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二)(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5: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二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
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
上。下列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与此相符(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2.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5.19世纪80年代中期,与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7.近代化的主题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国的这一进程起步于_______,而其“欲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辛亥革命、没有最高统治者的一贯支持
B.洋务运动、洋务企业仍然采用封建的管理方式
C.戊戌变法、没有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D.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8.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某班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下列历史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 )
A.李鸿章呼吁“民主”“科学”
B.康有为参加公车上书
C.孙中山提出“自强”“求富”
D.李大钊提出三民主义
10.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1.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郑克洪导演耗时两年之久推出力作——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汉口》,再现了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的巨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师夷长技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君主立宪
1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3.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14.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15.某班举办了一期近代中国图片展览,下面是其中的三幅。这些事件说明,近代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
16.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
A.《新青年》 B.《民报》
C.《青年杂志》 D.《万国公报》
17.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8. 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
19.右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
20.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8分,共50分)
2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活动被称为什么?(2分)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2分)
(2)材料二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2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分)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请用“____”在材料中标出来)?(1分)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2分)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2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
请回答:
(1)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何时何地?(1分)主要领导人是谁?(2分)
(2)同盟会革命纲领提出的斗争目标是什么?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2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却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2分)
24.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在“投怀”西学的浪潮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按要求完成下列主题式探究活动。
步骤一:回顾——屈辱的岁月
(1)下面是1840-1901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请把战争名称与签订的条约和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连线。(4分)
A.鸦片战争 ①《马关条约》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南京条约》
b.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 ③《辛丑条约》
c.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北京条约》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步骤二:直面——艰难的探索
(2)下面是中国不同阶层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代表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姓名及其参与的重要活动。(6分)
步骤三:聚焦——探索的历史
(3)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绘制了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你帮助完成未填写内容。并说出“投怀”西学探索的特点。(4分)
步骤四:感悟——探索的道路
(4)有人认为:历史上每一次思想的形成都会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想一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为什么屡遭失败?(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漫画讽刺了洋务运动中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2.【解析】选B。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而制造铁甲舰“平远号”便是洋务派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表现。
3.【解析】选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又提出“求富”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4.【解析】选A。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所以A项符合题意。
5.【解析】选A。为了强兵,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6.【解析】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目的是培养人才,以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7.【解析】选D。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它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根源是它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
8.【解析】选C。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虽然上书失败,但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9.【解析】选B。李鸿章、孙中山、李大钊分别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而“民主”和“科学”“自强”和“求富”“三民主义”分别是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口号或指导思想。故只有B项正确。
10.【解析】选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这属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属于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这属于民生主义。
11.【解析】选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答案为C。
1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故本题选B。
14.【解析】选B。四部影片反映的史实分别是:①鸦片战争,1840-1842年;②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下诏退位;③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④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依此排序,正确的是B。
15.【解析】选B。解题的第一步是通过图片判断其所属的历史事件。“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而“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三幅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洋务运动”为求“自强”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制造技术,即“军事技术”;“维新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追求的是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
16.【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由“1915年”“陈独秀”“创刊号”“青年……”等信息可联想到这一时期由陈独秀所创办的刊物——《青年杂志》。
17.【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8.【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李大钊,图片中B是李大钊。
19.【解析】选C。从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一位女子背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碑,坐在一个坟丘之上,石碑将要倾倒——“靠不住的”;旁边有两位先生走来,一位是“德先生”、一位是“赛先生”。联系史实,知道:“三从四德”代表的是封建礼教,两位先生分别是指民主和科学。这幅漫画形象地表明:封建礼教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带来光明。很显然是教育人们要相信民主科学,进而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
20.【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以此辨析备选项,A项正确。因为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B、D两项不正确。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故C项不正确。
21.【解析】第(1)题考查基础知识,由李鸿章此人物可知是洋务运动。第(2)题考查文字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第一问回忆“戊戌变法”内容即可,第二问实际是考查戊戌变法的影响。第(3)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民权主义”即主张民主权利,反对专制;“重大成果”即“历史功绩”。
答案:(1)洋务运动。1865年,李鸿章与曾国藩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2)提倡办实业。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因为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3)“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一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2.【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由“甲午”或“梁启超”即可知是“戊戌变法”。第(2)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影响。第(3)题由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或“陈独秀”可知是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考虑。第(4)题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戊戌变法。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3)封建思想文化。
(4)思想上的解放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言之成理即可)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第(1)、(3)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通过回忆相关知识可完成解答。通过对材料一中革命纲领的分析可知,其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只是完成了其革命的直接目标;其根本目标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推翻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并未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所以孙中山说大功还没有告成。
答案:(1)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
(2)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爆发标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1912年;南京。
(4)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表面上是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但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
24.【解析】本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综合考查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探索历程。第(1)题考查学生对四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其影响的掌握程度;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只要能正确识读历史图片,结合相关史实可以解答;第(3)题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的特点,属于难题;第(4)题考查学生从史实中得出结论和获取感悟的能力,较难。解答第一问的时候,联系中国近代化的重大事件的背景、目的来分析解答。第二问是从近代化事件的失败中得出结论。
答案:(1)A—②—a;B—④—b;C—①—d;D—③—c。
(2)图一:康有为,戊戌变法;图二:孙中山,辛亥革命;图三: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3)维新变法、民主和科学。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由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4)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认识: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