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祖国海疆之美宣传员
美丽山河古诗交流会
祖国奇丽美景宣讲员
祖国美景金牌宣讲员
祖国山河美 我们来点赞
古诗三首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多读几遍,做上标记。
挑战一:朗读古诗学字词
回顾预学
楚江 西湖 洞庭 相对 相宜 相和
饮湖上 镜未磨 白银盘 天门山
天门中断 碧水东流 水光潋滟 淡妆浓抹
山色空蒙 潭面无风 两岸青山 一片孤帆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多读几遍,做上标记。
挑战一:朗读古诗学字词
回顾预学
我和爷爷在磨( mò mó )
坊磨( mò mó )豆子。
挑战二:猜字游戏
猜字游戏
① 这个字出现在《望天门山》中;
② 这个字的左边表示丝线,右边表示刀斧;
③ 这个字有“一劈为二”的意思。
我猜出这个汉字是:
篆书
回顾预学
挑战三:感知内容
题目 朝代 诗人 景点
《望天门山》
《望洞庭》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
李白
天门山
唐
刘禹锡
洞庭湖
宋
苏轼
西湖
回顾预学
壹
贰
伍
叁
肆
活 动 一:初读古诗,寻山水印象
活 动 二:品读古诗 感山水之美
活 动 三:美读古诗 赏山水佳境
活 动 四:书写展示平台
活 动 五:书画美景 留美景印记
学习活动
陆
活 动 六:美景宣讲台
学习活动一:初读古诗 寻山水印象
三首古诗中都出现了山水,三位诗人都不约而同的被美景吸引了,我们也去读读古诗,寻找诗人眼中的不同山水吧!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方法提示:
①圈一圈:圈画出古诗中的山和水。
②填一填:将表格填写完整。
③说一说:说说自己的感受。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山、青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天门山、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山色空蒙
天门山、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山色空蒙
天门山、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西湖
美妙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山色空蒙
天门山、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西湖
美妙
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山色空蒙
天门山、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西湖
美妙
青螺
洞庭
秀美
题目 山 水 不同感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天门山
青山
楚江、碧水
壮观
山色空蒙
西湖
美妙
青螺
洞庭
秀美
总结
学习活动二:品读古诗 感山水之美
天门山壮观雄伟,洞庭湖秀美雅致,西湖胜景美不胜收,让我们在三首古诗中感受山水的画面之美吧!
方法提示:
①圈一圈:体现山水美的字词。
②想一想:借助注释展开想象,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③说一说:看到的画面。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我从“ ”字感受到长江的壮观,“ ”的意思是 ,
我仿佛看见 。
断
断
一分为二
楚江像斧子一样把天门山劈开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断
我从“ ”字感受到长江的壮观,“ ”的意思是 ,
我仿佛看见 。
回
回
阻挡回去了
山又阻遏了水,水在打着回旋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回
我从“ ”字感受到洞庭湖的宁静秀美,我仿佛看见:
两相和
天上的月光和湖里的光融为了一体,水天一色。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两相和
我从“ ”字感受到洞庭湖的宁静秀美,我仿佛看见: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镜未磨
水面上没有风,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
镜未磨
我从“ ”字感受到西湖的美丽,“ ”的意思是 ,
我仿佛看见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宋] 苏 轼
好
好
美好
晴天的西湖湖面波光粼粼的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好
我从“ ”字感受到西湖的美丽,“ ”的意思是 ,
我仿佛看见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宋] 苏 轼
奇
奇
神奇
雨天的西湖一片朦胧,也很神奇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题目 不同 相同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望洞庭》
交流讨论:
※说一说《望天门山》、《望洞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1.都是写山水之美,山水相依成景。
2.都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江水水势大,青山的动态之美。
两种天气(晴雨)下的不同美景
夜晚,山水相衬的静态之美。
学习活动三:美读古诗,赏山水佳境
运用学到阅读古诗的方法,默读《望岳》、《题君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将你联想到的画面,试着讲给你的同桌听!
方法提示:
①圈一圈:体现山水美的字词。
②想一想:借助注释展开想象,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③说一说:看到的画面。
《望岳》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
《题君山》
我从“ ”字感受到泰山的壮观,
我仿佛看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唐] 杜甫
割
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割
我从“ ”字感受到泰山的壮观,
我仿佛看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唐] 杜甫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鸟儿已经投林还巢,时已薄暮,却仍看不够。
决眦
决眦
我从“ ”字感受到君山的秀美,
我仿佛看见: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唐] 雍陶
影沉沉
一幅深浅各异的山水画,画面上水天相连,有一山的倒影正好列于画屏当中。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影沉沉
我从“ ”字感受到君山的秀美,
我仿佛看见: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唐] 雍陶
青黛
水中女仙在这里居住梳洗,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青黛
我从“ ”字感受到西湖的绮丽,
我仿佛看见 。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
[宋] 苏 轼
艳
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
关键词:
想象的画面:
艳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唐] 雍陶
交流讨论:
说说《题君山》和《望洞庭》的相似之处。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盘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活动四:书写展示平台
银
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盘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断 孤 帆
饮 初 镜
楚 盘
磨 遥
银
至
未
银
活动四:书写展示平台
学习活动五:书画古诗,留美景印迹
山水之美,美不胜收,快来试试默写一下《望天门山》,并为其设计一张宣传名片吧!
书写区
方法提示:
写一写:誊写工整美观。
比一比:设计出彩美观。
宣传区
延学活动:美景宣讲台
山水景色如此迷人,请搜集你最喜欢的两首山水诗,诵读给大家听,并工整誊抄在下面,还可以为你喜欢的山水诗配上画,将这些美景用诵读、作画、宣讲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
绘画宣传区
古诗题目:
古诗作者:
古诗内容:
我想为 宣讲:
大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