
C.一间大家都羡慕的房子 D.一间用珍珠镶起来的房子
18.寄居蟹最后“把身子缩进螺壳里,好久也不敢把头探出来”,是因为( )
A.它觉得寂寞 B.它觉得害怕 C.它觉得羞愧 D.它觉得寒冷
19.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
A.寄居蟹请海螺、黄花鱼等好朋友,帮助他建造了房子。
B.寄居蟹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就认真考虑怎么去造房子。
C.大家嘲笑寄居蟹不造房子,他从此都不敢走出来见人。
D.寄居蟹想造房子只说不做,最后只能寄居在海螺壳里。
2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路要自己走,关要自己闯 B.苦练日久,得心应手
C.没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关 D.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
21.读了寄居蟹的故事,你想对寄居蟹说些什么?
四、书面表达
22.习作
要求:根据所给的开头,续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写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字数300左右。
开头:小精灵怪从爸爸那儿学了很多咒语,他用咒语变出玩具、花园、城堡。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精灵怪念错了咒语,把自己变成……
《期末素养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C C A D
1.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懦弱(xū)——nuò;
B.称职(chēng)——chèn;
D.遵循(zhūn)——zūn,希冀(yì)——jì;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C.告戒——告诫;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内容理解。
B.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C.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因:于是,就。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八字成语理解与运用。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义为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相。
B.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兵来了用将抵挡,水来了用土掩住。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决定对策。
D.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结合词语意思及语境,“依我看这件事不用发愁,到时候视情况而定。”应选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故选C。
6.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
“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将“牵牛花”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牵牛花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将“雨滴”人格化,会“跳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将“太阳”比作“大火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将“公路”比作“丝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将“透明的小虾”比作“玻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7.D
【详解】本题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①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②说话人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和内容根据语境更改。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删去后引号;将“我”改成“他”。
改为:老师说,他请同学们转告家长,暑假要引导孩子多实践增长自己的劳动技能。
故选D。
8. 泛舟 偶尔 姿势 破裂 花瓣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时,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再根据积累写出相应的字词。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不要写错字。书写时要注意“泛、舟、偶、姿、势、裂、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例文:
通知
7月1日下午3点,请三年级全体同学到学校报告厅参加寓言故事大会。
森林管理员
6月30日
【详解】本题考查通知的拟写。
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再根据通知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结合题干信息“三年级全体同学7月1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集合,参加寓言故事大会”可知,本题正文可以是:7月1日下午3点,请三年级全体同学到学校报告厅参加寓言故事大会;标题可直接写“通知”;结合“请你帮森林管理员写一则通知”可知,署名应是森林管理员;因为通知是要在活动前发出,所以日期可以写“7月1日”前的临近几天,比如“6月29日”。
10.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过而改之 善莫大焉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根据《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宋人守株的结果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揭示了故事的寓意,即做事不能依赖侥幸心理。书写时注意“兔、复、得、身、为、笑”的书写。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劝诫人们不要轻信传言,要亲自验证事实;“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意思是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能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书写时注意“听、虚、眼、见、实、过、改、善、莫、焉”的书写。
(3)杜甫的《绝句》中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绘了春天的动静结合的美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则通过典型的春天景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书写时注意“黄、鹂、鸣、翠、柳、鹭、竹、外、桃、枝、春、暖、鸭、知”的书写。
11.D 12.B 13.A 14.A 15.不可以。因为“左右”表示估计,说明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短文第③段句子“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可知,文中提到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是:柳树、马铃薯和仙人掌,没有提到玫瑰花。
故选D。
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阅读句子“一些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从“二十分钟左右”“四个”“八个”等词可知,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即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可以使说明文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故选B。
13.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作用。
作答本题,要观察句子所在位置,并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可知,它位于本段的开头,本段后面内容则是对这句话的说明,所以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述句。
故选A。
1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短文可知,第⑦-⑧介绍了克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结合第⑦段中“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和第⑧段中“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这些关键语句可知,文中讲到克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有: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挽救一些濒危物种;培植人体器官。而文中并未提到克隆技术可以使恐龙重生。
故选A。
15.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赏析。
阅读句子“一些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可知,本句中的“左右”表示对时间的不很精确的估计,这句话的意思是单细胞微生物一分为二大约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可能多一些,也可能不足二十分钟,如果去掉,就表示时间是精确的二十分钟,这与句子原来的意思不符,这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由此可知,这个词语不能删。
16.B 17.A 18.C 19.D 20.D 21.寄居蟹啊,事情说得再好,不去做也没什么用,有目标就要付出实际行动去实现。
【解析】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结合第②段中的句子“我要造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那是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C.结合第①段中的句子 “他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D.结合第④段中的句子“我要造一间用珍珠镶起来的房子,那是一间世界上谁也没有见过的房子”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故选B。
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⑥段“一天,鱼儿们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见到了寄居蟹”可知寄居蟹的家是一个破旧的海螺壳。
故选A。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他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第②段“我要造一幢五颜六色的房子,那是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房子”,第④段“我要造一幢用珍珠镶起来的房子,那是一间世界上谁也没有见过的房子”,再结合第⑥段中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大家还没有见到那间房子”,第⑦段中的“一天,鱼儿们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见到了寄居蟹”可知,寄居蟹造房子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所以在当鱼儿们在一个破旧的海螺里找到它并询问它时,它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羞愧,“好久也不敢把头探出来”。
故选C。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寄居蟹想造一间让大家都羡慕的房子,逢人便说,但直到寒冷的冬天也没有造成,最终被鱼儿们发现他寄居在海螺壳里的故事。
故选D。
20.本题考查文章中心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寄居蟹想造房子却只说不做,最后只能寄居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不能光说不干。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通读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了寄居蟹想造房子却只说不做,最后只能寄居在一个破旧的海螺壳里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实际行动,不能光说不干。结合文章内容和启示组织语言回答即可。
示例:寄居蟹,你的想法很美好,但是没有行动,梦想永远只能是梦想。希望你能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下次不仅要有美好的愿景,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去实现你的梦想。记住,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22.例文:
念错咒语的小精灵
从前有一个小精灵,他从魔法师那儿学会了很多咒语。他用咒语变出了玩具、城堡、花园。这一天,不知怎么了,他念错了咒语,把自己变成了一把椅子,被放在了商店里。
小精灵在那儿放了一天又一天,他真想站起来走动一下呀,可小精灵已经变成一把椅子,动不了了。
终于有一天,小精灵被一个人买走了。那个人的家中有一个淘气的儿子,儿子在小精灵的身上又蹦又跳,踩得他浑身又酸又痛,小精灵扯着嗓子大叫道“别踩我啦!快从我身上下去!”可儿子怎么可能听得到小精灵的叫声呢?他最多也只听到了“吱嘎吱嘎”的响声而已。
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感到累了。小精灵原以为儿子不会再折磨自己了,便长舒了一口气。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顽皮的儿子突然从外面冲了进来,猛地一跃而起,“呯!”地一下坐在了小精灵的身上。“哎哟!”小精灵疼得眼泪直流。儿子翘着二郎腿,哼着歌,还翘起了凳脚。这不,儿子的重量完全压在了两只凳脚上。小精灵一个没挺住。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儿子正好坐在了柔软的靠背上。“好玩!好玩!”儿子兴奋得大叫。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摔着小精灵,疼得小精灵龇牙咧嘴,小精灵这时多么想回家呀,多么想念爸爸妈妈呀!他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儿子……儿子,你在哪儿呀……爸爸来找你了……”小精灵一听,这不是爸爸的声音吗?他大声喊道“爸爸,我在这里……”精灵爸爸听到了,急忙飞过来,把小精灵变回了原样。小精灵激动地叫“爸爸!我好想你!你……你总算找到我了!”
在回家的路上,小精灵心想:做椅子也不容易呀!小家伙,怎么才能让你懂得爱护椅子呢?对了,明天我把他变成椅子,相信,他一定会明白保护桌椅的重要性了!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题为自命题的童话作文。看到“根据给出的开头,展开大胆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这个要求,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你会想到小精灵把自己变成了什么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明确写些什么。
二、立意。
写作时首先要交代写一个什么故事,结合题目所给的开头续写,先确定了题目,然后扣住题目来写,写童话要交代清楚童话的主人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好的童话故事要有一定的道理和启示。童话故事要展开想象,把动物拟人化等。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篇引入故事背景,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中间:详写小精灵变成椅子后的经历,交代事件的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开放性结尾,让读者自行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向读者传达了爱护公物,尊重他人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