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百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百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5 08: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级“贵百河”5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张贴
在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放。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大量考古资料表明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的葬俗有很大区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葬品的数量和
质量都在提高。如属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山东究州王因墓地随葬品很少,大多仅以几件粗糙的日用
陶质器皿或少量装饰品随葬:而属中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中则有工具、猪头等,
有的墓穴有多达14个猪头。这反映出()
A.私有制逐渐解体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生产力有所发展
D.氏族制度得到巩固
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一部重要典籍,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在哲学观上,它提倡法
天地、顺自然;在政治观上,它希望用战争手段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又认为应当爱民,实行德政,
任用贤人,强调“宗庙之本在于民”。这表明《吕氏春秋》()
A.以儒家的民本思想为核心
B.为统一后的秦朝所沿用
C.对诸子之学进行全盘吸收
D.集百家之长求治国良方
3.元狩六年,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
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征召制是重要的选官渠道
B.察举制成为正式选官制度
C.地方的监察范围不断扩大
D.中央的选官权力渐次下移
4.唐代刘知几所著《史通》20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他提出:“史有三长:
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这表明刘知几认为史学家应()
A.写史时尽量地避恶扬善
B.正确地选择与运用史料
C.重视史料深度而非广度
D.注重事实忽略写作技巧
5.自明代后期始,苏州丝织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部分的手工工场主拥有织机数十张,雇佣工
人上百名。到清朝,江南的大机户拥有织机多者已达五六百张。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
B.手工业生产组织水平提高
C.商业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
D.传统的小农经济走向解体
6.1901年1月29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改革上谕,其中说:“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
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这表明清政府()
A.顽固保守而拒绝变法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向君主立宪政体过渡
D.对西方的学习更加深入
7.“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
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一举措()
A.因侨居人口增多而实施
B.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C.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D.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
高二历史第1页共4页
繁国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