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三)(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单元评价检测(三)(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5: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三)
第三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
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四一二”政变
3.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
C.运动的口号有:自强、求富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里”指的是我国的( )
A.重庆市
B.北京市
C.天津市
D.上海市
7.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的一幅照片,该照片中纪念章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孙中山生前常说:“我们过去的革命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创建了同盟会
B.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建立了黄埔军校
D.创立了中华民国
9.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
10.下图是1986年7月9日,台湾地区发行的一枚周年纪念封的局部邮票图。该纪念封是为了纪念民国15年发生在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北伐战争开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辛亥革命胜利
11.“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是哪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作战方针(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2.1946年 4月8日,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将领,在由重庆前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一首悼诗这样写道:“人皆有死何须哀,况复身经百战来。北伐鞭横汀泗水,讨倭旗展姑苏台。”请判断,这位爱国将领应是( )
A.贺龙 B.叶挺 C.李大钊 D.陈毅
13.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
史事件中的领导人塑像,他们是贺龙、朱德、
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塑像是纪念( )
A.南昌起义
B.湘赣边秋收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胜利
14.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讲:“……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摘自《秋收起义》)你知道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当时去了哪里( )
A.广州 B.南昌 C.井冈山 D.卢沟桥
15.八年级(1)班为某期黑板报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 )
A.国民革命的洪流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6.《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7.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8.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9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20.某实验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6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7分,共50分)
21.下面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
材料一 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害国,鹿獐螬。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
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
请回答:
(1)材料一讽刺了当时的几个卖国贼,请列举其一。(1分)并说说他们的下场如何。(1分)
(2)除材料二中的“两界”外,还有什么人同他们一道“挺身而出”?(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3)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该运动具有什么性质?(1分)有何历史意义?(1分)
22.下面三幅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次会议的会场或会址。
请回答:
(1)请你分别说出这三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与地点。(4分)
(2)请你根据相对应的内容,填写出会议的名称。(6分)
①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____。
②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____。
③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____。
(3)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遭受挫折时所召开的会议,请你分别说出这里的挫折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3.下面是《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片段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片段二 全党全军齐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标志事件和过程中最重大的事件。(3分)
(2)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的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你能从上述材料中找到两个例子吗?(3分)
(3)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4分)
(4)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被人们尊称为什么精神?(1分)在和平建设时期,学习这种精神有何现实意义?(2分)
24.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条件下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书写激情,在白色恐怖和多次挫折中成长、壮大,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两次重大挫折,是哪两次?(2分)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的原因是什么?(3分)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努力克服上述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的?(8分)
(4)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2.【解析】选C。依据图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标语,可判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3.【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初”“14岁多的孩子领导”“政治改革运动”“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等,可以判定该“政治改革运动”为五四运动。1919年,由于中国外交的失败,5月4日,北京十几所高校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等地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人也举行罢市。
4.【解析】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些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辛亥革命发生在武昌,不符合题意。
5.【解析】选D。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
6.【解析】选D。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反帝爱国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共产党的诞生。
7.【解析】选B。根据纪念章上的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1921-2011)”,可知答案为B。
8.【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可判断选C。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9.【解析】选B。黄埔军校建立后,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因此,出现了影视作品中的称谓。
10.【解析】选B。民国15年指的是1926年,在所提供的选项中A发生在
1925年,B是1926年,C是1927年,D是1911年,故选B。
11.【解析】选B。北伐战争制定的战略方针: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军阀吴佩孚,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攻打张作霖。
12.【解析】选B。据“北伐鞭横汀泗水”,便可推知该爱国将领为叶挺。
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北伐军夺取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13.【解析】选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
14.【解析】选C。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受挫折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
15.【解析】选D。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表现。
16.【解析】选B。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项发生在会宁,C项发生在南昌,D项发生在上海。
17.【解析】选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始。
18.【解析】选C。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
19.【解析】选C。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经过四渡赤水战役,然后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接着顺利通过了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由“鹿獐螬”可知是“陆宗舆、章宗祥和曹汝霖”。五四运动中除学生和商人外还有工人参加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答案:(1)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答出任意一个即可)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2)工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第(3)题结合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回答。
答案:(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
(2)①中共一大②八七会议③遵义会议
(3)国民革命失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提炼归纳的能力。第(1)、(2)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回忆长征有关知识即可。第(3)题,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总结。第(4)题,在理解长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归纳。
答案:(1)开始: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最重大的事件:1935年
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
(2)如四渡赤水或巧渡金沙江。
(3)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答出两条即可)
(4)长征精神。现实意义: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培养勇敢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识记能力。第(2)题,首先要明确两次重大挫折,即大革命失败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明确了这一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第(4)题属理解层面,可结合第(2)、(3)题概括总结,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答案:(1)在中共支持下,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第一次: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第二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第一次挫折主要原因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3)大革命失利后,中国共产党奋起反抗,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并在长征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她敢于正视现实,反省自己,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