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部分县级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 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部分县级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 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5 08:29:02

文档简介

眉山县级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A D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A C D C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A D C D B D D
二、简答题
31.(1)A
(2) 甲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
PA′<PB′<PB<PA TA′<TB′<TA<TB
(4)A
(5)B
(6)西北风
32.(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2)城市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
33.(1)甘谷县位于渭河上游,周围有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环绕,生长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有机质:黄土深厚肥沃,富含矿物质,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2)甘谷县辣椒种植带来的产业链很长,由种植、仓储、加工、物流、科研、销售等一、二、三次产业构成:辣椒产业不仅直接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鼓励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收获和加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不同乡镇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辣椒品种进行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辣椒的绿色生产;参加各类农产品展览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辣椒的精深加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新品种培育与引进、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34.(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19~59岁)为主。
有利影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重庆的社会治安。
(2)重庆经济发展较快,提供的工作机会增加,工资待遇提高。对人口流出区的影响: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不利:造成劳动力流失。
(3)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周边省份。距离较近,迁移交通成本较低;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眉山县级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75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30*2=60分)
飞机航行灯:左翼尖端为红色灯,右翼尖端为绿色灯。其主要作用是向天空中所有其他飞机,发出飞机准确位置的信号。腾冲驼峰机场,每年六至九月为雨季,受大雾、低能见度和雷雨影响,导致大量航班临时取消。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航行灯采用红灯的原因是( )
A.红光波长较短,不易被散射
B.红光波长较长,易被遮挡、反射
C.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
D.红光波长较短,易被吸收
2.白天大雾导致驼峰机场能见度下降,其原因是( )
A.②减弱 B.③减弱 C.④减弱 D.⑤减弱
海水运动主要包括波浪、潮汐和洋流。我国东汉《论衡》中提到的“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即为其中一种海水运动。下图为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现象与《论衡》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
A.沿岸寒流 B.钱塘江大潮
C.近海赤潮 D.海啸
4.图中,关于甲、乙两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是暖流②乙对所经沿岸地区能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③丙处易形成渔场④轮船从甲驶往乙海区会加快航行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6.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①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③凸岸侵蚀、凹岸堆积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少子化是0~14岁人口比例小于20%的人口现象;老龄化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大于10%的人口现象。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增长出现拐点。图为黑龙江省1995~2020年人口比例堆积图。完成下面小题。
7.1995~2010年,黑龙江省( )
A.老龄化问题缓解B.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C.少子化问题加剧D.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8.推测2010~2020年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黑龙江省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养老行业衰落 B.人口负担减轻 C.就业压力减小 D.人口容量减小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 D.距河2千米内人口密度最大
10.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人口集中指数(C)通常用来描述区域内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C值越大,说明区域人口分布越集中。图示意上海、南京、武汉、南昌等城市2015年和2019年人口集中指数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2015年相比,2019年人口集中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 C.武汉D.南昌
12.上海人口集中指数最低,主要是因为( )
①轨道交通覆盖率高 ②中心城区虹吸能力强
③郊区人口增速较快 ④逆城市化现象较显著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城市实际服务人口通常是较短周期(如每日)情况下某城市内部实际存在的人口规模,而常住人口则是较长周期(通常是连续6个月以上)情况下某城市内部稳定的居住人口规模。下图为城市实际服务人口、常住人口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相比于流入短期驻留人口,驻留本地常住人口更看重城市提供的( )
A.餐饮住宿服务 B.就业岗位保障
C.交通出行便利 D.休闲旅游资源
14.2024年4月初,春游赏花踏青造成安徽宣城流入短期驻留人口激增,其流入人口特点表现为( )
A.公休日占比多 B.工作日占比多 C.周边地区占比少 D.国外人口占比多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抚养比最高的是( )
A.上海B.吉林 C.河南 D.西藏
16.下列关于2020年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迁出多,老龄化程度较高
B.吉林人口流入多,青壮年比重大
C.河南出生率较低,老龄化程度较低
D.西藏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速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山西省基本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被大量占用,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下表为山西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含预测) 人口总数(万人) 可承载人口数(万人) 人均耕地(平方千米) 人均粮食消费(千克/年)
2016年 3574 2415 0.121 400
2021年 3718 2273 0.120 480
2026年 3782 2226 0.118 540
17.山西省可承载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出 B.科技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经济水平下降
18.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大量开垦荒地②提高科技水平③加大矿产资源开采④提升该省的开放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城市就业次中心对地价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城市就业多中心可以( )
A.提高主中心的高地价
B.降低城市的整体平均地价
C.降低次中心的高地价
D.提高城市边缘区的地价
20.城市地价次中心最可能发展为( )
A.居住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旅游区
三门源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是我国著名的古村落,目前也逐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座千年的古村落三面环山,山涧溪流自北向南穿过。村民在村口修筑牢固的城墙,并在东、西、中三个方位各开一道山门,目前该村落人口逐渐减少。下图为三门源村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聚落发展初期,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道路 D.坡向
22.最初村民建设时在村口修筑牢固的城墙,并在东、西、中三个方位各开一道山门,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火灾 B.增加安全性 C.提升村落美感 D.便于取水
“城市蜂窝化”是日本提出的城市收缩、低密度化的空间微观表现,指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的现象。我国的许多城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乡村的人口收缩也受到关注,若不加以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这些国家内部出现大量空房、空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 )
A.城市环境恶化 B.人口密度加大 C.城区基础设施功能上升D.经济高质量发展
24.“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 )
A.使城市的居住环境质量下降 B.吸引郊区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C.对青壮年吸引力增强 D.提高城市的相关服务效率
25.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是( )
A.东部大城市 B.东部中小城镇 C.西部大城市 D.西部中小城镇
马架房是我国东北的一种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简单易建,冬暖夏凉,它形如马架,只有南面有一面山墙,窗户和门都开在南山墙上,屋脊举架低矮。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屋顶盖的是当地出产的茅草。马架房不仅用于农民住宅,在北大荒垦荒时期,马架房还是官兵的主要居所。下图为马架房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马架房设计低矮的原因是( )
①提高结构的稳固性,防止积雪损坏房屋 ②适应地形变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③土坯和茅草等材料不适合构建高层建筑
④减少热量的流失,保持室内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在北大荒垦荒时期,官兵需用马架房作为居所,主要是看中马架房( )
A.坚固耐用 B.保暖防寒
C.房屋低矮,容易隐蔽D.简单易建
第八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展示了运城果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轻简、省力、优质、高效”为主要技术路径打造的“运城模式”,引领运城果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下表示意该博览会的展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新技术——四区实行重茬矮化密植的方式。新品种——找植断品种果树烟富10号。 新装备——全面应用果园生草、立架支柱。实施果树矮化、水肥一体化、机械化、生态有杌化。 新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革,按“以株定亩、以地入股、统分结合、联产联营、规模适度、利益聚享”的原则,实行果农土地入股式新型合作经营。
28.园区实行重茬矮化密植的主要目的是( )
A.改良土壤 B.提升产量 C.减少污染 D.提升品质
29.水肥一体化有利于运城果业( )
A.扩大消费市场 B.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就业机会 D.降低生产成本
30.推行果农土地入股式新型合作经营后( )
A.果树生产面积缩小 B.产品附加值增加
C.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D.果农积极性提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北半球某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低的是 。
(2)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图中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图中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分)
气压值PA、PB、PA′、PB′的从小到大顺序是 。
气温值TA、TB、TA′、TB′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4)假若上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5)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6)图中甲处的风向是 。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下图为某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2分)
(3)针对该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该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甘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渭河上游,周围有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环绕,海拔高,地形多样。甘谷辣椒营养丰富、身长肉厚、色泽鲜艳,被专家列入全世界130多个辣椒品种的前十名。甘谷辣椒至少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14年获“甘谷辣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甘谷县是全国辣椒生产基地之一,辣椒产业是甘谷县特色支柱产业,甘谷辣椒及其加工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甘谷,从打造辣椒全产业服务链,到产品不断创新升级和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图为甘谷县水系与山地分布图。
(1)分析甘谷县辣椒品质上乘的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4分)
(2)简述甘谷辣椒产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3)为甘谷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 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77.7 15.4
短期占比/% 3.6 86.1 10.3
材料三 如图表示2023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1)读材料二,相比短期人口流入,指出重庆市长期流入人口比重较大的年龄段及其对重庆的影响。(3分)
(2)读材料二,概述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重庆的最主要原因,并分析对流出区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