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壁画中男子放牧、妇女收割,体现男女劳动分工,反映男性在
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未体现食物生产领先、社会分工初步产生或进
入阶级社会,A、C、D错误。
2.D:北纬30度附近诞生多个文明,因该区域气候、水源等自然环
境适宜人类生存发展,体现多元文明受时空环境影响:与文化传统、
文明交流、生产方式无关,A、B、C错误。
3.D:婆罗门教祭司将种姓源于巨人身体,旨在用神学解释种姓制度
合理性,维护婆罗门特权;与君主统治、宗教权威、职业世袭无关,
A、B、C错误。
4.A;《罗马民法大全》系统整合罗马法律,是古罗马法律最高成就:
公民法、《十二铜表法》是早期法律,日耳曼法非罗马法,B、C、D
错误。
5.A:拜占庭文明融合希腊、基督教、罗马因素,体现兼收并蓄东西
方文明;未融合非洲文明,政教合一、恢复古希腊文化非主旨,B、C、
D错误。
6.B:加纳首都遗址出土铁器、阿拉伯文彩石,说明汇聚多种外来文
明:未直接体现繁荣,与欧洲贸易、阿拉伯文化被追捧无关,A、C、
D错误。
7.C;印加帝国措施包括划分政区、调查人口、迁移居民,结合所学
可知还修建道路系统:浮动园地为阿兹特克发明,城市国家、成文法
典与印加无关,A、B、D错误
8.C:航线①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的航线:迪亚士到好望角,
达·伽马到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B、D错误。
9.B;欧洲因香料需求需大量黄金,西葡金银匮乏,推动新航路开辟,
反映市场需求扩大是重要原因:商路阻断是直接原因,商业革命、货
币制度变革是结果,A、C、D错误
10.B:亚当·斯密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重要事件,因其打破
世界孤立,推动从分散走向整体:增加劳动力、促进美洲工业化、非
洲成商业中心错误,A、C、D错误。
11.A;葡萄牙在东方殖民扩张主要通过建立商站控制商路:设立总
督为西班牙方式,贩卖鸦片、分割领土非其特点,B、C、D错误。
12.C:新航路后合同交易取代货币,体现商品经营方式创新:贸易
中心转移、格局变化、价格革命未体现,A、B、D错误。
13.D:黑死病导致劳工阶层摆脱封建束缚,工资上涨,加速封建制
度瓦解: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是间接影响,人口流动、灾难非主旨,A、
B、C错误。
14.C: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促进商业、航海业、工业高涨,旨在说
明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冲击封建秩序、加强世界联系非核心,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A、B、D错误。
15.A:15世纪英国乡绅送子弟学习实用知识,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传
播,重视世俗教育;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阶级分化、高等教育领
先未体现,B、C、D错误。
16.B:1521年后印刷本国语《圣经》获利,因宗教改革推动民族语
言需求:活字印刷术进步、民族国家形成、文化教育发展非主因,A、
C、D错误。
17.D: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卢梭主张
主权在民,均反对君主专制;肯定人性、自由竞争、批判教会非共同
主张,A、B、C错误。
18.D:俄国农奴制改革农民赎金高于市价,地主获利,但废除农奴
制使土地归地主所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矛盾未消除,对资本主义
作用大,社会秩序未稳定,A、B、C错误。
19.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权力受限,因共和体制巩固,议会权
力增强;与封建残余、资产阶级力量、参众两院掣肘无关,A、C、D
错误。
20.B:明治维新学习多国模式,保留武士道等传统,体现西化与保
留传统并存:政治民主、传统与现代矛盾、改革隐患未体现,A、C、
D错误。
21.(1)特征:城邦体制多样,公民政治,独立自主,有中心城市,
早期君主制或贵族制,后期向民主制发展。(2)意义:灭亡波斯帝
国,推动希腊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扩大希腊神话地理影响。
22.示例:论题:西欧中世纪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阐述:庄
园农业、手工业结合,生产目的为满足领主及自身需求,仅盐铁等需
购买。领主通过直接或间接管理庄园,体现自然经济特征,是中世纪
欧洲经济基础。
23.(1)精神内核: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尊严与价值)。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关系: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
基础,宗教改革补充文艺复兴的伦理道德需求,两者均反映资本主义
发展,存在继承关系。(2)政治理念实现:美国《独立宣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