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4.16抗日战争的胜利(川教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4.16抗日战争的胜利(川教版八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5: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是呀荒山……”《南泥湾》以优美热情的旋律,描绘了陕北江南的美景,礼赞了劳动模范的功勋。那么,改变革命中南泥湾荒山现状的部队是( )
A.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 B.林彪领导的一一五师
C.项英领导的新四军 D.贺龙领导的一二零师
2.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有“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会场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3.我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在中共“七大”上明确规定下列哪个思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4.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右图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抗日战争
6.1945年8月15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
A.百团大战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订 D.日本无条件投降
7.八年级(1)班欲举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活动。下列查找的资料与活动不相符的是( )
A.歌曲《卢沟桥歌》
B.电影《南京!南京!》
C.图片《血战台儿庄》
D.纪实文学《西安事变》
8.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召开重要会议的中央大礼堂在延安清凉山下)
(1)材料一、二的内容均与哪次会议有关?
(2)这次会议何时召开?主要目的是什么?
(3)在这次大会上,是谁在什么报告里面给中国人民指出抗战胜利后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4)材料二中“八载干戈”指什么事件?说出其起止时间。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中的报纸可能发行于哪一天?
(2)“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哪些重大侵华事件?
(3)材料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回答抗日战争胜利具有哪些重大意义。(不得摘抄原文)
11.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几个谜底:
请结合谜底及事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领下在南泥湾开荒种地,艰苦创业,把荆棘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2.【解析】选C。根据“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可以判断该会议时间是1945年。因此选C。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共七大通过新的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A、C与中共一大有关,B与遵义会议有关。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右图邮票中文字“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纪念”,可知答案选D。A项中国战败,与邮票中“日本投降”不符,B、C两项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与邮票反映的内容无关。
6.【解析】选D。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1937-1945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而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
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碾子上的“统战力量”和推动碾子的两人胳膊上的“军”和“民”二字可以得出结论。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七大的有关内容。在熟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题目的解答轻而易举。
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1945年4月至6月。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4)抗日战争。从1937年至1945年。
10.【解析】第(1)题,通过报纸中的关键词“日本投降”可知应发行于1945年8月15日,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第(2)题的关键是注意这篇社论写作的时间:1945年9月5日,所以“半个世纪以来”是指从1895年至1945年;第(3)、(4)题的答案注意从所给“材料”中综合归纳,但不得摘抄原文。
答案:(1)1945年8月15日。
(2)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反法西斯力量(中、苏、美、英等国)的联合打击。
(4)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支援等。
答案:以上谜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为:
(1)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4)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广大爱国华侨的有力支援。
而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实行的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