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5 08: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刘禹锡
基本知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写作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提笔写了《陋室铭》。
作者简介
基本知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要求押韵。
识字识词
1、读准字音.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读准字音。
吾(wú) 德馨(xīn) 苔(tái)痕
鸿儒(rú) 调素琴(tiáo) 案牍(d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名:
灵:
斯:
馨: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能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出名,有名
神异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鸿儒:
白丁:
调素琴:
金经:
丝:
案牍:
翻译:跟我谈笑交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可以弹琴,阅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鸿:
素琴:
调:
竹:
形:
博学的人
调弄
弹琴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指管乐器
指弦乐器
形体,躯体
指官府文书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注意: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应为“有何陋”
课文赏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何陋之有。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主谓句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课文赏析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上:名词作动词,蔓延。
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
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劳累。
知识拓展
设喻引题
山 水
仙 龙


陋室
德馨
主旨: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整体感知
2、作者写作此文,从哪些方面表现出“陋室不陋”的?
一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说居住环境清幽。
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表明交往人物不俗。
三是“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则表现作者生活情趣高雅,从这三个方面表现出作者要表达的是“陋室不陋”。
二、整体感知
3、《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
居陋室之人的品德
二、整体感知
4、《陋室铭》开头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运用起兴和类比的手法,突出“惟吾德馨”这一主旨,
强调自己品德的高尚。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
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三、研读共品
5、文章写“陋室”,提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意何在?文章结尾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①运用类比,以古贤自况,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德操与才能。
②结尾的引用紧扣题目,引人深思,照应中心句“惟吾德馨”,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古代圣贤相符合。
三、研读共品
6.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不矛盾
②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小屋是简陋的,但由于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就不简陋了。结尾这一句与文章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共品
7、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是什么写法?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三、归纳升华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物: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志: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托物言志:是指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知识拓展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找出文中的对偶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知识拓展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你觉得下面的学生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知识拓展
刘禹锡
诗词名句欣赏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