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
第一至三学习主题
(6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如果请你为右边的虎门销烟图题词,你应
该写( )
A.不屈的抗争,禁毒的模范
B.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灾难
C.国家的屈辱,民族的衰落
D.不平等条约,开启屈辱时代
2.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
A.1840年 B.1856年 C.1894年 D.1900年
3.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4.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 )
A.巴尔喀什湖东南地区 B.库页岛
C.辽东半岛 D.伊犁地区
5.他进行过改革;他抗击过外来侵略,收复过失地;在清王朝萧条的景色中他展现了中国人的一点尊严。他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
6.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
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此
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7.有四位英国人曾经来到中国,在他们的日记中有误的是( )
A.怀特:1839年我的鸦片被中国人搜缴,我被迫承诺永不带鸦片来中国
B.詹姆斯:1845年向清政府申请在上海开办工厂
C.约翰:1860年我们与法国军人一起冲进夏宫,我拿了我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D.奥托:1900年8月我们进入清国皇帝的宫殿,还到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
8.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下图是连环画的封面,请你判断它们反映的史实属于哪一主题( )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9.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某网站以此为题开展了网络征文活动,以缅怀历史、继往开来。下面标题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屈辱史之始——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罪孽——火烧圆明园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
10.近代中国对外国的强大与侵略,既有仇恨,也有不断地学习,以致当时有“敌人就是我的老师”的说法。19世纪末哪一事件是这一心态最典型的表现(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1.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上是为了(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2.《武汉赋》这样描述了一桩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桩历史事件是( )
A.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D.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1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 )
A.民主、科学 B.民主、共和
C.自强、求富 D.民主、法制
14.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5.有人说“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1921年夏,在上海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中共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成立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人民军队诞生
16.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7.“一从霹雳响南昌,玉帝心惊背脊凉。玉斧频挥削铁柱,黎民拭目待霞光。”这首诗盛赞的事件与下面哪幅图关系最密切 ( )
18.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19.“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扩大革命根据地
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20.下列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应是( )
①翻越大雪山 ②飞夺泸定桥 ③遵义会议会址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3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曾国藩认为: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材料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2分)哪一条约签订之后,近代中国的主权开始纷纷丧失 (2分)
(2)材料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留存距今(2011年)多少年 (2分) 英法侵略军为什么要将圆明园焚毁 (2分)
(3)曾国藩的思想,表明他决心投身于哪一运动 (2分)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 (2分)
22.2011年将迎来两个不寻常的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两个纪念日,使本来寻常的公元纪年平添了不寻常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 A ,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宣扬了 B ,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回首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在军事上没有建立一支完全由革命党自己掌握的有强大战斗力的革命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有一支……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合作者和继承者”。
——上述材料选自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
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1)材料一中A、B两处应该填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2)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标志着我们的“……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创建的事件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说道:“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合作者’。”请用史实证明。(2分)
(4)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及时纠正,才使我党永葆青春,立于不败之地。请举出一个“及时纠正”的事例加以说明。(2分)
23.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大学探望广大师生,他要求同学们“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①事件名称:(2分)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2分)—————————
③性质:(2分)—————————
④最能反映性质的口号:(2分)—————————
(2)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请在下面年代尺上标出“新阶段”的起止时间,并写出“新阶段”的名称。(4分)
(3)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结合上述材料和温总理的讲话,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认识或体会。(2分)
24.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收集材料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大会的召开?(1分)这次重要大会是在什么地点召开的?(1分)
收集图片
为了用史实来证明20世纪20年代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小明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请你帮助他整理。
(2)图一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2分)三幅图片的排列顺序是____。(2分)
(3)图一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2分)
(4)图三所反映的北伐战争是该政党与哪个党派共同领导的?(1分)要达到怎样的目的?(2分)
融入情境
(5)通过对以上材料、问题的探究,上述的革命实践活动对你有何启示?(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A项与虎门销烟的意义一致。
2.【解析】选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
3.【解析】选A。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中强迫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解析】选B。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5.【解析】选B。分析比较四个选项,符合题干中“改革”“收复过失地”两个条件的只有左宗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左宗棠指挥下收复了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以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化国防的洋务运动。
6.【解析】选B。根据图片下的文字信息“邓世昌”,链接教材所学,可知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以身殉国。
7.【解析】选B。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解析】选B。根据连环画中的文字信息,判断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关。两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运动,故应该属于民族抗争的主题。
9.【解析】选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0.【解析】选B。根据备选项,链接教材可知,A、B、D三项中的史实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探索的重大事件。其时间分别是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1898年、1911年,从时间上判断B项正确。C项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不属于向西方学习。
11.【解析】选C。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进行的一次封建自救运动,不改变封建专制政体。维新变法主张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2.【解析】选C。由文中“武昌”“打翻封建帝制”“擎起民主共和”等信息可知颂扬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13.【解析】选A。《新青年》高举“民主” 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支火炬,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
14.【解析】选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还我青岛”是其中的口号之一。B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项是魏源提出的思想主张,D项是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阐述的进步观点。
15.【解析】选A。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6.【解析】选C。1924-1927年,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取得的成就是创建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故选C。
17.【解析】选C。由诗中的“一从霹雳响南昌”可知这首诗盛赞的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故C项符合题意。
18.【解析】选B。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分析当时形势的前提下,决定向农村进军,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19.【解析】选C。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1933年秋,蒋介石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0.【解析】选D。长征的路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到达吴起镇、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故选D。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2)题第二问稍有难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抢劫、破坏后,为了掩饰其罪行,他们放火焚烧了圆明园。第(3)题第二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两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看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洋务派认为要抵御外国侵略,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151年。为了掩饰罪行(或为了从心理上打击清政府)。
(3)洋务运动。 因果关系(或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看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洋务派认为要抵御外国侵略,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考查的内容与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发展历程有关。第(1)题考查的知识为辛亥革命的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答。第(2)、(3)题考查的知识为中共的诞生、创建军队及与国民党的合作等,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第(4)题可根据题目要求,任举一例即可,如遵义会议等。
答案:(1)A: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2)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
(3)合作者: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运动或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答出其中的一次合作即可)
(4)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材料一中的组图均与五四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解答第(1)题。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止时间根据所学知识不难作答。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回答内容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积极向上即可。
答案:(1)
①五四运动 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③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③④只要能表达出上述题意即可)
(2)1919-1949年(起止时间可以用任意方式标出,但必须都正确,否则不得分)
(3)青年学生应该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积极向上即可)
24.【解析】本题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第(1)、(2)、(4)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立足于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第(5)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中共一大。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上)。
(2)南昌起义。图三——图二——图一。
(3)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或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4)国民党。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5)中国革命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把革命退却与战略进攻有机结合;必须有自己独立领导下的武装;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