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4 23:42:36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薪/火/相/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文/化/遗/产
01 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目录
02 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03 借助表格,整理资料
04 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05 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寻/脉/非/遗
薪/火/相/传
01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乘坐威尼斯的小艇游览了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漫步牧场之国感受了田园牧场的宁静之美,遥望金字塔欣赏了开阔雄浑的历史画卷。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你们知道吗?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荷兰的风车和堤坝以及埃及的金字塔都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北京故宫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说一说: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明确:要介绍的文化遗产必须是在中国境内。
布达拉宫
万里长城
云冈石窟
安徽黄山
福建土楼
说一说: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撰写
你们对世界文化遗产了解了多少?请你们借助资料来说一说。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球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
《人民日报》有一则报道:我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4 项。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这些都是我们本次写作的选材范围。
中国有这么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你想写哪一处呢?
01/借助材料,明晰要求
(1)可以选择自己去过的世界文化遗产;
(2)也可以选择自己虽然没有去过但觉得感兴趣、心向往之的世界文化遗产。
怎么确定选材?
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寻/脉/非/遗
薪/火/相/传
02
这么多文化遗产,怎么介绍呢?
02/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本单元我们学过的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是抓住什么来介绍的?
《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了小艇来表现威尼斯独特的风土人情来描写。
02/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特点:小艇
《牧场之国》抓住了荷兰牧场宁静舒适的特点进行描摹。
02/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金字塔》围绕夕照的美景和它的“不可思议”两个角度来写作。
02/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金字塔夕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像《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一样,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也可以像《金字塔》一样,抓住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来进行描述。
02/课文引路,把握特点
借助表格,整理资料
寻/脉/非/遗
薪/火/相/传
03
03/借助表格,整理资料
回顾了课文,我们知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写作,就能把事物写具体。看来要写好作文,我们可以先列出事物的特点,然后收集资料。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清单
特点方面 所需资料 资料来源
(备注:已有资料打“√”,没有资料打“×”)
03/借助表格,整理资料
到哪里去搜集资料呢?
已经去过的景点
门票、地图、书籍、介绍、照片、视频、笔记、美篇、讲解器、导游讲解的录音等等。
没去过的景点
通过AI搜索、百度百科、景点的官网网站、微信公众号、景点官方APP等进行了解。
03/借助表格,整理资料
讨论: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呢?
(1)把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写的资料清单进行一一对应整理。
(2)搜集的资料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准和批注。
整理之后的资料清单——写作提纲
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寻/脉/非/遗
薪/火/相/传
04
04/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资料呢?
(1)直接引用。注意:习作资料,内容互补;引用资料,位置恰当;同类资料,不宜过多:巧用过渡,更加自然。写作时可以通过“引出资料一直接引用一抒发感受”这样的形式来把资料合理运用。
妙招1
04/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资料呢?
(2)表格引用。不同资料存在着某种联系,很多很杂乱的时候,可以列成表格,分点介绍。让看的人更加清楚明了。
妙招2
04/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资料呢?
(3)变化引用。有些资料专业性太强,可以把太专业的语言变得浅显,用平实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更加适合读。按照“所见一所思”的条理来写作。文章会显得更加流畅。
妙招3
04/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资料呢?
(4)图画引用。给文字加上配图或者表格:能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了解更多的信息: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妙招4
04/多法并举,指导撰写
希望你看到的,不仅是一处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古老而伟大的文明。希望你看到她的五彩缤纷,读到她的雄伟壮阔,聆听她的鸟语花香……或许,你想介绍雄伟壮观的长城、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举世无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你最想介绍哪一处?请拿起笔,书写她的风采。
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寻/脉/非/遗
薪/火/相/传
05
05/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内容是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按一定的顺序,分成了几个方面介绍。
写出了主要特点运。
用了修辞方法等描写手法加入了传说。
评 价 标 准
05/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作品展示
结合评价表,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05/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长城的谚语也很多,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这些谚语即表明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建造长城的不易。
问题分析
标点错误,谚语内容要加上双引号,谚语太少,不能体现“很多”二字。
05/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关于长城的谚语也很多,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这些谚语即表明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建造长城的不易。
原段落
关于长城的谚语也很多,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这些谚语即表明了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建造长城的不易。
修改后
修正了标点,加上了两条谚语,突显修建长城不易。
大家可以用上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用喜欢的方式完成习作,成为优秀的讲解员!
05/分享欣赏,完善习作
图片延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典荟萃。
重庆大足石刻
图片延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典荟萃。
四川青城山
图片延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典荟萃。
四川青城山
千年文化的见证,智慧超凡的杰作,这是时间馈赠给人类的世界遗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课时]
1-2课时
一、激发兴趣巧设境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谁来试试看。如果你新认识了一个外国小朋友,他想向你了解我们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该如何向他介绍呢?(学生自由交流)
2.同学们刚刚的介绍很精彩,外国小朋友听了后肯定很感兴趣,如果他想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更多、更清楚的信息,应该怎么办呢?要想全面、准确、清楚地介绍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就需要我们写一篇简介。
二、交流讨论理资料
1.写简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自己想介绍的那处世界文化遗产,这就需要搜集资料。搜集来的资料没有条理,因此我们还需要整理资料。
2.要想让外国小朋友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们觉得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哪些方面内容是要说清楚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归纳并板书“名称”“位置”“外观结构”“历史变化”“相关故事”)
3.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对资料进行整理。
三、范文引路学方法
1.整理好资料后,咱们就需要撰写简介了。注意简介就是简单的介绍,语言需要简洁凝练。那如何把搜集来的资料变成一篇简介呢?
2.借助简介卡,提炼关键词句。(出示“简介卡”)
3.学习外观结构的写法。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293公顷,约有5800个篮球场那么大。园内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快速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说明方法。发现这部分内容语言简单清楚,因为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所以语言准确、通俗易懂,方便外国小朋友快速阅读。为便于从文字展开想象,可以配些图片。
4.学习历史变化的写法。颐和园历经200多年的变迁,才有如今我们看到的这般宏伟壮观的模样。看看老师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这200多年的变化的。
颐和园的规模之所以这么宏大,是因为它历经了几个朝代的变化。1750年,乾隆皇帝建成颐和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慈禧动用巨款修复此园。
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变化可以围绕“时间”和“重要事件”两方面来写。四次变化都由时间串联起来了,四次时间,颐和园分别经历了“建成”“焚毁”“重建”“修复”四次重要事件。
5.学习相关故事的写法。范文里的故事和你们平常看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颐和园不仅历史悠久,还流传着一则有趣神秘的故事呢。相传佛香阁里的佛像,身子是从城中庙里找来的,佛头却是昆明湖中捞起的,二者放在一起竟出乎意料地合适,人们至今都没想明白原因。
引导学生领悟简介中的故事需要省去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高度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四、巧用过渡会表达
1.老师的简介卡已经完成了,把简介卡里的内容连起来就是一篇简介了。(引导学生运用过渡句连接内容,并让学生小组讨论过渡句怎么说)
2.总结简介写作方法。(出示完整简介)
五、动手练笔展成果
1.学生各自试着在10分钟内完成简介卡。
2.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班内共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