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填空题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一户人家wèi yǎng( )了一头小pàng lǘ( ),山下的zéi( )一心想着去偷它。
(2)老虎想:“‘漏’真lì hai( ),像jiāo( )一样,zhān( )住我了,它mò fēi( )有超能力?”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按要求填空。
除了上面的词语,“口”字旁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汉字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言”字旁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汉字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用本课的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
(1)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开怀地大笑起来。( )
(2)满堂的人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神气地、满不在乎地走了。(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翻( )越( ) ( )头( )向
走( )闯( ) 安安( )( )
(1)上面的词语中,“ ”含有近义词,请仿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 。
(2)画“ ”的词语的意思是 ,请你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1)朗读这段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A.愤怒 B.高兴 C.急切
(2)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7.辨字组词。
夸( )务( )莫( )衬( )喂( )
跨( )条( )漠( )初( )偎( )
8.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你这样做妈妈不但不会责备你,还会( )你的。
(2)这件事大家都看见了,你想( )是没用的,还是赶紧承认了吧。
(3)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 ),不能应付了事。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急性子顾客到一位慢性子裁缝店做衣服的一个过程,告诉我们 的道理。
(2)《方帽子店》讲的是一家方帽子店,卖的全是 ,后来孩子们想办法创造出的各式各样既舒服又漂亮的帽子,逐渐替代了方帽子,方帽子变成了古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3)《枣核》讲述枣核惩罚了 ,帮助 ,获得大家的 的过程,故事体现了孩子的 ,也有神奇美妙的幻想,饱含诗意与热情。
10.把下面使用不正确的词语用“ ”画出,并在括号中改正。
(1)老虎被雨一淋,清楚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 )
(2)枣核呀,白叫我欢快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 )
(3)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变换,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
(4)顾客惊讶、烦恼地瞪大了眼睛!( )
11.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写带有“改”字的词语。
(1)有过错却不加以( ),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2)东汉的蔡伦吸取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了造纸术。
12.读拼音,写汉字。
(1)大家kuā( )我穿的新chèn shān( )真好看。
(2)一个盗zéi( )偷走了穷人的牛,他将受到严lì( )的惩罚。
(3)桌子上的缝隙容易lòu( )东西,他用zhān jiāo( )黏住了缝隙。
(4)快递员非常fù zé( )地从厂家qǔ huò( ),发往全国各地。
13.日积月累。
(1) ,山寺桃花始盛开。 , 。
(2)这首诗的诗名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二、连线题
14.连字组词,再填一填。
咳 吐 谚 论
唠 嗽 谣 诫
嘀 叨 告 言
呕 咕 辩 语
口字旁的字一般与_____有关,言字旁的字一般与______有关。
三、语言表达
15.口语交际。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过许多的故事,那么你有尝试过给别人讲故事吗?请选择一个你觉得最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注意要讲清楚故事的内容。
四、排序题
16.语文要素☆ 梳理课文《方帽子店》的内容,重新排序并复述故事。
A.在街上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儿子也戴着圆帽子。
B.方帽子店的主人让儿子丢掉圆帽子,但儿子不肯。
C.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戴。
D.小孩子们试着做了圆帽子,戴着很舒服。
E.人们戴各种各样的帽子,方帽子成为古董。
F.孩子们慢慢长大,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
排序:
五、句子训练
17.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
词语“ ”“ ”生动地再现了老虎和贼听到老两口说“漏”后的惊恐之状。
18.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19.核枣把门打开,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修改病句)
20.古时候,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缩句)
21.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改为反问句)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喂养 胖驴 贼 厉害 胶 粘 莫非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
解决此题时,应先读准字音,结合语境,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检查是否正确,保证字体干净、正确、美观。书写时应注意“喂”“驴”“贼”“胶”“粘”的正确写法。
2.ké ǒu láo dí
yàn yáo jiè biàn
吃、呼、叫 嘴巴
讲、论、议 说话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多音字的辨析。
咳嗽:ké,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呕:ǒu,吐。ōu,1.〔呕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呕哑学语”、“呕哑管弦”。2.古同“讴”,歌颂。òu,古同“怄”,怄气。
呕吐:ǒu,(动)膈肌、腹部肌肉突然收缩,胃内食物被压迫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
唠:lào,说话;闲谈。láo,[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唠叨:láo,啰啰嗦嗦话说个不停;絮叨。
嘀咕:dí,指的是小声说,私下里说,形容人说话声音很小。
谚语:yàn,(名)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谣言:yáo,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告诫:jiè,(动)警告性的劝诫。
辩论:biàn,(动)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口”字旁的字还有加、叶、听、和、足、吗等, 口字旁的字大部分和嘴巴、语言相关,作偏旁部首时可以说明和嘴巴、语言或嘴巴的实际操作相关的事儿,还可以说明一些其他正方形的东西。
“言”字旁的字还有语、说、词、谁、许、课、诗。这些汉字都与与洲和江河有关的汉字有关。
3. 哈哈大笑 大摇大摆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根据关键词“开怀地大笑”,结合所学可知,可以用词语“哈哈大笑”替换。句中表示枣核非常开心。
(2)根据关键词“神气、满不在乎”,结合所学可知,可以用词语“大摇大摆”替换。句中表示枣核神奇活现、非常得意地离开那里。
4. 山 岭 晕 转 南 北 稳 稳 翻山越岭 察言观色 粉身碎骨 四处闯荡 父辈们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仿写词语和词语造句。
翻山越岭:翻过了很多山,越过了很多岭。形容在外工作的艰苦或旅途的遥远。
晕头转向: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人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走南闯北: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安安稳稳:形容非常安定和稳当的状态。
(1)词语“翻山越岭”中含有近义词“翻”和“越”,“山”和“岭”。这样的词语还有:千变万化、千辛万苦。
(2)划线词语是“走南闯北”,意思是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可造句为:她从五岁那年,便开始跟着爷爷走南闯北。
5.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
思维导图: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结合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可知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婆婆喂着一头小胖驴,老虎想吃它,贼想偷它。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其中“一歪、一纵、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摆脱贼,贼跳到树上的动作。
最后虎和贼因为害怕“漏”是庞然大物,滚下了山坡。
“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可知最终驴还在,“漏”指的漏雨。
6. C 表示意思的递进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与标点符号的运用。
(1)阅读句子,从“秋天?夏天?春天?”这三个问句可知,顾客迫不及待想拿到新衣服。因此读这句话时,语速应该较快,要读出顾客急切、等不及裁缝回答的语气。故选C。
(2)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话题转换;表示意思的递进;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表示分项列举或列举后的省略 ;用于副标题前。
分析句中,顾客迫不及待想拿到新衣服,于是问师傅“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还没等师傅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又开始问,“秋天?夏天?春天?”进一步表现出顾客急切的心情,故本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语句意思的递进。
7. 夸奖 务实 莫非 衬托 喂养 跨越 一条 大漠 初心 依偎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夸,组词:夸饰、夸嘴、夸得、夸奖等。
务,组词:服务、职务、义务等。
莫,组词:莫非、一筹莫展、莫名其妙等。
衬,组词:衬托、衬衫、衬映、烘衬等。
喂,组词:喂食、喂饿、喂奶等。
跨,组词:跨年、跨度、雄跨、跨栏等。
条,组词:借条、面条、头条等。
漠,组词:漠不关心、空漠、沙漠化、石漠等。
初,组词:初愿、初春、初期、初版、初时等。
偎,组词:依偎、偎傍、偎并、偎贴等。
8. 表扬 否认 负责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1)责备:指批评指责别人。
结合语境可知与“责备”相反意思的词语是“表扬”。表扬:指依据客观事实,对事情处理正确并且给与肯定认可的一种行为。
(2)承认:认可;同意
结合语境可知与“承认”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否认”。否认:不承认。
(3)应付:敷衍了事;不认真。
结合语境可知与“应付”意思相反的词语是“负责”。负责:尽到责任;认真踏实
9. 做事情不能过分着急,也不能拖拖拉拉 方帽子 善于创新,勇于创新 县官 村民 赞扬、认可 聪明、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周锐创作的幽默小说,本文讲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的故事:急性子的顾客几天内不断变化缝制新衣的要求,想尽快穿上新衣,而慢性子裁缝始终不紧不快地应对,满口答应,因为布还在柜子里,还没有裁料。故事以对话展开情节,生动性、连贯性,推向高潮;人物特点鲜明形象,情节妙趣横生,结局让人忍俊不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过分着急,也不能拖拖拉拉。
(2)《方帽子店》这篇课文主要讲方帽子店的主人,因为坚持做方帽子,不肯接受其他款式的帽子,而最终导致自己的方帽子无人问津,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3)《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课文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小孩——枣核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村民抢回牲口、勇敢地同县官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劳、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官府的无能和残暴。
10.(1)清楚 清醒
(2)欢快 欢喜
(3)变换 改变
(4)烦恼 恼怒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1)清楚,指清晰;明白;有条理。清醒,形容词,指(头脑)清楚,明白;使(头脑)清楚,冷静。句子意思是老虎被雨一淋,头脑顿时明白了许多。因此把清楚改为清醒。
(2)欢快的意思是欢乐痛快;欢乐轻快。句子是指有了枣核之后老夫妇很高兴,欢快用在这里不合适,改成“欢喜”。
(3)变换的意思是改变;更换,结合句意,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世界也在发生变化,变换用在这里不恰当,可以换成改变。
(4)烦恼意思是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句子意思是顾客非常吃惊,烦恼使用不恰当,可以换成“恼怒”。
11. 改正 改进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语境组词。
(1)改正: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结合语境,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故填“改正”。
(2)改进:改变原来状况,使有所进步。结合语境,东汉的蔡伦吸取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了造纸术。故填“改进”。
12. 夸 衬衫 贼 厉 漏 粘胶 负责 取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夸、衬、衫、贼、厉、漏、货”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3. 人间四月芳菲尽 长恨春日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详解】考查课内默写。
(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14.
嘴巴 说话
【详解】考查与嘴巴和说话有关的词语。
咳嗽: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唠叨:啰啰嗦嗦话说个不停;絮叨。
嘀咕:指的是小声说,私下里说,形容人说话声音很小。
呕吐:膈肌、腹部肌肉突然收缩,胃内食物被压迫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
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告诫:警告性的劝诫。
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
根据“咳嗽、唠叨、嘀咕、呕吐”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可知,口字旁的字一般与嘴巴有关;根据“谚语、谣言、告诫、辩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可知,言字旁的字一般与说话有关。
15.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不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回忆,其次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思考与分析,并组织语言回答。题干要求介绍你觉得最有趣的故事,然后写出故事内容,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6.CDABFE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1~6自然段讲的是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第7~15自然段讲的是小孩子们做出圆帽子戴在头上,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儿子也戴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让儿子丢掉圆帽子,儿子不听他的话;第16~21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渐渐长大,想出了许多式样的帽子,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人们都去新开的帽子店买各种各样的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几乎昏过去,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C.“方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戴”,这是故事的起因,交代了方帽子店的经营模式和人们的购买习惯,为后续情节发展做铺垫,所以排在首位。
D.“小孩子们试着做了圆帽子,戴着很舒服”,因为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所以才尝试做圆帽子,这是对前文方帽子不舒服的承接,也是圆帽子出现的开端,因此排在第二位。
A.“在街上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的儿子也戴着圆帽子”,圆帽子先由小孩子们做出来,然后出现在街上,并且方帽子店主人的儿子也戴了圆帽子,这是在圆帽子出现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排在第三位。
B.“方帽子店的主人让儿子丢掉圆帽子,但儿子不肯”,方帽子店主人看到儿子戴圆帽子,自然会让儿子丢掉,而儿子不肯,这是紧接着儿子戴圆帽子这一情节的发展,所以排在第四位。
F.“孩子们慢慢长大,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的想法和创造力不断发展,想出了更多式样的帽子,这是故事的进一步推进,为新帽子店的出现和方帽子的衰落做了铺垫,因此排在第五位。
E.“人们戴各种各样的帽子,方帽子成为古董”,这是故事的结局,新帽子店开张,人们选择了各式各样舒服的帽子,方帽子逐渐被淘汰,成为古董,所以排在最后一位。
17. 浑身发抖 腿脚发软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发抖:由于害怕、紧张、愤怒或受到寒冷等而身体颤动。“浑身抖动”是老虎听到“漏”后受到惊吓后的反应。
发软:指软弱乏力。“腿脚发软”是贼听到“漏”后都站不住了。
“浑身发抖”“腿脚发软”这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老虎和贼听到老两口说“漏”后的惊恐状态。
18.爷爷一直在盼望下雨,可是第一天是晴天,第二天是晴天,第三天还是晴天。
【详解】本题考查加点字造句。
“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这句话描述了连续的几个物体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它们都是方的。造句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通顺合理即可。
示例:第一次尝试是失败的,第二次尝试是失败的,第三次尝试还是失败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因为成功可能就在下一次尝试中。
19.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语序颠倒,应先“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才能“把门打开”。即: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20.村庄里有人家。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需要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删除。
“古时候”是状语,删除;“在山脚下的”“一个”修饰“村庄”,删除;“一户”修饰“人家”,删除。即:村庄里有人家。
21.难道接上去的袖子不难看吗?
【详解】本题考查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解答本题首先在句首加上反问词“难道”;然后加上否定词,将“多”改为“不”;接着把句末的“啊”改为疑问词“吗”;最后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