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5 12: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城九中第一次质量监测初二年级语文A卷
出题人: 2025.3.24 总分:120分用时: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2小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金①铁马,②、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gāi 弋B.hài 戈C.hāi歌D、gāi戈
(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持之以恒B. 络绎不绝 C.孜孜不倦D.前仆后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我国发射的梦天和问天两个实验舱看起来就像孪生兄弟。它们都拥有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几乎差不多别无二致。如何从外形上快速辨别出“两兄弟”呢 它们的气闸舱都具有独特构型,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方内圆”,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则设计得更浑圆、流畅。______,“两兄弟”的气闸舱还各怀绝技,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是航天员出舱的主要通道,梦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则是专供货物进出的重要枢纽。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资源舱和工作舱的造型几乎差不多别无二致
B.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差不多几乎别无二致
C.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几乎别无二致
D.其工作舱和资源舱的造型差不多接近别无二致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它们的“身材”不同 B.除了“身材”不同
C.由于它们的“身材”不同 D.可见它们的“身材”不同
5.(2分)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选项与本次活动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B. 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袁枚
C. 言必诚信,行必中正。—孔子
D.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欧阳修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喜雨
杜甫
南国①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注】①南国:古代指荆楚地区。
6.(2 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写作缘由,巧妙地呼应了标题,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B.颔联的“才”和“已”字,写出了这场雨来得急,来得猛,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与担忧。
C.颈联以巢燕高飞,写雨之急,林花润色,写雨之大,以此表现林中春色迷人。
D.全诗质朴无华,却平中见奇,情蕴其间;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摹写雨景细致入微。
7.(2 分)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主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字词。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结合全诗
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0题。(10分)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
8.(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
( 1) 谪 ( ) ( 2) 名 () ( 3 ) 以 ( )
9.(4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2)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10.(3分)《岳阳楼记》和选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都体现出了古人的人生态度。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岳阳楼记》之“乐”是选文“乐”是
(三)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痤折,我们要有冲破一切阻碍,去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正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
(2)《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间朝暮美景的句子是:。
(3)中秋佳节,我们可以引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两句,表达对亲友的关好祝愿。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
卞毓方
①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这样的结论源自众多古代文化大咖。
②先看看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③凡具备中等学历的国人,没有未读过司马迁的,也没有不熟悉上述一番话的。司马迁这里列举的“拘”“厄”“逐”“囚”等逆境,无一不可归纳为生命的大逼迫。换句话说,也正是这种逼迫,造就了一批发愤著书的“倜傥非常”之辈。
④当然也有与逆境无关的。
⑤也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老子传》中,谈到《道德经》的诞生过程,如是描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⑥诚然,老子的《道德经》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之作,而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积累。只是他生性散淡,没有把它当作紧迫事来办。想想,倘若没有尹喜在关键时刻的“逼迫”,这部足以代表中华文化高度的《道德经》,恐怕也将随着老子的隐遁而湮灭。
⑦试再举一例,主角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此公的创作压力,与司马迁列举的逆境不同,与老子遭函谷关守官的“强索”也不同,小部分源自外界,大部分出自内心。
⑧至和二年(1055年),宰相韩琦在老家相州建了昼锦堂。西楚霸王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昼锦”是反其意而用之。也不仅仅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他还考虑到百姓的需求,把昼锦堂变成乡亲聚集游乐的场所,借以促进民间的文化交流。他特请欧阳修为昼锦堂作一篇纪念文章。欧阳修爽快地应承了,尽心尽意撰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韩琦读后,大为快慰,这哪里是普通的楼堂散记,分明是对昼锦堂主的千秋定评!文章巨子,其名不虚!谁知数日后,欧阳修又派人送来一稿,传话说前篇有不足之处,请以此稿为准。韩琦好奇,想看看究竟修改了哪些地方。看了几遍,拿原稿比着读,才发现仅仅在首句“仕宦”“富贵”二词后面,各添了一个“而”字,变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仔细吟味,一个“而”字,使声调更加抑扬,词义越发丰赡。
⑨欧阳修为了一个虚词“而”字煞费周章,都是叫名声逼的。韩魏公昼锦堂的芳名,加上欧阳修本人文坛领袖的威名,无时无刻,不在对他实行“紧逼”。
⑩又据《宋人轶事汇编》:“欧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从前的老师已在他的生活中隐退了,当时敢自称为他先生的人,还没有出现。然而,后起之秀,如苏轼、苏辙兄弟,正如鲲鹏展翅,抟扶摇而上,是万万小觑不得的。更何况,江山代有才人出,焉知二苏之后,会不会涌现出更多更具才华的孺子?每每想到这里,欧阳修就觉得,千载前古人的目光,千载后来者的目光,总是如空中的尘土一样,落下来,落下来,落在他书写过的每一页、每一行上。
欧阳修提倡“穷而后工”,窃以为,他所谓的“穷”,并非单指物质的贫困或运途的坎坷,也泛指精神、意志上的穷思毕精、穷心剧力。终其一生,欧阳修本人就是穷而后工的典范,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绝对称得上是兀兀穷年,穷思竭想,语不惊人死不休。
(选择《光明日报》,有删改)
12.(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
B.文章分别从“逆境能逼出好文章”“强索能逼出好文章”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
C.欧阳修煞费周章添“而”字是因为韩琦的恳请和对文坛威名的追求。
D.欧阳修提倡“穷而后工”,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生活上贫穷了,命运坎坷了,就更能发奋。
13.(3分)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一生中一次次被贬,却写出了一首首非凡的诗作,这些诗作抒发着他内心不屈的意志,展现着他豁达的心胸。
B.毕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后发明活字印刷术。。
C.范仲淹应至交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的名句,他决定用“绿”字前,连续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稿为“绿”。
14.(3分)通读余文,文章围绕“好文章,大抵是逼出来的”主要论证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16题。(6分)
【材料一】
①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跃故乡有什么关系呢?
②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
③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④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
⑤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⑥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
⑦“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
⑧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
(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
【材料二】
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
【材料三】
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意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
(创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1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主要围绕诗歌艺术的意象与意境进行了阐释与介绍,呈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深厚意蕴。
B.材料一主要阐释了诗是意象的艺术,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
C.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D.材料三主要阐释了诗歌中意象的局限性,如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等,建议诗歌少用意象,直抒胸臆。
16.(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
B.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
C.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D.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
(三)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17-20小题。(15分)
锻打
刘成章
①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子和柿子。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等。这片沃野,叫作泾阳。
②现当代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出自这里: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如今都已作古。
③作家白描也出生在这里。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丫丫,花开正红。他热爱这片沃野,退休后回到这里汲取灵感,埋头写作,推出了一本抒写家乡的皇皇巨著:《天下第一渠》。
④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叮!咣!叮!咣!火花四溅!他和泾阳的一位铁匠,奋力打铁。
⑤白描抡着老锤。一块烧红的铁,被他们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锻打,又翻转来锻打。锻打!锻打!叮咣锻打!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剧痛中变形、升华。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白描的肋间如波涛起伏,那是他的肺在紧张呼吸,他在喘息。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
⑦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
⑧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我似乎看见,一缕又一缕的历史云烟,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飘过。旧石器时代来了,又走了。新石器时代来了,也走了。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而铁器时代的开启,是三千多年前,是春秋战国,也就是白描刚写过的兴修郑国渠的年月。兴修郑国渠,工程浩大,十万人参加,每天会用坏多少工具,而白描此时的行为,活像是为郑国渠出力。我猜想,白描在抡着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想到这些。
⑨到了蒸汽时代,与它伴生的《国际歌》一直这么唱:
⑩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好啊,咱们就烧,就打!
在悲壮激越的歌声中,泾阳竖起了一座浸透着党的光辉的革命丰碑:安吴青训班。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我猜想,白描在抡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
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通过白描手里的老锤,在铁匠炉前,在铁砧上,得到了和谐的交融。
这是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线条粗犷。
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
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
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
它演绎的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内心笃定,永不退缩,求索极致。
法国大作家左拉曾在作品中说,因为看铁匠打铁,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我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但是,白描打铁的健美姿态,确实震撼了我,给了我力量,我觉得我年轻了好几岁。
白描的怀前虽然有围裙,但是打铁时溅起的火花,还是向他的两臂、颈部和脸上,直奔而去。我看见一簇火花,似乎已经烧进他的肌肉里。他好像成了一块钢铁。他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炉火的照耀下,像灿烂的火花。
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无数的星星拱围着他,他好像站在星空之中。白描浑身大汗淋漓,忘情地抢着老锤,他在说:“我也是在锻打自己!”
生命,永远需要不息的追求。
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
17.(4分)梳理文章第⑦~ 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②
③ ④
18.(3分)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
19.(3分)下列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介绍泾阳写起,说明泾阳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地方,交代了白描活动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引起下文。
B.“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中的“另一场劳动”指打铁,对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度思考,锻打自己。
C.“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丫丫,花开正红”的原因是泾阳这片沃土对白描物质上的哺育、精神上的滋养,白描对这片沃土的热爱等。
D.作者由白描打铁引发了对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的联想,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对白描的由衷赞美。
20.(5分)“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己,难以自持”,请联系文章结尾部分思考,白描打铁带给作者哪些“冲击力”
名著阅读( 3 小题,共 10 分)
21.( 3分)下列对《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发表《我爱这土地》时是第一次署名“艾青”,《我爱这土地》是诗人的成名作。
B.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C.《艾青诗选》中的艾青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
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
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D.绘画出身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
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22.( 3分)“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
23.( 4分)请在《艾青诗选》中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并说出理由。
五、写作(共 50 分)
24.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奥运健儿们用他们的努力拼搏,为国人带来了奋发
向上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如尼采所说:“人活着总是要
爱点什么的,假使你没有了热爱,那这生活自然也是黯淡无光的。”怀揣着心底的那份美好,
往前走,你会看到无限风光。
请以“热爱,让我勇敢追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A卷)答案
  1.B
  2.D
  3.C
  4.B
  5.C
  6.B
  7.诗眼是“喜”。首联写久旱逢雨,奠定喜悦基调;颔联“才”“已”突出雨势急猛,体现惊喜;颈联借燕飞、花润展现雨的润泽,流露欢快;尾联写雨声不绝,暗含对雨延续的期盼,全诗围绕“喜”字,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
  8.(1)贬谪(2)命名(3)因为
  9.(1)到了赤壁之下,江流汹涌浩大,与海相似。
  (2)尽享耳目的美景来使自己安闲快乐啊!
  10.乐观豁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贬后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快乐
  1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A
  13.B
  14.①逆境逼迫能出好文章;②外界强索逼迫能出好文章;③内在自我逼迫能出好文章。
  15.D
  16.A
  17.①白描打铁的场景②兴修郑国渠③安吴青训班仁人志士奋斗④工匠精神的传承
  18.运用反复和比喻的手法,“溅起来,溅起来”突出火花的连续和热烈,将火花比作流星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打铁时火花四溅的绚烂景象,烘托白描打铁时的热情与力量,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19.D
  20.①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变迁,以及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②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传承,内心笃定、求索极致;③白描在打铁中锻打自己、追求不息的生命态度带来的震撼;④打铁场景的力量感和艺术感带来的心灵冲击。
  21.A
  22.太阳是光明、希望、温暖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的不懈追求,具有热烈、蓬勃的特点。
  23.示例:推荐《向太阳》。理由:这首诗以太阳为核心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歌颂,诗中充满激情与力量,能让人感受到在苦难中对希望的坚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舞性。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