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右图所示的博物馆
坐落在(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 D.上海
2.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4.侵略者总是得寸进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中国的
( )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陕北地区 D.西南地区
5.“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下列属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的是 ( )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7.李良城同学观看了右图的影片后,给同学们讲
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④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是纪实小说《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
安事变始末纪实》的封面。之所以说“历史在这里
拐弯”是因为( )
A.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国共两党矛盾完全消除
9.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实现。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1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
化日报》报道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此消息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 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有何重大意义
三、活动探究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 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均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谁?
(2)这两则材料反映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周恩来之所以有材料二的主张,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3)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根据图中的关键信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可知与1931年日军进攻沈阳的九一八事变有关。故答案为A。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能力。由图中的标语,再链接教材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全国人民一致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正确答案选D。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三省,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随着日军疯狂侵略,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的主张,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目的只是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所以④叙述错误。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杨虎城”“张学良”“1936年”等,可知答案为C项。
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势力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多方面协商,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①②③④叙述均正确。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故选C。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①②④都与国共合作有关。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由材料不难分析出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执行不抵抗政策,这一政策的执行,导致东北三省沦陷。第(2)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审题时注意对“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措施分别作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国共两党分别代表的阶级利益角度思考。
答案:(1)政策:不抵抗政策。后果:①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②助长了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嚣张气焰。
(2)措施: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3)本质:国共两党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或国共两党性质不同。(意思相近即可)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迫蒋介石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经过中共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1)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不要误答为九一八事变, 注意材料一中的时间是1936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不抵抗政策”和材料二中的“攘外必先安内”,都是蒋介石的政策。在回答第(2)题第一问时,要依据材料概括归纳,不能照抄原文。第(3)题旨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当时的社会矛盾,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应该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回答理由时,只要能体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两党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意思即可。
答案:(1)西安事变。蒋介石。
(2)东北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中共代表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
(3)赞同周恩来的主张。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能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