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核心考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核心考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4 17:4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核心考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书写
1.抄写句子,注意书写正确、工整、规范。
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它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愈秀气,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闪烁 拔河 秉性bǐng 石碣jiē
B.慈详 雇佣 船坞wū 龇牙咧嘴zī
C.锻炼 桅杆 踉跄qiàng 监生jiàn
D.眷恋 钮扣 颧骨quán 爱憎分明zèng
3.下列文言文和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强 B.守株待兔 等待
C.冀复得兔 重复 D.物莫能陷也 陷阱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的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 、 、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岁成长礼上,爸爸送给我有意义的一本儿童读物。
B.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春天的井冈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6.下列句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真卿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B.小明的爷爷今年六十岁了,在爷爷的生日宴会上,小明写了一副对联送给爷爷祝寿:古稀之年身体健,悠悠岁月似青春。
C.“印信”是一种古人独特的交流信件,“郎中”就是中国古时候的医生。
D.“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这句话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行者武松。
7.下列句子与课文内容表达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金字塔留给人类很多未解之谜,其中包括金字塔选址、塔的设计、建造的过程等。
B.“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C.“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写出了傍晚的荷兰时而喧闹,时而寂静。
D.孙膑通过观察,发现齐威王和田忌的马水平相当,都能分上、中、下三等,而且齐威王按上、中、下三等的顺序安排赛马出场。
三、填空题
8.横撇竖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请根据拼音写词语。
(1)文章里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在季羡林笔下,故土的一草一木让人juàn liàn( )。故事里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shén jī miào suàn( )的孙膑,让dù jì( )他的庞涓心服口服;遭受酷刑时一声不吭的江姐,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
(2)农村生活真美妙:yīng táo( )花开hú dié( )飞,孩童不仅会shuāi jiāo( ),还会chú dì( )和gē cǎo( )。老人很cí xiáng( ),他们坐在村口,自在生活乐悠悠。
9.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论语》中“ , ”,告诉我们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而轻利,道德败坏的小人重利而轻义。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荒凉的沙漠里,战事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 , ”。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 , ”,写出了中原百姓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3)相见时难别亦难。骨肉之情浓于水,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 , ”,让人仿佛看到临行前母亲缝制衣服,担心孩子此去难回归。友情弥足珍贵,小船的影子逐渐消失,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这让我想到诗仙的诗句:“ , ”。
四、修改病句
10.用修符号修改句子。(1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1处语病)
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藉,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五、现代文阅读
傍晚乡韵
①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②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呢?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和喧闹,但充满了神秘。
③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丝瓜架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④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辽阔的田野上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⑤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⑥我多么喜欢乡村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这乡村恬静的生活!
11.短文第③段“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一句中,“它们”指的是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处是
12.读了2-4自然段,从“ ”“近处”“我身边的山坡上”这三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短文是按照的顺序描写傍晚时的乡村美景的。
13.第二自然段中的“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句语言精炼,描写优美,请针对你感兴趣的一个字或词品味它的妙处。
我喜欢的字或词是 ,其妙处是 。
14.第三自然段在描写稻田、丝瓜架和西瓜地时都用了 态描写,描绘了 的景象。
15.第四自然段用 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了水牛吃草、引吭高歌的图景,写出了水牛 的状态。
16.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表达了对迷人的乡村美景和恬静的乡村生活的 之情。
阅读:
蚊子的秘密
①夏天来了,蚊子也来了。
②在人们眼里,蚊子是可恨的小虫。在夜晚,当你刚刚睡着,它会轻轻地落在你的皮肤上,很快地(不用几秒钟)吸饱了你的血后飞走了;或者整个晚上,它们在你前前后后“嗡嗡”地飞个不停,使你无法入睡。它不仅吸你宝贵的血,还能传播80多种严重的疾病,像疟(nüè)疾、丝虫病、黄热病和脑炎等。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有近2亿1400万疟疾病例,共致438000人死亡。
③蚊子有哪些秘密呢?
④首先它是很小很轻的昆虫,每只蚊子身长只有6毫米,体重只有3毫克。而且视觉还不太发达。全世界蚊子有4000多种,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种是咬人的。而且吸血的都是雌蚊,雄蚊只靠吸植物汁液为生。雌蚊最早也是吸食植物汁液的(至少2亿年前),后来改变了胃口。雌蚊在产卵前咬人比较厉害,这是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营养以供产卵繁殖后代,雌蚊从人体吸一滴血,可以供养它产100多个卵。
⑤为什么雌蚊在很微弱的光线下,能又快又准确地发现和找到人呢?原因是它的3对腿上有特强的传感器,能根据测出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和汗味,判断人的位置和方向。蚊子只有一对翅膀,翅肌相当发达,每秒钟能振动250﹣400次,能作回旋、翻筋头、突然加减速,能侧飞、倒退飞、倒转飞,非常轻盈敏捷。
⑥蚊子最喜欢叮咬胖人、体格强健的人、年轻好动的人、出汗较多的人和皮肤娇嫩的婴幼儿。雌蚊还有特殊的刺吸式口器,那是从双眼下方伸出的喙,里面包裹着6根蜇针(见右图)。它吸血时,先用上颚切割皮肤,随后便用下颚锯刺。刺破皮肤到达毛细血管网,由食道管吸入血液,同时由唾液管送入抗凝素,使血液不凝固,便于源源不断地吸血。还会送入有刺激性的物质,使皮肤在被吸血后,形成肿块,使你又痛又痒。蚊子一次吸血量能达到自己体重的2倍,所以比较笨重,容易被打死。蚊子一次吸血量虽不太多,但正是在它吸血时,把疾病带给人体。
⑦雌蚊能预感到天气发生变化,抢在雷雨之前吸血,以便以后把卵产在水里。雌蚊能产卵4~5次,每次产卵50﹣60个。卵产在水中发有成幼虫(就是孑孓)、以后变蛹,大致12天就可以发育成成虫。所以消灭积水是消灭蚊子的好办法。
17.“在人们眼里,蚊子是可恨的小虫。”请联系课文写下人们认为蚊子“可恨”的几点原因 。
18.蚊子是如何吸血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填一填步骤。
19.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有近2亿1400万疟疾病例,共致438000人死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疟疾病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在横线上打√或×。
①雄蚊以吸植物汁液为生,有时候也会吸血。
②雌蚊从人体吸一滴血,可以供养它产50—60个卵。
③雌蚊下唇最下端分裂开来,具有吸血作用。
④消灭蚊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清除积水。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书写。
题目一: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的文化遗产。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洛阳龙门石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从你感兴趣的祖国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介绍给别人。
要求:题目自拟,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合理运用搜集到的资料。
题目二: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请以“这人真__________”为题,完成习作。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这人真能干”“这人真有意思”等;②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③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情真挚;④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期末核心考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C B A D D C
1.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梅、最、愈、欺、秀、遇”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字音的辨析。
A.石碣jiē——jié;
B.慈详——慈祥,船坞wū——wù;
D.钮扣——纽扣,爱憎分明zèng——zēng;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坚:坚固的程度/刚强;
B.待:都是等待的意思;
C.复:再次/重复;重叠;
D.陷:穿透/为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空和第二空,这两个空需要填入描述“历史的车轮”和“时代潮流”的词语。
“滚滚向前”形容事物不断前进,势不可挡,用来形容“历史的车轮”非常贴切,因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会停滞或倒退。
“浩浩荡荡”则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或壮大,以及队伍、水流等的浩大壮阔。用来形容“时代潮流”的壮阔和不可阻挡之势,也很合适。
接着,我们看第三空和第四空,这两个空需要填入描述历史眷顾的人的词语。
“坚定者”指的是意志坚强、不动摇的人。在历史的发展中,那些有坚定信念和决心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坚持。
“奋进者”则是指努力奋进、不断进取的人。这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将“坚定者”放在“奋进者”之前,是因为先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有持续的努力和进取。这样的顺序更符合逻辑和语境。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有意义的一本”中定语顺序混乱,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应改为“一本有意义的儿童读物”;
B.两面对一面,句子中“是否”是两面词,但“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只表达了一面,导致前后不对应,应去掉“是否”;
C.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相悖,应去掉“不”;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名著阅读和词语解释。
A.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而非明代,故A项表述错误。
B.小明的爷爷今年六十岁,而“古稀之年”通常指七十岁,因此对联中的“古稀之年”与事实不符,B项表述错误。
C.“印信”在古代是官府或官员的印章,而非交流信件;而“郎中”在古代是对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并非专指医生,C项表述错误。
D.句子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水浒传》中行者武松的形象相符,描述准确,D项表述正确。
故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C.这句话实际上描述的是傍晚时分的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场景,其中“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是静态描写,而“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是动态描写,但它并没有直接表达出“傍晚的荷兰时而喧闹,时而寂静”的意思。这里的“偶尔传来汽笛声”只是在宁静中增添了一丝声音的元素,而并非表明荷兰此时正处于喧闹与寂静交替的状态。因此,C选项中的“写出了傍晚的荷兰时而喧闹,时而寂静”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
故选C。
8. 眷恋 神机妙算 妒忌 肃然起敬 樱桃 蝴蝶 摔跤 锄地 割草 慈祥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眷、妙、妒、敬、樱、蝶、摔、跤、锄、割、慈”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知识积累。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道德高尚的君子看重的是道义,道德败坏的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书写时注意“喻”“义”的正确写法。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书写时注意“战”“穿”“楼”“遗”“南”的正确写法。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意思是: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书写时注意“缝”“恐”“碧”“唯”的正确写法。
10.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第一处:出现错别字,“书籍”的“藉”改为“籍”;
第二处:用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
第三处:标点运用不当,“西游记”用书名号;
改为: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籍,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11. 大西瓜 赋予夕阳的余晖和西瓜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映照瓜田的恬静美景,给人温馨的感觉。 12.眺望远处 由远及近 13. “卧” “卧”字赋予群山以人的情态,蕴含着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 14. 静 生机勃勃,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15. 动 闲适自由 16.喜爱和赞美
【解析】1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在第③段中找到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可以知道,“它们” 指的是 “大西瓜”。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 “夕阳的余晖” 当作人来写,赋予其 “爱抚”“催入睡” 的人类动作。
好处: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夕阳余晖的柔和以及大西瓜在这种余晖笼罩下的宁静、安详的状态,也烘托出了乡村傍晚宁静、祥和的氛围。
12.本题考查找关键字词。
首先,仔细阅读第②至④自然段的内容。
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先写了“眺望远处”看到的景象。
第③自然段描述了“近处”的稻田、丝瓜架和西瓜地。
第④自然段则聚焦在“在我身边的山坡上” 的水牛。
通过“眺望远处”“近处”“我身边的山坡上” 这三个表示方位和距离的词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来描写傍晚时的乡村美景的。
13.本题考查赏析字词。
首先,仔细阅读给出的句子,理解其整体描绘的画面和营造的氛围。 然后,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词,思考这个字或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这个字或词是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比如 “绚丽” 一词写出了晚霞色彩的鲜艳和丰富。
②是否增强了句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乡村晚景的美丽。
③是否传递了作者的某种情感或感受。
示例:我喜欢的字或词是 “横卧”,其妙处是 “横卧” 一词将群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的安静、沉稳和绵延的姿态,让人仿佛能看到群山安静地躺在天边的样子,展现出乡村晚景的宁静与祥和。
14.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
首先,需要仔细阅读第③自然段,理解其对稻田、丝瓜架和西瓜地的描述内容。
然后,判断描写的类型,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通常会涉及到事物的动作、变化等;静态描写则侧重于对事物的形状、颜色、位置等的描述。
通过分析文段,可以发现对稻田、丝瓜架和西瓜地的描写中,有 “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等语句,展现了这些景物的动态,所以都用了动态描写。
描绘的景象是充满生机和丰收喜悦的。
15.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
首先,需要理解动态描写的概念,即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
然后,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分析其中对水牛的描写,“啃着草”“抬起头来”“长叫几声” 等动作,都是在展现水牛的动态。
通过这些动态描写,可以感受到水牛轻松、悠闲、快乐的状态。
16.本题考查表达的思想情感。
首先,仔细阅读最后一段。这段话中,作者使用了 “多么美呀”“多么喜欢”“多么喜爱” 这样强烈的情感表达词汇。 通过这些词汇,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乡村傍晚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充满喜爱和赞美的。
17.①影响人们休息;②吸食人的血液;③传播疾病;④皮肤被吸血后,形成又痛又痒的肿块。 18.刺破皮肤到达毛细血管网 由食道管吸入血液 由唾液管送入抗凝素 19.该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蚊子能传播疾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之大。 20. × × × √
【解析】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由第②段“在夜晚,当你刚刚睡着,它会轻轻地落在你的皮肤上,很快地(不用几秒钟)吸饱了你的血后飞走了;或者整个晚上,它们在你前前后后“嗡嗡”地飞个不停,使你无法入睡。它不仅吸你宝贵的血,还能传播80多种严重的疾病,像疟疾、丝虫病、黄热病和脑炎等。”第⑥段“还会送入有刺激性的物质,使皮肤在被吸血后,形成肿块,使你又痛又痒。”分析可知,人们认为蚊子“可恨”的原因是影响人们休息;吸食人的血液;传播疾病;皮肤被吸血后,形成又痛又痒的肿块。
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第⑥段“它吸血时,先用上颚切割皮肤,随后便用下颚锯刺。刺破皮肤到达毛细血管网,由食道管吸入血液,同时由唾液管送入抗凝素,使血液不凝固,便于源源不断地吸血。”分析可知,蚊子的吸血步骤是先用上颚切割皮肤,接着刺破皮肤到达毛细血管网,然后食道管吸入血液和唾液管送入抗凝素同时进行。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句中“2亿1400万”“438000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介绍疟疾病例。这样写的好处是提供了准确的统计数据,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使读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疟疾的严重性和广泛影响。
2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①文中指出雄蚊只吸植物汁液,不吸血,故题干说法错误;
②文中指出可以供养它产100多个卵,故题干说法错误;
③文中指出是双眼下方伸出的喙,里面包裹着6根蜇针吸血,故题干说法错误;
④文中“消灭积水是消灭蚊子的好办法。”故题干说法正确。
21.例文一:
我最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最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暑假,我们顶着烈日,在高温的环境下来到兵马俑。一进门,我就被那雄伟的场景震撼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出土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到近20000平方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三个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犹如一个庞大的军事阵容。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共有兵马俑6000余件,是一个战车和步兵的方阵。二号坑是多兵种混合方阵。三号坑则是整支军队的核心——指挥部。
俑坑规模巨大,但每一个兵马俑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陶俑平均身高1.8米,戴有不同的头饰,面部表情也不同,俑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兵种和分工。步兵俑身穿重甲,手持兵器,似乎只要一声令下,就会奋不顾身地上前杀敌;射手俑有站有跪,但无论是何种姿势,都表现出他们百发百中的决心;将军俑头戴冠,身披甲,形态威武;骑兵俑穿短靴,站于马旁,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观看着军阵,好像感觉他们还活着,看到了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感受到他们那似乎还有温度的皮肤和对必胜的渴望。
看完兵马俑,我被古代匠人们的聪明才智深深震撼了。那一个个兵马俑似乎在诉说着那个古老王朝的故事,展示了中华历史文物的瑰丽。
西安兵马俑,你们去过了吗?如果有机会你也去看看吧,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例文二:
这人真勇敢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人的身影始终难以忘怀,他就是我的邻居——李叔叔。一提起他,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 “勇敢” 这个词。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天气异常闷热。我和李叔叔在小区的花园里乘凉。突然,一阵尖锐的呼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救命啊!有人落水啦!” 我们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小区的人工湖中央,有一个孩子正在拼命挣扎。
李叔叔二话不说,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湖边,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入了水中。那一刻,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无比高大。
李叔叔迅速游向孩子,紧紧抓住他的胳膊,努力将他的头托出水面。然而,孩子因为极度恐慌,不停地挣扎,这给救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李叔叔始终没有放弃,他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拼尽全力往岸边游。
终于,在李叔叔的努力下,孩子被成功救上了岸。此时的李叔叔已经精疲力竭,他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可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对孩子进行急救,直到孩子吐出几口水,恢复了意识,他才松了一口气。
周围的人们纷纷围上来,对李叔叔竖起了大拇指。李叔叔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李叔叔的勇敢。在危急时刻,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而是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勇敢的真正含义。他的勇敢行为不仅拯救了一个生命,也让我懂得了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有勇气去担当,去帮助他人。
李叔叔,您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会永远铭记您的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一
一、审题。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本次习作要求从祖国的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来介绍。要合理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注意语言表达清晰。
二、立意。
向读者展示所介绍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增进读者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开篇,如设置悬念、引用名言、描绘场景等,引出要介绍的文化遗产。
中间:详细介绍这处文化遗产。包括它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用具体的数据、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述来展现其独特之处。同时,可以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介绍,使文章条理清晰。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这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或自己对它的感受,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和传承。
作文二
一、审题。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需要先补充完整题目,如 “这人真能干”“这人真有意思” 等。明确要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字数不少于 400 字,且要保证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情真挚。
二、立意。
通过对人物特点的展现,表达对这个人的某种情感或评价,如赞美、喜爱、敬佩等。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通过外貌描写、环境描写或设置悬念等方式引出要写的人物。
中间:详细叙述一两个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在叙述事例时,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整体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