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5 08: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习要求一:我已掌握,我会填
1.从文章体裁的角度,《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 )文。
2.《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的说明对象是( )。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采用( )结构。
4.是谁来呼风唤雨?( )。
靠什么呼风唤雨?( )。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
学 法指导:
问题的形式:直接问题 间接问题 创造性问题
说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分—总

当然是人类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提问策略来体会作者使用举例子、引用、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和效果,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
2.抓住关键句段,借助课内问题,初步了解筛选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帮助,领悟作者写法的精妙,引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巨大改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问题的形式:
直接问题
间接问题
创造性问题
提问的角度有: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夜间飞行的秘密》
学习要求二:我已掌握,我会说
学习要求三:我会提问,我会筛选
①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②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为什么要写20世纪以前的生活情境?
③伯特 兰罗素还说过什么话?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⑤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⑥祖先幻想的是什么?
⑦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2.最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3.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是:
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的内容。
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深入的思考。
学习要求三:我会提问,我会筛选
①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②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为什么要写20世纪以前的生活情境?
③伯特兰罗素还说过什么话?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⑤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⑥祖先幻想的是什么?
⑦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2.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3.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是:
①③⑥⑦
②④

学习要求四:我会学,我会理解
1.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为什么要写20世纪以前的生活情境?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从前
现在
对比
作比较
排比
发现
发明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学习要求四:我会学,我会理解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形象、更具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变化之快
变化之大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说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奇迹?
网上购物
高铁出行
上网课
学习要求四:我会学,我会理解
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学法小结:筛选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学习要求五:我会分类,我会筛选
①什么是“程控电话”?
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③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④为什么“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⑤伯特兰罗素还说过什么话?
⑥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1.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2.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是:
3.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1.完成《语文学习实践园地》第7课的内容。(必做题)
2.把今天的课文读给家人们听,并谈谈你的感想。(选做题)
3.课外推荐阅读路甬祥的《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