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9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在试卷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读下面的语段,感受时光的痕迹,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时光如白驹过隙,zhuǎn shùn 间,我们即将告别小学时光。在学校举办的“梦想起航”毕业典礼筹备活动中,大家心潮澎湃。从懵懂天真的孩童,到如今充满zhì huì的少年,这一路,书籍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阅读,是与líng hún的对话,读那些令人jīng xīn dòng pò的故事,读文字背后的深刻哲理;是 与历史对话,读 朝代的更迭, 读岁月的cāng sāng;是与自我对话,在书中寻找成长的答案。
(1)在文中括号里规范地写出相应拼音的字词。(4分)
(2)“册”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古字形像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的样子。下列句中“册”的意思为本义的一项是( )(2分)
A. 他获得了一本荣誉纪念册。 B. 这套百科全书有二十册。
C. 他在册子里详细记录了实验数据。D. 这位作家的作品被收入了经典文集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个方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C. 他总是自作聪明,结果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砸了。
D. 他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所以取得好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 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
B. 这天气真热,像要把人烤熟了似的。
C. 我好像听到了远处的歌声。
D.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你快点!”妈妈催促道:“我们要迟到了。”
B. 他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
C. 我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
D. 他的爱好很广泛,如绘画;书法;音乐等。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将相和》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和廉颇的知错能改。
B. 《草船借箭》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相关内容改写,刻画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
C.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文中多次提到“大年夜”,衬托出小女孩的幸福。
D. 《竹石》是清代郑燮的一首题画诗,借赞美竹子来表达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
7.根据积累填空。(6分)
(1)爱国情怀在古诗中熠熠生辉。唐代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 ”,展现了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宋代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清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尽显英勇无畏的气概。
(2)引用诗词可以增添文采。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时,可以用“ , ”;鼓励他人努力奋斗时,可以用“少壮不努力, ”。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匆匆》)
(4)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两小儿辩日》)
8.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老师对我说:“你这次的表现很棒。”(改成转述句)
(2)将语段补充完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生活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如果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 ;如果生活是 ,那么困难则是 。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句: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两小儿辩日》的“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决”的意思是 ,由此,我可以推测词语“犹豫不决”的大概意思是: 。
二、 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举办“走进传统艺术”活动,邀请了当地的画家现场创作了三幅绘画作品,请你欣赏。
1.上面三幅中,如果从中选择一幅送给外国友人,我会选第 幅(填序号),原因是 。(3分)
2.活动现场,有同学说:“现在数字绘画这么方便,传统绘画没什么用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语言要有条理。(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和运用
三、阅读与理解(27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近年来,电子阅读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电子设备阅读书籍、文章。学校开展“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方式 年龄 阅读目的
调查项目 主要进行电子阅读的人群比例 每天电子阅读时长超1小时的人群比例 12岁前开始电子阅读的人群比例 获取 信息 休闲 娱乐 学习知识 培养阅读习惯
年占比例 65% 48% 30% 55% 35% 40% 20%
【材料二】
【材料三】周末,小明一家人聚在一起。小明却一直低头盯着手机看电子小说,家人和他说话,他也只是敷衍回应。爷爷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都快被电子设备‘绑架’了,都不怎么看纸质书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写出其寓意。(3分)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以小明朋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小明的话。(3分)
4.六年级同学对“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展开了辩论。请你为正反双方分别写两条观点。(4分)
正方(科技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反方(科技发展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例:科技手段能让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 例:科技发展使人们沉迷电子设备,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时间。
(1)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阅读的旅程
①小时候,我住在乡下,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村子里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家有一个小小的书房,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我经常跑去他家借书看,每次拿到书,都如获至宝。记得第一次读《格林童话》时,我被那些奇妙的故事深深吸引,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小红帽的勇敢、白雪公主的善良、灰姑娘的坚强,都让我深受感动。那时候,阅读是我逃避现实世界的小小港湾,让我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②上小学后,学校有了图书馆,虽然藏书不算丰富,但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利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我了解到了大自然的奥秘;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感受到了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每次在课堂上回答出其他同学不知道的知识时,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③到了初中,学习任务逐渐加重,但我依然没有放弃阅读。我开始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骆驼祥子》《简·爱》等。这些作品让我对社会、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会为祥子的悲惨命运而叹息,会为简·爱的独立精神而喝彩。阅读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④现在,我依然热爱阅读。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我都来者不拒。阅读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还让我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回顾我的阅读旅程,就像在一条充满惊喜的道路上前行,每一本书都是路边盛开的鲜花,点缀着我的人生。
1.请阅读短文,参照示例概括“我”的阅读经历和感受。(3分)
经历 小时候,读《格林童话》等书 小学时, ① 初中时, ② 现在,读各种纸质书和电子书
感受 仿佛走进充满魔法的世界 开阔了眼界,变得自信 ③ 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分)
3.请你回忆自己读书时的经历,写一写你从书中获得力量的故事。(至少使用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4分)
作者在文中回顾了自己的阅读历程,结尾说阅读像在充满惊喜的道路上前行,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5.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第三部分 习作训练
四、写作(3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给我们温暖,有的人让我们成长,有的人教会我们道理……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请你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要求:
(1)紧扣主题,用一两件具体的事写清楚这个人是如何影响你的。
(2)要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3)不少于450字,作文中不能出现有关个人和学校的信息。
(4)如果在作文里用上平时积累的古诗或名言警句就会更好。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1)转瞬;智慧;灵魂;惊心动魄;沧桑
(2)B。“册”的本义是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的样子,B选项中“这套百科全书有二十册”的“册”表示书籍按卷本划分的单位,与本义相关;A选项“荣誉纪念册”、C选项“册子里记录数据”、D选项“经典文集册”中的“册”侧重于装订成册的本子,并非本义。
2. D。“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与“取得好成绩”相悖,“理所当然”使用错误。A选项“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符合语境;B选项“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恰当;C选项“弄巧成拙”指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正确。
3. D。A选项中“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避免”和“不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再”;C选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
4. B。B选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像要把人烤熟了似的”夸大了天气炎热的程度。A、C、D选项中“像”均不是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A选项表示比较,C选项表示推测,D选项表示举例。
5. C。A选项中“妈妈催促道”在中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B选项“……”和“等”表意重复,可删去“……”或“等”;D选项“绘画;书法;音乐”之间的分号应改为顿号,因为它们是并列的词语。
6. C。《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多次提到“大年夜”,是为了衬托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而不是幸福。A、B、D选项表述均正确。
7. (1)不破楼兰终不还;死亦为鬼雄;去留肝胆两昆仑
(2)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案不唯一,符合思念友人主题的诗句均可);老大徒伤悲
(3)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4)孰为汝多知乎
8. (1)老师对我说,我这次的表现很棒。
(2)示例:其中一朵翻涌的浪花;一座高耸的山峰;攀爬途中的崎岖山路(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比喻恰当即可)
(3)示例:他难过得到处找纸巾擦眼泪。(答案不唯一,合理运用“得”字,突出程度即可)
(4)判断;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判断
二、综合性学习
1. 示例:选第②幅。原因:第②幅画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韵味。画中展现了中国的山水意境,能让外国友人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领略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答案不唯一,选择其他画作,理由合理也可)
2.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虽然数字绘画方便快捷,但传统绘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传统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它蕴含着画家独特的笔触、情感和创作过程。比如国画,通过笔墨的运用能展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文化底蕴。而且传统绘画的创作过程能让人静下心来,培养耐心和专注力。传统绘画作品还具有收藏价值,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记忆。所以,传统绘画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和数字绘画可以共同发展。
三、阅读与理解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①主要进行电子阅读的人群比例达65%;②每天电子阅读时长超1小时的人群比例为48%;③12岁前开始电子阅读的人群比例是30%。(答案不唯一,从阅读方式、时长、起始年龄等角度概括合理即可)
2. 漫画寓意:人们过度依赖电子阅读,导致眼睛近视,身体也变得不健康,讽刺了电子阅读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意思相近即可)
3. 小明,电子阅读虽然方便,但不能过度沉迷。你看,现在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电子阅读,眼睛都近视了,而且还忽略了和家人朋友的交流。传统阅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更好地感受书中的内容,还能保护视力。我们还是要多进行传统阅读,你觉得呢?(语气委婉,理由合理即可)
4.
正方(科技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反方(科技发展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例:科技手段能让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 例:科技发展使人们沉迷电子设备,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时间。
(1)科技发展能开发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软件,以趣味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1)科技发展带来大量碎片化信息,分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
(2)利用网络直播等科技手段,可以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展示技艺,扩大影响力。 (2)科技设备的普及使人们更倾向于娱乐化内容,减少了对传统文化深入学习的时间。
(二)课外阅读
1. ①读《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②读《骆驼祥子》《简·爱》等经典文学作品;③对社会、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心灵得到滋养,成长道路更坚定
2. 比喻;阅读;充满惊喜的道路;阅读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收获,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3. 示例:记得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被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却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跑到一半时,我累得气喘吁吁,想要放弃。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的画面,他坚定的眼神仿佛在鼓励我。我咬咬牙,握紧拳头,加快了脚步,心里想着:“我也要像鲁滨逊一样,坚持下去!”最终,我跑完了全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书中力量带给我的勇气和坚持。(答案不唯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体现从书中获得力量即可)
4. 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书中获得了不同的感受和成长。小时候通过阅读走进奇妙的想象世界,小学时开阔了眼界,初中时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深刻认识,现在阅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本书都给作者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就像在充满惊喜的道路上前行,不断发现美好,所以作者这样说。(意思相近即可)
5. 示例: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四、写作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一个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身材高挑,总是穿着得体的连衣裙,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在肩头,她的眼睛明亮而有神,笑起来的时候弯弯的,像月牙一样,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刚上六年级时,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作文,总是写得干巴巴的,毫无文采。有一次作文课上,李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我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满心忐忑地交了上去。本以为会被老师批评,没想到几天后,李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她微笑着看着我,手里拿着我的作文本,说:“你这篇作文虽然内容有些简单,但是情感很真挚,老师能感受到你对家人的爱。如果在描写上再细致一些,用上你积累的好词好句,就更好了。”说着,她拿起红笔,逐字逐句地给我讲解,告诉我哪里可以添加细节,哪里可以引用诗句。她的声音轻柔,眼神专注,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暗暗下定决心要写好作文。
从那以后,李老师经常鼓励我多读书、多积累。在她的指导下,我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还会把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反复品味。渐渐地,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我写的《温暖的母爱》获得了一等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看到台下李老师欣慰的笑容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感激。
李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帮助我,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她常说:“做人要善良、诚实,要懂得感恩。”在她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每当看到同学们因为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时,我都会想起李老师的话,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李老师,您就像春天里的细雨,滋润着我成长;您像黑夜里的灯塔,为我指明方向。您对我的影响,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