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8分)(分)(1)(4分)匆匆 眨眼 稚嫩 书籍 浪漫 青翠 澄碧 轻盈
(2)(2分)A
(3)(2分)C
2.(3分)D
3.(3分)A
4.(3分)C
5.(3分)A
6.(3分)B
7.(6分)(1)视死忽如归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4)为是其智弗若与
8.(8分)(1)母亲对我说,她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2)一丝清风 带来一阵凉爽 一抹夕阳 燃尽一丝光亮
(3)他曲一唱,行云都止步。
(4)不如 自感惭愧比不上他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1.(3分)③ 这幅书法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2.(3分)我觉得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传承和发扬;练习书法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
三、阅读与理解。(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1.(3分)(1)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2)中小学生“触网”的年龄大大提前。 (3)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
2.(3分)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沉迷网络,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
3.(3分)丹丹,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4.(4分)(1)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泛滥,世界将越来越没有感情,到处都冷冰冰的。 (1)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2)人工智能发展过于迅猛,机器人反过来统治了人类。
(二)课外阅读。(14分)
1.(3分)读旧书籍报纸 读图书馆的书和借的书 震动快乐
2.(2分)比喻 最初的阅读感受 开壳的小鸡啄开蛋壳的一个小空隙 最初的阅读带给我的感受
3.(4分)我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探险家,向着神秘的世界进发。我又像一个饥饿的人,书像一个面包,我躺在这块“面包上”,觉得一点也不饥饿了。
4.(3分)因为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不仅仅是增加知识、领略愉悦之类,人间万象、世间百态也是一种新的阅读。
5.(2分)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四、写作。(30分)
(30分)例文:
在挫折中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在挫折中成长的滋味。
看着小伙伴们都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欢快地穿梭,我羡慕极了,便央求爸爸也给我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很快就买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推着它来到小区广场,准备大显身手。
我双手握住车把,左脚踩在踏板上,右脚用力一蹬,自行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向前冲去。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自行车就失去了平衡,“砰”的一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我顾不上疼痛,赶紧爬起来,扶起自行车继续练习。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一次又一次地摔倒,膝盖和手臂都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骑自行车,想要放弃。
这时,爸爸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了。你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会骑自行车。”爸爸的话让我重拾信心,我想起了那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战胜挫折,学会骑自行车。
我又一次跨上自行车,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眼睛注视着前方,双脚用力地蹬着踏板。这次,自行车似乎变得听话了许多,虽然还是有些摇晃,但我终于能够保持平衡了。我骑着自行车在广场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在挫折中成长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在浩瀚宇宙中,一艘名为“求知号”的星际飞船正进行奇妙冒险。飞船此行的目标是收集四大能量源——语言能量球、文化能量环、探索能量核和创作能量块,以解锁宇宙知识宝库。
关卡一:行星语言关卡
飞船降落在语言行星,这里充满拼音迷雾、字词谜题和语法陷阱。队员们要准确拼写星际密码,破解象形文字奥秘,避开词语误用黑洞,修复病句虫洞,正确使用标点光束。完成这些挑战,就能收集到语言能量球,为飞船补充能量。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读下面的语段,初尝成长滋味,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时光cōng cōng;zhǎ yǎn间我们即将毕业。在学校举办的2025年“红领巾爱祖国”六一儿童节系列庆典活动中,我们感慨万千。六个春秋,我们从zhì nèn孩童长成翩翩少年。六年时光,阅读伴我们成长,我们懂得了阅读是什么?是和shū jí的对话,读与众不同的làng màn,读别出心裁的创意表达;是和自然对话,读山的qīng cuì,水的chéng bì,读光的明媚,云的qīng yíng;是和生活对话,是“读万卷书”后的“行万里路”。
(1)认真读上面的语段,在下面括号里规范地写出相应拼音的字词。(4分)
( ) ( ) ( ) ( ) ( ) ( ) ( ) ( )
(2)“象形”是我们祖先创造汉字的一种方法,成长的“长”是人的头上长着长头发的样子,下面哪幅图是“长”字?( )(2分)
A. B. C. D.
(3)“典”也是一个象形字。看右下图注释,下列句中“典”的意思为本义的一项是( )。
注释:左边就是“典”的古字形,它像双手捧着竹筒的样子。本义是指有典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
A.旗袍,典雅端庄,展现东方女性之美。
B.北京故宫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C.2025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纪念日。
D.学校举办2025年“红领巾爱祖国”六一儿童节系列庆典活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辩论比赛,我方技高一筹,夺得了冠军。
B.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C.遇到挫折时,不要太沮丧,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青少年时期的这段人生旅程,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与蜕变,更是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B.我国的森林面积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稳步实施。
C.读书节期间,全市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至少两千场以上。
D.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学校读书节活动近日启动,其中亲子读书音频最受欢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时间过得真快,像一支离弦的箭,转眼即逝。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敬爱的猎人,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跟别人说。”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C.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D.“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诸葛亮。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小学阶段我们接触过很多名家名篇,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巴金的《鸟的天堂》、朱自清的《匆匆》、鲁迅的《少年闰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财富。
B.《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较为详细。
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点明父亲遇害的时间,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李大钊的深切怀念。
D.小狐仙、刘姥姥、“星期五”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
7.根据积累填空。(6分)
(1)通过读诗,我们知道了爱国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但它在诗中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如三国时期曹植的“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是爱国;宋代陆游临终嘱托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爱国;清代龚自珍目睹万马齐喑的现状后呐喊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爱国。
(2)在平时的表达中,恰当地引用诗词,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在表达思乡怀亲时,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劝人惜时上进时,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
8.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语段补充完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__________。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句:他大吼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学弈》的“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弗若”的意思是______,由此,我可以推测词语“自愧弗如”的大概意思是:____________。
关卡二:艺术空间站
飞船抵达艺术空间站,站内展示着三幅神秘书法作品。队员们需挑选最适合赠予星际导师的作品并说明理由,同时还要应对“科技取代传统艺术”的争议,用智慧说服空间站成员。成功完成任务,即可获取文化能量环。
二、综合性学习。(6分)
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到了,学校组织了“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活动当天,学校邀请了几位当地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现场写了三幅书法作品,请你欣赏。
1.上面三幅中,如果从中选择一幅送给老师,我会选第____幅(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活动现场,有同学说:“用电脑打字比用毛笔字方便多了,我们没必要学书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语言要有条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卡三:数据星云与故事星系
穿越数据星云时,队员们要解析星际数据图表,解读神秘星云图案,引导迷失在虚拟世界的同伴回归。还要参与人工智能利弊的星际辩论,收集探索能量核的碎片。进入故事星系后,队员们跟随主人公的星际阅读航线,回顾其冒险经历,破解文字魔法,分享自己的星际阅读奇遇,最终合成完整的探索能量核。
三、阅读与理解。(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调查,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9%。学校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 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的学生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找资料
年占比例 82.9% 70.4% 61% 49.8% 29.1% 40% 58.3%
【材料二】
漫画
【材料三】端午节,丹丹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写出其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丹丹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丹丹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表示:必须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对此,六年级同学对“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了辩论。请你为正反双方分别写两条观点。(4分)
正方(人工智能利大于弊) 反方(人工智能弊大于利)
例:智能机器人实时监护人类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 例: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很多人失业。
(1)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阅读记
①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儿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那可能是我最初的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的小鸡啄开了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阅读为我打开了通向更大的世界的一扇门。从此只要是印有汉字的东西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我的阅读物最大的来源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邻居家则是最渴望的去处,他家有一个书架,密密麻麻的书籍对我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宝藏。可惜他家总是不被允许进入。每年新开学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往往不到两个星期就读完了整学期的内容。
②小学四年级那年妈妈开始做收购旧书籍、报坻的生意。怕这些东西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那段时间,我天天从房子的窗户上爬进去(门锁着,妈妈不让随便出入),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上看书,满足极了。我扒出一个舒连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往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美美地看到天黑……
③六年级时回到四川,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那可比买书划算多了!于是整个暑期里,我每天跟上班一样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那里。夏天结束时,摊位上差不多所有书都被我看完了。
④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纸期刊。此外,帮同学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部是毫无选择的阅读,而我全然接受,鲸吞海纳,然而,阅读的海洋中渐渐升起明月。能记得的语句如暗流涌动,认准一个方向推动小船,扯动风帆。而忘记的那些,则是大海本身,沉静地起伏——同时也是世界本身。我想这世界其实从来不曾在意过谁的认可与理解吧。它只是存在着,撑开世界应有的范围。
⑤直到现在,我对阅读也并不挑剔。只要不特别枯燥都能看下去,而且以我如今的年龄论,阅读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汲取养分增加知识领略愉悦……诸如此类了。看到一本好书固然觉得幸运,遇到烂书也并不排斥。况且烂书带给人的思考空间同样巨大:何以烂?何以不能避免烂?都烂成这样了为什么还能令人接着往下看?还有那些没啥天赋的作者们,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态度,他们的奢望,他们的努力……历历在目。看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他,理解了他,并且原谅了他……阅读不但带来共鸣的乐趣,也带来沟通的乐趣。
⑥对了,之前说的都是少年时期的阅读,那么后来死?惭愧,后来几乎不怎么读书。有各种原因。直到这几年才重新开始大量地读,而且,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这件事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习惯了。什么都是“读”,什么都是学习与获得,世态百相,人间万状,阅读没法停止,我仍稳稳当当行进在当年的航道上,明月已经升至中天。当我再次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总感觉一切才刚刚开始,当年的耳语者还不曾走开,只对我一个人透露唯一的秘密。
1.请阅读短文,参照示例概括读者的阅读经历和感受。(3分)
经历 一年级时,读印有汉字的东西 四年级时,①_________ 六年级时,读租书摊给书 上初中后。②_____________ 这几年,读世态百相,人间万状
感受 ③_________ 满足极了 最幸福的所在 阅读的海洋中渐渐升起明月 一切才刚刚开始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2分)
3.请你畅想你的阅读经历,写一写你曾读书时入迷的样子。(至少使用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回顾了从小至今的阅读经历,而在文章结尾说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六年,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写出两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卡四:梦想星际港
带着前三站收集的能量源,飞船来到梦想星际港。指挥官发布“成长星际日志”任务,要求队员们用真实的星际冒险故事,结合积累的宇宙知识,完成一篇精彩的星际报告。完成任务后,即可获得创作能量块。
四、写作。(30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味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磨炼”“挫折”“呵护”“关爱”“鼓励”等)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紧扣主题用一两件具体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3.要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不少于450字,作文中不能出现有关个人和学校的信息。
5.如果在作文里用上平时积累的古诗或名言警句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