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4 18: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括号里。
dān chán shàn
(1)单( )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并不常见。
(2)月黑雁飞高,单( )于夜遁逃。
(3)这道题很简单( ),我不到五分钟就把答案做出来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挑山工穿着布褂( ),一只gē bo( )搭在光溜溜的 biǎn dàn ( ) 上,沿着开凿( )的tái jiē( ),曲折向上登,却不敢( )误工夫,我和他攀谈起来。他一点也不拘( )束,所说的话,包蕴( )着深刻的 zhé lǐ( )。
3.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辛渐即将去luò yáng( ),王昌龄在fú róng( )楼送他,两人不知何时才能相逢。
(2)缓缓行驶的“诺曼底号”被撞破了一个大kū long( )。哈尔威船长在gǎng wèi( )上镇定地 diào qiǎn( )救生艇,wéi chí( )着现场zhì xù( )。
4.比一比,再组词。
磅( )徽( )撤( )锈( )
傍( )微( )澈( )绣( )
5.填上合适词语。
( )的扁担 ( )的山色 ( )的肌肉
( )的货物 ( )的溪流 ( )的山路
6.填入反义词。
嘈杂——( ) 威严——( ) 惊慌失措——( )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约——( )随便——( )轻快——( )
惊异——( )包蕴——( )战役——( )
8.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一( )战士 一( )阵地战
一( )子弹 一( )火力点
( )的消息 ( )的任务
( )地说 ( )地射击
9.照样子,写词语。
(1)例:阴惨惨(ABB式)
(2)例:小心翼翼(ABCC式)
(3)例:许许多多(AABB式)
10.根据画线部分句子的意思写四字词语。
(1)救援工作进行得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
(2)他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 )
(3)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一个海员能与他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
(4)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无法摆脱或结束。( )
11.选词填空。
威严 严肃
(1)鹅的叫声,音调( )郑重,似厉声呵斥。
(2)就在这时,船长( )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
凝视 凝聚
(3)这份荣誉的取得,( )了大家的汗水和泪水。
(4)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 )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2.查字典,完成练习。
“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弥”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遍,满;②填满,遮掩;③更加。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弥”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 )
2.这份友情弥足珍贵,我要把它好好珍藏。 ( )
3.他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 )
13.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请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愚公移山 B.凿壁偷光 C.铁杵成针 D.悬梁刺股 E.囊萤夜读
(1)芳芳无论学习什么都没有毅力,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这样是什么也学不会的。如果让你来劝劝她,你会给她讲成语故事 、 。
(2)红红总是贪玩,学习不够刻苦,你会给她讲成语故事 、 、 。
1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分类。
焦躁( )( ) 鹤( )童( ) 骨( )如( )
兴高( ) ( ) 平易( )( ) ( )( )如焚
( )危不( ) 白发( )( ) 锲而( )( )
(1)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2)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3)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15.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剖:①破开;②分辨,分析
(1)“诺曼底号”的船身上被剖开一个大窟窿。( )
(2)通过剖析自己,我明确了下一步学习的重点。( )
(3)她把鱼一剖两半,撒上盐腌制起来。( )
供:①供给,供应;②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给对方利用);③指按期还贷所提供的钱款;④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
(4)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 )
(5)北京供房族每月要花掉他们大部分薪水来还贷款。( )
(6)她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供读者参考。( )
1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又站起来了”充分体现出黄继光 ;“ ”等词生动刻画出黄继光牺牲自己 时的举动,令人感动和敬佩。
1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天行健, 。
(2)胜人者 ,自胜者 。
(3)生于 而死于 。
(4)《墨梅》中表现诗人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的诗句是: , 。
(5)《芙蓉楼送辛渐》中表达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的诗句是: , 。
二、连线题
18.大显身手★(选做)把事迹与对应的人物连起来。
烈火焚身时纹丝不动 刘胡兰
与敌方暗堡同归于尽 邱少云
引敌人进入埋伏圈 董存瑞
冷静面对敌人的铡刀 王二小
三、语言表达
19.读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谈感受。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却安然无恙!
有人读了这则故事说杜富国的做法实在是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排序题
20.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排列后的顺序是 (只写句子序号)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shàn chán dān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 guà 胳膊 扁担 záo 台阶 gǎn jū yùn 哲理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胳、膊、扁、哲”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褂:guà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
开凿:[kāi záo]挖掘(河道、隧道等)
拘束:[jū shù]神态、言行因受约束而不自然。
包蕴:[bāo yùn]包含;蕴含。
3. 洛阳 芙蓉 窟窿 岗位 调遣 维持 秩序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窟窿、岗位、调遣”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4. 磅礴 安徽 撤离 生锈 傍晚 微笑 清澈 绣花
【详解】本题考查辨字组词。
磅:磅礴、大雨磅礴、气势磅礴、大气磅礴。
徽:国徽、徽章、党徽、校徽。
撤:撤走、撤销、撤离、撤职。
锈:生锈、锈蚀、不锈钢、铁锈。
傍:微笑、微小、微弱、稍微。      
澈:清澈、明澈、澄澈、透澈。      
绣:刺绣、绣花、锦绣。
5. 长长 美丽 发达 沉重 清澈 蜿蜒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认真观察可知,本题中是“形容词+的+名词”的搭配形式,根据所给名词,结合日常积累进行做大即可。如:窄窄的扁担、壮丽的山色、健美的肌肉、昂贵的货物、潺潺的溪流、弯曲的山路。本题答案不唯一,搭配合理即可。
6. 安静 和蔼 临危不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人声~。声音~刺耳。反义词有:清静、静谧、寂静、安静等。
威严:(1)指威势,威信。《国策·赵策二》:“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等足以变其心。”(2)指严厉。《管子·八观》:“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反义词有:和气、和蔼、慈祥、慈蔼等。
惊慌失措:是指害怕、慌张,吓得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反义词有:处处泰然、坦然自若、若无其事、满不在乎等。
7. 大概 放任 轻盈 惊奇 包含 战争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大约”的近义词还有:约莫、大抵、大略、大致、约略、大意、大要、梗概、约略、也许。
“随便”的近义词还有:任意、随意、疏漏、逍遥、松弛、恣意、马虎、敷衍、苟且、自便、任性、容易、轻易、肆意。
“轻快”的近义词还有:轻松、轻飘、轻巧、轻捷。
“惊异”的近义词还有:讶异、惊讶、骇怪、吃惊、惊诧、奇异、诧异。
“包蕴”的近义词还有:蕴藏。
“战役”的近义词还有:大战、战斗。
8. 位 次 颗 个 胜利 艰苦 坚定 凶猛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应用及词语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同样的一个事物,可根据不同的语境,用的量词也不同。
中间为“地”,后面是动词,前面需要搭配上合适的形容词,如:慢慢地说。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艰苦的任务。
9. 绿油油 红通通 黑乎乎 大名鼎鼎 生机勃勃 得意洋洋 平平安安 红红火火 恍恍惚惚
【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仿写词语的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示例词语的特点仿写词语。
(1)“阴惨惨”是ABB式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红彤彤、孤零零、沉甸甸、香喷喷等。
(2)“小心翼翼”是ABCC式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虎视眈眈、忧心忡忡、威风凛凛等。
(3)“许许多多”是AABB式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干干净净、白白胖胖、严严实实、浩浩荡荡等。
10. 井然有序 镇定自若 相提并论 不可开交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意思写句子。
(1)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2)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3)相提并论: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11. 严肃 威严 凝聚 凝视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严肃:使人感到敬畏的。
(1)结合句子语境,形容鹅的叫声音调郑重,体现出一种认真、庄重的感觉,用“严肃”符合语境,故选“严肃”。
(2)结合句子语境,船长在关键时刻发出的声音能够压倒混乱的场面,显示出他的权威和力量,用“威严”更能突出船长的形象和声音的特质。故选“威严”。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凝聚:聚集;积聚。
(3)结合句子语境,荣誉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汗水和泪水等多种情感和付出聚集在一起的体现,用“凝聚”符合语境,故选“凝聚”。
(4)结合句子语境,人们在薄雾中看着雕像沉进大海,是一种专注、深情的注视,“凝视”一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这种状态和情感。故选“凝视”。
12. M mi 弓 5 ①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先看所给字的结构,再判断部首。再查除去部首之后剩余的笔画数。
音序查字法,先查首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弥mí,音序为首字母大写M,音节mi
部首:弓,除去部首还剩5画。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弥漫,意思是充盈,鼓荡; 密布。故选①
2.这份友情弥足珍贵,我要把它好好珍藏。 弥足珍贵意思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故选③
3.他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弥补,解释是补偿,赔偿,填补。故选②
13. A C B D E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的理解与运用。
A.愚公移山:该故事讲述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的“愚”与智叟的胆小怯懦的“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B.凿壁偷光:匡衡,西汉经学家。家贫,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 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C.铁杵成针:传说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用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成功。
D.悬梁刺股:成语是由“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组成。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后用来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E.囊萤夜读: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1)要劝芳芳那份学习要有毅力,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坚持不懈,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成功。可用“愚公移山”和“铁杵成针”来劝说。
(2)要告诉红红不要贪玩,学习要刻苦。可用“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夜读”来劝说。
14. 不 安 发 颜 瘦 柴 采 烈 近 人 心 急 临 惧 苍 苍 不 舍 鹤发童颜、骨瘦如柴、白发苍苍 焦躁不安、兴高采烈、心急如焚 平易近人、临危不惧、锲而不舍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分类。
焦躁不安:焦急烦躁,心神不定。出自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
鹤发童颜:见“童颜鹤发”,孩童般的容颜,鹤羽一样的白发。形容白发老人气色。出自唐代田颖《玉山堂诗文集·梦游罗浮》。
骨瘦如柴:指瘦得像柴一样。 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自宋代《埤雅·释兽》。
兴高采烈:原义是指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成语出处南朝的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平易近人:最早出自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的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出自《西厢记》。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出自西晋的陈寿《三国志 魏书 陈留王传》。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出自《祭十二郎文》。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劝学》。
(1)写人物外貌,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鹤发童颜、骨瘦如柴、白发苍苍。
(2根据词义可知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有:焦躁不安、兴高采烈、心急如焚。
(3)精神品质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有:平易近人、临危不惧、锲而不舍。
15. ① ② ① ① ④ 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注意分析词组和语境的含义,选择合适的字词解释即可。
(1)剖开一个大窟窿中的“剖”的意思是“破开”
(2)剖析中的“剖”的意思是“分辨,分析”
(3)把鱼一剖两半中的“剖”的意思“破开”
(4)供不应求是意思是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形容某种事物的需求量很大,但供应不足的意思。所以“供”的意思是供给,供应。
(5)供房族是指给房子还贷款的一类人,所以“供”的意思是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
(6)供读者参考是指给读者一个参考的条件,所以“供”的意思是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给对方利用)
16. 坚定、顽强的意志 张开、猛扑、堵住 完成任务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又站起来了”表明黄继光受伤晕倒后又重新站起来了,充分体现出黄继光坚定、顽强的意志。
“张开、猛扑、堵住”这些表示“坚定”动作的词语,表明黄继光将生死度之身外,不怕牺牲,只为将任务完成时的举动,令人感动和敬佩。
17. 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力 强 忧患 安乐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详解】考查默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易传》中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成语可译为“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4)出自王冕《墨梅》,全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与事迹匹配。
刘胡兰: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故连“冷静面对敌人的铡刀”。
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中,执行潜伏任务的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被燃烧弹击中后,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故连“烈火焚身时纹丝不动”。
董存瑞: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眼看总攻马上开始,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故连“与敌方暗堡同归于尽”。
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残忍杀害。故连“引敌人进入埋伏圈”。
19.不同意。在危急时刻,杜富国叔叔一心想着身边战友的安全,把困难和危险留给了自己,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对热点故事的看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及故事中人物言行进行分析作答,注意作答内容积极正向、言之有理即可。首先可以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分析原因。
【点睛】
20.③②④①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