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五)
第六、七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百年前的某一天,《申报》记者老费前去采访大生纱厂的创办人——一个主张实业救国的晚清状元,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荣宗敬
D.李鸿章
2.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部分,其
中1860-1895年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
B.封建制度的阻碍
C.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
D.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3.根据下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 500 18.8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4.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甲午战争后其发展进入了“短暂的春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879年,记者张华打算将自己刚在北京采写的一则新闻报道尽快在《申报》上发表,他最有可能采用的传送稿件的方式是( )
A.乘坐火车迅速赶往上海
B.雇人骑马飞奔上海
C.乘坐价格较便宜的轮船
D.采用有线电报发出
7.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8.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提高了中国的威望。下列史实发生在上海的是
( )
①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②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③《申报》的创办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躬。”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10.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平等观念 B.民主观念
C.自由观念 D.等级观念
11.与下图有关的铁路建成之所以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在资金不足、机器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建成的
B.在这条铁路上有几处设计巧妙的著名工程,如居庸关、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等
C.它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领导设计和施工的总工程师在铁路建筑史上影响广泛
12.“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材料中的“奇书”是指
(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工开物》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13.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14.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在列强入侵,国家危难时刻,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D.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15.近代中国,每当民族危机加剧时,都会掀起探索中国前途的浪潮,以下属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是( )
①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张謇“实业救国” ⑤严复翻译《天演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6.伴随工业的近代化,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以下这些学校依次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①京师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北京大学
A.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7.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而且他还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他的作品主要是( )
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
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使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由冼星海创作,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心扉的歌曲是( )
A.《到敌人后方去》 B.《黄河大合唱》
C.《解放区的天》 D.《义勇军进行曲》
20.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小明的班级为了重现“清末民初学生的学习状况”,排演了一台历史剧。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剧情中有哪四处设置不符合史实,并说明理由。
1896年的一天,17岁的刘子强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去读书。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知识和文化,临行时父亲为他买了一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介绍西方学术的著作。学校的生活虽然很紧张,但他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让他永远难忘。1901年,他学成毕业。1906年,为了求取功名,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中了头名状元,全家庆贺。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3)错误:
理由:
(4)错误:
理由:
22.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纵坐标表示时间。
请回答:
(1)19世纪末,江苏南通出现了一位状元实业家,请举出他创办的一个企业。(2分)
(2)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了大发展,请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3)造成1937-1949年民族工业持续下滑的原因有哪些?(3分)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结合上述分析,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3.以下是某校八年级同学设计的历史小报——《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生活万花筒》的部分图片及栏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匠心独运。图一“人”字形路轨的设计者是___。这一设计的目的是
___。(4分)
(2)展示风采。
1926年8月,为纪念美国建国150周年,一个规模超大的万国博览会在费城隆重举办。来自中国天津永利公司的“红三角”牌纯碱,被大会授予金质奖章。让中国工业产品在世界舞台精彩亮相的重要功臣就是侯德榜、范旭东等一批爱国志士。侯德榜在制碱方面的重大贡献有哪些?(4分)
(3)时尚元素。图三的礼仪是中国近代开始流行的___。(2分)
(4)本报评论。图四为“军警为行人剪辫子”。你对当时的“剪辫子”有何评论?(4分)
(5)寻根溯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
——“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在商务印书馆的讲话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与出版业有关?(4分)
(2)运用历史知识,说明温总理为何在“世界读书日”选择到商务印书馆。(3分)
(3)近代中国,许多书籍成为激发国人认识世界、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请试举一例,结合该书内容说明其影响。(5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知识。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应选B。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1860-1895年,也就是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这一时期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故答案选B。
3.【解析】选A。本题为最佳选择题,A、B、C三项都与此时期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故选A项。
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通过对图片的分析,能够看出我国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其余三项不能从图中体现出来。
5.【解析】选A。结合教材所学,①②③叙述正确,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
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的时间,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是“18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火车、轮船、骑马都可以传递信息,但速度较慢。所以D项是其当时可采用的最快捷的传递方式。
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最负盛名,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新式出版企业。
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②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地点设在北京,故应排除②。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题干,市民改变了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这是民国初年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结果。
1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中华民国建立前,“大人”“老爷”等称呼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存在。民国政府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所以说这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1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图中展现了京张铁路中“人”字形路轨的设计,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因此在中国铁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的“罗列甚远之国”“急边防”可判断是《海国图志》。A、B两项都与中国有关,D项宣传西方进步思想。
13.【解析】选D。与备选项中的主张有关的分别是:
A B C D
魏源 孙中山 洋务派 严复
1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说明他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等。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一书,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他们的思想都体现了要求改变现状、学习西方、抵御外侮的要求。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甲午中日战争后”。 ①和②分别发生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题中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分别设立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期间,北京大学学生发起了五四运动。
1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鲁迅先生在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下,撰写了大量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作为国歌,唱起它可激发起我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居安思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
1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2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题干图片依次反映了国民党军队抵抗日军的进攻、音乐工作者创作抗日斗争歌曲、八路军及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这一组图片均与抗日战争主题有关,故选D。
21.答案:(1)错误:京师大学堂去读书;
理由: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
(2)错误:买了一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介绍西方学术的著作;
理由: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
(3)错误: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理由: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于1905年,上学时的他还无法看到。
(4)错误:1906年,为了求取功名,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
理由:1905年,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22.【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期间,历经艰难与曲折,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解答第(2)题时注意条件限制:一是时间,二是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大生纱厂。
(2)国内: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的影响和美货的泛滥,民族工业发展更加艰难,处于崩溃的边缘。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23.【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科技生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题“人”字形路轨的设计者是詹天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以减缓坡度。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4)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生活近代化的转变。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詹天佑;为了减缓坡度。
(2)侯德榜研制的“红三角”,享誉欧、亚、美;他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向全世界披露了制碱法的奥秘;他研制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握手礼。
(4)男子留长辫是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象征,剪了促进人们转变观念,有利于个人卫生、方便工作等。(言之有理即可)
(5)①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影响。②辛亥革命等进步运动的影响。③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发展、经济进步。④人们生活观念、审美观的变化。⑤政府的推动。(答对3点、言之有理即可)
24.【解析】本题的问题设计巧妙,考查的知识跨度比较大。第(1)题比较容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出版业有关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第(2)题从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地位角度回答。第(3)题注意条件限制,一是书籍,二是书籍的内容起到“激发国人认识世界、救亡图存”的作用,可以回答《海国图志》或《天演论》等。
答案:(1)造纸术、印刷术。
(2)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中最负盛名。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出版自然科学书籍,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等工具书。
(3)《海国图志》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天演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对当时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