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 分)
1.(1)diàn guī(每个拼音 1分,共 2分) (2)蕴 迭(每空 1分,共 2分)
2.示例:①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创新融合——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
②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承载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热情
③牡丹灯会与文化论坛联动——促进文明对话,推动非遗传承
④科技赋能古乐复原工程——让古乐焕发现代生命力
(写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 2分,共 4分)
3.示例:建议一是多挖掘河南历史古迹,像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展现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建议二融入
河南特色美食,比如胡辣汤、烩面的制作与品尝过程。(意思对即可。每条 2分,共 4分)
4.A(3 分) 【解析】②句承接前文,介绍河南文旅沉浸式体验馆如何展示河南文化,为后文铺垫;①
句强调创新才是关键,通过短视频矩阵说明创新传播方式;④句过渡,由创新引出真心服务;③句介
绍“真心服务”的具体实践,与文段中的“真诚的服务是黏合剂”相照应。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 A。
5.①黄发垂髫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衣冠简朴古风存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⑤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不
求闻达于诸侯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空 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
6.①刘唢呐原本是打铁的“三铁匠”,其家三代打铁,打出的铁器好用。②说书人丢了月牙板,他用一晚
上打出,说书人对其手艺称赞有加并询问他是否学过乐理和乐器,他由此意识到自己有音乐细胞。③他
劳作之余以唢呐解乏,越吹越精,名声渐超打铁本领,得名“刘唢呐”。④后随天麻客外出闯荡,却因
不愿屈从世俗贬低唢呐而返乡,从此全心投入吹奏。(意思对即可。共 4分)
7.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峡河之畔芦苇
生长的茂密和随着地势蔓延的磅礴气势,营造出一种宏大壮阔的氛围,(1分)为后文刘唢呐离世时芦
花为其送行做铺垫,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共 4分)
8.①技艺精湛:打铁时打出的铁器好用,能为说书人打出令其称赞的月牙板;吹唢呐无师自通,能吹出许
多好听的曲子。②热爱唢呐:从最初歇炉收工时吹,到后来早也吹,晚也吹,半夜里起来也吹,对唢
呐的热爱与日俱增。③坚守尊严:外出以吹唢呐谋生时,因觉得唢呐像任人使唤的丫头和抹布,毅然
选择归来,体现出他对唢呐艺术尊严的维护。④善良热心:棠梨沟的翠命运多舛,死后因家里穷请不
起乐班,刘唢呐主动拿起唢呐进灵棚吹奏,帮助翠走得不至于无声无息,表现了他善良热心的品质。
(写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分,共 4分)
9.①含义:表面上写芦花每年都会变白,顺着流水向远方延伸,实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世事的轮回,尽
管刘唢呐离世,但自然依旧会周而复始地运行。
②主旨:表达了对生命消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乡村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的无奈与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QQABCYIEggAgAAJAABhCUQF6CAAQkAGACSoGgBAUMAAAgBNABAA=}#}
惋惜,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意思对即可。含义和主旨各 2分,共 4分)
(二)
10.D(3分) 【解析】文本二虽提及“硬科幻”和“软科幻”,但并没有将二者作比较以突出“软科幻”
更适合特定创作者,只是说明不擅长“硬科幻”的创作者可以选择“软科幻”,故 D选项说法错误。
11.①科技焦虑与未来预判需求。文本一指出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等技术使现实与科幻界限模
糊,文本二提到“大数据杀熟”“AI 与人类抢工作”等现象加剧人们对科技异化的不安。科幻文学通
过超前视角,帮助读者直面焦虑、预判未来趋势,成为缓解不确定感的出口。②产业与文化生态的全
面驱动。文本一指出严肃文学作家纷纷涉足科幻文学、高校开设科幻文学相关课程及科幻文学相关产
业链快速发展,文本二指出科幻网文成为 IP改编市场的重要支柱。影视、动漫、教育领域对科幻内容
的开发,形成跨媒介传播合力,扩大受众基础。③创作门槛降低与题材多元化。文本一提及“软科幻”
路径,允许以人文视角介入;文本二中王晋康认为科幻创作无需高深数理知识,刘洋案例证明新手可
通过学习获得成功。这种包容性吸引纯文学作家与新生代不断加入,推动题材向人性、伦理等多元领
域延伸。④科幻的现实主义功能与预言价值。两个文本均强调科幻并非脱离现实,如文本一《莫失莫
忘》揭示科技伦理困境,文本二指出陈楸帆在小说中探讨科技对人类繁衍的影响。科幻通过逻辑自洽
的想象,提前模拟科技变革的社会影响,赋予其警示现实的意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分,
共 4分)
12.首先,指出科幻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现象,并说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创
作价值;(1分)接着,阐述当下科技快速融入现实,人们因科技异化内心产生不确定感,而科幻文学
能解决这些问题;(1分)然后,反驳写科幻需具备深厚的数理知识这一错误认知,说明不同的创作者
可以创作不同类型的科幻作品;(1分)最后,指出优秀科幻小说的特点,并说明科幻作家能预言科技
成果,鼓励写作者投身科幻创作。(1分)(意思对即可。共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一)
13.(1)每次 (2)③ (3)掉落(每空 1分,共 3分)
14.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意思对即可。2分)
15.示例:通过猿鸣声在空谷中久久回荡(“空谷传响”),侧面烘托三峡山峦连绵、峡谷幽深的地形特
点;(1分)猿声凄厉悠长(“属引凄异”),与寒林肃涧相映,强化深秋萧瑟悲寂的氛围;(1分)
哀转猿声与渔歌“泪沾裳”呼应,由自然之景触发对人生飘零或民生艰辛的感怀。(1分)(答出任意
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 2分)
16.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隐天蔽日。(2分)乙文通过动
作描写与心理刻画相结合,以切身感受凸显山崖的陡峭险峻。(2分)(意思对即可。共 4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突然发现层层山崖的上面,有个洞口面向东方,我竟然仰面攀岩上去。(悬崖)上面的路非常陡
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没有落脚之地,用手指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儿,草根也承
受不住我的手指,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上去岩石总是坠落,手攀岩石也会坠落,
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
{#{QQABCYIEggAgAAJAABhCUQF6CAAQkAGACSoGgBAUMAAAgBNABAA=}#}
偶尔能找到一块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手指插入石缝中,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够移动一步。
想要向上攀登,又无可抓握的东西,想要下来,却又无平地落脚,我这辈子经历过的险境,没有比这
次更凶险的了。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我先试着找到能承受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
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
头没有掉落;可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想自己坠落下去。过了很久,我才侥幸攀登上去。
(二)
17.诗句用“黄河”“太行”“冰”“雪”等意象,描绘“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场景,象征人生险
阻。(1 分)重金属音效的强烈节奏、失真音色与磅礴声场,能通过听觉冲击模拟冰雪封路的窒息感,
同时以激昂的爆发力外化诗人冲破阻碍的强烈意志,与诗句意象的抗争精神高度契合。(1 分)(意思
对即可。共 2分)
18.诗人以坚定乐观、勇毅前行的态度直面困境;虽遇“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险,仍以“长风破浪会
有时”的信念,坚信终能冲破阻碍;借“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果决姿态,表示即便前路多歧,依然执
着追寻理想,展现豪迈进取的积极精神。(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 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9.(1)示例一:①简·爱的女性意识十分强烈。在爱情方面,她追求平等,面对罗切斯特,始终保持不
卑不亢的态度,坚信彼此的灵魂是平等的。(3分)②阿长的女性意识则较为淡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
束缚,生活中讲究各种烦琐的规矩,是典型的旧时代传统女性形象。(2分)
示例二:①简·爱的女性意识十分强烈。在工作上,简·爱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家庭
教师,充分展现出独立女性的风采。(3分)②阿长的女性意识则较为淡薄。阿长费尽心思为鲁迅买来
《山海经》,更多源于传统妇德中的“慈幼”观念,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意识觉醒。(2分)
(2)示例:①简·爱的童年充满苦难,她遭到舅妈虐待,在孤儿院中也饱受欺凌。这样的童年经历塑
造了她坚强的性格,她自尊自爱,面对不公时敢于奋起反抗。(2分)②鲁迅的童年生活则丰富多样,
在百草园里那段快乐自由的时光,培养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使他对自由充满向往;但后来家道中落的
变故,又使他变得敏感且善于思考,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3分)
(意思对即可。共 5分)
五、作文(50 分)
20.【思路点拨】(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逐梦途中”限定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境,即围绕追求梦
想的过程展开。破题关键在于补充的内容,这决定了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走向,需紧密结合材料中“长
期主义”“务实行动”等核心要点填写,比如可填“坚持的力量”“长期主义的价值”“脚踏实地的
意义”等。
(2)本题考查自拟题目写议论文,需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如“长期主义是实现梦想的关键”“脚踏实
地,逐梦前行”等,观点要鲜明、准确,能涵盖材料的核心思想。
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
{#{QQABCYIEggAgAAJAABhCUQF6CAAQkAGACSoGgBAUMAAAgBNABAA=}#}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爱
扎根中原沃土,千年文脉璀璨生辉;传承华夏精粹,文明薪火生生不息。我校即将开展
“凝聚中原力量,赓续文化基因”专题学习活动,诚邀你一同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小文想用下面这段文字向外地游客介绍河南,里面有些字词拿不淮,请你判断。(共4分)
河南,这方深植华夏文明根脉的中原沃土,自上古时期便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千载
岁月在这里积淀出厚重的文明底①(韵蕴),如同地层中沉睡的贾湖骨笛,一经吹响
便是九千年文明的悠长回响。从开天辟地的伏羲画卦,到张良运筹帷幄的智慧锋芒,从贾
谊《过秦论》的雄浑文脉,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革新气魄,中原大地始终是中华文明的
躲
精神原乡。青铜重器莲鹩方壶展翅欲飞,妇好鹗尊凝固着商代的神秘图腾,杜岭方鼎铭刻
着王朝更②(叠迭)的印记,每件国宝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这片神奇的
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荚雄豪杰与文化瑰宝,更催生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蕴
长
含着深厚的文化韵味与无穷的艺术魅力。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柒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出
2.河南以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请仿照示例,探寻材料中河南文化的呈现形
式,任写两条。(4分)
%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通过《唐宫夜宴》
《洛神水赋》《纸扇书生》等创新演绎,尽显中华美学精髓。少林功夫与现代元素的创新融
合登上艺术舞台,以多元表现方式诠释“禅武合一”的文化精髓。民间舞蹈形式丰富多元,
淮阳“担经挑”的千年傩舞遗韵、安阳旱船表演的黄河风情,承载着中原儿女的集体记忆与
生活热情。洛阳牡丹灯会打造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四月时节满城灯火与牡丹争艳,期
间举办的文化论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中外文明对话,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河南
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深耕古音复原二十余戟,累计呈现近两百首经典作品,更通过数字技术
赋予古乐全新的表达,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回响。
示例: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前沿科技一尽显中华美学精髓
3.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启动“跟着微短剧游河南”主题推广活动,现需制作校园宣传文案。
请结合下面两个调查图表的核心数据,提出两条创作建议。(4分)
表:观众期望在微短剧中看到的河南旅游场景
旅游场景
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
美食制作与品尝过程
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
特色旅游路线推荐
期望占比
40%
30%
20%
10%
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语文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