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棱角( ) 肩扛( ) 凄凉( ) 安营扎寨( )
恭顺( ) 蠕动( ) 豁然( ) 接踵而至( )
蜿蜒( ) 演绎( ) 黧黑( ) 气喘吁吁( )
懈dài( ) dūn( )实 qián( )诚 chuān( )流不息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屏风 草坝 接踵而至 风云变幻
B.骨骼 裸露 安营扎寨 气势磅礴
C.豁然 酝酿 精雕细刻 穿流不息
D.缓慢 琼瑶 光彩夺目 漫不经心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12月底,我市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欣赏美丽的雪景。
B.一架载有84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的俄罗斯国防部飞机失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C. 苏轼文章出类拔萃,他的《赤壁赋》写得真如行云流水,明快流畅,清新豪放,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传诵的名篇。
D.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但都因为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B. 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五月的公园百花齐放,黄有孔雀草,粉有福禄考,红有矮牵牛一一好一片“彩虹花海”!
B.梦想的阶梯,需要艰辛的奋斗步步攀登;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
C.有人认为:中美贸易战落幕,双方声明的内容意味着美国赢了,专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D.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被评论家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榴林开始稀疏,山溪渐宽,水声也小了。________________。泉水漫流过一片长满细草的坡地,在下面不远处的山坳里汇聚,形成了那股有声有色的流泉。
①泉眼并不大,却涌得急切,一副按捺不住的样子。泉水涌动,不时发出“沽沽”的声响,像是吐泻不及,被咽了似的。
②向上看,就是青石嶙峋的山头了。
③我找到泉源了。
④就在光秃秃的山头与繁茂的榴园交界处,一股泉水正从一块横斜的岩石下面向外涌突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8.请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9.文章写了许多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感受,下面便是写作者感受的句子,请说说其作用。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10.学习了本文后,班上开展了“话说长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请写出两句(含上下句)描绘长江的诗句:
(2)长江江豚,中国特有物种,2017年5月9日,江豚由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提升为一级国家保护动物,目前仅剩1000余头,无比珍贵。请你拟写一则保护长江江豚的广告语。
阅读理解
(一)请阅读“置身于冰窟……”至“……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这部分内容,然后答题。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1.“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一句中“仿佛”能删去吗?为什么?
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为什么要“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
1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14.作者笔下的冰塔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再访“母亲河”
①四月,青海玛多。黄河源头还没有解冻,只有一些支流开始融化。
②15日清晨,白雪覆盖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沉静在一片宁静、空旷之中。当天,本报三江源国家公园报道组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正式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采访。
③越野车行驶在前往扎陵湖和鄂陵湖的路上,藏原羊、藏野驴、赤麻鸭……不时出现在道路两旁,河洼湖泊一个连着一个,滋养着草山一片茂盛,广袤的湿地向天边的草原不断延伸。
④海拔一路攀升,雪线也随之渐近。黄河源头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依然一片蔚蓝,湖边的草甸泛着金黄,眼前,白雪、羊群“飘落”在草原间。
⑤走走停停,只为湖水的清澈、赤麻鸭的“嬉戏”和藏野驴的“追逐”,以至于9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3个多小时。
⑥沿着鄂陵湖一直往里走,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黄河源牛头碑。尽管天空还算作美,沿途飘洒的雪花,到了牛头碑竟也“毫无踪影”,但天空依然以肆虐的狂风,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⑦登上高耸于措日尕则山、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牛头碑,置身于雪山与草甸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晶莹剔透,一览无余。登上圣山,坐拥圣湖,远望静默的迎亲滩,敬畏无比,惬意无比!
⑧黄河之水天上来。看着眼前正在开湖的源头之水,我们不得不为今天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带来的欣喜变化所感动。
⑨曾几何时,这里原本极为脆弱的草场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造成湖泊水位下降,导致草场沙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⑩如今美景回归。金灿灿的草原,河流纵横蜿蜒,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本应就是三江源最平凡的景象。
沿着214国道行驶,道路两旁白雪覆盖,除了偶尔能看到过往车辆和一两群牧民的牛羊外,周围寂静得只剩下耳旁寒风呼啸的声音。一直往南,沿途接连看到湿地集中的江蒙措、热蒙措河洼等一个个湖泊。站在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的桥下,远远望去,雪山、湖泊、草地、经幡浑然一体,黄河源头“千湖”美景令人震撼。
今天,黄河源头玛多县曾经退化的草场一派生机。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犹如散落在苍茫高原的银色碎片,“千湖之县”美不胜收。
天上玛多——黄河之源。在领略无处不在的大美中,我们深切感受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真正内涵。
(2016年4月18日《青海日报》)
15.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眼前,白雪、羊群“飘落”在草原间。
(2)登上圣山,坐拥圣湖,远望静默的迎亲滩,敬畏无比,惬意无比!
16.第⑨段和第⑩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7.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理解。
18.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 秋
徐海蛟
①我还是小学生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稻子笑弯了腰,高粱笑红了脸。”那是小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在小小心灵里,秋天是喜滋滋的,有点暖烘烘的甜味,连空气里都流动着作物成熟的气息。后来我才知道“春耕秋收”,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因了成熟与收获的期许,我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完满的向往,一个生命在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绽放后一定要在秋天结出果实,才不会失于轻飘,才不会虚于此行。
②长大以后,我开始看到秋天的美,这样的美逐渐清晰起来。
③其实,漫长的少年时代,我也隐约感觉到了秋天的美丽,我时常在暮色四起的田野里游荡,收割后的田野空空荡荡的,夕阳像薄纱一样。那时,能闻见一种稻禾的气味,混着空气里衰草的香。那样的气息总是让心变得空落起来,变得忧伤起来,像一个山谷,里面储满了寂静。我知道这是秋天的况味,许多年后,这样的味道被我封存在记忆里了,看到“秋天”这个词语,或者一阵阵微凉的风开始在大地上跑动,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现在,听过春天华丽的喧响,看过夏天盛大的热情,我能深切体会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是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像一个艺术家,有宽广的内心,却在眉眼间藏着那么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忧郁。
④如果你有时间凝视一棵树,你会看到我说的静美,它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和青涩后的祥和,它的叶慢慢变黄,那些叶很从容地落下来,没有一丝慌乱的感觉。同样,这样的祥和经了秋天的传达,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天空突然高远,夕阳变得彤红,像枝头丰盈的柿子,仿佛随时都流出香甜的汁来。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河水不再暴涨了,一条河度过夏天就恢复了冷静,它有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了处变不惊的阅历,像柴可夫斯基琴键下流淌出来的音乐,像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曲。
⑤这是时间上的秋天,她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从九月的眸光里开始。
⑥秋天有更多内涵。有时她在一张古琴的弦上荡漾,像夕阳下的水波那样,有着一圈又一圈丝绸般的涟漪;有时,她又以几朵白菊的形象落到一盏茶里,那是一个白瓷杯,在一张原木的茶几上独自入定。这么说秋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秋天”是一个关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真正的秋天,在时间的远方,在古老的典籍里,在脆薄的纸页间。从屈原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从庾信写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开始,从马致远写下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开始,秋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形式。她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⑦现在,在我看来秋天已是一种气象了,像一条流到开阔处的大河,像一座到了深秋的寒山,白云生处有人家。秋天也是一个放下成见的人,不再愤怒不再计较不再轻易害怕未知的人生。在秋天里,我愿意将心安放下来,将那些生命里的烦扰理清。我要只留下爱和深思,秋天到来的时候,我愿意是一棵落尽繁花的树。
19.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析第②段的作用。
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①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
②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21.联系全文看,作者读出了“秋天”的哪些内涵?
22.第⑦段中划横线的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写作
24、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表达自己的一段体验和感受。(150字左右)
答案
1、léng káng qī zhài gōng rú huò zhǒng wān yì lí xū 怠 敦 虔 川 2.C
3.C 4.C 5.C 6.C 7.D 8.(1)阳光和风千万年坚持不懈地切割、雕凿,才使各拉丹冬的冰塔姿态万千、壮美无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惊叹和赞美之情。(2)写出了各拉丹冬的冰化成水之后,翻越千山、流经万里,汇成浩浩荡荡的长江,哺育沿岸亿万生灵,让这些生灵繁衍生息。
9.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在各拉丹冬由于缺氧而引起的高原反应情形,表现了作者的坚强,也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具有令人神往的无穷魅力。
10、(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2)示例:①江豚的微笑最美,请不要让它们的微笑变成哭泣。②共饮长江水,同心爱江豚。
11、不能删去,因为“仿佛”在这里是“好像”的意思,是一种揣测,如果删去,就变成确定的了,不符合实际。
12、因为冰河上光滑难行,他怕行走在上面摔倒了,摔坏箱子里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
1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冰川、冰塔等组成的冰的世界比作“琼瑶仙境”,突出了这里的静穆美丽、晶莹剔透和圣洁,表达了作者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14、①千姿百态;②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15.(1)“飘落”本来形容物体飘荡降落的下沉状态,这里用来写白雪、羊群,形象地写出了白雪、羊群如白云一样的洁白,突出了草原的美丽。
(2)“坐拥”是安坐而拥有的意思,用在这里生动地写出了作者亲近圣湖、坐在圣湖旁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圣湖的无比敬畏和喜爱之情。
16、运用了对比写法,突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巨大变化,突出了政府和人民在近几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17、突出了黄河之源美到了不言自美,美到了极致,美到了令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18.表达了作者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注意保护黄河之源的生态环境的赞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黄河之源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颂之情。
19.答案:在内容上,点出秋天的美,表达出作者对秋礼赞的情感态度;在结构方面,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0.答案:①每当秋风乍起,秋天来临之际,被封存在“我”的记忆里的秋天那种空荡、萧疏、让人伤感的况味就会在“我”心中复活弥漫,挥之不去。②“秋天”是中国古代文人伤感的季节,他们把秋天写进诗文里,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秋天萧然寂寥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引发古代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21.答案:①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完美的向往;②秋天呈现出一种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和从容、祥和、处变不惊的静美;③秋天是一个关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④秋天是一种开阔、浑厚、成熟的“气象”。
22.答案:示例:表现出作者追求一种淡然宁静的、超然物外的、洗尽铅华的心态,愿
意做一个胸怀宽广、荣辱偕忘、宽厚仁爱之人。
23.答案:示例:例句 “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赏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芦苇以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芦苇呈现的宁静之美。
24、【例文】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