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这一幅就是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你认为清政府查禁鸦片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深受其害
B.道光帝深受其害
C.鸦片泛滥威胁清王朝统治
D.林则徐要求禁烟
2.路小虎跟爸爸去某城市参观,该城市给他
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座雕塑(右图所示),其
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
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
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应是( )
A.上海 B.虎门 C.福州 D.南京
3.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
C.综合国力衰落 D.封建制度腐朽
5.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是在哪里签订的(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马关
6.《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靠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7.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清政府限制对英国的贸易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8.下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
A.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9.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等特权是通过下面哪些条约( )
①《南京条约》 ②《虎门条约》
③《五口通商章程》 ④《黄埔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对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鸦片必须严禁 B.外交需要谋略
C.落后就要挨打 D.进行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
1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及标志。
(2)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
(3)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4)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前者有什么不同?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活动探究
13.以下是四位网友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讨论,他们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清政府代表的是统治集团的利益而非中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其禁烟最根本的原因是鸦片泛滥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
2.【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怒折烟枪”可判断与虎门销烟有关。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世纪,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B项与题意相符。
4.【解析】选D。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之所以失败,其根源是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打败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当时中国之所以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综合国力衰落,其根源就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5.【解析】选B。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鸦片战争再研究”,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
6.【解析】选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再根据题干材料描述的广州、福州、上海的特点,判断《南京条约》中“五口”表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7.【解析】选B。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的增加使广州对外贸易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8.【解析】选D。《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中“全境通商”与之不符;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B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与史实不符。《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D正确。
9.【解析】选B。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等特权。
10.【解析】选C。在鸦片战争中,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损害了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利益,从中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11.【解析】第(1)、(2)题依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3)题应结合地理知识,得出东南沿海这一结论,第(4)题联系现实,可从开放的主动性及国家主权等角度分析。
答案:(1)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2)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F香港岛。
(3)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
(4)过去通商口岸的开放是被迫的,中国的主权遭到了破坏;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政府主动对外开放,主权是属于中国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12.【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以上问题均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立足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2)中英《南京条约》(或《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解析】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而鸦片战争的爆发有其必然性,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答案:历史天空、畅游史海认为战争是由禁烟引起或完全是偶然事件的观点是错误的;史海听潮的观点暗含了战争的根本原因即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矛头指向中国是正确的;高山流水的观点更全面,不仅暗含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同时认为林则徐禁烟起了导火线作用,客观上加速了战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