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课
考点一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P68,练习与应用1题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运动加快且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均可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分子体积变大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很小
考点二 水的净化
3.[2024·兴安盟]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工业废水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考点三 水的电解
教材P68,练习与应用2题
4.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检验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电解器玻璃管上方体积较少的气体是氧气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改变
5.[2024·河南]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考点四 溶液的形成
教材P75,练习与应用1题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能溶解所有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物质溶解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7.如下图所示,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的最大溶解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将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试管内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考点五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材P82,单元测评10题
8.分别对90g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请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加入10g水: ;
(2)加入10g氯化钠,完全溶解: ;
(3)加入10g20%的氯化钠溶液: 。
【思想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定量表示方法,用来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其大小等于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9.[2024·青岛]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关于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C.取出50g此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
D.从微观角度看,溶质溶解既有扩散过程,又有水合过程
考点六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材P76,练习与应用4题
10.某实验小组想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请完成下列操作:
(1)计算:需要硝酸钾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
(2)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两盘放上同样的称量纸,并在右盘放入砝码,向左盘加入部分硝酸钾,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 (填字母序号)。
A.增加硝酸钾
B.减少硝酸钾
C.移动游码
(3)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将其倒入盛有硝酸钾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直至硝酸钾全部溶解。
(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贴上标签。
11.[2024·巴中]氯化钠溶液常用于农业选种。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
12.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的错误操作是 。若按图1操作,取用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2)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水的密度为1g/mL)。
图1
图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增加溶质: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2)改变溶剂:增加溶剂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减少溶剂(如恒温蒸发)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3)改变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最大溶解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将其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但是对于氢氧化钙等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最大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在温度的影响上需要格外注意。
1.[2024·乐山改编]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研究KNO3在一定量水中的最大溶解量随温度的变化。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锥形瓶中的KNO3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
A.KNO3溶液的质量:甲>乙
B.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乙中的KNO3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用硝酸铵代替生石灰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2.已知:20℃时,甲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就达到饱和;40℃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就达到饱和。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图中所得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溶液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溶液转化为E溶液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复习课
【回归教材】
1.B 2.C 3.A 4.A 5.A 6.A 7.C
8.(1)9% (2)19% (3)11% 9.C 10.(1)25 475 (2)B (3)加快溶解 11.B 12.(1)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 2 (2)16%
【易错点专练】
1.B 2.AC E 结晶(或析出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