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jiè) 驰骋(chěng) 铸就(zhù) 推推搡搡(sāng)
B.寒噤(jìn) 霎时(shà) 迂回(yū) 震耳欲聋(nóng)
C.漩涡(xuán) 雾霭(ǎi) 汩汩(gǔ) 乘隙而进(xì)
D.剁去(duò) 出轧(zhá) 潺潺(chán) 挟而不服(jiá)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piāo( )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jìn( )。
(2)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xì( )而进的,折返yū( )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
(3)黄河bó( )大宽厚,柔中有刚;xié( )而不服,压而不弯。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 )石( )缝,汩汩如泉;或( )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 )在石间,哀哀打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B.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C.地铁四号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决定了长沙地铁网是否迈入“米”字形时代。
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古人云:“上善若水。”②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藉着的无穷力量,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③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________,________;水很识时务,遇到堤坝,它能理智地止步。④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⑤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拦地倾泻而下。⑥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
5.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句意,把第③句补写完整。
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⑤句中画线部分。
8.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9.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2)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10、学习本文后,班上开展了“赞美黄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2)请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举措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大型红色民俗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在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岸边震撼上演,表演者通过歌、舞、诗和行为艺术及造型艺术,展现出黄河儿女百年来生生不息、勤奋耕耘、保卫家园、奋力抗争的宏伟画卷,为游客展现一场恢弘的艺术盛宴。
二、阅读理解
(一)请阅读课文最后两段,然后答题。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1.文中“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12、“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一句中“怒不可遏”用得非常贴切。请联系前后文,说说河水“怒”的表现。
1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14.联系课文,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河冰川动春潮
乔忠延
①天地间若没有壶口瀑布,世人去何处观赏惊心动魄的风景?
②壶口瀑布若没有晶莹冰川,世人去何处观赏惊天动地的春潮?
③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风景,在夏天,在秋季。那时候,黄河水在晋陕峡谷里舒心前行,一路欢声笑语,蓦然一壑深沟突陷眼前,想要驻步回转已来不及了,只能身不由己地飞跌下去。顿时,粉身碎骨,激浪迸溅,水花迷雾,飞腾升空。天地间迸发出比雷霆还响的响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怒吼出了惊心动魄的气势,黄河咆哮出了惊心动魄的风景。
④到了冬天,壶口瀑布一改夏秋时节的容颜,集聚起一河奇崛的冰川。有那么一天,或是刮过一阵寒风,或是落下一场暴雪,蓦然,河道里流淌的不再是奔腾的波涛,而是一块块坚硬的冰凌。大大小小的冰块,在宽阔的河道里放纵身肢,悠悠漂流。猛然下落,是河床陡跌,已至壶口。这窄小的壶嘴,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骨骼坚挺的冰凌,于是,拥挤、叠压、堆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瞬间,满河冰凌壅塞为一体,封盖住水流,将一条奔腾的巨龙覆盖在身躯下头。壶口瀑布,那疯狂的蹦跃消失了,拼命的咆哮喑哑了。冬天用严寒缔造了冰凌,冰凌用刚劲的身躯和意志封杀了激流。壶口瀑布不见了,变为一河冰川。踏着这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冰凌,居然能够从此岸的吉县抵达彼岸的宜川。谁会想到,天堑转眼变成了通途?
⑤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就这一河冰川,还会崩裂出形色生动而又无法写照的春潮。
⑥恕我愚顽,在没有见识壶口冰川崩裂之前,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意象来活画春潮。一年四季,我独钟爱春天。春天是万紫千红的色彩,是莺声燕语的歌舞,是迷乱人心的诗篇,然而,用这色彩、这歌舞、这诗篇,很难活画春天的风骨气节。
⑦然而,春姑娘的登场远不这样轻松。她要摧毁的是冬天,是严寒的季节。寒冬是一个脾气严苛的老人,在这个老人的辖制下山寒水瘦,满目荒凉。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要收拾这凄凉寥落的乱摊子,还要拾掇得万紫千红,谈何容易?这中间要经历多少坎坷,多少曲折,多少摔跌,谁人知晓?春姑娘无需人们知晓,更无需人们赞扬,跌倒了,站起来,无怨无悔,咬紧牙关,抚平伤痛,继续先前的努力,宁可粉身碎骨,也要讨回一个温馨芬芳的岁月。这需要怎样的雄心?怎样的气势?我不止一次地揣度,也难知一二。直到目光锁定“春潮”一词,才明白这尘世还真有人理解春天,还真有人走进了春天的心灵深处。春潮,用温文尔雅的柔情,创造了惊诧寰宇的阳刚。于是,严酷的冬季败倒在春的柔弱的石榴裙下,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画卷倏尔铺展开来。
⑧春天来临时,壶口的冰川还很坚固。站在高巍的冰山脚下,真替春天为难,不知她如何用柔弱的肢体去清理这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冰凌。春天没有急于求成的冲动,没有振聋发聩的宣誓,没有剑拔弩张的攻势,有的仅是世人罕见的耐心。她不吭不哈、不急不躁,而且不卑不亢、不弃不离,用微弱的体温去感化坚固得不能再坚固、厚重得不能再厚重的冰凌,一天,一天,又一天……
⑨终有一天,面对头顶温润的阳光,冰凌竭尽全力也无法恪守自身的坚固强硬,止不住微微摇动。摇动过后本想努力站稳脚跟,岂料支撑肌体的基石已被春天的温情感化、招安,竟然融为一汪清水。无法阻挡的垮塌猝然而至!仿佛就在瞬间,一河冰川炸裂开来,碎为一块块冰石、一个个冰丘、一座座冰峰,接二连三跌进激流。顿时,冰石撞击着冰丘,冰丘倾轧着冰石,冰石的响声刚起,冰峰垮塌下去,砸碎冰丘。那一刻,碰撞接着碰撞,碎裂跟着碎裂,垮塌连着垮塌,轰鸣催着轰鸣。此时此刻,站在黄河岸边,看到的不再是瀑布,不再是冰川,而是一连串惊天动地的词语:排山倒海、天崩地裂、惊涛拍岸、雷霆万钧……这些词语没有一个安分守己地紧贴在书页里,变成了崩裂的一河冰川腾跃而起!
⑩这话剧的结尾,是冬天的彻底崩溃,是春天的浩荡光临!
这就是春潮,这就是春潮写照出的春天。
15.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6.说说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1)壶口瀑布,那疯狂的蹦跃消失了,拼命的咆哮喑哑了。
(2)春潮,用温文尔雅的柔情,创造了惊诧寰宇的阳刚。
17.春姑娘有哪些“风骨气节”?请简要概括。
18.请你从写景和抒情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城中巷陌
①长时间处在安静的环境,偶尔去闹市走走,顿时心中升起一股恬然之情。凭着感觉摸索方向,人流涌动,成群结队地分散到四面八方。我看着那么多人,突然觉得无所适从,一时半会不知道我来市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找到一块凸起于路面的方墩石块,踩到上面,视野开阔了,我决定去找寻城市的出口。
②四处都是高楼,阳光的力度还打不破水泥墙的壁垒,巷子幽深非常,灼热的热风到了里面,减了温度,眼前荡漾着一片幽凉的海,行人也少了。浓阴匝地,店铺林立,都是些小服装店、小吃部和小咖啡馆。城区里的巷子能让你流浪一天,永远没有入口和出口,随机跨入,你只是平流里的一叶孤舟,缓缓漂在无止无尽的维度中。有时小贩挑着扁担,在两条小巷的交接处摆摊卖货,也许这种纯朴的方式才能免于城管的管辖,小巷四通八达,如有风吹草动,立马可以逃之夭夭。
③汽车占据着半边的路面,此时真的大煞风景,干嘛要来侵占这里的清净地呢?外面多的是停车场。楼越来越高,头顶的洞天也越来越狭窄,鸟儿都可以跨过两边的楼层,而不用轻盈的翅膀。墙壁上挂着整齐的空调外机,轰轰地转着螺旋桨,地下满是空调的汗水,一滴一滴,可以一整天都不间断。还有那冰凉的铝合金窗,一条条的刚硬栅栏把窗户囚了起来,也把里面居民的人生囚禁了起来。
④忽然听到一声叫卖,声波震动了阒静,空气怔了几秒,然后倏地流经我耳边,巷子的墙面镀了声纹。小巷寂静的生涯,它已陶醉。楼屋虽然无情切断了阳光带来的温暖,但也阻隔了车水马龙的俗音,这里实在没有余裕的空间来招待汽车的鸣笛声和人海的潮声。巷里的白天和黑夜仅仅是明度上的差别,面对不甘寂寞的纠缠,哑然失声,它的地下藏有古老的悲欢誓言。
⑤大型广告牌是不会青睐小巷的,闹市街头广告牌上那龙飞凤舞的字体,形貌昳丽的明星只喜欢热闹。巷生来寂寞,死时冷清,多少年的人事倥偬,巷还是那个巷,无非是周围房子高了点,和小店铺主人们的关系熟了点。外面时节推移,怅惘划过路的心头。小巷里面的路和外面宽阔的柏油马路是一体的,都是土地的经络,大马路追求声名,巷路却了无微名,一般都是以什么什么巷命名,当中却剔除了一个最重要的“路”字。世上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小巷里走的人比较少,也就不是路,但它是城市文章中的精彩段落,也是闹市区的桃源。漂洋过江的种子无处安家,它们会选择巷的墙角,默默等待春天的王国,外面的纷扰让那些种子无处藏身,若不幸落在那里,便会暴尸野外。巷里的小草绿得很卑微很小心翼翼,跋涉山水,饱尝苦辛的身世,让它很感激这块容纳自己尽管无法触碰阳光的角落。
⑥它们给后代寻觅田野的梦,希望风能带它们的子孙去田野,去享受春天。
⑦巷的转角是令人期待的,憧憬又有不同的画面,憧憬又能遇见让心灵颤动的物或人。城市把巷捧在怀里,摇啊摇,你渐渐感觉到了它的睡眼惺忪。因为已到午后,鞋底沾满了倦意,走进了一家咖啡厅,斜靠皮椅,品着咖啡。
⑧橱窗外,小吃部延伸出来的煤炉、门板等等杂物,把笔直的视线遮掩得错落无序。乱也有乱的魅力,因为一览无遗的快感,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我想,人的心情真是矛盾的,静的时候想去吵的地方,吵的时候想去静的地方,你能搪塞出一大堆理由。咖啡厅安顿闲暇后,我决定走出巷子,去大厦里逛逛。
⑨回眼凝望,巷子孑然一身地荒凉,它把热闹摒弃,独守清幽,虽然静越来越弱,但永远不会消失。城中巷陌,可记否今天我曾驻留,袒露自己的一寸心声?
19.阅读全文,“城中巷陌”是一个很小的空间,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城市中的“小巷”,但①③段却用了很多笔墨写城市的喧哗与建设,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21.请给文中划线句“但它是城市文章中的精彩段落,也是闹市区的桃源。”做批注,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
【批注】:
22.文章结尾说“城中巷陌,可记否今天我曾驻留,袒露自己的一寸心声”,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23. 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三、写作
24、请你仿照本文写法,运用修辞手法写写自己所见之景,并表达自己的感受。(150字左右)
答案
1、C 2.(1)漂 噤 (2)隙 迂 (3)博 挟 3.钻 觅 淌 夹 这些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黄河水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慢慢散开的情态,突出了河水纤细、柔和的特点。4.A 5.把问号改为句号 6.示例:遇到高山,它能巧妙地绕过去。 7.势不可当
8.(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2)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颜色之美、态势之美。
9.(1)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在雨季壶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2)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
10、(1)示例: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2)示例:这样做很好,举办者将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和民俗、壮美的风景融为一体,既使经典得以普及、传扬,又吸引了游客,扩大了壶口瀑布的知名度,有利于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11、不能。因为这句话表明了“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是有据可查的。
12、“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一连串动作,逼真地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13、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有力地描绘了一种人生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4、最后一段议论点题,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性格,歌颂了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15、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强烈的赞美之情。
16、(1)冬天到来,壶口瀑布断流,失去了夏秋时节的气势。(2)春天用温暖融化了整个冬天的寒冰,显示出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17.勇敢,坚强;雄心满怀,意志坚定;性情温和,有耐心。
18、这一段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一河冰川消融的场面,突显了冰川融解时的磅礴气势,表达了对柔和而又无坚不摧的春天的赞美。
19.答案:因为城中小巷幽深寂静,给人以希望和憧憬,是作者心灵的栖息地,所以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答案:写法:对比;作用:与城市中的小巷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小巷的幽深寂静和世外桃源般的纯朴静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
21.答案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小巷”比喻为“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和“桃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巷在城市发展中的岁月年轮和丰富内涵以及与闹市隔绝的纯朴自然的静美。
22.答案:告别城市的喧哗与浮躁,获得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愉悦,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恬淡、淳朴自然的田园般的生活的渴望。
23.答案示例:“巷子幽深非常,灼热的热风到了里面,减了温度,眼前荡漾着一片幽凉的海,行人也少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小巷的幽深宁静,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表达作者对小巷的赞美之情。
24、【例文】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日傍晚,又是一抹“艳阳”映入我的眼帘。那是几百株小小的、根茎细长的金盏菊,花瓣自然地舒展着,黄灿灿的花蕊犹如点点笑容,饱含着满满秋色。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广场中并不显眼,只现出一片闪闪的金黄。阵阵清风荡漾着,菊花的芬芳便微微沁入我的心扉,它们微笑着簇拥在一起,组成了一条浑身带着光辉的金龙,随风起舞,这活脱脱就是“金龙一跃上青天”的雄姿!宏伟磅礴、不失风雅的形态,也让人联想到旭日东升的瞬间,却又胜似那红日初升的壮观美景,给予我无限的享受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