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评价检测(一)(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单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评价检测(一)(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8 15:44: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小红同学观察“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原始人类遗址数量多
B.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范围广
C.呈现出无规律的分布
D.黄河和长江流域遗址分布密度相对较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原始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适应自然的能力不强,而大江大河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其分布是有规律的,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2.辽阔的华夏大地,生活着早期的先民,根据下面的考古发现,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
A.约1.8万年前 B.约20万年前
C.约70万年前 D.约170万年前
【解析】选D。生活在距今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始居民生活状况了解的途径。在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还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学者推断只能对考古发掘的情况提供旁证,属于第二手资料。
4.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此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解答这类问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北京人还没过定居生活,④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故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5.人类学会制造工具是一种必然中的偶然,使用天然火也是这样。当森林大火发生时,我们的祖先也会像动物一样四处奔逃。当火灭时,他们发现被火烧过后的动物肉味道鲜美,他们将火种带回居住的洞穴。最早掌控这种天然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6.华盛顿大学的苏斯曼博士宣称,200万年前,地球上的原始人处境就如同今日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一样,都是被猛兽捕杀的可怜目标。为了生存,原始人采取的生活方式是(  )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远古时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单靠一人的力量无法战胜禽兽虫蛇。故过群居生活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7.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距今约1.8万年的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8.西安半坡博物馆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史前工场”开始,孩子们回到了
6 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在史前工场里体验了一把原始生活。他们还看到了许多出土文物,下列哪项不会出现(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A、B、D是半坡聚落使用的物品,C是河姆渡聚落使用的黑陶。
9.“慈母爱,与天与地同在。半坡小路转弯弯,一条脐带。缠绵华夏六千年,基因繁衍当代。彩陶罐,永不坏,满装痛苦欢快……”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一原始人类遗址(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聚落 D.河姆渡聚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半坡小路”“六千年”“彩陶罐”等,可知与半坡聚落有关。
10.在发掘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某遗址时,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存储粟和芥菜籽之类的罐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
A.彩陶 B.白陶
C.黑陶 D.青铜器皿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原始农耕时期”“存储粟和芥菜籽”等,可判断该遗址可能是半坡遗址。半坡人使用的陶器称为彩陶,故选A。
11.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充分利用图中要素“距今约7 000年”“种植水稻”,即可判断此原始居民为河姆渡居民。分析得出:A、B均没有进入原始的农耕文明,D主要种植作物为粟,故选C。
12.人们认为中国人类的开端存在一个巢居时代,即在树上用树枝搭架而居,因类似飞禽动物的筑巢故名。这种房屋,既可以防潮,也可以躲避野兽的侵袭。下面哪种房屋样式与此相似(  )
A.洞穴 B.半地穴式房屋
C.干栏式房屋 D.瓦房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半地穴式房屋适合北方干旱少雨的地方居住。而既可以防潮,也可以躲避野兽的侵袭的房屋是南方的干栏式房屋。
13.(2014·聊城中考)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半坡人使用比较先进的磨制石器和鱼纹彩陶盆。稻谷遗存属于河姆渡遗址。故选C。
14.在文字没有出现前的人类历史,先民的活动全凭考古发现来证实。请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考古遗址(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河姆渡人距今约7 000年。故选A。
1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在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部落。传说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数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仓颉发明文字。故④叙述有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16.“天皇皇,地皇皇,先蚕娘娘降吉祥,桑叶长得嫩生生,茧儿长得圆又亮。”下列与“先蚕娘娘”活动有关的是(  )
A.教人农耕 B.建造宫室
C.治理洪水 D.养蚕抽丝技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桑叶长得嫩生生,茧儿长得圆又亮”等,可判断“先蚕娘娘”应与桑蚕有关。分析选项,只有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与题意相符。
17.第三届炎黄文化周的主题是“生态黄河、炎黄家园”。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中华民族的祖先
【解析】选D。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18.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解析】选D。本题以歌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汉族的前身的掌握情况。回顾所学可知,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本题选D。
1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世袭制 B.选举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尧、舜、禹是黄帝之后的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
2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归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的主要内容,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3分,共50分)
21.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让我们沿着这些遗迹,去追寻先人的足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组:
B组:a.河姆渡遗址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半坡遗址
(1)请把A组图片与B组信息对应起来。(4分)
(2)A组图片中哪些属于远古人类遗迹 图三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4分)
(3)分析A组图片中的化石及考古发现信息,简要谈谈它们对史前历史的研究有什么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考查的内容与远古人类及农耕时期的内容有关。结合A组图片及图片标注信息,链接所学知识,可直接解答各题。
答案:(1)图一:c;图二:b;图三:a;图四:d。
(2)图一、图二。用来挖土。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2.我国古人类的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四处古人类遗址,请分别说出它们代表的名字。它们分属哪一大河流域 (4分)
(2)在图中四处古人类遗址中,哪些属于原始农耕时期 它们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6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排列四处古人类遗迹。(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查的内容与远古人类遗址和农耕时期的聚落有关。通过观察地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解答各题。
答案:(1)黄河流域:A处北京人(山顶洞人),D处半坡聚落。长江流域:B处元谋人,C处河姆渡聚落。
(2)D处的半坡聚落和C处的河姆渡聚落。特点:都从事农业生产,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3)B—A—C—D。
23.体验新情境,回答问题。
(1)请你猜猜“我”是谁。(4分)
①我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我是   。
②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我是      。
(2)请你教“我”种庄稼。(4分)
①你是河姆渡人,我要向你学习种植       的技术。
②你是半坡人,我要向你学习种植       的技术。
(3)请你帮“我”找家。(4分)
①我是河姆渡人,我的家在   。
②我是半坡人,我的家在   。
(4)造成图一和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1分)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应用能力。考查的内容主要与原始农耕有关,题型新颖,考查内容灵活,且都是基础知识,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各题。
答案:(1)①元谋人②禹
(2)①水稻②粟
(3)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②陕西西安半坡村
(4)D
24.识读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说说该人物的贡献都有哪些。(3分)
(2)图二的名称为“贝壳堆塑的龙虎图”,图片中代表中华民族形象的是什么 这一形象喻示和反映了什么 (3分)
(3)分别用一句话来评价图三、图四处纪念的两个人。(2分)
(4)图片一、三、四涉及的三个人的共同点有哪些 (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所提供的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求归纳炎帝的主要贡献,解答时注意答案的完整性。第(2)题考查“龙的传人”的由来。第(3)题则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可依据所学内容回答。第(4)题答案具有开放性,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答案:(1)炎帝。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龙。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了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3)黄帝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大禹是治水英雄。
(4)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