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押题卷】2025年中考数学高频易错考前冲刺:一元一次方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押题卷】2025年中考数学高频易错考前冲刺:一元一次方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6 06: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一次方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7 恩施州)某服装进货价80元/件,标价为200元/件,商店将此服装打x折销售后仍获利50%,则x为(  )
A.5 B.6 C.7 D.8
2.(2015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已知关于x的方程(2a+b)x﹣1=0无解,那么ab的值是(  )
A.负数 B.正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3.(2023秋 临县校级期末)在矩形ABCD中放入六个长、宽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求小长方形的宽AE.若AE=x(cm),依题意可得方程(  )
A.6+2x=14﹣3x B.6+2x=x+(14﹣3x)
C.14﹣3x=6 D.6+2x=14﹣x
4.(2023秋 五莲县期中)有m辆客车及n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只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40m+10=43m﹣1;②;③;④40m+10=43m+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秋 莒南县期末)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2x+1﹣(10x+1)=1 B.4x+1﹣10x+1=6
C.4x+2﹣10x﹣1=6 D.2(2x+1)﹣(10x+1)=1
6.(2014 枣庄)某商场购进一批服装,每件进价为200元,由于换季滞销,商场决定将这种服装按标价的六折销售,若打折后每件服装仍能获利20%,则该服装标价是(  )
A.350元 B.400元 C.450元 D.500元
7.(2024秋 舞阳县期末)一项工程,甲单独做5天完成,乙单独做8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的.若设甲一共做了x天,则所列方程为(  )
A. B.
C. D.
8.(2005 黑龙江)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9.(2023秋 莲池区期末)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列方程应为(  )
A.12x=18(28﹣x) B.2×12x=18(28﹣x)
C.12×18x=18(28﹣x) D.12x=2×18(28﹣x)
10.(2024秋 霞山区期末)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如果我们设有x辆车,则可列方程(  )
A.3(x﹣2)=2x+9 B.3(x+2)=2x﹣9
C.2 D.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5 甘孜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x=2,则代数式a2﹣2a+1的值是   .
12.(2014 甘孜州)设a,b,c,d为实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d﹣bc,则满足等式1的x的值为    .
13.(2015 牡丹江)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再降价10元销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元.
14.(2023秋 新城区期末)某工艺品车间有2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制作12个大花瓶或10个小饰品,已知2个大花瓶与5个小饰品配成一套,则要安排    名工人制作大花瓶,才能使每天制作的大花瓶和小饰品刚好配套.
15.(2023秋 建邺区校级期末)如果方程(m﹣1)x|m|+2=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解方程:.
17.(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解方程:
(1)2(x﹣1)=2﹣5(x+2);
(2).
18.(2004 潍坊)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19.(2023秋 金台区期末)列方程解应用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5千米的A地去B地,甲骑车乙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甲到达B地停留40分钟,然后从B地返回A地,在途中遇见乙,这时距他们出发的时间恰好3小时,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20.(2007 湖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4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沿正方形的边行走,甲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行55米,乙按顺时针方向每分钟行30米.
(1)出发后   分钟时,甲乙两人第一次在正方形的顶点处相遇;
(2)如果用记号(a,b)表示两人行了a分钟,并相遇过b次,那么当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处在正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位置时,对应的记号应是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一次方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C B B A B 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7 恩施州)某服装进货价80元/件,标价为200元/件,商店将此服装打x折销售后仍获利50%,则x为(  )
A.5 B.6 C.7 D.8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答案】B
【分析】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0080=80×50%,
解得:x=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015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已知关于x的方程(2a+b)x﹣1=0无解,那么ab的值是(  )
A.负数 B.正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答案】D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ax=b无解,则a=0,b≠0,依此可以得出关于x的方程(2a+b)x﹣1=0中2a+b=0,从而得出ab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2a+b)x﹣1=0无解,则2a+b=0.
∴有a=b=0或者a、b异号.
∴ab的值为非正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注意形如ax=b的方程无解,a=0,b≠0.
3.(2023秋 临县校级期末)在矩形ABCD中放入六个长、宽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求小长方形的宽AE.若AE=x(cm),依题意可得方程(  )
A.6+2x=14﹣3x B.6+2x=x+(14﹣3x)
C.14﹣3x=6 D.6+2x=14﹣x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B
【分析】设AE为x cm,则AM为(14﹣3x)cm,根据图示可以得出关于AN=MW的方程.
【解答】解:设AE为x cm,则AM为(14﹣3x)cm,
根据题意得出:∵AN=MW,∴AN+6=x+MR,
即6+2x=x+(14﹣3x)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学生会根据图示找出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
4.(2023秋 五莲县期中)有m辆客车及n个人,若每辆客车乘40人,则还有10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43人,则只有1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40m+10=43m﹣1;②;③;④40m+10=43m+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应用题.
【答案】D
【分析】首先要理解清楚题意,知道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然后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根据总人数列方程,应是40m+10=43m+1,①错误,④正确;
根据客车数列方程,应该为,②错误,③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D.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5.(2023秋 莒南县期末)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2x+1﹣(10x+1)=1 B.4x+1﹣10x+1=6
C.4x+2﹣10x﹣1=6 D.2(2x+1)﹣(10x+1)=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去分母的方法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注意分数线右括号的作用,以及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解答】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4x+2﹣(10x+1)=6,
去括号得:4x+2﹣10x﹣1=6.
故选:C.
【点评】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注意分数线起到括号的作用,并注意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6.(2014 枣庄)某商场购进一批服装,每件进价为200元,由于换季滞销,商场决定将这种服装按标价的六折销售,若打折后每件服装仍能获利20%,则该服装标价是(  )
A.350元 B.400元 C.450元 D.50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销售问题.
【答案】B
【分析】设该服装标价为x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列出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解:设该服装标价为x元,
由题意,得0.6x﹣200=200×20%,
解得:x=40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7.(2024秋 舞阳县期末)一项工程,甲单独做5天完成,乙单独做8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的.若设甲一共做了x天,则所列方程为(  )
A. B.
C.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设甲一共做了x天,则乙一共做了(x﹣1)天,然后再根据甲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时间+乙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甲一共做了x天,
由题意得:,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8.(2005 黑龙江)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行程问题;压轴题.
【答案】A
【分析】如果甲、乙两车是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则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两车在相遇以前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千米;
二、两车相遇以后又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50+50=500千米.
已知车的速度,以及时间就可以列代数式表示出路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时间t的值.
【解答】解:(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 t=2;
(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 t=2.5.
故选:A.
【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有两种情况、能够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9.(2023秋 莲池区期末)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列方程应为(  )
A.12x=18(28﹣x) B.2×12x=18(28﹣x)
C.12×18x=18(28﹣x) D.12x=2×18(28﹣x)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工程问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那么螺母的个数较多,要想让螺栓的个数和螺母的个数相等,等量关系为:2×生产的螺栓的个数=螺母的个数,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
【解答】解:∵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
∴有(28﹣x)名工人生产螺母,
∵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
∴螺栓有12x,螺母有18×(28﹣x)个,
故方程为2×12x=18(28﹣x),
故选:B.
【点评】考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得到螺栓和螺母数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2024秋 霞山区期末)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如果我们设有x辆车,则可列方程(  )
A.3(x﹣2)=2x+9 B.3(x+2)=2x﹣9
C.2 D.2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常规题型.
【答案】A
【分析】根据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进而表示出总人数得出等式即可.
【解答】解:设有x辆车,则可列方程:
3(x﹣2)=2x+9.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表示总人数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5 甘孜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x=2,则代数式a2﹣2a+1的值是 1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把x=2代入方程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
∴3a﹣23,解得a=2,
∴a2﹣2a+1=4﹣4+1=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2014 甘孜州)设a,b,c,d为实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d﹣bc,则满足等式1的x的值为  ﹣10 .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新定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已知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1,
去分母得:3x﹣4x﹣4=6,
移项合并得:﹣x=10,
解得:x=﹣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13.(2015 牡丹江)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再降价10元销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100 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商店按零售价的8折再降价10元销售即销售价=150×80%﹣10,得出等量关系为150×80%﹣10﹣x=x×10%,求出即可.
【解答】解:设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则
150×80%﹣10﹣x=x×10%,
解得 x=100.
即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00元.
故答案为:1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商品售价的等量关系.
14.(2023秋 新城区期末)某工艺品车间有2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制作12个大花瓶或10个小饰品,已知2个大花瓶与5个小饰品配成一套,则要安排  5 名工人制作大花瓶,才能使每天制作的大花瓶和小饰品刚好配套.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制作大花瓶的x人,则制作小饰品的有(20﹣x)人,再由2个大花瓶与5个小饰品配成一套列出方程,进一步求得x的值,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设制作大花瓶的x人,则制作小饰品的有(20﹣x)人,由题意得:
12x×5=10(20﹣x)×2,
解得:x=5,
20﹣5=15(人).
答:要安排5名工人制作大花瓶,才能使每天制作的大花瓶和小饰品刚好配套.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5.(2023秋 建邺区校级期末)如果方程(m﹣1)x|m|+2=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是  ﹣1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高于一次的项系数是0.据此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继而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得,
解得m=﹣1.
故填:﹣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解方程:.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解答】解:去分母得:3(3x﹣1)﹣12=2(5x﹣7)
去括号得:9x﹣3﹣12=10x﹣14
移项得:9x﹣10x=﹣14+15
合并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特别注意去分母的时候不要发生漏乘的现象,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17.(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解方程:
(1)2(x﹣1)=2﹣5(x+2);
(2).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1)去括号得:2x﹣2=2﹣5x﹣10,
移项得:2x+5x=2﹣10+2,
合并得:7x=﹣6,
解得:x;
(2)去分母得:2(5x+1)﹣(7x+2)=4,
去括号得:10x+2﹣7x﹣2=4,
移项得:10x﹣7x=4﹣2+2,
合并得:3x=4,
解得:x.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18.(2004 潍坊)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经济问题;压轴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若设甲服装的成本为x元,则乙服装的成本为(500﹣x)元.根据公式:总利润=总售价﹣总进价,即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甲服装的成本为x元,则乙服装的成本为(500﹣x)元,
根据题意得:90% (1+50%)x+90% (1+40%)(500﹣x)﹣500=157,
解得:x=300,500﹣x=200.
答:甲服装的成本为300元、乙服装的成本为200元.
【点评】注意此类题中的售价的算法:售价=定价×打折数.
19.(2023秋 金台区期末)列方程解应用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5千米的A地去B地,甲骑车乙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甲到达B地停留40分钟,然后从B地返回A地,在途中遇见乙,这时距他们出发的时间恰好3小时,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可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根据关于路程的等量关系:甲、乙两人行驶的路程和是两个25千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3x千米/小时,依题意有
3x(3)+3x=25×2,
9x﹣2x+3x=50,
10x=50,
x=5,
3x=15
答: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甲和乙的速度,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此题难度不大.
20.(2007 湖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4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沿正方形的边行走,甲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行55米,乙按顺时针方向每分钟行30米.
(1)出发后 2 分钟时,甲乙两人第一次在正方形的顶点处相遇;
(2)如果用记号(a,b)表示两人行了a分钟,并相遇过b次,那么当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处在正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位置时,对应的记号应是 (6,13)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压轴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于两人不是在同一顶点出发,所以两人第一次在同一顶点相遇,需要通过的距离之和等于周长的整数倍再加一条边的长度,即85t=40n+10,其中n是第一次在同一顶点相遇之前通过的周长的个数.
【解答】解:(1)∵两个人的速度之和是85米每分钟,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如果要两人在顶点相遇,
则:每个人所走的路程均为10的整数倍,且两个人所走路程之和为10+40n(n是整数).
S=10+40n,n为0、1、2、3…n ①
S甲=55t可以被10整除 t为2、4、6…②
S乙=30t也可以被10整除 t为甲方取值即可,
∵S=S甲+S乙,
整理得:55t+30t=10+40n,即:85t=10+40n,
∴n③,
由①②③得:当t=2时,两人第一次在顶点相遇.
此时甲走了110米,乙走了60米,相遇在点D.
(2)甲、乙相遇则两者走时间相同,
设甲走x米,则乙走xx米,
∵要相遇在正方形顶点,
∴x和x都要为10的整数倍且xx﹣10x﹣10为40的整数倍(除第一次走10米相遇,以后每次相遇都要再走40米),
∴(a)×85=40(b﹣1)+20,
由上式可知:当a=6时,甲走了330米,甲走到点B,
乙走了180米,乙走到点D,
解得:b=13.
故答案为:(6,13).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如果用经典的数学演绎推理,容易将此题化归为“不定方程”这一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的数学模型.所以,没有用合情推理研究本题,是解答此题的一个解题策略层面的方向性错误.学生是否有合理运用“合情推理”的意识,是否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要用合情推理,在怎样的情况下不宜用合情推理,这是学生能否正确选择这道题的解题策略方向的关键所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