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紫藤萝瀑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学校开展“植物之语”趣味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文文为教学楼外墙上的爬山虎写了一篇小作文,请你帮她检查。
教学楼的外墙上,一片爬山虎如绿色的pù bù般垂落,fán mì的叶片生机勃勃。有时那叶片会从窗户探进教室里,在微风中调皮地摇头晃脑,让人________(A.忍俊不禁 B.强颜欢笑)。每日清晨,淡淡的雾气________(A.覆盖 B.笼罩)着墙壁,从远处________(A.眺望 B.凝望),爬山虎好似蒙上了一层薄纱,气质变得神秘;走近后,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好似xiān lù qióng jiāng,雀跃着,欢笑着,让人们沉醉于这片绿海。它们为这方建筑提高了灵动与活力,也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校园。我爱这片爬山虎!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ù bù( ) fán mì( ) xiān lù qióng jiāng( )
2.请你从括号内的易混词组中帮文文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填写在横线处。
3.你用波浪线标画出了小作文中的病句,并帮助文文写出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你结合情感表达为文文提出的修改建议,请补全。文文,我认为你可以将小作文的结尾句改为这样:“__________!我爱这片爬山虎!”(在横线处补填合适的叹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口苦难的人口”老者缓缓地说口“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口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②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⑤④②
7.班级开展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鉴赏朗读活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相关情节,为下面两个选段设计朗读方案。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架下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校园四季芳华未歇,小广决定策划一场“校园寻芳”活动,追寻“花”的踪迹,品赏“花”的芳姿,探索“花”的意蕴。
(1)小广计划以“兴趣激发—知识科普—手工制作—底蕴探究—文学创作”为序来开展活动,以下活动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收集落花落叶,举办植物拓染实践活动 ②安排校园志愿者进行校园植物知识宣讲 ③发起以校园植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④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写在花里的文化密码”讲座
⑤举办校园花卉摄影大赛并发起网络投票评选
A.①⑤②④③ B.①⑤②③④
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①④③
(2)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小广想为“校园寻芳”活动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忙用短语组合出下联和横批。
欣逢彩蕊 小径觅艳 花趣满园 绽欢颜
上联:校园寻芳,且看娇花添雅趣
下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②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紫藤萝瀑布的“流动”牵引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请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写完整。
表明情感变化的语句 引发情感变化的原因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被壮美、辉煌的紫藤萝瀑布吸引。 视觉的震撼 内心的沉浸 精神的滋养 视觉的震撼 内心的沉浸 精神的滋养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②
11、本文描写生动,读之仿佛置身于一树紫藤萝瀑布前。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
(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12. 好友小文因作文比赛失利而变得悲伤沮丧,请结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对其进行劝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零度绽放
①娇艳美丽的玫瑰,清新淡雅的百合,芬芳宜人的莲花……,似乎太多的花儿都是开放在温暖的春夏。特别是那些野外的花,经霜耐寒凌风而开的,除了寥寥的几种,人们也不会想到更多。一如生活中,在最艰难的境遇里,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的,都是那些坚强的人。
②而在这个极北极远的山区城市,一年中有七个月的寒冷天气,那肃杀的冰封雪盖,似乎已将一切美好冻结。曾问过一个远方的朋友,在零度的天气里,会有什么花儿开放。她想了想,告诉我,是雪花!的确,在我们这里,有时九月末就开始飘雪,那时夜里的气温,就是在零度左右。在她的印象中,那样的环境里,只能有雪花盛开,虽美丽,却寒冷。一种没有温度的绽放,只能点染眼睛,却无法温暖心绪。
③只有那真正有韵味的绽放,才是真正能勾人心魄,摄其心魂的。
④我有个朋友,也许你一眼看不出她的能量,只是小小可爱,平淡无奇。可她却总是有种让人敬佩的韧劲富含其中,觉得她是那样一个美丽有内涵的女子。让人在众多娇艳美丽的玫瑰中,才觉得她是最美丽的那株。因为她的心,她的气质使她周身都散发着光芒,那无穷无尽的力量把人深深地吸引住,让人不觉赞叹不止。要把自己的内心充实起来,也许你一时只是一颗花苞,不能像其他花朵一样为人称赞,可你慢慢的积累天地之精华,慢慢等待,终有一天,你的绽放,会夺得所有人的目光,会是百花丛中最艳丽的一朵,香飘十里,让人难舍难忘。
⑤在小兴安岭,每年的深秋,在寒冷初临的时候,入目的便是缤纷的五花山。远远望去,山披彩衣,红枫青松,黄杨白桦,还有各种成熟的野果,就如在山上开了大朵大朵的花,而且愈冷颜色愈是清艳。这是比雪花更早开的五花山,直到第一场雪到来,山岭才渐渐素淡起来。
⑥作为一年中最冷季节的开始,这种绽放是极动人心魄的。而想起我们面临生活中即将到来的种种艰辛坎坷,却常常彷徨犹疑,就算有信心度过,也是心绪沉重。而我的一位朋友,却是不同。她早就预见了自己未来生活的苦难,也知一切终不可避免,却是依然微笑如初,仿佛要到来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活。如今已经明白,她只是在宣泄着一种心绪,一种希望。所以迎寒而开,虽终会被霜雪掩盖,可是那份美好的希望却直透严寒。
⑦当冬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又一个零度的季节来临。与最初的零度迥异,最初只是漫长寒冷的开始,此刻却是温暖的开始。虽然同样的寒冷,可是内蕴却生动无比。这个时候,依然有花儿开放。
⑧在向阳的山坡山谷,残雪残冰和初融的水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零度的困囿。就在这冰雪和水中,神奇的冰凌花开始笑傲。那簇簇金色的小小花朵,如一小团火焰,点燃了漫山的冰雪。它是一年中开得最早的野花,在这片山岭中,所有的温暖与美丽都从它开始。
⑨是的,看着冰雪中绽放的冰凌花,没有人不为之动容。那些柔弱的灿烂,总能唤醒在漫长寒冬里被冰封的心情。想起祖父,他生前极开朗乐观,每天笑容满面,说话幽默诙谐,常常能用自己的心情感染别人。而别人却不知道,祖父当年曾经历了怎样的流离丧乱和无可计数的苦难波折。可是再苦的生活也没能夺去他脸上的笑容,就如那些冰凌花般,在冰封雪盖中漾出暖暖的深情。
⑩在零度绽放,是对未来苦难的一种乐观与希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展望和开始。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生活就在那里,自冷自暖,可是只要心存希望,那么,所有的风霜都不能冻结一张温暖的笑脸。就像那些绽放在零度天气中的花儿,开始或结束,都是最美。
13.在作者眼中,“零度绽放”的花儿各呈现出了怎样不同的美蕴?试概括回答。
14.文章第二段,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似花非花”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文章第⑥段和第⑨段写“朋友”和“祖父”的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16. 综观全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本文语言优美隽永,富有诗意。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燕子还巢
雷抒雁
忽然有一天,宿舍楼一层走廊的顶棚被一对燕子相中,小夫妻忙里忙外,贴着顶棚的墙角筑起一个泥巢,碗口大小,黑黑的泥巢安静地挂在墙角。开始,并没有谁去注意,日子过得很安详。人们照常出出进进,上班下班;孩子也照常跳跳蹦蹦,上学放学,秋天复冬天,燕子不再喧闹了,燕巢也没有人注意。
照例燕子引来春天。今天,这一对燕子重新飞进楼房的走廊时,却显得焦虑不安,唧唧地叫着,飞出飞进。人们这才发现,原来不知哪位手贱竟铲了那泥巢,白白的墙壁上,只留下一弯黑黑的泥痕。找不到旧巢的燕子,用爪子扒着那泥痕,扇动着翅膀,情绪似乎是很伤感的。大约它们是想弄清这是为什么?这对燕子对这座楼以及多数的住户居民似乎并未失望。它们立即动嘴,建一个新巢。这回,它们选择顶棚的正中,恰在一盏顶灯的旁边,想来,贴着灯座的旁边,在建筑施工上要方便一些吧。建巢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只三五日,一个新巢就已竣工。一抬头,看见新巢里伸出一双小脑袋,人们便友好地笑一下,这是对它们的歉意和祝愿。可得立即躲过那泥巢,因为地上明明白白有一些落下的泥块、水滴,甚至鸟粪,要是掉落在头上、衣上,总不好吧。
有了新居,燕子的情绪好多了,低低地飞出飞进,唧唧呢喃软语,使你不能不想起那些古代诗人美妙诗句来:“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宋·史达祖《双燕》)
可是很快人们又发现谁再次铲了这座燕巢,顶灯旁的白壁上又留下一弯黑黑的泥痕。猜想大约是城管部门怕鸟粪滴落在行人头上,干的蠢事吧。
这回,人们被激怒了。出出进进的行人,都要停下脚步,看一眼那泥痕,骂一声谁这么缺德!这件事几乎引起全楼住户的骚动,老老少少的议论声渐次高了起来,大有要找肇事者算账的意思。
第二天,就有人在墙上贴出一条“小字报”来,写道:“鸟是人的朋友,请你爱护它们。”语气仍是平和的规劝。可是只半晌时间,那上边就写满了各种颜色的批语,都是热烈支持,兼有对恶行的愤怒。其时,正是巴尔干战事如火如荼,天天看着导弹凌空而下,一座座高楼飞花般爆开,无辜的平民也有死伤。这一对燕子失巢的不幸,也正应了人们内心的不平。出出进进,有人骂:“暴行!”也不知是在说巴尔干的战事,还是本楼的“鸟事”。
燕子的不屈,实在让人钦佩。这一对小夫妻,重又飞上第一次被铲掉旧巢的墙面上,声音凄厉而苍凉。他们不再向谁指证被铲旧巢的痕迹,只是决然要再造一座新巢。看见它们把一口口新泥涂上墙壁时,你会觉得那是一种勇敢的示威、无声的抗议:是一种为了生存的顽强不息。你会深深为人类的愚蠢行为惭愧,由衷地钦佩这些弱小生命的伟大。
燕子是苦命的。希腊神话里说它是由一位名叫普洛克涅的雅典公主变成的。公主丈夫是残暴的色雷斯王,他霸虐着小姨子菲罗墨拉。普洛克涅救出了妹妹,为了报复丈夫的恶行,她杀死自己与色雷斯王的亲生儿子,剁成一块一块给丈夫吃。当暴君发现吃的是自己儿子时,发誓要杀掉这两个女人。神帮助她们逃走了,普洛克涅变成了燕子,菲罗墨拉变成了夜莺。
故事有些凄惨,却也看得出燕子性格中的刚烈。
经受过两次巢窝被毁的苦难,燕子们再也不怕来来往往的行人,只默默地飞出飞进,一口水一口泥地垒窝。它们要赶日子生蛋、孵卵,它们知道季节不会等人,严酷的秋冬到来之前,儿女们必得有坚强的双翼展开漫长的南下历程。它们的一对小嘴巴,如同一双灵巧的织针,忙碌编织;一粒一粒的黑泥,突出成一行一行的针脚。有一次,我看见那泥里竟有些红色,怀疑是否是它们的嘴里累出的血滴。
竣工的日子是平静的,没有热闹地张扬,也看不见这一对劳累的夫妻,想必是它们早就躲在深深的新巢里,休息一下身心,或者赶紧在完成生儿育女的大业。
不过看看那新巢,总觉得怪怪的,似与先前的不同。细一分辨,先前的鸟巢上边并不封闭,如悬空的一只灯盏,小鸟出生时,一排可爱的小脑袋,齐刷刷显露出来,张了黄嘴,嗷嗷待哺的样子甚是可爱。这一个巢,顶部却封闭得死死的,只留下一个微微突起的鸡蛋大小的口儿,以供进出。
我想,这大约是燕子的遭遇,给了它们警觉:不能再让罪恶的眼睛看见它们可爱的儿女,以遭不测。于是,便悄悄修改了建筑的图样。
小小的燕子,竟有如此复杂的心事。
18.文章插入希腊神话中有关燕子的传说故事,目的是什么?
19.文中在写燕子新居落成后的情景,引用了宋代史达祖的词,表明作者怎样的感情?
20.作者将“巴尔干的战事”与“鸟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
21.作者细致地描述这个建而毁,毁而又建的过程,目的何在?
22.文章结尾写燕子的新巢有很多奇特之处,从这奇特之中你能读懂燕子是怎样的心理吗?试写出理由。
23.鸟是人类的朋友,可读完本文,却使我们的心情沉重。善良的朋友,你想对毁巢者说些什么呢?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棠花
季羡林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已经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为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24.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5.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2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至无暇顾及海棠花。
D.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答案
1、瀑布 繁密 仙露琼浆 2.A B B 3.它们为这方建筑增添了灵动与活力,也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校园时光 4.啊(或:嘿) 叹词有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这样修改可以突出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5., ,; 6.D 7.(1)这段文字写的是保尔来到烈士陵园,回忆起瓦莉亚和逝去的同志们,他的内心是悲痛的,所以要读出悲伤、怀念的语气,语速要缓慢、低沉,语调要沉重。(2)这段文字写的是保尔在烈士陵园中对革命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内心的信仰更加坚定,要读出激昂、热烈的语气,语调要充满力量和希望,语速要快。
8.(1)D (2)小径觅艳,欣逢彩蕊绽欢颜 花趣满园
9.示例一: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作者先从整体着墨,展示紫藤萝树的形态,“像一条瀑布”,颜色是“辉煌的淡紫色”“泛着点点银光”;再局部特写,写花穗上面绽放,下面待放,颜色上浅下深;最后再聚焦于花朵,写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张满了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层次分明,井井有条。
示例二:按照从外形到内蕴的顺序,并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巧妙融合。作者先写紫藤萝花的外在形象,紫藤萝花树“像一条瀑布”,颜色是“辉煌的淡紫色”“泛着点点银光”;再写紫藤萝的情趣美,“和阳光互相挑逗”“好不活泼热闹!”“它们在笑”“它们嚷嚷”。韵味十足,将紫藤萝写活了。
10、(1)紫藤萝的繁茂旺盛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和活力,带走了“我”心中关于生死的疑惑和关于疾病的痛楚,让“我”的心情愉悦乐观。(2)眼前的紫藤萝花之“盛”和十年前的紫藤萝花之“衰”的变化给予“我”人生的启迪,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曲折与永恒,从而振奋精神。
11、(1)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盛放的紫藤萝花“挨”“推”“挤”等人的动作和“活泼热闹”这一人的情态,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看到了盛开得繁密灿烂的紫藤萝花树。
(2)句子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与视觉互通,写紫藤萝的香气是“浅紫色的”,让人仿佛看到了紫藤萝瀑布周围弥漫着的阵阵花香,给人以愉悦梦幻之感。
12.示例:小文,学习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我们不能沉溺于失败之中,要勇敢地正视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思索解决方法。一次作文比赛的失利只是暂时的,振奋精神,汲取经验,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13.答案:①雪花美丽却寒冷,只能点染眼睛,却无法温暖心绪②五花山缤纷清艳,动人心魄③冰凌花温暖而美丽
14.答案:对比,与下文所写的五花山和冰凌花真正的绽放形成对比,突出冰凌花开放所带给人的温暖与希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15.答案:不可以。这是作者由花及人的自然的联想,既丰富了花的精神意蕴,又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生动,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6.答案:在零度绽放,是对未来苦难的一种乐观与希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展望和开始。只要心存希望,所有的风霜都不能冻结一张温暖的笑脸。
17.答案示例:“那簇簇金色的小小花朵,如一小团火焰,点燃了漫山的冰雪。”采用比喻的修辞,把冰凌花的“小小花朵”比喻为“火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凌花的蓬勃的生命姿态和给人带来的温暖与希望,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8.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渲染悲凉的气氛,引发人们的同情。
19.表明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0、.说明人们对燕巢被毁一事极端愤怒,表达人们鲜明的爱憎情感。
21.目的是一方面暴露了人类社会中的罪行,另一方面褒扬了弱小生命的顽强不息与伟大精神。
22、奇特之处表明燕子对人类社会中某些人的警觉与戒备,以及遭遇不幸的悲凉与痛苦等复杂心理。
24. 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25.心境: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关联: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作了心理与情感的铺垫。
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